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上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粮食是重要的食品,它的质量安全需要各界的共同参与,基层是粮食质量监管的第一线,对粮食质量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仅从基层粮食质量监管重要性、质量监管内容、监管存在困难、监管措施等进行了浅显论述。
[关键词]基层;粮食质量;监管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8030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要也日益提高,由“吃得饱、吃得好”发展为“吃得安全”,食品安全也成为了社会上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粮食是最基本的食品,是整个食物链的源头,它的质量安全非常重要。粮食质量安全,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维护,需要各粮食经营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需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严格依法履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县级作为最基层的一级行政区域,是粮食质量监管的最前线,对粮食质量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本文仅就基层粮食质量安全工作做浅显论述。
1基层粮食质量监管重要性
1.1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需要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已不仅仅是指数量安全,新时代的粮食安全除了数量安全,更重要的是指质量安全。首先由于质检能力不足,一些粮食收购者在收购时对水分、杂质、温度等把关不严,导致收购的粮食达不到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有的粮食会出现发热、黄变或霉烂,这些粮食如果不及时进行通风降温等处理,就会产生危害。其次在市场上流窜着大量的小商贩,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在粮食收购、加工、销售过程中疏于质量安全的管理,有的通过采取抛光、染色、加香等方法,加工陈米、虫米、霉米进行销售,如果购买这类大米食用,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县级是粮食质量监管的第一线,加强粮食质量监管,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构建粮食质检体系的需要
粮食质量检验,是进行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经营的必须环节,加强质检能力建设则是加强粮食质量检验的重要依托。县级作为基层的行政区域,最贴近各种粮食经营主体,最接近各种粮食经营现象,最容易发现粮食质量问题,在县级建立粮食质量监测点,完善检验检测功能,有利于完善“以省级为龙头、州市为骨干、县和收储企业为支撑”的三级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有利于加强粮食收购、储存和政策性粮食购销的质量监管,有利于加强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1.3加强原粮质量监管的需要
原粮质量安全责任重大,监管任务十分繁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规定:“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原粮质量监管,是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要认真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方式,切实保障原粮质量安全。
2基层粮食质量监管内容
2.1库存粮食质量安全监管
(1)检查粮仓。看粮仓是否坚固安全,有较厚的坚固墙壁,地基、梁柱、屋架等结构坚固耐用,仓房门窗与粮情检查门齐全,仓房门窗结构是否严紧,仓房是否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潮和气密性能,仓房是否有防鼠、防雀设施,是否配有完善的储粮工艺设施。
(2)检查粮食。检查入库粮食是否经过严格检验,是否分类入库,是否做到堆放“四分开”:不同品种分开、不同性质分开、不同等级分开、不同生产年限分开;是否认真及时记录粮情温度湿度等情况。查看粮食是否与有害物质混存,粮库周围是否有有毒有害气体、粉末等污染源。
(3)检查制度。检查企业是否执行粮食质量检验制度,规范粮食收购、储存等环节的检验、记录、索证工作;是否认真执行粮情检查制度,每天做好工作记录;是否建立健全粮食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粮食质量档案制度。
2.2粮食经营质量安全监管
(1)检查粮食经营者是否具有与经营粮食相适应的粮食仓储设施,仓储设施是否符合粮食储存有关仓储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是否配有经过专业培训、执有证书的粮食保管员和粮食检验员;是否配置必要的粮食检验仪器设备,是否有开展粮食质量检验的场所,是否建立质量档案管理制度。
(2)在粮食收购时,检查是否在收购场所醒目位置公布收购粮食品种、等级、收购价格等有关内容;是否查看收购粮食水分、杂质等质量指标;是否对水分、杂质不符合标准的粮食进行整理;运输粮食的包装物、车(船)、器具是否完好、清洁;是否对不同等级和品质的粮食单收、单存等。
2.3粮食出入库质量安全监管
(1)检查粮食入库时是否加强以下粮食质量安全项目检验:稻谷:出糙率、整精米率、杂质、水分、黄粒米、谷外糙米、互混、色泽气味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项目;小麦:容重、不完善粒、杂质、矿物质、水分、色泽气味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项目;玉米:容重、不完善粒、生霉粒、杂质、水分、色泽气味以及國家标准规定的项目。
(2)检查粮食经营者在粮食销售出库时,是否进行质量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销售的粮食是否与检验报告一致,报告是否随货同行。
(3)加强出库粮食的质量卫生检测,加强出库粮食流向的监督,粮食未经检验不得出库,不符合粮油卫生标准的粮食不允许进入口粮市场。
3基层粮食质量监管存在问题 3.1基层粮食质检体系不健全
