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投资管理有着极大程度的影响。所以本文针对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后,对电网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体制;投资管理
引言
在输配电价改革环境下,电网企业运营方式和盈利方式均发生变化。输配电价改革环境下,电网企业运营需要更加精细化,更加注重成本管理。同时由于电网盈利方式彻底改变,电网单位电量营收不再是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形成的价差,而是核定的输配电价。输配电价的实行使得电网盈利模式发生改变,电网企业如何适应电力体制改革新环境,需要转变企业运营理念,管理决策,在输配电价实行的情况下分析合理的运营成本、合理的有效资产、明确的投资能力分析以及资金约束下项目投资优化决策等。
1 电力体制改革对投资管理的主要影响
1.1 盈利模式发生改变
新一轮电改的推进,从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终端客户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电网企业是本轮电力改革中遭受冲击最大的一方。《定价办法》明确了省级电网输配电准许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准许收入=准许成本+准许收益+价内税金。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改变了电网以往依靠“购销差价”的盈利模式,促使电网从盈利单位转变为公用事业单位。
1.2 市场垄断被打破
新一轮的电改将彻底打破电网企业一家独大的销售电力的格局。一方面允许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业务;另一方面售电公司准入几乎市场化,发电公司及其他社会资本均可成立售电公司。在这种背景下售电侧将迎来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售电业务市场将形成完全竞争的格局(史璐,2016)。在电力销售方面,尽管电网公司具有先发优势,但也要从商业模式和营销渠道上下功夫,以应对后来进入者的挑战。
1.3 在投资需求提出阶段
项目储备是投资计划制定的基础。只有较为高效的项目储备管理,才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网企业项目投资效益,可以对资源进行更优化的配置,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输配电价改革以后,电网企业为了将投资业务纳入进有效资产核算的范围之内,就需要更为高效的项目储备管理,需要提高并注重项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更好的利用资金,将资金投入到最为合适的地方,解决企业的安全问题、并确保投资的效益,同时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项目。
1.4 在投资决策阶段
电网企业需要对投资规模进行确定。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电网企业的电网投资不像原来企业自己就可以进行决定,而是要受到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较为严格的监管。现在电网投资与电量增长的比例并不比配。而政府监管部门要求电网投资与电量增长要相互匹配,从而避免电价上涨的情况发生。但是电网企业在投资决策阶段时,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考虑诸多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所以,电网企业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来确定投资项目的投入规模。
2 电网企业应对电力体制改革的策略
2.1 投资需求: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储备机制
《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应与规划电量增长、负荷增长、供电可靠性相匹配。”实际上,电网投资与电量增长、最高负荷增长、到龄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安全可靠性、绿色环保、企业战略目标、城市发展要求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电网企业亟需建立一种基于完善、合理投资需求的项目储备机制,并加强与监管层保持沟通,以达成共识。此外,还要加强对储备项目合规性、必要性的审查,统筹考虑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选择投资回报高、更利于资产长期稳定运行、更利于争取电价政策的投资和设备选型方案,不断优化提升工程设计水平,避免后续针对工程遗留问题再次改造。
2.2 电网企业需要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2.2.1 合理的确定投资规模
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后,因为监管机构对电网企业的投资规模与投资规划等有着更为严格的控制。所以,电网企业可以根据电量的增长与电力负荷的预测,来合理的确定出投资的投资总额。
2.2.2 政府相关部门对投资项目核准管理的要求
电网企业应该对35千伏以上的电网基建项目,要向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并且应该按照相应的规定与程序,来配合主管部门来完成项目的核准工作。同时,还要对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进行有效的加强,要准备出准确、规范、全面的材料,从而提高项目核准工作的整体效率。对10千伏及以下的基建项目,可以通过核准的形式向政府监管部门申报。
2.2.3 严格管控项目投资的执行过程
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后,为了将电网投资的项目纳入有效资产,从而进一步的扩大电网企业的收入规模,所以,电网企业就需要对投资执行过程的管控进行更为有效的加强。坚持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对资金、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准确的分析,从而有效的缩短工程的周期。进一步的提升项目规范性管理,提高支持性资料的管理,从而减少反复打开关闭现象的发生。
2.3 投资执行过程:严格管控项目投资执行过程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后,为确保电网投资项目尽早成为“有效资产”,扩大公司收入规模,电网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投资执行过程的管控。一是坚持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从资金、进度、质量等方面开展分析。二是提升项目审批、招投采购的效率,加快结项转资,尽量缩短工程周期。三是强化项目规范性管理,加强支持性资料管理,减少反复打开关闭现象。四是加强成本管控,对可研估算、初设概算、竣工决算之间的费用偏差进行管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偏差率。
