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院校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实现智能手机与教学信息化的结合已是未来课堂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以大众对智能手机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误区为切入点,阐明了其在提升高等院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重要价值,同时探究了智能手机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使其辅助提升高校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智能手机;课堂效率;“互联网 ”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8-0277-02
近几年智能手机的运用呈井喷式增长,在短短时间内智能手机已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据对某高等院校调查,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手机上网每天的时间接近10个小时,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一大半白天时间,甚至上课时间都在上网。[1]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有效利用手机媒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是我们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智能手机在课堂信息化教学化中的认识误区
1.智能手机不属于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产品,目前课堂教学信息化的误区主要体现在过度强调把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但智能手机作为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主要信息技术产品被大部分教师极力排除在课堂之外,[2]而恰恰是这种产品极有可能成为压垮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稻草”,成为网络时代互联网 课堂的有效媒介。其实智能手机对教师和课堂的挑战正好是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但这种挑战被目前智能手机所表现出的对课堂教学的非重要贡献性和弱化使用的状态而显得不那么明显和急迫。
2.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易出现手机沉迷,目前高校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兴趣不浓,课堂爱玩手机现象普遍,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关键。根据沉浸理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智能手机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并且保持学生技能的投入与解决有挑战性学习内容和问题的动态平衡,那学生会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学习上的突破。
二、智能手機对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价值
1.智能手机成为当前众多信息化教学产品的主要媒介,随着教学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现代的信息化教学产品也在逐渐出现,涉及微课、微视频、慕课等产品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观看,讨论问题,师生互动,完成作业和考试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同时各高校都在推进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工作,相应各类软件的APP、微信公众号都已开发和推广,这些广受学生青睐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现在很多老师课堂案例的讲解来源于互联网,学生可通过网页、微信、各类链接进行访问和学习。
2.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随着互联网网络知识时代的到来,动态的、网状的,多面组织形式的网络知识结构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阅读、记录与存储、通讯与交流、搜索与查询、创新与创造等功能,让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频繁的使用手机进行查找资料、做练习、进行团队讨论、课程录音录像、直播课堂教学,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从被动适应课堂教学到主动使用手机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实现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3.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大部分高等院校课堂上的短暂时间远远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堂下操作起来时问题百出,而基于智能手机的信息化教学恰好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享受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有的教师意识到智能手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慢慢将智能手机主动引入课堂,通过强化“看的不如记的,记的不如拍的,拍的不如录的”观点引导学生通过手机将课堂内容拍照或者录下来。[3]
4.大学生在移动终端表现出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依赖手机进行知识获取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据统计63%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首先会想到利用网络来搜集教学资料。[4]一方面很多学习软件运用了技能与挑战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自愿主动地去学习某项挑战性知识,通过在沉浸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后,学生会愿意主动尝试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三、智能手机提升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路径
1.课前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开展之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等院校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织者角色,大学教师课堂前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其一,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向班级发送课堂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课程学习的目标、学习的重难点,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心理准备。其二,围绕课堂内容设置有趣的问题,并发送课前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网页链接、网络文章、网络视频等给学生观看和阅读,让学生围绕问题而开展学习,从而获得答案。其三,在碎片化的时间中,教师通过观看手机的新闻、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内容,收集教学的案例和信息,使所授知识紧跟当局热点,以此开拓学生视野。通过以上方法对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欲望,辅助学生进行知识获取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2.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为高校教师面对虽然干涉课堂手机使用但是毫不起作用,与其唉声叹气还不如让课堂主动引入智能手机,同时老师需要做到合理引导学生,保证教学相长。第一,采用QQ群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分组群里围绕课堂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既能让学生将聊天的兴趣与课堂内容结合,又能使老师随时追踪学生的表现。第二,在教授到重要知识点时,鼓励学生及时利用手机进行拍照或者录像,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即使在无聊时也有翻看手机相册和观看视频的习惯来打发时间。第三,现在很多微信群都是围绕某些课程内容关联度很高的集合,同时微信群会经常组织各类线上活动,比如要请该领域的知名人物或企业老总开展线上讲座,鼓励学生加入群里,如遇到与课程内容一致的讲座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在线听讲和参与互动。第四,在课堂上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鼓励学生利用手机查找网络资料进行解答。第五,分享学习互动游戏和链接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程内容中,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当然在课堂上将智能手机引入教学的路径还很多,这就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手机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最终使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意义、有价值。
3.课后互动和巩固知识,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积极性不高,更不用说牺牲课后的时间来学习。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沉浸在手机中,而这恰好对教师来说能够将智能手机与课后学习巩固结合,可以适当地起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利用微信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同时发送解决课后作业的相关提示链接和课程知识点给学生,让学生随时保证机不离手的时候,慢慢养成利用手机巩固知识点的习惯。[5]其次,精心挑选围绕课程知识的网络互动链接,比如有趣的网页、营销互动游戏、视频等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巩固和举一反三。再次,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沟通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手机通过QQ、微信、微博、邮箱等各种沟通渠道和教师进行无时间无界限的自由畅通沟通,学生和教师的连接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为紧密。
参考文献:
[1]常经营.高职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现状调查[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2013,(9).
[2]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 ”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
[3]康晓明,刘晓利.智能手机高等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助推器[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
[4]刘小天.高师生信息化教学技能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8).
