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中加强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s2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和推广,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成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通过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的整合还可以优化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活政治课中的德育目标
  
  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目标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如何使这些德育目标变得的具体,生动,一直是政治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讲解教材以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来进行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极易感到厌倦,缺乏学习兴趣。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实现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的交互传递,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具体化,使教学内容更富有吸引力,从而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学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师生互动的良性的教学情境,使政治课中的德育目标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我在讲保护环境这一问题时,多次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情境:以优美的风光片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以一组环境污染的录像使学生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以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结束本课,使学生感受女大学生为环保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通过这些情境的设置,激起了学生思想的共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了教育,也使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最终达到知行信的统一。
  
  二、利用信息技术延展性的特点,拓展德育资源,丰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只有将这些资源不断引进课堂,拓展德育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激活学生,激活课堂。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具有一定的难度。而现代教育技术则给我们提供了便利条件。首先,Internet网本身 就是一座巨大的教学资源库,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德育资源库,并对其不断地补充、修改。其次,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新理论、新事例、新问题、新热点及时地纳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使之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部分,既拓展了德育资源,也使政治课中的德育目标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等既是社会中的热点,又是吸引学生的亮点,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典型的事例,所以,在教学中,我及时把这些典型资源储存进资源库,并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使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事实再一次有利的证明,信息技术是我们拓展德育资源,丰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实践走入教学,实施情感体验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是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同样,思想品德教育也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下,我们不可能做到每堂课都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则可以将这种实践与体验搬入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我在讲“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的义务” 时,采用了由学生家长所提供的一组镜头——他们的父母在工作和生活中忙碌的身影,通过这样一组生活镜头,使学生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也认识到了自己应该对父母予以回报。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接近现实的情境展现给学生,从而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有效的实现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做到这一点却非常困难,原因是中学生正处在似懂非懂的阶段,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对家长、教师的建议往往存在着抵触情绪,而且由于社会的影响、学习的压力等因素,使得一些学生存在着自闭和防御心理,不愿意对家长、教师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他们又往往需要对人倾诉,于是,在这种矛盾心理的驱动下,他们往往选择了网络这种虚拟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尝试用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把自己的E-mail地址以及QQ号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发表意见,表露内心世界的平台,通过这种形式,我发现,尽管我没有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接触,但是,部分学生的思想正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这也证明,网络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进一步优化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思想首先素质,为思想品德教育服务。
其他文献
【摘要】美狄亚与刘兰芝分别代表了东西方家庭婚变模式中的不幸女性,她们都被不幸的婚姻所累,但二者对不幸婚姻所采取的行动却是不同的。本论文通过对二人爱情悲剧的比较、分析,来审视东西方女性意识觉醒的异同。  【关键词】美狄亚;刘兰芝;爱情悲剧;女性意识觉醒;比较    西蒙波伏娃曾说:“即使选择了独立,对大多数女人最有吸引力的也仍然是爱情这条路。”当爱情离去时,随着生命意义的丧失,女性不可避免地会沦为绝
【摘要】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要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途径就是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去。数学教学是小学学科教学的重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是必要的而且可行的,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了解学生,积极维护和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爱上数学课,学习心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我国的一项有效回应了长期割裂的两岸关系现实需要的基本方针政策。从中国现代化任务来说.它提供了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制度保障和良好政治环境;从处理
政府工程采购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达60%以上,考虑政府工程采购过程中评标的重要性及评价过程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提出了构建基于灰色理论的政府工程采购灰靶评标模型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出处:《论语·为政》)  “因材施教”的观点在教育界可谓常提常新,它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教育者“因学生之材而施教”。教学要照顾个别差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
提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能自己读,能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教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学生兴趣,读写结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学生语文能力有效提高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方法 新探    语文课程标准向语文课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建立全新的教学观。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
【摘要】在幼儿教育阶段,你会发现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及发展需求都存在差异,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采取教育策略时要因人施教,把握教育机会,同时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好的结合起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因人施教;循序渐进;感化;适时教育    一、建立个案的原因:    刚接手这个大班,就有好几个老师对我说:“大三班是整个幼儿园出了名的班级,特别是那个叫吴家骏的小男孩,简直是让人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