由于机构、人员、经费等缺乏,好多基层都未设置质检机构。例如曲靖市,截至目前有粮油质检机构1个,即曲靖市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该站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粮食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产品质量标准,负责全市范围内粮油产品的质量检验、鉴定、仲裁检验与鉴定、有害有毒物质的检测、陈化粮的检测评定、不能食用粮的鉴定;负责军供粮油、储备粮油质量的检验监督;负责上级部门下达的粮油质量检测任务;结合全国开展食品生产市场准入,对涉及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健康的粮油产品和制品进行检测、鉴定监督;配合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对市场粮油、饲料和粮油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和审查。
除此之外,目前曲靖市9个县(市、区)都没有独立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检验机构的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
3.2基层粮食质检能力不足
由于大多基层没有经批准设置质量检测机构,也没把质量检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因此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只有部分配备有简单的粮食质量检验仪器设备,专业质检技术人员也不足。虽然粮食收购企业配备了一些检化验人员,但存在质检人员流动性大、质检经验不足、专业性不强、质检档案不健全等问题。这对于基层粮油质监机构的发展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基层粮油质检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
3.3基层食品(粮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待建立健全
食品安全重在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制度。省、市级这项制度比较健全,基层因为多方面原因这项制度还不健全,有待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地区的食品(粮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4如何做好基层粮食质量监管工作
4.1加强粮食质量安全宣传
(1)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抓好粮食经营企业负责人、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人等重点人员的普法宣传和培训,督促牢固树立“企业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意识,强化“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观念,进一步增强粮食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促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自觉遵守粮食质量安全的有关规定。
(2)广泛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粮油食品安全常识及粮油质量鉴别常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粮油食品安全意识和防伪劣意识,引导广大消费者健康消费、合理消费,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4.2加强基层质检体系建设
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省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基层质检体系建设,云南省今年拟在全省建立以省级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为龙头、州(市)级国家粮食质量监測站为骨干、县级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点为基础的全覆盖无盲区的三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这一举措,使县级能够逐步承担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品质测报和监测工作,能够开展相关的检验把关服务,协助支持省、市级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开展相关业务工作,承担下乡、进企业扦样和原始样品转送工作,有利于基层切实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
4.3加强基层质检能力建设
(1)重视加强质检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从事粮油保管、质检的工作人员,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对粮油仓储管理员(初级、中级)、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初级、中级)集中进行培训、考核和鉴定;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加强对企业质检人员的业务指导和法律法规宣传。
(2)增加仪器配备。质检仪器设备是质量检验的武器,它的配备好坏直接关系到质检战斗能否取胜,各地都非常重视质检仪器设备的配备。云南省今年对县级行政区域配置了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设备,实现了对粮食的真菌毒素、药剂残留、重金属等污染情况进行风险监测。
4.4健全粮食质量安全应急体系
(1)建立粮食质量档案。督促企业在粮食入库、销售、储存等环节,建立真实、准确、规范的粮食质量档案,为粮食质量安全追溯、调解粮食质量纠纷、粮食办案取证索赔提供原始依据。
f2)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范的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粮食安全事故,提高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粮食安全事故的危害,切实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
4.5加强成品粮油市场检查
积极配合质监、工商等部门加强对粮油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大型粮油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巡查,督促企业加强自律和承担社会责任。
