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DV的“胡同窜子”——张小兵

来源 :DV@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老北京人的日头禅中,常把一些不务正业,整天在胡同里逛来逛去,游手好闲的青年人称作“胡同窜子”。《现代北京口语词典》中“胡同窜子”指游手好闲或无事可干在胡同里乱走的人。本文中《胡同窜子》指的是张小兵的DV作品,标题中的“胡同窜子”则指掌握了影像的话语权的普通大众。
  两年前,在《DV@时代》执行主编吕尚伟先生等人的帮助下,张小兵用松下180拍摄了片长108分钟、1499个镜头、纪实性风格的剧情片《胡同窜子》;2006年1月8日,张小兵带着他的《胡同窜子》来到了[DVCLUB],和众多DV玩家一起欣赏了他的作品;1月18日,在《DV@时代》的推荐下,张小兵做客凤凰卫视《戈辉梦工场》,与著名女主播许戈辉进行了一场关于DV的对话。《胡同窜子》已经被当作一种现象在被广大关心“平民影像”的人们讨论着。而张小兵,更是作为这种“平民影像”的代表人物,真真实实的来到了我们面前。
  《DV@时代》 《胡同窜子》是你的“处女作”,当时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去拍摄这样一种题材?
  张小兵 《胡同窜子》是两年前的12月在前门胡同里开机的。故事是以一件被遗弃的婚纱为线索带出两个底层生存状态中的一对年轻男女的短暂情感经历。是一部按”电影样式”拍咸的长篇DV电影。两年来我拿着它不间断地给各行各业的专家大腕、热心观众观看。我主要是想看DV这个新的传媒介质拍出来的东西大家是不是认可,画质也好,技术操作手段也好,还有就是审视我自己操控这个机器用干百幅流动影像来叙述故事的水平和能力。期间也被人介绍到世界范围中小规模的电影节,也收到电影节主席热情洋溢的落选来信,字里行间都是一些客气的鼓励.并没有出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景象,直到现在还会收到这些网站的新的参展邀请。但感觉DV还不能在这些电影节里成为35mm胶片的有力竞争者,不算主流。所以一部纯粹的DV电影想在电影节里引起关注,还不太容易,里里外外的因素太多。
  《DV@时代》现在流行的DV作品一般反映的都是都市生活、校园生活和情感类。你从这样一个不同的视角出发,是否与你自己的生活或性格有关?
  张小兵 两年前我在前门百年的老胡同里,在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市井文化最集中的皇城外的黄金地段创作了《胡同窜子》。我非常高兴的是在我的30盘带子里留下了百年的记忆。现在前门的这些胡同和大杂院已经开始拆迁了。我拍过的很多百年老店铺已经没有了,可能我的30盘带子还承载着回味中国百年市井文化记录的历史意义。争取再剪出一盘关于前门胡同和大杂院的纪录片。我为什么选择底层或者说边缘人群,可能跟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成长环境有关,我不是学电影的,我是学画画的。从读美术中专开始,一到假期我就到少数民族或偏远地区深入生活,画速写,搜集素材。常怕被物欲浮躁、金碧辉煌的都市生活所彻底侵染。我向往的是很原生态的东西,一直到大学的假期都是如此,眼睛里看到的,心里记下的,都是这些纯粹的淳朴的人和物。
  《DV@时代》但当初拍《胡同窜子》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
  张小兵 这两年来看了许多DV作品,又听听一些创作者的心得感想之后,发现大家遇到的困难基本上都一样。资金是一块。资金困难影响到技术设备。很多作品的立意很好,但就是因为资金限制没有很好发挥。不过不要灰心,资金并不是最重要的。给我最大的感动的就是很多年轻人不被资金问题困饶,在他们看来,表达和创作才是第一位的。这样一种信念和精神非常鼓舞人。像我在网络视频看的,很多很多。有一部武打片《高手》,有个特写,主角飞腿的特写,他脚上穿的是一双破球鞋——大学生的生活就是那样的,很艰苦。他们没有服装道具费,但还是执著自信地拍出来了,而且剪辑的非常有风格。这样传达出来的对武打片的自我理解和诠释给我的冲击很大。还有一个是器材设备本身的问题,这个现在看来也不是根本问题。要扬长避短,发挥器材本身的特点,挖掘再挖掘。还有就是要有一个好故事,好立意。在拿起DV表达自己的话语时最好把故事捋得风格更鲜明一点,不要像我的《胡同窜子》,左右不靠,太模糊。在文字本上就要风格准确鲜明,然后再拿起机器开拍。还有一个就是要凑齐一帮人,不一定要是专业的,但一定要团结,要集思广益,最后还要决定在一个声音下,就是导演。我那时候遇到的困难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我的创作思路也在不断完善,主要是从年轻的创作者身上吸纳一些理念,一些审美的倾向,大家一起去尝试一切可能的新的影像表述手法。如果我拿起口V做一些已经过时的东西,那就是浪费,浪费我的精力和找到的资金,还有参与者的激情。所以我觉得我更应该好好扎在永远年轻的DV圈里,让自己的心态年轻,让自己的作品年轻。
  《DV@时代》你觉得在创作中DV带给你什么?
