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ackt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较高要求,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强化应用题教学可以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提高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新教学理念,通过营造教学情境、提高分析探究能力与思维拓展能力等方式,提高应用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 应用题 教学 优化
  
  一、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先讲解例题,接下来要求学生做应用题,最后再讲,将教学过程变程序化。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会降低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也会认为应用题难教,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往往采用机械重复的训练方式。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问题单一,表现方式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二是对应用题教学类型化现象较为普遍,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演变成为一种车间生产模式;三是与社会实践联系不足,虽然注重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指导学生结合实际运用提高数学能力方面重视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降低了教学的趣味程度。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优化途径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应用题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一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近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些题目在文字表达方面不够形象,学生仅凭字面表述难以完全领悟题意,教师的口头表述又不能使全部学生达到完全理解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近的情景,就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知,提高思维效率。应用题教学中,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在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内容联系比较紧密的应用题教学中,这样的方法运用效果会更加明显,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应用题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感知体验,培养实际运用能力。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与方式上,还要注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为等现代教学媒体作用。例如,在行程问题教学中,有关相遇、相反方向行驶、中点以及中途加速等内容,表述效果与学生的理解情况不够理想,纯文字的表达难以形象理解,示意图表示又显得较为枯燥与复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问题中物体相同、类型相同的演示课件,运用多媒体手段中的动画演示方法,使学生对其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增强直观了解与感知,再结合各个环节与阶段进行讲解,学生学习兴趣以及领悟速度会有较大提高,有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是指导寻找条件之间因果关系,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帮助学生提高应用题解题思维分析能力是提高应用题教学成效的关键环节,许多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秀教师都有深刻体会,一些学生学习应用题出现了困难,主要原因并不是题目数量做得少了,而是在于解决问题过程之中的思维探究活动层次不高、拓展不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与优秀生之间的最大区别,是后进生对于应用题中隐含的一些条件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缺少发掘与领悟的能力,使整个思维探究活动处于较低层次与水平。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关键环节在于透过表象,寻找出其中蕴含的有价值信息与相互关系,建立要解决的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通过细致的分析,将题目中已知的和隐藏的各种与解决问题有关的条件找出来,依据之间的特定关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究,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如下题:汽车以60公里时速开往某处,距离中点20公里处,加速到70公里时速,用同样时间正好到达目的地,要求两地距离。遇到这题,许多学生认为时间条件欠缺,难以下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寻找其中隐含的时间条件,引导学生从“距离中点20公里”、“同样时间”、“正好到达”等关键词语中,探究出相同时间、不同速度行驶的两段路程之间的差距,找到了这个条件,再结合速度之差,学生很快可以计算出所用时间,顺利解决了问题。
  三是灵活运用各种数学解题策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些学生学习困难是因为缺乏正确的解题策略,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开展不同类型解题策略的归纳、引导与点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首先,要摆脱思维定势。在有些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难以考虑出学习方法,主要原因在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教师只要开展适当点拨,就可以帮助学生揭开迷雾。例如:小张单元考试中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平均成绩为80分,后来外语成绩出来了,四门科目平均分增加了2份,要求学生计算外语成绩。在传统的解题思路中,学生先算出四门成绩的总分(80 2)×4=328(分),再算出其他三门学科的总分80×3=240(分),以两者之差得出外语成绩328-240=88(分)。这样的解题方法繁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变思维角度,将外语成绩中的80分先拿出来,再将平均分增加的2分总和算出来,得出外语成绩比其他学科多了2×4=8(分),以这样的思路很快可以算出外语成绩80 2×4=88(分)。其次,要从整体来思考。有些数学应用题看起来非常复杂,按照传统思维角度难以下手,学生考虑问题容易陷入困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与角度,或许可以取得柳暗花明的成效。例如:有6个数,平均数为11,一个学生不小心将其中的1个数字写成了19,这6个数的平均数变成了13,要求学生算出这个数是多少。遇到这种题目,许多学生首先考虑的就是要找出这6个数,思维就走进了死胡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要从整体上进行考虑,算出原先6个数的总和11×6=66,再算出后来6个数的总和13×6=78,两者之间相差78-66=12,启发学生明白,这个12就是数字写错以后增加的部分,学生很容易就算出原来的这个数为19-12=7,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第三,要开展移多补少。在一些求平均数题材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经常要用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公式,在一些题目的解题过程中,并不需要按照以往复杂的程序进行按部就班的运算,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平均”这一关键词进行思考,抓住其中的关系,就可以总结出一些简便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平均”的含义,“平”是拉平的意思,是对多的减少、少的增加,达到统一值,形象化地理解就是运用“移多补少”方式,使每一份都相等。掌握这一原则,可以帮助学生在求平均数应用题探究过程中明晰思路,简化解题过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只要能够抓住重点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在创设合理教学情境、揭示内在数学关系、拓展逻辑思维方式等方面下功夫,就能有效突破应用题教学困境,提高教学成效。
其他文献
从苏轼的题画诗中,可以看到他对于文化积累的一种自觉省思与观察,并由此引发出"变"的意识.神多在物"意"之中,写意既是中国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学者们在研究苏轼时,往往注
审美感悟是最高层次的体验,也就是因感知和感受具有一定抽象性从而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形式(广义的,指整个作品的艺术形象及其相对完整的构成因素)或类艺术形式(如在山水审美中)而悟,亦
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学校德育不仅要有
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美育的重要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勤
【摘 要】要想达到“补全对话”题满分的目的,我们必须首先对该题型的命题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我们第一个要搞清楚的就是“补全对话”题的命题特点。认清命题特点,使用合适的解题步骤,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实现“补全对话”题满分的目标。  【关键词】补全对话 命题特点 解题步骤 答题技巧 满分方略    近几年,河北省高考英语试题采用不含听力卷。其中,客观卷的最后一题是“补全对话”题。“补全对话”题和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音乐学院在钢琴教学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合理之处。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通过专业、科学、严谨的课程设置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