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市政工程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便是道路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在简单分析市政道路工程排水设计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道路的排水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道路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受施工质量、行车荷载、气候条件、雨水侵蚀等影响,往往会出现裂缝、沉降、松散、坑槽等病害。其中,对于沥青材质的道路系统,倘若长时间遭水浸泡,或水分通过路面缝隙侵入道路面层,不仅会大幅降低道路沥青的粘附性,同时也将阻断集料、沥青间的粘结,以至于道路系统的主体结构失去整体性。对于混凝土材质的道路系统,其接缝位置的路面结构在水分的作用下将出现唧泥现象,最终引起错台、断板、开裂等病害发生,破坏道路的质量与功能。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道路排水设计,能够有效保证路面系统的干燥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1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市政道路的排水工程是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保障自然环境、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在我国,市政道路的排水问题已经成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城市中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与否,可直接反应出这个城市的经济情况、管理状况如何,若不合理,则会引起多方面的危害。首先,会引发社会安全隐患。道路排水设施不好,路面积水会直接降低车辆的行动力,使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其次,会造成对道路的破坏。道路长期浸泡在积水中,路基的强度会大大降低,从而破坏路基的整体性能。车辆在行驶的时候,路面板材会由于不堪重负而形成陷坑。严重的时候还会形成断板。最后,是对城市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市政道路排水是城市排水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生活排水的任务。市政道路排水不合理会对居民正常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2 路基排水设计
2.1 疏干潮湿或过湿路基 对于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应进行处理后才能作为设计路基,处理方法如下: ⑴对于过湿路基,无法进行碾压、晾晒的,可采取换填方式进行处理,如抛石挤淤、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粒料材料等。 ⑵对于潮湿路基,含水量不是太高,可以在施工前在路基两侧挖纵向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些横向排水沟,将路基水收集到排水沟内,通过吸水泵排走,从而疏干路基。 2.2 在地势较低处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要充分重视下立交处道路路基排水问题。 ⑴通过设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排除汇集在地势最低处的地面水。 ⑵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使路基处于干燥状态。在下立交处一般路面标高较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尤其是南方地下水位较高而雨水又多地区,若不进行处理路基就会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导致路基湿软、变形、强度降低,最终发生破坏。降低地下水位通常可以在路基下地下水位一定高度范围内设置盲沟、暗沟、渗沟等,实践证明盲沟对于降低地下水位有着良好的效果。盲沟设置方法:盲沟断面通常为矩形或梯形,在沟底和中问回填粒径3~5cm 的碎石或卵石,在粗粒碎石的两侧和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回填较细的粒料一中、粗砂、中砾等作为反滤层,逐层粒径比例大致按4:1 递减,或者采用土工布包裹有孔的PVC 管,管四周填以等粒径的碎石、砾石组成盲沟。顶部铺设双层反铺草皮,并在其上夯填厚度不小于0.5m 的粘土层,作为封闭层,防止地面水和泥土进入。 3 路面排水设计 3.1 车行道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入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入保留水系或河流中。 当路面宽度较窄,设置单坡也能满足道路的横向排水要求时,可采用单坡排水,非机动车道的排水方式即为单坡排水,这样既有利于施工,又保证了路面的完整性。 3.2 人行道排水设计 ⑴为便于人行道路面水的排除,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 ⑵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道路两侧应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拦截将要流入人行道上的地表水。此外,还有少量地表水或地下水会从挡土墙上的泄水孔沿着挡土墙流到人行道上,然后顺人行道流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在道路两侧设置路堑挡土墙的路段,人行道上都有沿挡土墙流下的雨水痕迹(雨水携带黄土或铸铁泄水孔生锈而产生)。此时,为了使人行道上干净、清洁,可以在人行道边设置排水通道及时将从挡土墙上方流下的水分截走。 