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东北局的机关报,《东北日报》甫一进入陌生的哈尔滨,就从预热性的新闻报道、同步更新的演出信息、持续深入的观后感以及曲谱出版广告四个方面对《黄河大合唱》进行了宣传报道。这些操作实践先是使音乐符号成为社会信息并产生社会影响,再通过对社会影响的引导建构出一种舆论氛围和政治共识,由此牢牢把握住了抗战胜利后东北人民眷恋祖国这一最广泛、最强烈的身份诉求。正是本着人民性的办报原则积极回应民众诉求的宣传行动,使《东北日报》在群众心中逐渐获得合法性从而打开了宣传工作的突破口,而得到群众支持的《东北日报》由此成为配合新政权建设的重要文宣平台。
关键词:《东北日报》 《黄河大合唱》 人民性
抗战胜利后,东北的战略重要性凸显。在国共激烈争夺东北的背景下,初入哈尔滨的《东北日报》通过报道《黄河大合唱》而打开了宣传工作的突破口,有效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政权建设。笔者深入史料,梳理宣传报道的具体过程并将其放入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理解,探究闪耀在历史深处的宣传经验和智慧。
近代以来,东北因无比富饶的农林矿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一直是日俄两国激烈争夺的目标。他们在此先后进行的一系列基础建设和经济开发,使东北在抗战胜利前夕成为整个亚洲工业水平最高的地区。日本投降后,三面均为苏联势力范围的地缘政治更是将它的战略重要性推向高潮。中国共产党对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一直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毛泽东就曾指出,东北是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以至抗战刚刚胜利,中共中央就派军队占领山海关,卡住了国民党往东北陆运兵员的咽喉要道。
军事行动需要政治上的紧密配合和同步跟进。于是刚刚成立的中共中央东北局首先就赓续一贯注重宣传的革命传统,创办了东北局的机关报——《东北日报》。作为一份诞生成长在多变战局中的机关报,《东北日报》跟随东北局机关进行过多次战略转移。1946年5月22日,国民党军队开始向东北局机关所在地长春进犯。接到东北局紧急撤退命令后,报社人员于23日下午离开长春,24日到达哈尔滨。此时的哈尔滨虽然已于4月28日获得解放并成立了市政府,但形势不容乐观,亟需能在民众中产生影响力的宣传工作的助力。因为开赴东北时东北局提出的“2万干部、10万兵、一张报纸(即《东北日报》)”口号表明,在政权建设上党媒的宣传实践起码是和军事行动平分秋色的。于是从5月28日至6月2日、6月26日至7月13日,撤退到哈尔滨的《东北日报》借助《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展开了两次大规模、成系列的宣传实践,配合在哈尔滨的政权建设。
在各种资源紧缺的战争年代,作为机关报的《东北日报》花费大量版面,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围绕着一场演出从不同侧面进行连续报道,使得它成为剖析党媒宣传的典型案例。《东北日报》对《黄河大合唱》演出的报道内容主要有四种类型。
1.演出前的预热性报道。这主要体现在第二次的系列报道当中。比如,1946年6月26日的《各校爱好音乐师生学习黄河大合唱》报道了师生学习和研究《黄河大合唱》的高涨热情。6月27日的《黄河大合唱昨日开始练习》虽然更接近通知的类型,意在提醒参与“总合练习的师生及音协会员从6月26日起连续三天准时到达排练地点”,但在客观上也属于一种配合正式演出的准备工作。
2.以连载的形式同步告知详细的演出信息。这一部分所占的比例最大。在第一次的报道当中,《黄河大合唱》的两个选段《黄水谣》和《保卫黄河》的演出信息在1946年5月28日、29日和30日的同一位置连载三天;第二次的报道更为详细,从7月2日到7月6日,《东北日报》不仅在当日第三版下方靠右的位置简略告知了《黄河大合唱》音乐会的名称(青年联合音乐会)、演出地点(哈尔滨剧场)、主办方(音乐协会)以及演出时间(下午两点半),还在第四版的左下方更为详细地公布了这次音乐会的作曲(冼星海)、指挥(王一丁)、伴奏(市府管弦乐队)和演唱团体(音协合唱团、省立一师、省立二中等二百余人)等各项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演出本拟在3日结束,但由于过于火爆,不得不延续到6日。于是7月4日的《东北日报》又在首版额外刊登了续演三天的启事:“(《黄河大合唱》)成绩颇佳,各界一致要求续演,兹拟展期三天(至六日止),希各界注意。”
3.刊登《黄河大合唱》的出版广告配合演出。《东北日报》在1946年7月2日第四版的底栏首次登載了《黄河大合唱》出版的消息:由东北文艺工作团选编、群众歌曲社发行、哈尔滨剧场代售,并连载两天。演出结束后的7月11日至13日,《东北日报》继续在第四版大致位置刊登书籍广告,但代售处在原先哈尔滨剧场一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兆麟书店、松花江百货商场和兆麟公园各小商亭。
