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游记》中泡大的儿子有一天突然问我:“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把经取回来了,为什么非得让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那个观音更怪,她挥挥手就把妖怪都收伏了,却让悟空、八戒、沙僧与妖怪拼死拼活,自己躲到南海享清福?”
“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一时答不上来,只得反问儿子。
“唐僧又窝囊走得又慢,别人都会武功,就他不会武功;别人都会飞,就他不会飞;净拉后腿,怎么能让他当头儿?”儿子想了想又说。
“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多想想就明白了。”我招架不住,不得已虚晃一枪,草草了事。
学习新课改时,偶然又想起儿子的怪问题,恍然似有所悟,觉得新课改很古老。稍稍比较一下我才发现,一部《西游记》,就是一套新课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最初,观音告诉唐僧,西天有真经,可普济天下众生。唐僧遂决心西行取经。观音既没有告诉唐僧具体的路线,也没有传授他一招半式的法术,只是为他指引了方向,激发了他强烈的取经动机和成就欲。
之后,在观音的指点下,悟空、八戒、沙僧先后参与进来,和唐僧组成了一个取经小组,唐僧为组长。观音为什么要委任又窝囊走得又慢的唐僧为头儿,确实值得推敲。也许观音选拔领导的标准就是品德第一,才能第二。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如同悟空这样聪明过人的人常常栽跟头,因为他过于放纵自己。而如八戒能干又懒惰的人也难成功,因为他意志薄弱,既经不起磨炼更经不住诱惑。沙僧忠厚,但胸无大志,安分守己,故难成大器。不少成功的领导者身上都有唐僧的影子,如刘邦、刘备等。也许观音想以此昭示世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是过人的才智,而是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
观音并没有因为唐僧窝囊而直接替他领导这个小组,只是在充分授权的基础上,至多传了几句紧箍咒以约束狂妄不羁的猴子。
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观音作为一个组织者的智慧。
在取经过程中,观音明知悟空要被融化了,八戒要被煮了,唐僧要被吃了,却很少主动援手相助,一定要让他们使尽浑身解数也化解不了时,才微移莲花步,轻弹兰花指,未见刀兵起,强魔现原形。观音不会嫌他们走得慢就托起祥云送上一程,也不会怪弟子笨就动不动代劳。虽然这样做能加快取经进度,也有利于强化弟子对观音的权威感。
不仅如此,看到最后你就会明白,观音实质上不但不是什么救世主,而恰恰是这八十一难的设置者。少了一难都不放过,还要玉指一点,让唐僧栽下云端。
一个高明的导演,一定会为主角配上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让主角一次次身陷生死危境。观音不会给他们只设置一个挥挥金箍棒就能吓跑的小毛贼,也不会让妖怪真的把唐僧吃了。而是一次次让他们斗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斗得过瘾,斗得上瘾。步步让他们“跳起来够桃子。”
设置多大难度系数的问题情境,如何让主角充分展示才能,磨炼意志,增长本事;什么时机出手相助,让主角绝处逢生;怎样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等等,正是导演的职责所在。在这些方面,观音可谓是导演中的高手。
最后,唐僧师徒历经观音导演的种种磨难,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才能,修炼了品性,在五浊尘世间修成正果。真经尚未取,佛性先修成。这与观音直接传经书给唐僧,或让悟空替唐僧取经相比,媸妍高下,不可同日而语。
可见,在取经过程中,观音坚决贯彻落实了取经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团队优势,重过程,重体验,重人格塑造;做人第一,求知第二;开发智能第一,积累知识第二。
如果把每堂课的教学过程都当作一次取经过程,那么,合作小组相当于唐僧师徒,是活动的主体,是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其中,志向远大、信念坚定、德行高尚的唐僧是组长;悟空是调皮的能蛋,要组长时不时念个紧箍咒;八戒是贪懒的孬蛋,要时不时地被提提耳朵;沙僧是忠厚的憨蛋,调和、补台、垫底。
教师相当于观音,是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问题情境的设置者,万不得已的解惑者。
一个个难度适宜的问题相当于一个个旗鼓相当的妖魔鬼怪,降妖除怪的过程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发挥合作优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开发智能,修养品性的过程。
课堂进度不能以悟空一类的优生为标准,而要照顾走得慢的唐僧一类中差生,要考虑整体进度。让唐僧骑上白龙马,似乎告诉我们,要给中差生特别的关爱,多辅导帮助他们。