3.3 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 ⑴在道路各结构层施工时,每层均按照道路路面纵横坡度进行施工,使得每一層都形成一个排水坡度,及时将各结构层水沿道路横坡排人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雨水井内。 ⑵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下封层,使得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及时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保持道路基层干燥。 ⑶设置排水层。在多雨地区或地表水较丰富的地区,采用设置排水层的方法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在路面结构以下路基以上位置设置排水垫层。排水层下设置起隔水、防水作用的土工布,将由上部渗透下来的地表水有效地拦截在该排水层内。排水层设置一定的纵横坡度(其纵横坡度分别同道路路面纵横坡度),将渗入排水层的水分迅速地排出道路以外。排水层选择透水性较好的粒料材料,如碎石、矿渣、砂等。这些材料还可以防止路基内地下毛细水的上升,使路面结构保持干燥。同时在道路两侧设置纵向排水沟渠或盲沟,盲沟与雨水井相接处在井壁开设孔洞并设置土工布过滤格栅将汇集来的雨水排入雨水井,通过雨水主干管将水排走。 4 绿化带处排水设计
在公路绿化带排水中,考虑2 种排水措施: ①分隔带为硬铺装;②分隔带为绿化带。在城市道路里,为了满足绿化要求,美化城市环境,道路分隔带硬铺装越来越少,部分利用绿化带作为公交站台处采用硬铺装,因此可以按照分隔带均为绿化带进行排水设计。渗入到绿化带中的水分一部分沿道路纵坡向下排走,另一部分向路面结构侧面、绿化带底渗入,因此,可以在路面结构两侧边缘与绿化带衔接处铺设涂刷双层沥青的土工布,将绿化带与路面结构隔开。同时在绿化带底部设置纵向排水沟(盲沟),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横向排水通道将绿化带水及时排入道路两侧的雨水井内。
结束语
城市的排水工程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排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对城市路基的使用时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路基的硬度、路面结构的组成以及路面的排水,对市政道路的设计进行全面的考虑。将绿化、立交排水结合起来,在保护自然环境、保证生态平衡、杜绝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综合性道路排水工程,缓解水资源供应矛盾,建立一个完善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参考文献
[1]李树平,刘遂庆.城市排水管渠系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2]上官玉龙.浅析高速公路排水设计的问题及优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
[3]吴瑞麟, 沈建武. 市政道路设计— — 高等学校教材[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2
[4]孙今.浅析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优化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道路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受施工质量、行车荷载、气候条件、雨水侵蚀等影响,往往会出现裂缝、沉降、松散、坑槽等病害。其中,对于沥青材质的道路系统,倘若长时间遭水浸泡,或水分通过路面缝隙侵入道路面层,不仅会大幅降低道路沥青的粘附性,同时也将阻断集料、沥青间的粘结,以至于道路系统的主体结构失去整体性。对于混凝土材质的道路系统,其接缝位置的路面结构在水分的作用下将出现唧泥现象,最终引起错台、断板、开裂等病害发生,破坏道路的质量与功能。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道路排水设计,能够有效保证路面系统的干燥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1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市政道路的排水工程是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保障自然环境、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在我国,市政道路的排水问题已经成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城市中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与否,可直接反应出这个城市的经济情况、管理状况如何,若不合理,则会引起多方面的危害。首先,会引发社会安全隐患。道路排水设施不好,路面积水会直接降低车辆的行动力,使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其次,会造成对道路的破坏。道路长期浸泡在积水中,路基的强度会大大降低,从而破坏路基的整体性能。车辆在行驶的时候,路面板材会由于不堪重负而形成陷坑。严重的时候还会形成断板。最后,是对城市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市政道路排水是城市排水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生活排水的任务。市政道路排水不合理会对居民正常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2 路基排水设计