4.在演出尾声刊登观后感想。在第一次的系列报道中,《东北日报》分别在演出第三天即1946年5月30日和演出结束后的6月2日刊登了署名为周小卿和孟来的两篇观后感想。第二次的系列报道延续第一次的经验操作,也刊发了多篇观后感想。如在7月7日第四版发表的观后感想以人民性为写作思路和旨归。但一篇的观后感显然与实地演出引起的轰动不匹配,于是9日的第四版特别策划出《关于〈黄河大合唱〉》的专题,刊载了《我们又清醒过来了》《参加黄河大合唱的前后》《拉开了我们灵魂之扉》3篇文章。如果说7日单篇的刊载量尚属报刊对一场文艺演出进行惯常评论的制度性操作,那么9日专题性质的规格则体现出编辑部更为明显的自主性,与第一次具有很大不同。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从预热性的新闻报道到持续深入的观后感想,在战争年代围绕一个新闻事件的渐次完整的报道流程和逐渐丰富的报道内容,使得这次宣传实践成为党媒史上的典型案例。从学理上说,这些宣传实践实际上是先使音乐符号抵达广大民众成为社会信息并产生社会刺激,再通过对社会刺激的引导建构一种舆论氛围和政治共识。
为什么《东北日报》能在文本意义上构建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民众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至少从当时的历史语境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按照时任哈尔滨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蒋南翔的说法,东北民众尤其是知识青年在日伪统治的十四年里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他们一方面对国民党抱有盲目的正统观念,另一方面又对共产党了解很少,甚至受敌伪的宣传影响还抱有某种偏见。因此,群众对中共的认识或认同问题,就成为作为喉舌的《东北日报》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东北日报》之所以能克服这一困难,恰恰在于它牢牢把握住了党媒宣传的人民性,通过报道《黄河大合唱》回应了遭受14年沦亡之苦的东北民众在感情和心理上对祖国强烈的归恋之情。而当它满足了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时,群众不仅会接受它所给出的阐释模式,也成为它展开新政权建设的依靠力量。
1.一切为了群众:积极回应群众的精神需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进行了全面的文化侵略。他们不仅焚毁中国文化典籍、篡改删减教材、强推日语教育、移植日本宗教,还通过弘报处、协和会等机构来控制舆论,灌输奴化思想。总之,一切都是在“建国精神”的统制下,用“五族协和”的“王道乐土”来摧毁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这种思想文化上的专制带来的反作用即是民众不得不将对祖国的无限眷恋深埋心底。抗战胜利后,“他者”的消失使得积抑已久的民族意识喷薄而出,人们急需一个能表达自身民族身份的媒介,而《黄河大合唱》在曲调和审美意象上显示出的专业品质使它足够承担这一历史任务。
《东北日报》甫一进城就报道《黄河大合唱》两个选段的演出,自然是抓住了民众急切的对民族身份的认同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日报》不仅在报道类型而且在报道篇数和内容上逐渐完善丰富,积极回应着群众的精神需求。比如,第一次的宣传报道在类型上只有简略的同步演出信息和演出结束后的观后感想,而第二次系列报道则跟踪报道了从演出开始前到演出结束后的全过程,通过大量的篇幅和极为详细的信息披露极大地满足了民众了解《黄河大合唱》的需求。到了7月6日甚至还十分详细地刊登出《黄河大合唱》各个乐章的名称、演唱方式以及演唱者。
报刊的办刊特征虽然是一种抽象的归纳,但它在具体的操作中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一篇篇的宣传報道中去,这就涉及记者的派出、内容的选择、篇幅和数量的分配、编辑排版的格式设计等等之类的有限资源的调配问题。作为中共东北局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喉舌,《东北日报》的人民性就体现在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急切需求出发,不惜战争年代宝贵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通过两次颇成规模和系列的宣传报道,积极满足了沦陷十四年的东北民众在精神上对祖国强烈的依恋和回归之情。
2.一切依靠群众:成为信息平台开展新政权的文化建设。当《东北日报》从人民性出发回应抗战胜利后东北民众普遍的心理需求时,在民众的认可中,其作为信息平台的力量也在逐渐增长。而正是依靠着这种认可和支持,《东北日报》逐渐打开了在哈尔滨的宣传突破口,开始了进一步的文化建设。