那弥勒佛让大鹏抓破无字经的情节,似乎是在提醒我们,不能让胜利冲昏了头脑,放松了警惕。解决问题后不要忘了多检验检验,上完一课后不要忘了多反思反思。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柏庄二中)
“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一时答不上来,只得反问儿子。
“唐僧又窝囊走得又慢,别人都会武功,就他不会武功;别人都会飞,就他不会飞;净拉后腿,怎么能让他当头儿?”儿子想了想又说。
“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多想想就明白了。”我招架不住,不得已虚晃一枪,草草了事。
学习新课改时,偶然又想起儿子的怪问题,恍然似有所悟,觉得新课改很古老。稍稍比较一下我才发现,一部《西游记》,就是一套新课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最初,观音告诉唐僧,西天有真经,可普济天下众生。唐僧遂决心西行取经。观音既没有告诉唐僧具体的路线,也没有传授他一招半式的法术,只是为他指引了方向,激发了他强烈的取经动机和成就欲。
之后,在观音的指点下,悟空、八戒、沙僧先后参与进来,和唐僧组成了一个取经小组,唐僧为组长。观音为什么要委任又窝囊走得又慢的唐僧为头儿,确实值得推敲。也许观音选拔领导的标准就是品德第一,才能第二。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如同悟空这样聪明过人的人常常栽跟头,因为他过于放纵自己。而如八戒能干又懒惰的人也难成功,因为他意志薄弱,既经不起磨炼更经不住诱惑。沙僧忠厚,但胸无大志,安分守己,故难成大器。不少成功的领导者身上都有唐僧的影子,如刘邦、刘备等。也许观音想以此昭示世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是过人的才智,而是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
观音并没有因为唐僧窝囊而直接替他领导这个小组,只是在充分授权的基础上,至多传了几句紧箍咒以约束狂妄不羁的猴子。
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观音作为一个组织者的智慧。
在取经过程中,观音明知悟空要被融化了,八戒要被煮了,唐僧要被吃了,却很少主动援手相助,一定要让他们使尽浑身解数也化解不了时,才微移莲花步,轻弹兰花指,未见刀兵起,强魔现原形。观音不会嫌他们走得慢就托起祥云送上一程,也不会怪弟子笨就动不动代劳。虽然这样做能加快取经进度,也有利于强化弟子对观音的权威感。
不仅如此,看到最后你就会明白,观音实质上不但不是什么救世主,而恰恰是这八十一难的设置者。少了一难都不放过,还要玉指一点,让唐僧栽下云端。
一个高明的导演,一定会为主角配上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让主角一次次身陷生死危境。观音不会给他们只设置一个挥挥金箍棒就能吓跑的小毛贼,也不会让妖怪真的把唐僧吃了。而是一次次让他们斗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斗得过瘾,斗得上瘾。步步让他们“跳起来够桃子。”
设置多大难度系数的问题情境,如何让主角充分展示才能,磨炼意志,增长本事;什么时机出手相助,让主角绝处逢生;怎样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等等,正是导演的职责所在。在这些方面,观音可谓是导演中的高手。
最后,唐僧师徒历经观音导演的种种磨难,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才能,修炼了品性,在五浊尘世间修成正果。真经尚未取,佛性先修成。这与观音直接传经书给唐僧,或让悟空替唐僧取经相比,媸妍高下,不可同日而语。
可见,在取经过程中,观音坚决贯彻落实了取经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团队优势,重过程,重体验,重人格塑造;做人第一,求知第二;开发智能第一,积累知识第二。
如果把每堂课的教学过程都当作一次取经过程,那么,合作小组相当于唐僧师徒,是活动的主体,是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体。其中,志向远大、信念坚定、德行高尚的唐僧是组长;悟空是调皮的能蛋,要组长时不时念个紧箍咒;八戒是贪懒的孬蛋,要时不时地被提提耳朵;沙僧是忠厚的憨蛋,调和、补台、垫底。
教师相当于观音,是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问题情境的设置者,万不得已的解惑者。
一个个难度适宜的问题相当于一个个旗鼓相当的妖魔鬼怪,降妖除怪的过程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发挥合作优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开发智能,修养品性的过程。
课堂进度不能以悟空一类的优生为标准,而要照顾走得慢的唐僧一类中差生,要考虑整体进度。让唐僧骑上白龙马,似乎告诉我们,要给中差生特别的关爱,多辅导帮助他们。
那弥勒佛让大鹏抓破无字经的情节,似乎是在提醒我们,不能让胜利冲昏了头脑,放松了警惕。解决问题后不要忘了多检验检验,上完一课后不要忘了多反思反思。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柏庄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