慈禧看戏

来源 :爱你·心灵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tait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禧不仅是个“日必观戏”的戏迷,还是个精通曲律、善解戏文甚至能够粉墨登场的老内行,曾在梨园界留下许多轶事。慈禧看戏时,手里总是拿着“贯串”(即唱念做打、脸谱砌末以及曲牌锣经等有关这出戏的全部详细记载),边看戏边对照,一旦发现演员的表演有误,就立即指责演员乃至降罪。她看完戏还能记下情节和程式,到晚上便关起门来在太后宫与太监们化装串演。慈禧颇喜欢即兴修改上演的剧目。光绪二十三年三月,谭鑫培在宫里与名丑罗寿山合演《清风亭》(这是一出鞭挞知恩不报的戏)。在演出中,慈禧灵机一动,要演员在剧中增加雷公和雷婆两个角色,让台上雷电交加,把那个忤逆不孝的张继保打得七孔出血。慈禧认为这才符合天意人心。同年四月,她再传此剧进宫,看戏时又增加雨师一角,认为这样可以发挥宫廷三层戏楼的优势,台上霹雷闪电、风狂雨暴,把张继保打得灵魂出窍,以教化后人。慈禧爱看戏,却从来不把演员当回事,還经常拿演员寻开心。有一次,郎德山演《金钱豹》里的猪八戒,她明知郎德山是回民,却让他学猪叫。郎德山知道慈禧是在耍笑自己,不但不学猪叫,反而学羊叫,没想到一声羊叫倒把慈禧给逗乐了。慈禧就是这样一个喜怒无常的人。有一年“二月二”宮里要看龙灯,武生泰斗杨小楼耍珠子,不慎把檀香木架子撞倒了,众人大惊。慈禧立即传杨小楼,问杨小楼今日何故。杨小楼说:“奴才今儿个唱了四出《挑滑车》,太累了,才无心惊了驾。”慈禧体贴地说:“真难为你了,今后可别再应这么多活儿了。赏你二十两银子,你先回去休息吧!”接着耍珠子的李寿山想:这招不错,不加罪反加钱,我也来一手。他故意把架子撞倒,人们又是一惊。慈禧见状道:“你看杨小楼得了赏,也想试试?来呀,上竿子!”竿子就是灌了铅的竹竿,打在身上特别痛。李寿山闻听此言,赶紧跪地求饶。
其他文献
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划分为民主德国(东德)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两个部分,首都柏林被一分为二。随着冷战的局势日益紧张,美苏之间的势力角逐氛围愈浓,许多前苏联占领区的东德人民偷偷越过界线,逃到西德或者其他欧洲国家,造成大批人才流失。1961年8月,东德政府在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构筑起一条全长155千米,由瞭望塔、混凝土墙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在东德的一场直播记
期刊
辛宪英是辛敞的姐姐,辛敞则是三国时期大将军曹爽的参军。曹爽想排挤司马懿,司马懿将计就计在家里装病不上朝。后来,曹爽陪皇帝出洛阳城祭扫高平陵,司马懿遂以皇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洛阳各个城门,派兵占据武器库和曹爽的营地,还派人向城外的皇帝禀奏曹爽的罪行,并劝曹爽尽早认罪。对此,曹爽猝不及防,又不听桓范“挟天子到许昌,调集四方兵力跟司马懿对着干”的建议,而是乖乖进城投降,结果被夷灭三族。曹爽窝囊,但他手下有
期刊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旗帜鲜明地提倡“改良文学”。蔡元培注意到了这篇文章,对胡适非常欣赏,遂邀请其来北京大学任教。9月12日,51岁的蔡元培在六味斋为27岁的胡适设宴接风,这标志着两人正式交往的开始。初入北京大学,胡适感到压力很大,毕竟北京大学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学府,要在这样一个极富挑战的新环境里站稳脚跟,不要说学生和同事的不信任,就是他对自己也会产生几丝怀疑。胡适在北京大学登台讲课