在平台力量的增长方面,相比第一次系列报道中抒发的对解放区的向往之情和对东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也成为解放区的期待,第二次报道中对东北人民起来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号召和“向侵犯来的内战制造者搏战”“为保卫东北,保卫全中国的和平民主而继续奋斗”的宣言,更为激烈和尖锐。这些具有鲜明政治意识和政治诉求的观后感想之所以毫不避讳,是因为在积极满足人们精神诉求的过程中,《东北日报》也逐渐获得了民众的好感。正是依托这种来自民众的支持与信任,在系列报道结束后,《东北日报》才把《血债》中汉奸杨雅轩在抗战胜利后凭借国民党委任状逼得穷苦百姓王大海家破人亡,最终被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军清算的故事向社会扩散,唤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幸福新生活努力斗争的社会意识。及至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一周年时,《东北日报》连载了一个月之久的《白毛女》公演信息,并在公演首日刊登各个演员所写的对剧中人物角色的理解和扮演感想,将新政权的文化建设推向深入。
因为尊重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所以获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正是依托着人民的支持与信任,进一步的革命实践才得以顺利展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是人民性的核心本质。由此,《东北日报》对《黄河大合唱》系列报道的启示意义在于找到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下《黄河大合唱》这一最具人民性的传播文本,将自身从初入城市的“陌生人”变为获得群众广泛支持的媒介平台。这么看来,无论何时新闻媒体积极回应民众精神需求、遵循人民性原则讲好故事的报道诉求,都考验着生产这些传播文本的党媒的政治素养和宣传智慧。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计划“声音中的政治:《黄河大合唱》的时空传播与中国近代化的媒介形塑”(项目编号:JG2014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3]辽宁日报社.《东北日报》简史[M].沈阳:辽宁日报社,1988.
[4]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东北新闻史(1899—1949)[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蒋南翔文集(上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编辑:孙莹】
关键词:《东北日报》 《黄河大合唱》 人民性
抗战胜利后,东北的战略重要性凸显。在国共激烈争夺东北的背景下,初入哈尔滨的《东北日报》通过报道《黄河大合唱》而打开了宣传工作的突破口,有效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政权建设。笔者深入史料,梳理宣传报道的具体过程并将其放入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理解,探究闪耀在历史深处的宣传经验和智慧。
一、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与作为喉舌的《东北日报》
近代以来,东北因无比富饶的农林矿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一直是日俄两国激烈争夺的目标。他们在此先后进行的一系列基础建设和经济开发,使东北在抗战胜利前夕成为整个亚洲工业水平最高的地区。日本投降后,三面均为苏联势力范围的地缘政治更是将它的战略重要性推向高潮。中国共产党对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一直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毛泽东就曾指出,东北是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以至抗战刚刚胜利,中共中央就派军队占领山海关,卡住了国民党往东北陆运兵员的咽喉要道。
军事行动需要政治上的紧密配合和同步跟进。于是刚刚成立的中共中央东北局首先就赓续一贯注重宣传的革命传统,创办了东北局的机关报——《东北日报》。作为一份诞生成长在多变战局中的机关报,《东北日报》跟随东北局机关进行过多次战略转移。1946年5月22日,国民党军队开始向东北局机关所在地长春进犯。接到东北局紧急撤退命令后,报社人员于23日下午离开长春,24日到达哈尔滨。此时的哈尔滨虽然已于4月28日获得解放并成立了市政府,但形势不容乐观,亟需能在民众中产生影响力的宣传工作的助力。因为开赴东北时东北局提出的“2万干部、10万兵、一张报纸(即《东北日报》)”口号表明,在政权建设上党媒的宣传实践起码是和军事行动平分秋色的。于是从5月28日至6月2日、6月26日至7月13日,撤退到哈尔滨的《东北日报》借助《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展开了两次大规模、成系列的宣传实践,配合在哈尔滨的政权建设。
