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共参与素养 助力师生成长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热词,在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落实。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四个方面: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它们既相互独立、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本文从公共参与意识、知识、能力和实践四个角度,探讨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途径,希望能推动师生共同进步成长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关键词:公共参与 意识 知识 能力 实践
  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素养相比,公共参与素养更具实践性,其他三个方面的学科素养可在公共参与的行动中得到体现。培育公共参与素养就是要求学生可以积极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增强维护公共利益的意愿和能力,成为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1.转变师生观念,增强公共参与意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虽然当前的课堂教学已突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体验式、小组合作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教学常态,在教学中会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应试教育思想依然支配着师生的教与学,学生和教师会将分数摆在第一位,忽视个人品行、素养、道德品质的养成,“填鸭式”的教学仍有一席之地。如何实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是培育公共参与素养面临的难题。
  通过新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试题选材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突出弘扬时代主旋律。2.试题考查内容整体性强,综合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和必备知识。3.试题情境设计开放灵活,克服只考查知识的弊病。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单纯的知识记忆已不能适用现在的高考形势,运用学科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分析解决专业学科问题是命题的方向。在新高考背景下,师生教与学的观念亟待转变,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培育的重要性,教师不可单纯地教知识,学生亦不可单纯地学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高考命题的方向,使学生懂得学科素养在学科学习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机械地记忆学习已不能适用新高考的要求,必须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就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而言,学生需要在生活中关注时事政治,留心身边的社会热点,提高公共参与的意识,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做充分准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公共参与素养作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教学中培育公共参与素养,这对一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提高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面对新教材新内容,如何钻研教材,选择素材,设计教学情境,组织课堂教学,达成素养目标,都是现实中真实面临的问题。教师唯有转变观念,反思当前的教学,在反思中发现问题,找出落实素养目标的差距,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让素养真正落地。时代的发展鞭策着教师和学生的进步,为避免被淘汰,教师不能安于现状,不愿走出舒适圈,而应该需要不断主动学习,向书本、理论学习,向优秀的同行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丰富公共参与知识
  长久以来,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缺乏兴趣。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兴趣,这与诸多因素有关。就课程内容而言,高中思想政治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法治等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许多一线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把时间都花在给学生上课上,未能深入思考如何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课堂也就会沉闷不语。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挖掘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在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基础上,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在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真实的故事。教师选择的可以是折射时代光芒的平凡小事,也可以是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关键要注重的是中国故事的现实性、真实性。例如,在进行《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一框教学时,教师选取身边的真实故事——本地知名集团主席的事迹作为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他将军人、企业家和慈善家三种职业的精神与追求融合一体,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白手起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不忘初心,根植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将扶贫的触角延伸至全国各地。20多年来,凭借创业精神将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又将慈善作为自己的第二份事业,用真心实意不断回馈社会。他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这对于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通过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发学生一系列思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在思考探究中,辩证分析,丰富公共参与知识,提高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的课堂要有人、有课,正是有人,我们才有教的价值。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有所得。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热情,教师可从教学方式的改进上下功夫。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议题式的教学方式在政治课堂中渐渐兴起,课堂效果同传统的教学相比优势凸显。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社会生活,在生活和教学内容中找到契合点,确定议题,在教学中提出提议,分析思考议题,在探讨过程中解决议题,在议题的解决中运用知识,提升素养能力。
  议题教学中的关键是议题的选择,议题的选择确定又离不开真实情境。好的议题,应当像无形的手,在教学过程中指引学生身入情境,带着学科知识,参与探究,表达观点,在议中实现育人价值。例如,在进行《价值与价值观》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总议题“见证最美校长,实现人生价值”,子议题1:一所学校 坚守教育初心(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人的价值?)子议题2:一份事业 改变人生轨迹(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有什么作用?)子议题3:学习榜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议题的指引,组织学生活动完成任务:活动任务1(小组合作探究):结合事迹分析,该校长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具体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她的价值?活动任务2:这位校长用一生来践行心中坚守的价值观,最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意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价值观能够产生怎样的力量?活动任务3:从青年学生的角度,写一份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议书。在教學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先进事迹,感悟人生价值,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在活动中,强化学生对话沟通、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宽参与渠道,强化公共参与实践
  “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或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的讲解、规则的传递,缺乏相关的活动体验、实践锻炼,这些理论知识可能不过是一些文字符号罢了,并不能真正转化为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品格和能力。目前,仍有诸多学生对书本知识仅停留在机械记忆层面,亦或是浅层次的理解,还未能运用公共参与的相关知识参与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学生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践行、体验、领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的经历、真切的体验,才能使素养在活动过程中逐步生成并趋于完善。
