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预算是一个工程的预期价格,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确定和控制工程成本,准确把握工程造价,都离不开工程预算管理。本文分析了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加强预算管理的对策。
1、工程预算的概念
工程预算是指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拟建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即间接费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有关规定等,预先计算和确定每个新建、扩建、改建和复建项目所需全部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是编制建设工程计划、确定和控制工程投资额的依据;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进行工程项目投资包干推行招标投标的依据;是开展经济分析,评价和衡量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的尺度。搞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不仅能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实现造价的准确,还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力。
2、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工程预算方面取得了更大进步,预算更加科学合理,但是投资失控问题也不时出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跨地区、跨行业承揽导致预算差错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地建筑市场的壁垒已被打破,很多的建筑企业异地承揽工程或是跨行业承揽工程,但是由于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和各区域间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不一致,可能导致那些跨区域建设工程项目的企业编制的工程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存在差别,而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担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不甚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中常出现差错。
2.2 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意识
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大多是阶段性管理模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以及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缺乏整体管理,导致这些主体只考虑自身利益和忽视了整个建设项目成本的控制,缺乏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工程监理公司多数情况下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和进度管理,缺乏全局观念,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然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设计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资源浪费。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无法按期完成。
2.3 工程预算确定方法滞后
建筑技术领域是不断发展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日新月异。 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预算定额,导致了工程建设管理和造价管理的难以控制。由于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大多不是动态的管理方式,跟不上市场的脚步,定额单价还在从前材料人工和机械的水平上,对于新材料新机械等又不能及时地补充,补充也缺乏代表性,滞后于市场的变化。这种以静制动的定额方法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难以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2.4 对建设工程缺乏科学的分析,变更随意性大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按批准的投资额度,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影响建设工程的客观条件,如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技术规范、设计标准、设计手段、建筑材料等缺乏科学的分析;对工程现场意外情况,如土方坍塌、地下障碍、基坑排水、文物、自然灾害等考虑不周,还有的施工单位为方便施工,不按设计施工,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甚至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研究也缺乏监督,导致很多额外支出,造成工程预算管理的混乱,致使结算超过预算。
2.5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推行。
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不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
3、加强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对策
3.1 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加强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对于现阶段预算管理体制的状况,相关部门需要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实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即从工程设计阶段的图纸审查人员管理限额制定,到工程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设计变更、施工现场造价的控制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系统的建立,最后到工程款结算时的决算管理等。项目施工设计公司和监理公司在立项阶段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多方面搜集数据,对工程立项进行科学合理论证;在设计阶段,设计主体需要有工程预算全局意识,做好工程预算的管理和控制;加强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以及竣工验收之时,需要同设计方案严格对照,某些变更如果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则必须经过批准,否则不允许擅自追加投资计划,变更设计。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全过程实时动态跟踪工程预算中量和价方面的变动,对变动的原因做全面深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对策,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3.2加强工程预算定额的调整
现阶段,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大幅度调整,因此也给工程预算带来了不确定性,过去的静态预算定额方法如今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更新方法,结合动态预算管理,合理的对预算定额做出调整,把由市场经济所引起的动态因素科学合理地反映到工程造价中去,使之逐步市场化。
3.3推行限额设计
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结构设计人员在选取梁柱截面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方面,虽同样满足结构钢度和强度要求,但不同的做法会导致造价的差异。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而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3.4加强预算基础工作,改进预算管理工作方法
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作,我们首先要营造一个好的预算管理环境,保证预算的顺利实施;其次我们应当加强预算基础工作。预算基础工作主要有原始记录定额工作,计划价格计量工作,制定规章制度和员工培训等几方面内容,做好预算基础工作是搞好预算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预算基础工作既能为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提供保障,也能为预算管理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3.5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和分析,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和分析,每个预算执行控制主体在预算执行结束后,都要对预算执行结果写出分析报告,对预算执行出现偏差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预算执行出现偏差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下期预算执行的措施在预算考核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制度与标准,严格考核预算执行情况,将预算执行结果与考核兑现挂钩 对预算执行先进单位要进行表扬,以鼓励先进;对预算执行落后单位要进行批评,以期改正。
参考文献
[1] 陈贤斌.建设单位工程预算管理对策探析.韶关学院学报[J].2008,9.
