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數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方法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66-0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单纯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改革创新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树立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观念,着眼学生未来发展需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次,要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尽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内容更是不尽相同,但鉴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其教学环节基本为: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探求新知、巩固练习和归纳小结。
二、实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
1.优化复习铺垫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在于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它具有控制、调节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追求欲望的积极作用。教师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出启发、思考性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2.优化新课导入过程。新课导入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在设计导入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导入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2)导入与学生接受内容要有启发性。(3)导入有趣味性。(4)倒入语言有艺术性。(5)导入新课的时间不长。如可以用数学游戏导入:任意一个自然数乘以5减去7的结果乘以2加上14,求所得结果是什么?个位数字是什么?观察有什么规律?立即把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向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上,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还可以设计教学情境导入:如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节,教师设计知识波澜:“老师手中有一根10米长的绳子,剪掉3米捆课本,还剩多少米?”学生自然作答后,再设问题:“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老师如果剪掉一个30,还剩多少度?学生受惯性思维影响,可能会说150,但马上又深入一层思考,全然不是这样,如果剪掉一角的30的部分,所剩图形仍为三角形,则内角和仍是180,如果剪掉的30的角是三角形的一个整角,则原图形变成四边形。教师再四边形内角和的度为上没有现成的答案,激发起探的兴趣。
3.优化知识探索过程。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当是新知识的探索者,在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感知方法。教师首先要创设数学思维的情景。教师在启发引导时,善于在知识点上设疑,特别是当学生不能凭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时,这既是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焦点,又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情境,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在新知的探求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学生探求新知识的主体。
4.优化巩固练习过程。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1)练习有目的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2)练习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3)练习有层次性,教师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以简到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4)练习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练习题等等。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最根本的措施是优化教学目标,在强化目标意识,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要紧扣所授知识,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既使知识目标得以实现,又使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得以实现,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方法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66-0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单纯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改革创新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树立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观念,着眼学生未来发展需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其次,要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尽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内容更是不尽相同,但鉴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其教学环节基本为: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探求新知、巩固练习和归纳小结。
二、实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
1.优化复习铺垫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转化总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复习旧知识的目的在于对已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信息反馈。它具有控制、调节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追求欲望的积极作用。教师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出启发、思考性强的问题,使学生感到“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2.优化新课导入过程。新课导入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在设计导入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导入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2)导入与学生接受内容要有启发性。(3)导入有趣味性。(4)倒入语言有艺术性。(5)导入新课的时间不长。如可以用数学游戏导入:任意一个自然数乘以5减去7的结果乘以2加上14,求所得结果是什么?个位数字是什么?观察有什么规律?立即把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向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上,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还可以设计教学情境导入:如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节,教师设计知识波澜:“老师手中有一根10米长的绳子,剪掉3米捆课本,还剩多少米?”学生自然作答后,再设问题:“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老师如果剪掉一个30,还剩多少度?学生受惯性思维影响,可能会说150,但马上又深入一层思考,全然不是这样,如果剪掉一角的30的部分,所剩图形仍为三角形,则内角和仍是180,如果剪掉的30的角是三角形的一个整角,则原图形变成四边形。教师再四边形内角和的度为上没有现成的答案,激发起探的兴趣。
3.优化知识探索过程。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当是新知识的探索者,在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感知方法。教师首先要创设数学思维的情景。教师在启发引导时,善于在知识点上设疑,特别是当学生不能凭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时,这既是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焦点,又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情境,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在新知的探求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学生探求新知识的主体。
4.优化巩固练习过程。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1)练习有目的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2)练习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3)练习有层次性,教师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以简到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4)练习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练习题等等。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最根本的措施是优化教学目标,在强化目标意识,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要紧扣所授知识,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既使知识目标得以实现,又使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得以实现,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