总而言之,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健康。纵观中国五千年发展历史,“耕者有其田、劳者有所获”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虽然中国目前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但是在粮食流通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加强粮食安全监管,尤其是基层的粮食安全监管,把好粮食质量关,加强源头管控,把控流通,强化综合执法,才能切实维护“舌尖上的安全”,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关键词]基层;粮食质量;监管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8030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要也日益提高,由“吃得饱、吃得好”发展为“吃得安全”,食品安全也成为了社会上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粮食是最基本的食品,是整个食物链的源头,它的质量安全非常重要。粮食质量安全,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维护,需要各粮食经营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需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严格依法履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县级作为最基层的一级行政区域,是粮食质量监管的最前线,对粮食质量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本文仅就基层粮食质量安全工作做浅显论述。
1基层粮食质量监管重要性
1.1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需要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已不仅仅是指数量安全,新时代的粮食安全除了数量安全,更重要的是指质量安全。首先由于质检能力不足,一些粮食收购者在收购时对水分、杂质、温度等把关不严,导致收购的粮食达不到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有的粮食会出现发热、黄变或霉烂,这些粮食如果不及时进行通风降温等处理,就会产生危害。其次在市场上流窜着大量的小商贩,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在粮食收购、加工、销售过程中疏于质量安全的管理,有的通过采取抛光、染色、加香等方法,加工陈米、虫米、霉米进行销售,如果购买这类大米食用,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县级是粮食质量监管的第一线,加强粮食质量监管,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构建粮食质检体系的需要
粮食质量检验,是进行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经营的必须环节,加强质检能力建设则是加强粮食质量检验的重要依托。县级作为基层的行政区域,最贴近各种粮食经营主体,最接近各种粮食经营现象,最容易发现粮食质量问题,在县级建立粮食质量监测点,完善检验检测功能,有利于完善“以省级为龙头、州市为骨干、县和收储企业为支撑”的三级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有利于加强粮食收购、储存和政策性粮食购销的质量监管,有利于加强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1.3加强原粮质量监管的需要
原粮质量安全责任重大,监管任务十分繁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规定:“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原粮质量监管,是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要认真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方式,切实保障原粮质量安全。
2基层粮食质量监管内容
2.1库存粮食质量安全监管
(1)检查粮仓。看粮仓是否坚固安全,有较厚的坚固墙壁,地基、梁柱、屋架等结构坚固耐用,仓房门窗与粮情检查门齐全,仓房门窗结构是否严紧,仓房是否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潮和气密性能,仓房是否有防鼠、防雀设施,是否配有完善的储粮工艺设施。
(2)检查粮食。检查入库粮食是否经过严格检验,是否分类入库,是否做到堆放“四分开”:不同品种分开、不同性质分开、不同等级分开、不同生产年限分开;是否认真及时记录粮情温度湿度等情况。查看粮食是否与有害物质混存,粮库周围是否有有毒有害气体、粉末等污染源。
(3)检查制度。检查企业是否执行粮食质量检验制度,规范粮食收购、储存等环节的检验、记录、索证工作;是否认真执行粮情检查制度,每天做好工作记录;是否建立健全粮食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粮食质量档案制度。
2.2粮食经营质量安全监管
(1)检查粮食经营者是否具有与经营粮食相适应的粮食仓储设施,仓储设施是否符合粮食储存有关仓储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是否配有经过专业培训、执有证书的粮食保管员和粮食检验员;是否配置必要的粮食检验仪器设备,是否有开展粮食质量检验的场所,是否建立质量档案管理制度。
(2)在粮食收购时,检查是否在收购场所醒目位置公布收购粮食品种、等级、收购价格等有关内容;是否查看收购粮食水分、杂质等质量指标;是否对水分、杂质不符合标准的粮食进行整理;运输粮食的包装物、车(船)、器具是否完好、清洁;是否对不同等级和品质的粮食单收、单存等。
2.3粮食出入库质量安全监管
(1)检查粮食入库时是否加强以下粮食质量安全项目检验:稻谷:出糙率、整精米率、杂质、水分、黄粒米、谷外糙米、互混、色泽气味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项目;小麦:容重、不完善粒、杂质、矿物质、水分、色泽气味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项目;玉米:容重、不完善粒、生霉粒、杂质、水分、色泽气味以及國家标准规定的项目。
(2)检查粮食经营者在粮食销售出库时,是否进行质量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销售的粮食是否与检验报告一致,报告是否随货同行。
(3)加强出库粮食的质量卫生检测,加强出库粮食流向的监督,粮食未经检验不得出库,不符合粮油卫生标准的粮食不允许进入口粮市场。
3基层粮食质量监管存在问题 3.1基层粮食质检体系不健全
由于机构、人员、经费等缺乏,好多基层都未设置质检机构。例如曲靖市,截至目前有粮油质检机构1个,即曲靖市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该站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粮食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产品质量标准,负责全市范围内粮油产品的质量检验、鉴定、仲裁检验与鉴定、有害有毒物质的检测、陈化粮的检测评定、不能食用粮的鉴定;负责军供粮油、储备粮油质量的检验监督;负责上级部门下达的粮油质量检测任务;结合全国开展食品生产市场准入,对涉及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健康的粮油产品和制品进行检测、鉴定监督;配合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对市场粮油、饲料和粮油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和审查。