2.4 投资后评价:加强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和评价
2.4.1 对投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在投资效益评价方面,可借鉴国外投资效益的分析方法。在指标体系设计时,从电网安全性、顾客满意度、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利润最大化方面考虑,多维度、全面地评价电网投资的投入產出效益。
2.4.2 扩大后评价的频率和范围
要将后评价全面覆盖到各类项目,增加列入后评价范围的项目数量。
2.4.3 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开展后评价
以预期目标为参照,检查项目的实际技术、经济效益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等。
2.4.4 增强投资后评价的指导作用
针对电改的新要求,电网企业今后应该以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为目的,拓展评价内涵,引入多样化评价方法,开展以单体项目、建设区域、管理单位为对象的多层次投入产出评价研究,通过多维的量化评价结果为项目排序、预算安排、绩效对标等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开展资产组投入产出评价,提高单项投资效益。构建资产组,归集配网资产财务资源投入以及配网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产出信息,以相关资产组的最高投资需求得分作为该项目的投资需求水平,进行各计划项目的投资排序,并根据投资规模合理安排投资项目,从而减少低效、无效投资。(2)开展区域级投入产出评价,辅助预算合理分配。构建单位级有效资产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投入产出系数计算模型、资本成本预算分配模型,科学评价公司有效资产的投入产出效率水平,辅助资本性及成本性预算分配,提高投资回报水平。
总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不仅给电网企业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变化,而且对电网投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网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对各项投资业务和管理流程进行严格管控,并强化投资效益分析,提高投资效益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林,胡宏伟,杨萌,白宏坤,王江波.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省级电网企业管理模式优化思路与探讨[J].经贸实践,2018(18):223-224.
[2] 犹春莲,许维波,武传德.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7(09):32-34.
[3] 李继业.电力体制改革视角下电网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优化路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23):18-19.
关键词:电力体制;投资管理
引言
在输配电价改革环境下,电网企业运营方式和盈利方式均发生变化。输配电价改革环境下,电网企业运营需要更加精细化,更加注重成本管理。同时由于电网盈利方式彻底改变,电网单位电量营收不再是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形成的价差,而是核定的输配电价。输配电价的实行使得电网盈利模式发生改变,电网企业如何适应电力体制改革新环境,需要转变企业运营理念,管理决策,在输配电价实行的情况下分析合理的运营成本、合理的有效资产、明确的投资能力分析以及资金约束下项目投资优化决策等。
1 电力体制改革对投资管理的主要影响
1.1 盈利模式发生改变
新一轮电改的推进,从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终端客户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电网企业是本轮电力改革中遭受冲击最大的一方。《定价办法》明确了省级电网输配电准许收入的计算公式为:准许收入=准许成本+准许收益+价内税金。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改变了电网以往依靠“购销差价”的盈利模式,促使电网从盈利单位转变为公用事业单位。
1.2 市场垄断被打破
新一轮的电改将彻底打破电网企业一家独大的销售电力的格局。一方面允许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业务;另一方面售电公司准入几乎市场化,发电公司及其他社会资本均可成立售电公司。在这种背景下售电侧将迎来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售电业务市场将形成完全竞争的格局(史璐,2016)。在电力销售方面,尽管电网公司具有先发优势,但也要从商业模式和营销渠道上下功夫,以应对后来进入者的挑战。
1.3 在投资需求提出阶段
项目储备是投资计划制定的基础。只有较为高效的项目储备管理,才可以有效的提高电网企业项目投资效益,可以对资源进行更优化的配置,对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输配电价改革以后,电网企业为了将投资业务纳入进有效资产核算的范围之内,就需要更为高效的项目储备管理,需要提高并注重项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更好的利用资金,将资金投入到最为合适的地方,解决企业的安全问题、并确保投资的效益,同时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项目。
1.4 在投资决策阶段
电网企业需要对投资规模进行确定。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电网企业的电网投资不像原来企业自己就可以进行决定,而是要受到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较为严格的监管。现在电网投资与电量增长的比例并不比配。而政府监管部门要求电网投资与电量增长要相互匹配,从而避免电价上涨的情况发生。但是电网企业在投资决策阶段时,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考虑诸多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所以,电网企业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来确定投资项目的投入规模。
