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浅探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123lk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素质教育的提高有利于学科全面、有效地开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符合当今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初中语文是我国九义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创新的素质教育上来,这是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值得广泛探讨的课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提出了十几年,但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跳不出学生围着教师转的怪圈。课堂由教师支配,教师让学生抄生字若干次,背诵解词,课文的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都是教师写,学生抄,即使让学生讨论也全是教师课前安排好的,学生只能在“圈”内转悠,而不能跳出去,即使跳出去也要赶紧拉回来,学生独自支配的时间和独立活动的时间很少。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本位”观念,把语文课堂这块天地还给学生。
  二、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笛卡尔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德国莱茵兰——法耳茨州教育部明确提出,学生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教育专家叶圣陶则大力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主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说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课本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终生,初中语文新大纲中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每个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地理解这些思想和要求,并努力将其体现在自己的教法设计之中,教法设计要紧紧围绕“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个中心,对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应着重思考学生会怎样对待这一内容,他们感兴趣吗?怎样做他们才会感兴趣!他们会发现问题吗?他们会发现什么样的问题?怎样做他们才会发现更多的问题?他们会尝试解决问题吗?他们能够解决到什么程度?怎样做才能使他们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否学会了或巩固了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句话,要使教师“教”的活动始终为学生“学”的活动服务,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
  三、以训练为主线,突出教材的训练性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领会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在课堂上应突出语文的训练性,主要表现在:
  1.凭借教材,加强训练。初中语文教材把初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语文学习三个阶段体现着互相承接,逐步递进的训练程序,它实际上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体系。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时,心中要有一盘棋。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大到每一册书,每一阶段;小到每一单元,每一节课,每一课时,都要有明确的训练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可是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总想做到面面俱到,结果却事与愿违,如一青年教师上《纪念白求恩》这一课时,她按文体教学,什么论点,论据,论证……,虽然讲得津津有味,但学生却迷为糊糊。下课后,我和她认真交换了意见。我告诉她,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不能就文教文。要掌握本教材特点,紧扣本课训练重点(夹叙夹议的写法),可以通过举例指导学生认识议论和记叙这两种表达方式后,再放手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议论和记叙的部分,然后让男、女分别朗读议论、记叙的部分,通过朗读训练、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本课的训练重点,并理解二者在文章中的作用。后来这位教师告诉我:他在上示范课时采用了我的方法,效果很好。
  2.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受教育者要全面发展,它不是“选拔教育”、“专科教育”和“英才教育”。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只重视少数优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为此,在把准了训练内容和训练度后,还有一个训练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训练过程中,应该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通过训练都有所提高。同时要求教师要有一颗爱心,特别是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真诚关心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功感,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3.改革教法,重视实践。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双向活动。教法与学法是辨证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有着交叉的关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于是,教师教法要改革,要从注人式转变为启发式。当然教法的改革,关键要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但最终教师的教法要为学生的学法服务。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生存”、“关心”、“学习”和“创造”这是新世纪赋于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总之,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意义重大,它落实素质教育情况如何,不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自身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与素质教育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应试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数学课程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些尝试、实践和与其他老师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有了一些反思。  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1.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主要考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智慧、表达自己意见和倾听别
期刊
【摘要】高中数学讲评课是教师获得进步,学生拓展思维的一堂关键课程,有了合理的讲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快速的得到思维拓展。本文针对与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中的思维展示进行了相关的讲解。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课堂;试卷讲评;思维展示  随着高中课程的加深,高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不断的努力学习,但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时候的关键。高中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课上不断的拓展自己的教学思维,采用各
期刊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互动交流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是师生问答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积极动机发于内驱力和受正诱因的吸引。有效的课堂问答可最高程度地诱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特别是思维的参与,有学生思维参与的教学活动才是有生气和活力的。因此,优化课堂问答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优化初中政治课堂问答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问题  教育心理学向我们揭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导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呢?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问题情境;阶梯情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因为符合新课改要求越来越得到教师的认可。情境教学是一种利
期刊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教育也在不断的演变。在新的时代,教育的理念已经演变为了终身性的,体育也一样,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学校体育教育也必然要与时俱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意识;培养  要想发展成为体育强国,必须建立一个全面健身的王国,全面健身王国的建立需要社会所有的公民都具备很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可以说体育
期刊
【摘要】有很多同学会问“学习物理有没有捷径呢”?答案应该是没有,学习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来不得半分含糊。虽然没有捷径,但只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规划的学科知识,学好一门学科还是不难的。  【关键词】物理;高考  高中物理在高考的理综当中,分数是比重最大的一门科目。想要学要物理,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对物理学科知识点的完整认识。  一、学习方法  1.预习,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将知识预先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
期刊
订正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改进具有调节功能,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刺激作用。因此,学生订正作业的这一环节,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总会出现对某些题目一错再错的现象,这是由于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曾出现过的错误纠错不彻底,落实不好而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课外阅读呢?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大量的课外阅读即是读社会、读人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到“我要读”。同时,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做好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地阅读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师;引领学生;课外阅读  【作者简介】杜永朝(1976- ),汉族,女,四川师范大学毕业,新疆伊犁巩留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中教一级职称。  人为什么要阅读呢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我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的感受,确实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对某科有了浓厚的兴趣,将会获得一个意外的惊喜: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称心如意,真正实现:学生即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学习的客体,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解疑惑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性,提高了思维能力,促进了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