  张小兵在真正的DV创作中,DV设备没有强烈的创作、表演和市场压迫感。一般的情况下电影导演容易被市场所左右,受投资人的制约,要考虑到回报,考虑到审查同时还要有自己的风格,容易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不能尽情表述。而拍DV,只用哥儿几个凑在一起。能找点投资让设备好一点全一点当然更好。总的来说没有什么压力,这种状态非常的纯粹。电影市场叙事的纯粹性已经不强了,装饰性太强,不实在。DV最大的特点就是创作自由度很高,可长可短,风格样式可以尽情发挥,没有必要因为自己不是专业电影人而有什么顾忌。我想表达,我也能够玩“电影”了。有导演和专家说得好:现在就是一个“业余电影时代”。创作业余化,拍得很多,这里面就是一种纯粹感。渐渐的积累以后就发现不业余了,有了一定的含金量,形成风格样式,那时候DV就是另一块屏幕的主导力量了。现在大家就先尽情业余着吧。只要不浮躁,不急功近利,终究有一天你就不能说DV影像它是业余的了。
  《DV@时代》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表达?
  张小兵 DV有两个层面一直是瞩目焦点。一个是叙事手法风格样式层面,还有一个是技术和操控层面。叙事风格就见仁见智了,面非常广。刚才说的电影是小众操控,是说电影是由一部分专业人员来做,它的话语权在他们手中时,观众是被动的,你给我啥我吃啥。没有太多参与的可能性。而且这几年我们生产的电影“美味佳肴”少的可怜,观众的“影像欣赏胃口”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又不能冲到厨房指导大厨该怎样怎样。可却不曾想这种局面反而促进了DV突然成为大众接纳的特别有“味道”的但目前却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她起先是大众的,然后因为大家都买得起,都能用,又变成了无数个小众的。当然是在大众接纳的基础上变成了小众的。我拿到它简便可用,于是我独自掌握了话语权,我苦等那么久的好菜都上不来,干脆自己弄一个醋溜酸辣白菜吃,对口。所以DV的叙事手法风格方面最鲜明的恰恰是不可界定性,正是如此才能满足大众的普遍话语权和小众的私秘话语权。给35mm胶片的专业的电影人个建议:抽空多看看拿着DV机的人在拍什么,想表达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热爱DV?想一想难道钱是唯一的市场砝码吗?DV小众代表了一定的市场面,正是因为电影市场无法为观众提供值得回味咀嚼的好东西,他们才抛弃了市场。本来应该是观众来扶植你的,你给不出我喜欢的东西,一味 地孤芳自赏,闭门造车,那观众我也不领情,DV又这么物美价廉,我何不自己玩玩过过自主表达的瘾呢?
  《DV@时代》 过去了两年,现在对DV的认识发生变化了吗?