[5]蒋景东.智能手机英语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海外英语,2016,(6).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智能手机;课堂效率;“互联网 ”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8-0277-02
近几年智能手机的运用呈井喷式增长,在短短时间内智能手机已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据对某高等院校调查,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手机上网每天的时间接近10个小时,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一大半白天时间,甚至上课时间都在上网。[1]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有效利用手机媒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是我们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智能手机在课堂信息化教学化中的认识误区
1.智能手机不属于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产品,目前课堂教学信息化的误区主要体现在过度强调把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但智能手机作为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主要信息技术产品被大部分教师极力排除在课堂之外,[2]而恰恰是这种产品极有可能成为压垮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稻草”,成为网络时代互联网 课堂的有效媒介。其实智能手机对教师和课堂的挑战正好是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但这种挑战被目前智能手机所表现出的对课堂教学的非重要贡献性和弱化使用的状态而显得不那么明显和急迫。
2.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易出现手机沉迷,目前高校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兴趣不浓,课堂爱玩手机现象普遍,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关键。根据沉浸理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智能手机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并且保持学生技能的投入与解决有挑战性学习内容和问题的动态平衡,那学生会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学习上的突破。
二、智能手機对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价值
1.智能手机成为当前众多信息化教学产品的主要媒介,随着教学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现代的信息化教学产品也在逐渐出现,涉及微课、微视频、慕课等产品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观看,讨论问题,师生互动,完成作业和考试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同时各高校都在推进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工作,相应各类软件的APP、微信公众号都已开发和推广,这些广受学生青睐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现在很多老师课堂案例的讲解来源于互联网,学生可通过网页、微信、各类链接进行访问和学习。
2.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随着互联网网络知识时代的到来,动态的、网状的,多面组织形式的网络知识结构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阅读、记录与存储、通讯与交流、搜索与查询、创新与创造等功能,让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频繁的使用手机进行查找资料、做练习、进行团队讨论、课程录音录像、直播课堂教学,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从被动适应课堂教学到主动使用手机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实现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
3.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大部分高等院校课堂上的短暂时间远远不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堂下操作起来时问题百出,而基于智能手机的信息化教学恰好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享受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有的教师意识到智能手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慢慢将智能手机主动引入课堂,通过强化“看的不如记的,记的不如拍的,拍的不如录的”观点引导学生通过手机将课堂内容拍照或者录下来。[3]
4.大学生在移动终端表现出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依赖手机进行知识获取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据统计63%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首先会想到利用网络来搜集教学资料。[4]一方面很多学习软件运用了技能与挑战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会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自愿主动地去学习某项挑战性知识,通过在沉浸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后,学生会愿意主动尝试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三、智能手机提升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路径
1.课前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开展之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等院校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织者角色,大学教师课堂前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其一,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向班级发送课堂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课程学习的目标、学习的重难点,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心理准备。其二,围绕课堂内容设置有趣的问题,并发送课前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网页链接、网络文章、网络视频等给学生观看和阅读,让学生围绕问题而开展学习,从而获得答案。其三,在碎片化的时间中,教师通过观看手机的新闻、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内容,收集教学的案例和信息,使所授知识紧跟当局热点,以此开拓学生视野。通过以上方法对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欲望,辅助学生进行知识获取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2.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为高校教师面对虽然干涉课堂手机使用但是毫不起作用,与其唉声叹气还不如让课堂主动引入智能手机,同时老师需要做到合理引导学生,保证教学相长。第一,采用QQ群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分组群里围绕课堂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既能让学生将聊天的兴趣与课堂内容结合,又能使老师随时追踪学生的表现。第二,在教授到重要知识点时,鼓励学生及时利用手机进行拍照或者录像,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即使在无聊时也有翻看手机相册和观看视频的习惯来打发时间。第三,现在很多微信群都是围绕某些课程内容关联度很高的集合,同时微信群会经常组织各类线上活动,比如要请该领域的知名人物或企业老总开展线上讲座,鼓励学生加入群里,如遇到与课程内容一致的讲座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在线听讲和参与互动。第四,在课堂上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鼓励学生利用手机查找网络资料进行解答。第五,分享学习互动游戏和链接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程内容中,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当然在课堂上将智能手机引入教学的路径还很多,这就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手机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最终使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意义、有价值。
3.课后互动和巩固知识,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积极性不高,更不用说牺牲课后的时间来学习。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沉浸在手机中,而这恰好对教师来说能够将智能手机与课后学习巩固结合,可以适当地起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利用微信平台布置课后作业,同时发送解决课后作业的相关提示链接和课程知识点给学生,让学生随时保证机不离手的时候,慢慢养成利用手机巩固知识点的习惯。[5]其次,精心挑选围绕课程知识的网络互动链接,比如有趣的网页、营销互动游戏、视频等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巩固和举一反三。再次,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沟通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手机通过QQ、微信、微博、邮箱等各种沟通渠道和教师进行无时间无界限的自由畅通沟通,学生和教师的连接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为紧密。
参考文献:
[1]常经营.高职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现状调查[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2013,(9).
[2]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 ”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
[3]康晓明,刘晓利.智能手机高等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助推器[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
[4]刘小天.高师生信息化教学技能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8).
[5]蒋景东.智能手机英语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海外英语,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