二、《东北日报》有关《黄河大合唱》系列宣传报道的主要类型
在各种资源紧缺的战争年代,作为机关报的《东北日报》花费大量版面,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围绕着一场演出从不同侧面进行连续报道,使得它成为剖析党媒宣传的典型案例。《东北日报》对《黄河大合唱》演出的报道内容主要有四种类型。
1.演出前的预热性报道。这主要体现在第二次的系列报道当中。比如,1946年6月26日的《各校爱好音乐师生学习黄河大合唱》报道了师生学习和研究《黄河大合唱》的高涨热情。6月27日的《黄河大合唱昨日开始练习》虽然更接近通知的类型,意在提醒参与“总合练习的师生及音协会员从6月26日起连续三天准时到达排练地点”,但在客观上也属于一种配合正式演出的准备工作。
2.以连载的形式同步告知详细的演出信息。这一部分所占的比例最大。在第一次的报道当中,《黄河大合唱》的两个选段《黄水谣》和《保卫黄河》的演出信息在1946年5月28日、29日和30日的同一位置连载三天;第二次的报道更为详细,从7月2日到7月6日,《东北日报》不仅在当日第三版下方靠右的位置简略告知了《黄河大合唱》音乐会的名称(青年联合音乐会)、演出地点(哈尔滨剧场)、主办方(音乐协会)以及演出时间(下午两点半),还在第四版的左下方更为详细地公布了这次音乐会的作曲(冼星海)、指挥(王一丁)、伴奏(市府管弦乐队)和演唱团体(音协合唱团、省立一师、省立二中等二百余人)等各项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演出本拟在3日结束,但由于过于火爆,不得不延续到6日。于是7月4日的《东北日报》又在首版额外刊登了续演三天的启事:“(《黄河大合唱》)成绩颇佳,各界一致要求续演,兹拟展期三天(至六日止),希各界注意。”
3.刊登《黄河大合唱》的出版广告配合演出。《东北日报》在1946年7月2日第四版的底栏首次登載了《黄河大合唱》出版的消息:由东北文艺工作团选编、群众歌曲社发行、哈尔滨剧场代售,并连载两天。演出结束后的7月11日至13日,《东北日报》继续在第四版大致位置刊登书籍广告,但代售处在原先哈尔滨剧场一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兆麟书店、松花江百货商场和兆麟公园各小商亭。
4.在演出尾声刊登观后感想。在第一次的系列报道中,《东北日报》分别在演出第三天即1946年5月30日和演出结束后的6月2日刊登了署名为周小卿和孟来的两篇观后感想。第二次的系列报道延续第一次的经验操作,也刊发了多篇观后感想。如在7月7日第四版发表的观后感想以人民性为写作思路和旨归。但一篇的观后感显然与实地演出引起的轰动不匹配,于是9日的第四版特别策划出《关于〈黄河大合唱〉》的专题,刊载了《我们又清醒过来了》《参加黄河大合唱的前后》《拉开了我们灵魂之扉》3篇文章。如果说7日单篇的刊载量尚属报刊对一场文艺演出进行惯常评论的制度性操作,那么9日专题性质的规格则体现出编辑部更为明显的自主性,与第一次具有很大不同。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从预热性的新闻报道到持续深入的观后感想,在战争年代围绕一个新闻事件的渐次完整的报道流程和逐渐丰富的报道内容,使得这次宣传实践成为党媒史上的典型案例。从学理上说,这些宣传实践实际上是先使音乐符号抵达广大民众成为社会信息并产生社会刺激,再通过对社会刺激的引导建构一种舆论氛围和政治共识。
三、经验与启示:坚持群众路线
为什么《东北日报》能在文本意义上构建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民众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至少从当时的历史语境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按照时任哈尔滨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蒋南翔的说法,东北民众尤其是知识青年在日伪统治的十四年里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他们一方面对国民党抱有盲目的正统观念,另一方面又对共产党了解很少,甚至受敌伪的宣传影响还抱有某种偏见。因此,群众对中共的认识或认同问题,就成为作为喉舌的《东北日报》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东北日报》之所以能克服这一困难,恰恰在于它牢牢把握住了党媒宣传的人民性,通过报道《黄河大合唱》回应了遭受14年沦亡之苦的东北民众在感情和心理上对祖国强烈的归恋之情。而当它满足了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时,群众不仅会接受它所给出的阐释模式,也成为它展开新政权建设的依靠力量。
1.一切为了群众:积极回应群众的精神需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进行了全面的文化侵略。他们不仅焚毁中国文化典籍、篡改删减教材、强推日语教育、移植日本宗教,还通过弘报处、协和会等机构来控制舆论,灌输奴化思想。总之,一切都是在“建国精神”的统制下,用“五族协和”的“王道乐土”来摧毁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这种思想文化上的专制带来的反作用即是民众不得不将对祖国的无限眷恋深埋心底。抗战胜利后,“他者”的消失使得积抑已久的民族意识喷薄而出,人们急需一个能表达自身民族身份的媒介,而《黄河大合唱》在曲调和审美意象上显示出的专业品质使它足够承担这一历史任务。