  张小兵 这两年大家对DV这种新媒体介质的认同已无须置疑,这个认同速度超过了我的预见,就像突如一夜春风来般,一下子,各个方面都围绕着DV影像展开了特别多的讨论和创作。我细想了一下,现今影像传媒大致有四大块屏幕.首先是电影院的电影屏幕,它的话语权还操纵在所谓专业小众手中。第二是电视机,这是个大众传播面最大的屏幕,但其实还是操控在专业小众手中,只是适量的“审查合格”后的播了点民间DV影像,第三个是DVD影碟机,我们可以买碟片回家独自欣赏。这第四块屏幕就是网络视频,真正对DV影像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还是网络视频这一块。所以我说这四大块屏幕,最热闹的、播放内容最多的、真正接近百花齐放的,就是网络视频这块。
  《DV@时代》 听说当时在拍摄前,选择机器也费了你不少心思?
  张小兵 拍《胡同窜子》买的第一台机器是松下180。当时是被它的24P和“胶片质感”所吸引。追求电影胶片质感也是好事,无非就是想把影像色彩还原得更好一点。现在各种机型都有了自己的高清DV机器。说白了DV就是DV,不是胶片。但允许打着胶片的旗号把影像画面调校得更精致一些,这是一个追求,一个审美方向,无可厚非。我特别喜欢DV设备里技术方面的东西。正是因为成本不高,厂家又在尽量追求技术的含金量。等于说商家为了市场,DV创作者为了作品质量,大家无意之中拧成了一股绳。那边不断推出新技术,这边不断应用新技术拍出质量更加完备独到的作品。用DV创作不能硬拼专业,更没必要,最重要的是“跟着感觉走”,把机器本身的技术内容都调动出来尝试在自己的创作表达中,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奇异。DV圆了小众的影像叙事梦想,既然它是这种价位和技术含量,那就把“创作感觉”放在第一位。而且DV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专业电视台已经在新闻采访中接纳了它,影像的质量已经不是当今审美市场主要的问题了,电影胶片几个年不变,强行让观者按它规定的样式接受着。观众现在已经什么画质都能接纳了。特别是新闻纪实、纪录片广泛风行,画质其实很粗糙,但情节抓人,刺激人的感受,这是第一位的.有个导演看完《胡同窜子》后讲了他最强烈的感受是前期后期创作手段的“够敢干的”,如果是胶片电影他就不敢这样放的开,后期也不敢那样的剪,也就失去了一些创作理念和手法尝试机会。
  《DV@时代》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胡同窜子》,一定感慨颇多吧?
  张小兵 《胡同审子》拍完放在书柜里两年,期间大概请了百八十号人来看,来提意见。首先是我个人的问题。我作为一个非主流。非专业出身的影像工作者,创作水平有限,叙事风格没有鲜明形成。片子先天带着很多我自身的缺憾,长得不漂亮,但它还是比较健全的。最主要还是我的叙事问题。学美术,学摄影等等改导演的很流行,画面控制确实在行,但还远不能就是一个优秀导演,纯文学的纯学导演的也难成,都带有自身专业的局限性和顽固性。艺术自身的进程中已无数次地被各种因素解构了,人人都有可能是创作者。作为我,要汲取的是多种文学的养分,丰富自己的叙事。DV的拍摄优势就是小巧机动,对创作者和表演者没有压迫感,隐蔽好,低价位,消耗也低。因为这些,自我感觉就上来了。我又不是专业,又没前辈电影大师光环的压迫,索性就放开了表达,一会儿又想反映出老北京前门胡同的沧桑历史感,纪录片那种感觉,一会儿又想讲一个故事,这样主题就开始有点冲突,两边全割舍不下。最后就导致片子有个问题,我美其名曰:“纪录片样式的剧情片”,故事不紧凑,不深入,纪录风格的部分又舍不得剪掉过多。最后片子里传达的纪录片那种视觉冲击力,那种斑驳的质感、镜头里流动的人、建筑的状态这些因素都有了,DV机器也走进了狭小、低矮。光照最不足的环境里,它都能很好地记录在磁带上。这一点做到了。但现在看片子的节奏有点拖沓,这就是我这样的编外创作者容易犯的毛病,自己拍的东西啥都觉得好,舍不得扔.所以就是剧情不够深刻,结构不太巧妙,太长,拖沓。这是它的缺点.其它优点,大家看了可以说一些给我点安慰,最好能多支一些招儿,我再重剪一版,提高一块,我很感谢所有的参与者,谁说中国电影没有市场?你看看这么多拍DV的人就知道了。中国电影市场应该是世界上最好、最大的。其实问题还是在大家没有吃到自己渴望的味道,你主观要求观众顺着你的思路走,不可能。DV这么有市场,就是反衬出来中国电影有市场,要有信心。我自己觉得很有信心,持久地拿着DV去创作,去探求属于DV影像的最独特的东西,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技术的层面,争取发挥到及至,争取把第四块屏幕做好,不要出现遗憾。让DV和网络视频反过来促进电影院。电视台。而且我坚信这个市场是非常有文化有知识有品位的市场,以大学生为主。正是因为这是个知识市场,就会给DV一个很好的语言形象。
  《DV@时代》你怎么看待现在的DV创作?