期刊
我与先生相识是在金秋十月。  他來北京做短期游学,彼时我在一家荷兰人开的培训中心工作,上午教他们汉语,下午兼职做他们的导游。我带他们去过798、天坛、长城,我跟他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两周快结束的时候,他说:“老师,您有U盘吗?我把这几天的照片拷给你。”拷来照片后我才发现,除了风景照和寥寥几张大家的合影,他的镜头里全是我。  他回国前偷偷问我:“老师,我可以单独请你吃一顿饭吗?”我说可以,但不能告诉培
期刊
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因为吃官司到处躲藏。在什么地方出入最安全?答案是刘邦大嫂的家里。刘邦的大哥死得早,留下大嫂带着两个儿子艰难度日。因为丈夫早死,大嫂与公公家的关系必然有些疏远。官府缉捕刘邦,未必会注意到这一点,大嫂家便成了官方捕探的盲区,于是刘邦就经常带着一群人来蹭饭吃。可怜大嫂一个女人治家不易,刘邦这伙人又都是食量很大的壮年汉子,三天两头,吃得大嫂顶不住了,就假装羹汤已经吃完,用勺子刮锅,发出
期刊
我有一个朋友,每隔几个月,她就给我们刷新一段新恋情——从被人甩到主动甩人,还有双方的默认不联系,甚至被横刀夺爱,真正体现了丰富多样性。  在朋友圈里,总有其他的女人腹诽她实在是风流。这一段段进行下去的爱情总是没有结果,看起来确实有点不靠谱,但最近听到的消息是,她要结婚啦!更令那些女人不爽的是,她居然嫁得非常好,男方无论从外貌到身世到性格都近乎完美。大家私下八卦的时候就觉得,这么一个不靠谱、不严谨的
期刊
大明在逛一座著名的寺院,逛得有些累了,就在后殿角落里坐下来,习惯性地点了一支烟。  突然,头顶传来一声“阿弥陀佛”,他一抬头,发现眼前站着一个戴袖标的老太太。老太太表情严肃,撕了一张罚款收据递过来:“罚款50元!”  大明问:“为什么?”  老太太说:“禁烟令颁布这么长时间了,你难道不知道吗?何况这里是佛門净地,更应该谨言慎行才是。”大明只好灭了烟,乖乖地掏钱。  老太太教训了他一顿,转身走了。大
期刊
北宋年间,有一个与苏轼同样出名的大人物叫蔡京。蔡京的人生有两方面最为“精彩”:一是书法,在当时乃至北宋颇负盛名;二是阿谀奉承。在得知宋徽宗赵佶酷爱花石这一重要“情报”之后,蔡京彻夜难眠,激动万分,第一要务便是取江浙花石进呈。之后,蔡京主持苏杭应奉局,又专门索求奇花异石等物,以水运方式送往首都开封。 趙佶禁不住蔡京大手笔的进献,连连提拔蔡京,后来蔡京居然做起了一国之权相。当然,蔡京之所以能从众多官吏
期刊
邵逸夫以前是玩电影的,所谓“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说的就是他的邵氏影业王国。在众多关于邵逸夫的传记作品中,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他一生的两个关键词:眼光和精明。邵逸夫的眼光在于他经常能提前10年看到未来的市场。别人投资电影的时候,他买地、建片場;别人建片场的时候,他培养导演和演员;别人卖电影的时候,他在全球各地建院线……他的电影王國还没走到巅峰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进军电视业了。邵逸夫的精明在于他太懂传媒和
期刊
作为北洋舰队的司令,丁汝昌是高级军官中唯一没有进入福州船政学堂进行过海军专业学习的人。一个不懂海军的人却担任海军的最高指挥官,这一切来自于李鸿章的一个秘密。在出任北洋舰队司令之前,丁汝昌一直服役于陆军,专业是骑兵,官职最高做到了淮军骑兵师长(总兵)。有一年朝廷裁撤了他所服役的骑兵部队,丁汝昌便下岗了,在安徽老家游荡三年,最终前来投奔自己的老乡兼老上級——李鸿章。当时李鸿章正在组建北洋舰队,而舰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