  脱离活动的学习过程是枯燥的,从理论到理论的学习是抽象的。学生的亲身参与活动、实践是公共参与素养培育不可缺少的前提。学生活动既可以是学校课堂中的活动,也可以走出学校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就学校课堂活动而言,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个人的、小组的、群体的。例如,情境模拟、小品表演、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探究、辩论、策划设计等等。活动形式不是一味不变的,而是因活动情境、学生差异而变化的。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应注意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活动形式,力求活动形式多样化,避免活动形式单一而使学生缺乏学习及参与热情。例如,在进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课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合作设计小品。在正式教学时,学生根据预先设计的小品脚本进行角色扮演。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谈谈小品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特点,如何评价,你的态度是什么等等。接着,小组代表陈述本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提炼观点,升华主题,引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精神,有助于学生分析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冲突,揭示其历史和现实根源,推动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此外,教师应该积极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公共参与素养培育不应该局限于学校课堂,而应该打通校内校外,鼓励学生多走出校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活动。例如,在学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走访调查自己所在乡村在美丽农村建设中存在哪些不文明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我为美丽乡村建言献策”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给学生不同于书本和学校课堂教学的感受,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助推公共参与素养落地。
  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虽不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它确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践行、坚守素养培育,并一以贯之、坚持到底,静待花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晓东;任会波.公共参与及其实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0).
  [3]赵艳.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三重境界[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05).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名身兼多门学科教学的一线老师,在承担着各种繁杂的任务时我经常在思考:如何化繁为简,达到简约而不简单?怎样才能让其他学科,让各种活动来为我们语文教学服务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提倡与其他课程整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课程整合,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趋势和必由之路。  关键词:优化资源;小学;语文素养  一、单元整合,提高学生学习
期刊
摘要:德育是每个学校的生命线,是教书育人的根本。本文从教师品格,德育内容挖掘,德育渗透形式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贯彻实施这项要求。内容实在有效。值得一读。  关键词:德育 素质 意识 渗透 传递  把德育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现实要求。立德树人、课程育人、以人为本,从学科特点出发,构建融入社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精神方面也更加多彩。。因此,音乐教育也渐渐的走近了人们的生活中。幼儿由于年龄相对较小,在教育方面不能采用成人教育方式一样的教育方法。幼儿园教师可以采用音乐与游戏相交互运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且更好的去学习音乐以及其他科目。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游戏;交互作用  引言:幼儿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但是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中各学科教师都非常喜欢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学生们在班级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之中进行沟通和学习,促进学生们共同进步,提升自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事业的逐渐提升和进步,在当前教育大环境下,如何以更高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培育和提升,就成为了很多教师不断钻研和思考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本着人文主义教学的理念,对学生们进行培
期刊
摘要:对于将信息与课程相融合这个话题,我国早在10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名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育政策,这项政策的推行给教育事业的效率带来了改善,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小学英语而言,对于信息技术目前的需求也是非常巨大。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课堂黑板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增强对于课堂的兴趣,让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更深。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借助多媒体的优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中职教育日益被人注视,中职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课程内容,课程教学以及课堂评价中,都应以满足现代教育目标为主要前提。但目前许多中职学校没有建立有效的体系,忽略了学生具体技能的实践,面对这一情况,利用“任务驱动法”锻炼学生的知识理论与技能融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关键字:中职会计;教学;驱动法  
期刊
摘要:自21世纪以来,我国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面对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当前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以及传统家庭养老的日益化。为应和国家“互联网+智慧养老”政策,致力于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利用移动互联网、AI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服务于老人,实现智慧养老,幸福晚年的目的。本文旨在“互联网+”移动形势下,探讨移动端线上高效快捷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做到让子女省心、放心、安心、,让老人开心、舒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科技水平正在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与生产的过程中都会需要应用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这对于我国的配电网络的整体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样,配电网也是我国配电网络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需要认真的面对配电网在运行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故障,进行针对性策略的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促进我国配电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配电网管理、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传统的知识性教学的反思也越来越深刻。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通过零距离接触教育教学,我获得了更多的发现,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如何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培养,让教育事业健康地发展下去,成为了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本文中,我将以自身总结的一些案例为基础,分享自身对于教育的看法。  关键词:教育实习;语文课堂;案例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语文教育的目标发生了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整个课程体系中一門地位显著的学科,对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对教学方法展开深入思考,通过运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解决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主体性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进而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并促使其形成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浅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