  张小兵 现在的DV创作以大学生为主,他们的感受确实是以校园为主。比较单一,也可能是他们生在80后,都是独生子女,走出校门又走进校门,社会经历不够丰富。60年代生人,按现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不带你玩了”。这个年龄段接触社会的经验已经有了,反映底层生活并不等于一味地揭露社会阴暗面,阴暗面不一定由我们揭露,现在电视台很多栏目已经承载了这个任务。收视率很高,很多真实故事都超出了编剧的想像,还有一些赤裸裸黑暗面的东西,也是在深度揭批。我们用DV从艺术创作和健康娱乐的角度拍东西,我个人更多是想表达出人性当中值得颂扬的善良和谴责丑陋的一面,通过这种丑与善的对比来感染人。展示底层社会人群真诚地面对生活,生命的一种坚忍,一种无奈,一种不放弃、一种被动,一种艰难.方方面面很多。正是因为他们这种生活状态代表了真实的大多数,我才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真实的人性闪光的地方。大学生还是要毕业的,要出校门进社会,要选自己将来的生存方向,一切将会等待着他们。我更多的还是愿意把创作的重点放在对人性层面的探求上。可能是人近中年,想法和经历都多了一些,更丰富一些。同样是爱情故事,校园爱情故事是其中的一小方面,真正到社会中,到生活中,情感故事更多。我们要找,要挖,然后再很好地诠释它,可以尝试各种风格样式,打动更多的人。
  《DV@时代》未来对创作有些什么样的想法?
  张小兵 我现在想尝试用高清DV再创作一部剧情长片,我想从技术上真切体会一下这个DV市场上的主力机型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技术含量,达到什么样的画质和影像效果。DV创作不仅要跟着感觉走,也要跟着时代和技术走。新的故事有两个题材,我还没有决定用哪个。一个是煽情一点的情感命运戏。我的创作思路还是去表现那些大众生活圈里占最大多数的天天为着起码的生存而努力的底层人群。还有一个也是表现都市边缘人群的,带点轻喜剧风格。希望能在今年冬天拿起摄像机,再次组成一个队伍到大街小巷里开始拍摄。
其他文献
目前在专业影视制作中.声音的剪辑制作手段愈加丰富。通过多种非线性音频剪辑工作站,已可充分的把前期录制的声音通过艺术意识进行制作。从而整体提高影视作品中的目的 作为一名录音师,如何使用各类音频工作系统做出优秀的声音效果设计出较好的音效成为近几年影视制作人员共同关心的话题  首先让我们从音效制作之前说起,在大多数的拍摄作品中,很多由于前期设备录制时的环境及设备的局限性,在不经意中,或者是无人监督声音
期刊
[高清电视机篇]    从2006年1月刊开始写《中国式高清》这个连载,起因就是高清电视机。国内高清电视机的概念是从1999年国庆50周年高清电视直播开始炒作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却很低——所以一直有用“春秋笔法”评说一下高清电视机市场的念头。没想到编辑今年第一期杂志的时候,正好碰上EVD阵营新闻不断,所以提前写了“高清碟机篇”。这样《中国式高清·高清电视机篇》一拖再拖,到第四期杂
期刊
2005年11月11日,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与松下电器公司,就中国中央电视台开播的全球第一个中文数字高清晰度电视频道《高清影视》频道的全国市场推广,正式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切、议。双方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市场营销体系,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央视《高清影视》频道的市场推广业务,开拓数字高清付费电视营销新模式!  不过在价格决定一切的家电市场,价格优势意味着市场份额多少。面对大屏幕液晶持续疯狂降价
期刊