除此之外,目前曲靖市9个县(市、区)都没有独立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检验机构的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
3.2基层粮食质检能力不足
由于大多基层没有经批准设置质量检测机构,也没把质量检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因此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只有部分配备有简单的粮食质量检验仪器设备,专业质检技术人员也不足。虽然粮食收购企业配备了一些检化验人员,但存在质检人员流动性大、质检经验不足、专业性不强、质检档案不健全等问题。这对于基层粮油质监机构的发展是不利的,也不利于基层粮油质检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
3.3基层食品(粮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待建立健全
食品安全重在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制度。省、市级这项制度比较健全,基层因为多方面原因这项制度还不健全,有待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地区的食品(粮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4如何做好基层粮食质量监管工作
4.1加强粮食质量安全宣传
(1)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抓好粮食经营企业负责人、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人等重点人员的普法宣传和培训,督促牢固树立“企业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意识,强化“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观念,进一步增强粮食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促使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自觉遵守粮食质量安全的有关规定。
(2)广泛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食品安全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粮油食品安全常识及粮油质量鉴别常识,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粮油食品安全意识和防伪劣意识,引导广大消费者健康消费、合理消费,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4.2加强基层质检体系建设
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各省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基层质检体系建设,云南省今年拟在全省建立以省级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为龙头、州(市)级国家粮食质量监測站为骨干、县级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点为基础的全覆盖无盲区的三级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这一举措,使县级能够逐步承担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品质测报和监测工作,能够开展相关的检验把关服务,协助支持省、市级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开展相关业务工作,承担下乡、进企业扦样和原始样品转送工作,有利于基层切实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
4.3加强基层质检能力建设
(1)重视加强质检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从事粮油保管、质检的工作人员,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对粮油仓储管理员(初级、中级)、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初级、中级)集中进行培训、考核和鉴定;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加强对企业质检人员的业务指导和法律法规宣传。
(2)增加仪器配备。质检仪器设备是质量检验的武器,它的配备好坏直接关系到质检战斗能否取胜,各地都非常重视质检仪器设备的配备。云南省今年对县级行政区域配置了重金属、真菌毒素、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设备,实现了对粮食的真菌毒素、药剂残留、重金属等污染情况进行风险监测。
4.4健全粮食质量安全应急体系
(1)建立粮食质量档案。督促企业在粮食入库、销售、储存等环节,建立真实、准确、规范的粮食质量档案,为粮食质量安全追溯、调解粮食质量纠纷、粮食办案取证索赔提供原始依据。
f2)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范的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粮食安全事故,提高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粮食安全事故的危害,切实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
4.5加强成品粮油市场检查
积极配合质监、工商等部门加强对粮油加工、批发、零售等环节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大型粮油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巡查,督促企业加强自律和承担社会责任。
总而言之,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健康。纵观中国五千年发展历史,“耕者有其田、劳者有所获”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虽然中国目前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但是在粮食流通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加强粮食安全监管,尤其是基层的粮食安全监管,把好粮食质量关,加强源头管控,把控流通,强化综合执法,才能切实维护“舌尖上的安全”,保障粮食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