《东北日报》甫一进城就报道《黄河大合唱》两个选段的演出,自然是抓住了民众急切的对民族身份的认同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日报》不仅在报道类型而且在报道篇数和内容上逐渐完善丰富,积极回应着群众的精神需求。比如,第一次的宣传报道在类型上只有简略的同步演出信息和演出结束后的观后感想,而第二次系列报道则跟踪报道了从演出开始前到演出结束后的全过程,通过大量的篇幅和极为详细的信息披露极大地满足了民众了解《黄河大合唱》的需求。到了7月6日甚至还十分详细地刊登出《黄河大合唱》各个乐章的名称、演唱方式以及演唱者。
报刊的办刊特征虽然是一种抽象的归纳,但它在具体的操作中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一篇篇的宣传報道中去,这就涉及记者的派出、内容的选择、篇幅和数量的分配、编辑排版的格式设计等等之类的有限资源的调配问题。作为中共东北局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喉舌,《东北日报》的人民性就体现在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急切需求出发,不惜战争年代宝贵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通过两次颇成规模和系列的宣传报道,积极满足了沦陷十四年的东北民众在精神上对祖国强烈的依恋和回归之情。
2.一切依靠群众:成为信息平台开展新政权的文化建设。当《东北日报》从人民性出发回应抗战胜利后东北民众普遍的心理需求时,在民众的认可中,其作为信息平台的力量也在逐渐增长。而正是依靠着这种认可和支持,《东北日报》逐渐打开了在哈尔滨的宣传突破口,开始了进一步的文化建设。
在平台力量的增长方面,相比第一次系列报道中抒发的对解放区的向往之情和对东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也成为解放区的期待,第二次报道中对东北人民起来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号召和“向侵犯来的内战制造者搏战”“为保卫东北,保卫全中国的和平民主而继续奋斗”的宣言,更为激烈和尖锐。这些具有鲜明政治意识和政治诉求的观后感想之所以毫不避讳,是因为在积极满足人们精神诉求的过程中,《东北日报》也逐渐获得了民众的好感。正是依托这种来自民众的支持与信任,在系列报道结束后,《东北日报》才把《血债》中汉奸杨雅轩在抗战胜利后凭借国民党委任状逼得穷苦百姓王大海家破人亡,最终被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军清算的故事向社会扩散,唤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幸福新生活努力斗争的社会意识。及至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一周年时,《东北日报》连载了一个月之久的《白毛女》公演信息,并在公演首日刊登各个演员所写的对剧中人物角色的理解和扮演感想,将新政权的文化建设推向深入。
四、结语
因为尊重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所以获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正是依托着人民的支持与信任,进一步的革命实践才得以顺利展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是人民性的核心本质。由此,《东北日报》对《黄河大合唱》系列报道的启示意义在于找到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下《黄河大合唱》这一最具人民性的传播文本,将自身从初入城市的“陌生人”变为获得群众广泛支持的媒介平台。这么看来,无论何时新闻媒体积极回应民众精神需求、遵循人民性原则讲好故事的报道诉求,都考验着生产这些传播文本的党媒的政治素养和宣传智慧。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计划“声音中的政治:《黄河大合唱》的时空传播与中国近代化的媒介形塑”(项目编号:JG2014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3]辽宁日报社.《东北日报》简史[M].沈阳:辽宁日报社,1988.
[4]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东北新闻史(1899—1949)[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蒋南翔文集(上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编辑: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