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化危机为机遇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133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对外贸易第二大港青岛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化危机为机遇,今年上半年逆市上扬。截至6月底,青岛港共完成吞吐量1575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0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利润增长5%,港口生产实现了平稳发展。
  
  苦练内功
  
  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世界港航业受到重创,衡量港航业干散货运输指数的波罗的海指数从2008年6月份最高时的将近12000点,下降到同年12月份的660点。青岛港也受到了冲击,船少了,货少了,一些货物压船压港,港口生产处于艰难的地步。
  面对严峻的形势,青岛港领导层及时修订完善了集团和公司277个应急预案,同时结合港口实际,坚持所有码头、堆场、仓库、人力、机械设备等统一调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同时,加强精细化管理,积极增产增收、节约开支。
  青岛港今年已创出集团级以上生产新纪录100多项次,矿石接卸“孙波效率”第十次刷新世界纪录。
  
  打造环境友好型港口
  
  “在危机中,企业讲发展,还要抓住机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青岛港董事局主席常德传说。
  青岛港始终坚持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工程”,高标准打造环境友好型港口。先后投资3.5亿元,建成了包括港口生活污水处理厂、煤矿系统防尘设施等一系列环保设施;投资数十亿元,在前湾新港区建设了现代化的矿石、煤炭码头,并建设防尘系统,加强粉尘污染防治。如今,“干矿不见矿粉,干煤不见煤灰”成了青岛港的真实写照。
  在2009年5月意大利举办的世界港口大会上,青岛港对污水、污油、废气的处理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抱团过冬”
  
  去年第四季度以来,金融危机严重冲击铁矿石的运输和钢厂的生产。“我们青岛港集团主动与船东、货主联手,共同应对危机。”常德传说。
  面对港口矿石堆积如山的情况,青岛港投入1000多万元,拆除了临时食堂等设施,扩大了25万平方米的矿石堆场,使矿石船舶能够及时靠泊,避免了一条船多停一天就要付出20多万美元的费用。
  为了应对压港、压货情况,青岛港每吨拿出12元钱为煤矿货主寻找港外堆场。今年年初,青島港走访了13家船公司,和他们签订了协议,使他们把大量集装空箱拿到国内来堆存,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也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同时,青岛港积极寻求与世界著名大船公司、大货主合资合作,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发展后劲。目前已有7家世界500强落户青岛港。
  在全球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一些外国大公司对青岛港充满信心,积极投资港口建设。6月29日,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三国五方”将共同投资14亿美元开发、建设和运营前湾四期3408米码头岸线10个大型集装箱泊位。青岛口岸已形成以青岛港集团为主体、强大统一的港口联盟。
其他文献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拳头”,是战时首批动员对象。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争爆发突然、作战手段多样、作战进程加快,对预备役部队的快速动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