[2] 万海芳,李清华,刘沙.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经济研究导刊[J].2012,167.
1、工程预算的概念
工程预算是指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拟建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即间接费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有关规定等,预先计算和确定每个新建、扩建、改建和复建项目所需全部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的极其重要的环节,是编制建设工程计划、确定和控制工程投资额的依据;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进行工程项目投资包干推行招标投标的依据;是开展经济分析,评价和衡量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的尺度。搞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不仅能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实现造价的准确,还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力。
2、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工程预算方面取得了更大进步,预算更加科学合理,但是投资失控问题也不时出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跨地区、跨行业承揽导致预算差错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地建筑市场的壁垒已被打破,很多的建筑企业异地承揽工程或是跨行业承揽工程,但是由于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和各区域间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不一致,可能导致那些跨区域建设工程项目的企业编制的工程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存在差别,而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担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不甚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中常出现差错。
2.2 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意识
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综合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预算管理大多是阶段性管理模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以及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缺乏整体管理,导致这些主体只考虑自身利益和忽视了整个建设项目成本的控制,缺乏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工程监理公司多数情况下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和进度管理,缺乏全局观念,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然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设计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资源浪费。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无法按期完成。
2.3 工程预算确定方法滞后
建筑技术领域是不断发展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日新月异。 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预算定额,导致了工程建设管理和造价管理的难以控制。由于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大多不是动态的管理方式,跟不上市场的脚步,定额单价还在从前材料人工和机械的水平上,对于新材料新机械等又不能及时地补充,补充也缺乏代表性,滞后于市场的变化。这种以静制动的定额方法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难以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2.4 对建设工程缺乏科学的分析,变更随意性大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按批准的投资额度,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影响建设工程的客观条件,如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技术规范、设计标准、设计手段、建筑材料等缺乏科学的分析;对工程现场意外情况,如土方坍塌、地下障碍、基坑排水、文物、自然灾害等考虑不周,还有的施工单位为方便施工,不按设计施工,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甚至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研究也缺乏监督,导致很多额外支出,造成工程预算管理的混乱,致使结算超过预算。
2.5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推行。
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不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
3、加强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对策
3.1 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加强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对于现阶段预算管理体制的状况,相关部门需要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实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即从工程设计阶段的图纸审查人员管理限额制定,到工程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设计变更、施工现场造价的控制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系统的建立,最后到工程款结算时的决算管理等。项目施工设计公司和监理公司在立项阶段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多方面搜集数据,对工程立项进行科学合理论证;在设计阶段,设计主体需要有工程预算全局意识,做好工程预算的管理和控制;加强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以及竣工验收之时,需要同设计方案严格对照,某些变更如果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则必须经过批准,否则不允许擅自追加投资计划,变更设计。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全过程实时动态跟踪工程预算中量和价方面的变动,对变动的原因做全面深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对策,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3.2加强工程预算定额的调整
现阶段,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大幅度调整,因此也给工程预算带来了不确定性,过去的静态预算定额方法如今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更新方法,结合动态预算管理,合理的对预算定额做出调整,把由市场经济所引起的动态因素科学合理地反映到工程造价中去,使之逐步市场化。
3.3推行限额设计
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结构设计人员在选取梁柱截面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方面,虽同样满足结构钢度和强度要求,但不同的做法会导致造价的差异。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而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3.4加强预算基础工作,改进预算管理工作方法
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作,我们首先要营造一个好的预算管理环境,保证预算的顺利实施;其次我们应当加强预算基础工作。预算基础工作主要有原始记录定额工作,计划价格计量工作,制定规章制度和员工培训等几方面内容,做好预算基础工作是搞好预算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预算基础工作既能为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提供保障,也能为预算管理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3.5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和分析,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和分析,每个预算执行控制主体在预算执行结束后,都要对预算执行结果写出分析报告,对预算执行出现偏差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预算执行出现偏差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下期预算执行的措施在预算考核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制度与标准,严格考核预算执行情况,将预算执行结果与考核兑现挂钩 对预算执行先进单位要进行表扬,以鼓励先进;对预算执行落后单位要进行批评,以期改正。
参考文献
[1] 陈贤斌.建设单位工程预算管理对策探析.韶关学院学报[J].2008,9.
[2] 万海芳,李清华,刘沙.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经济研究导刊[J].201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