用“恶搞”这个无厘头风格的词语,描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再恰当不过。事实上,拿知名电影开玩笑的恶搞在电影业中早已有之,只是正规的电影制作基于版权等问题,一般不会把其他电影的画面直接拿来编辑开涮,而是通过另行拍摄模仿经典段落、场景、人物和台词,对其进行重新诠释,表达对原作的调侃或致敬,由此形成的戏仿已经是电影业一种很常规的喜剧手法。    最早的电影恶搞可追溯到1913年,美国导演Max Senn
期刊
三月的北京,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 2006)在这般美好的季节中如期而至。高清已然成为近期国际性广播电视展会上的重头戏,本届CCBN也不例外,与高清有关的内容占据了各展馆的相当一部分面积。作为国内广播电视行业的两大展会之一,无论从参展商还是参展主题来看,CCBN都显得比BIRTV都更偏重于网络。而如今,网络的触角已经伸向广播电视行业的每个角落,所以,今
期刊
刚刚在北京过完热闹的春节,我与妻子柳君就飞往日本,应邀出席第28届东京TVF国际影像节的授奖典礼,因为我们拍摄制作的电视纪录片《环铁边》在这个影像节上获得了优秀作品奖,为此我们十分兴奋。  东京TVF国际影像节始于1978年,这是一个国际性的视频大赛,其活动经费由日本JVC公司独家赞助,至今已成功地举办了28届,并从全球90多个国家收到过4;5多部作品,参赛作者有专业视频人员,也有许多独立制作人,
期刊
随着数码新科技的问世,DV这个新鲜事物在上海民间也风靡起来。本文所记述的就是闸北文化馆近年来所创办的聚集影视沙龙背后的故事。    一 发起人打造DV交流平台    上海聚集影视沙龙成立也是前两年的事。发起人粱大明原是一家煤气公司的职工,业余时间喜欢摄影,后因工伤回家,在家呆着觉得无聊,四年前他就买了台大型专业数字摄像机给单位搞产品、商务摄像。由于常在外面跑认识了许多朋友,又看到社会上到处都有摄影
期刊
自Jorn Barger在1997年12月提出博客这个名称以来,几经变革,现在博客现象可以说是近年来互联网文化领域一个常见的现象。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博客”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使用。    而就在文字博客大行其道的今天,另一批更加激进的“影像博客”正在浮出水面,他们也许没有好的文笔,但他们有丰富的思想及展示自己的渴求,他们正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展示着自己。Vlo
期刊
2006年2月9日晚,上海大学学生林哲乐和中央戏剧学院学生韩延在北京获得由法国电影联盟主办的首届电影短片大赛大奖。他们的获奖作品分别为《Q鱼的下午》和《套子》。两位获奖者将参加2006年法国戛纳电影节。2005年10月,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在法国电影联盟的支持下举办了首届短片比赛,共有75名声像、影视专业的中国大学生参加比赛。  本期《DV生力军》为读者带来了林哲乐和韩延的专稿,让我们一同见证影像的力
期刊
SE-800是洋铭科技(datavideo)开发制造的数字切换台产品,以其品质高,价格低。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二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深受各个行业的用户欢迎。正视频行业,切换台的质量水平决定了整个视频制作链的质量水平,切换台产品是演播室的中心设备。长期以来,只有欧美和日本的传统强势厂商才能生产,而且价格昂贵。而低价格的切换台产品又因为质量差而不登大雅之堂,或根本就不具备系统功能,是纯粹民用的产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