2.1 疏干潮湿或过湿路基 对于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应进行处理后才能作为设计路基,处理方法如下: ⑴对于过湿路基,无法进行碾压、晾晒的,可采取换填方式进行处理,如抛石挤淤、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粒料材料等。 ⑵对于潮湿路基,含水量不是太高,可以在施工前在路基两侧挖纵向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些横向排水沟,将路基水收集到排水沟内,通过吸水泵排走,从而疏干路基。 2.2 在地势较低处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要充分重视下立交处道路路基排水问题。 ⑴通过设置排水泵站的方法来排除汇集在地势最低处的地面水。 ⑵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使路基处于干燥状态。在下立交处一般路面标高较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尤其是南方地下水位较高而雨水又多地区,若不进行处理路基就会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导致路基湿软、变形、强度降低,最终发生破坏。降低地下水位通常可以在路基下地下水位一定高度范围内设置盲沟、暗沟、渗沟等,实践证明盲沟对于降低地下水位有着良好的效果。盲沟设置方法:盲沟断面通常为矩形或梯形,在沟底和中问回填粒径3~5cm 的碎石或卵石,在粗粒碎石的两侧和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回填较细的粒料一中、粗砂、中砾等作为反滤层,逐层粒径比例大致按4:1 递减,或者采用土工布包裹有孔的PVC 管,管四周填以等粒径的碎石、砾石组成盲沟。顶部铺设双层反铺草皮,并在其上夯填厚度不小于0.5m 的粘土层,作为封闭层,防止地面水和泥土进入。 3 路面排水设计 3.1 车行道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入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入保留水系或河流中。 当路面宽度较窄,设置单坡也能满足道路的横向排水要求时,可采用单坡排水,非机动车道的排水方式即为单坡排水,这样既有利于施工,又保证了路面的完整性。 3.2 人行道排水设计 ⑴为便于人行道路面水的排除,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 ⑵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道路两侧应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拦截将要流入人行道上的地表水。此外,还有少量地表水或地下水会从挡土墙上的泄水孔沿着挡土墙流到人行道上,然后顺人行道流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在道路两侧设置路堑挡土墙的路段,人行道上都有沿挡土墙流下的雨水痕迹(雨水携带黄土或铸铁泄水孔生锈而产生)。此时,为了使人行道上干净、清洁,可以在人行道边设置排水通道及时将从挡土墙上方流下的水分截走。 3.3 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 ⑴在道路各结构层施工时,每层均按照道路路面纵横坡度进行施工,使得每一層都形成一个排水坡度,及时将各结构层水沿道路横坡排人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雨水井内。 ⑵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下封层,使得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及时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保持道路基层干燥。 ⑶设置排水层。在多雨地区或地表水较丰富的地区,采用设置排水层的方法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在路面结构以下路基以上位置设置排水垫层。排水层下设置起隔水、防水作用的土工布,将由上部渗透下来的地表水有效地拦截在该排水层内。排水层设置一定的纵横坡度(其纵横坡度分别同道路路面纵横坡度),将渗入排水层的水分迅速地排出道路以外。排水层选择透水性较好的粒料材料,如碎石、矿渣、砂等。这些材料还可以防止路基内地下毛细水的上升,使路面结构保持干燥。同时在道路两侧设置纵向排水沟渠或盲沟,盲沟与雨水井相接处在井壁开设孔洞并设置土工布过滤格栅将汇集来的雨水排入雨水井,通过雨水主干管将水排走。 4 绿化带处排水设计
在公路绿化带排水中,考虑2 种排水措施: ①分隔带为硬铺装;②分隔带为绿化带。在城市道路里,为了满足绿化要求,美化城市环境,道路分隔带硬铺装越来越少,部分利用绿化带作为公交站台处采用硬铺装,因此可以按照分隔带均为绿化带进行排水设计。渗入到绿化带中的水分一部分沿道路纵坡向下排走,另一部分向路面结构侧面、绿化带底渗入,因此,可以在路面结构两侧边缘与绿化带衔接处铺设涂刷双层沥青的土工布,将绿化带与路面结构隔开。同时在绿化带底部设置纵向排水沟(盲沟),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横向排水通道将绿化带水及时排入道路两侧的雨水井内。
结束语
城市的排水工程是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排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对城市路基的使用时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路基的硬度、路面结构的组成以及路面的排水,对市政道路的设计进行全面的考虑。将绿化、立交排水结合起来,在保护自然环境、保证生态平衡、杜绝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综合性道路排水工程,缓解水资源供应矛盾,建立一个完善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参考文献
[1]李树平,刘遂庆.城市排水管渠系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2]上官玉龙.浅析高速公路排水设计的问题及优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
[3]吴瑞麟, 沈建武. 市政道路设计— — 高等学校教材[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2
[4]孙今.浅析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优化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