2 电网企业应对电力体制改革的策略
2.1 投资需求: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储备机制
《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试行)》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应与规划电量增长、负荷增长、供电可靠性相匹配。”实际上,电网投资与电量增长、最高负荷增长、到龄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安全可靠性、绿色环保、企业战略目标、城市发展要求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电网企业亟需建立一种基于完善、合理投资需求的项目储备机制,并加强与监管层保持沟通,以达成共识。此外,还要加强对储备项目合规性、必要性的审查,统筹考虑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选择投资回报高、更利于资产长期稳定运行、更利于争取电价政策的投资和设备选型方案,不断优化提升工程设计水平,避免后续针对工程遗留问题再次改造。
2.2 电网企业需要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2.2.1 合理的确定投资规模
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后,因为监管机构对电网企业的投资规模与投资规划等有着更为严格的控制。所以,电网企业可以根据电量的增长与电力负荷的预测,来合理的确定出投资的投资总额。
2.2.2 政府相关部门对投资项目核准管理的要求
电网企业应该对35千伏以上的电网基建项目,要向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并且应该按照相应的规定与程序,来配合主管部门来完成项目的核准工作。同时,还要对项目的规范化管理进行有效的加强,要准备出准确、规范、全面的材料,从而提高项目核准工作的整体效率。对10千伏及以下的基建项目,可以通过核准的形式向政府监管部门申报。
2.2.3 严格管控项目投资的执行过程
在电力体制改革之后,为了将电网投资的项目纳入有效资产,从而进一步的扩大电网企业的收入规模,所以,电网企业就需要对投资执行过程的管控进行更为有效的加强。坚持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对资金、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准确的分析,从而有效的缩短工程的周期。进一步的提升项目规范性管理,提高支持性资料的管理,从而减少反复打开关闭现象的发生。
2.3 投资执行过程:严格管控项目投资执行过程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后,为确保电网投资项目尽早成为“有效资产”,扩大公司收入规模,电网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投资执行过程的管控。一是坚持月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从资金、进度、质量等方面开展分析。二是提升项目审批、招投采购的效率,加快结项转资,尽量缩短工程周期。三是强化项目规范性管理,加强支持性资料管理,减少反复打开关闭现象。四是加强成本管控,对可研估算、初设概算、竣工决算之间的费用偏差进行管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偏差率。
2.4 投资后评价:加强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和评价
2.4.1 对投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在投资效益评价方面,可借鉴国外投资效益的分析方法。在指标体系设计时,从电网安全性、顾客满意度、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利润最大化方面考虑,多维度、全面地评价电网投资的投入產出效益。
2.4.2 扩大后评价的频率和范围
要将后评价全面覆盖到各类项目,增加列入后评价范围的项目数量。
2.4.3 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开展后评价
以预期目标为参照,检查项目的实际技术、经济效益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等。
2.4.4 增强投资后评价的指导作用
针对电改的新要求,电网企业今后应该以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为目的,拓展评价内涵,引入多样化评价方法,开展以单体项目、建设区域、管理单位为对象的多层次投入产出评价研究,通过多维的量化评价结果为项目排序、预算安排、绩效对标等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开展资产组投入产出评价,提高单项投资效益。构建资产组,归集配网资产财务资源投入以及配网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产出信息,以相关资产组的最高投资需求得分作为该项目的投资需求水平,进行各计划项目的投资排序,并根据投资规模合理安排投资项目,从而减少低效、无效投资。(2)开展区域级投入产出评价,辅助预算合理分配。构建单位级有效资产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投入产出系数计算模型、资本成本预算分配模型,科学评价公司有效资产的投入产出效率水平,辅助资本性及成本性预算分配,提高投资回报水平。
总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不仅给电网企业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变化,而且对电网投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网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对各项投资业务和管理流程进行严格管控,并强化投资效益分析,提高投资效益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林,胡宏伟,杨萌,白宏坤,王江波.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省级电网企业管理模式优化思路与探讨[J].经贸实践,2018(18):223-224.
[2] 犹春莲,许维波,武传德.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7(09):32-34.
[3] 李继业.电力体制改革视角下电网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优化路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2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