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音乐引导作用刍议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tao3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俗音乐和一切通俗文艺一样,属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通俗音乐的出现,不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个部门“造”出来的,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一个时代人民群众特别是普通劳动阶层和市民审美趣味的要求,也是社会音乐生活向多样化发展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通俗音乐应该纳人社会文化的范畴,把它看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促使它发挥更加积极更加广泛的作用。
  通俗音乐与非通俗音乐是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的。首先,通俗音乐是一种适合于多数群众演唱并便于他们掌握的自娱性音乐,它的接受对象是千百万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其次,非通俗音乐的接受对象主要是有着一定音乐修养的少数音乐爱好者,是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艺术表演者加以二度创造的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曲高和寡的特征;第三,在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时代,通俗音乐占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影响面很广,甚至可以对非通俗音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承认,通俗音乐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音乐形态,许多好的作品、好的歌星,不仅可以给人们一种愉悦的情趣,还可以给人们以艺术美的享受,他是我们这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极力量。我们应当看到,通俗音乐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着,它往往伴以的是那颓废、歇斯底里、骚乱、淫荡等情绪的宣泄。所以有人说通俗音乐是一种蜂蜜和砒霜的混合物,确实有其一定的道理。
  如果说对通俗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各个时期、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是通俗音乐或者是叫流行音乐,在中国大多数人还是能接受的。因而,我们的通俗音乐,必须让大众在认知层面上特别是对通俗音乐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了解,这样,才有利于通俗音乐今后的发展。
  一、在认识上坚持正确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音乐事业和其他事业一样,摆脱了“左”的影响和束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可以接受,什么都可以提倡。对于流行音乐中的萎靡、低俗、馅媚、矫揉造作以及一切消极、落后甚至反动的东西,我们应该加大反对的力度,摆脱和杜绝它的影响。这正如我们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还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样,否则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
  二、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发展和提倡于人民有益的通俗音乐
  首先,应保持通俗音乐的民族特色。在这方面,《在希望的田野上》、《让世界充满爱》、《青春啊青春》、《大海啊故乡》、《军港之夜》、《弯弯的月亮》、《爱的奉献》等一大批作品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这些作品中,不仅具有带着浓郁的民族特色的音调和节奏,而且还体现出革命历史歌曲的优良传统。
  三、应该让通俗音乐有广泛的题材
  既要有反映主观世界的,也要有描写客观世界的;既要有歌唱我们民族优良道德规范的,也要有讴歌找们伟大国家、伟大人民的;既要有反映我们人民艰苦奋斗、勤奋创业的,也要有描写爱情的浪漫的。这样才会使通俗歌曲的内容丰富,紧紧贴着中国百姓的心,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
  四、在通俗音乐的音调和旋律上,一定要优美,有可听性,群众才会接受
  除去优美之外,音调和旋律应该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是建立在民族和民间音乐乃至戏曲音乐传统基础上的。我个人认为,多少年刮起的“西北风”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总之,通俗音乐的旋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既有阳刚之气,又有阴柔之美,既有欢快和活力,也有哀怨和优伤,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情绪。
  五、应该重视和强调通俗歌曲歌词的文学性
  没有文学性的东西,就不能成为艺术品,就不可能创造艺术的典型,就不会有艺术美的存在。文学性的问题是一个“粗与细”、“文与野”的问题,是一个直接关系到通俗歌曲能否生存下去的原则问题。在文学方面的努力,就是要使通俗歌曲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创造具有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中国的通俗音乐和通俗歌曲。
  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群众的欣赏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层次,必须从通俗音乐的各个方面因势利分,做大量的艰苦的工作。现在的文化管理机构,对通俗音乐的演出场所、内容的管理整顿和演唱演奏人员的考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证了文化市场的运转和繁荣。但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这些管理机构往往从行政执法的角度出发,管得多,而因势利导的少,尤其未能就如何把握通俗音乐的发展方向上加以管理。这里主要表现有二:一是从行政上管理得多,而从艺术上加以引导、指导的少;二是文化市场管理人员中许多人不是音乐的行家里手,因而不便也不能对通俗音乐的发展问题去加以研究。我们正处在政治经济体制大变革的时期,未来的形势必然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提出行政上和艺术上的要求。就通俗音乐而言,如何发展它、如何能使它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都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引导它、管理它和、改造它。这种形势下,音乐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作者简介:李晓燕(1979-),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讲师。)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开展单招工作,有利于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上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一直坚持就业导向,突出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也发现了单招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通过对在校单招学生综合素质调查, 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 并提出改进传统教育管理的方法,以及加强实践育人和学生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