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议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进行对接,共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以下简称“走廊”)。这项提议得到了俄罗斯和蒙古国的积极响应,也为我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挥向北开放特殊优势带来了绝佳的机遇。
一、我区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总体思路
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这不仅标志着“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一个多边合作规划纲要正式启动实施,也为我区参与“走廊”建设指明了方向。未来一个时期,我区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陆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依托交通干线、口岸、城镇、园区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优化生产力布局,进一步完善我区在国家向北开放大局中联通蒙古国、俄罗斯的战略枢纽地位,创新同蒙古国、俄罗斯的各项合作机制,持续深化与两国的各领域合作交流。具体来讲,主要是在四个方面完善对外开放的整体思路:
找准定位:建成“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地带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发挥了对蒙俄开放的先导作用,一些中心城市和口岸城镇成为了连接沿边地区与国内腹地的枢纽。目前,以满洲里和二连浩特为重要节点的两条欧亚大陆桥,是环渤海、长三角等东部地区通往欧洲最便利、快捷和安全的陆路通道,而且回程货源充足,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充分整合我区自身优势,加快与蒙俄两国毗邻地区、国内周边省份及沿海地区在要素集聚、基础设施及经济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我区完全有条件成为连接俄、蒙与内地,集加工、贸易、中转和进出口服务为一体的经济走廊核心区。
明确战略:以“五通”为基本内涵,不断提升与蒙俄两国合作的层次水平
对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落实,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要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入手,逐渐形成跨国大合作的格局。我区在参与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方面,也要将 “五通”作为基本战略取向,不断深化与蒙古国、俄罗斯的全方位合作水平。不仅要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参与经济走廊建设的关键领域,以“通道经济”带动与蒙、俄两国沿线地区开展经贸合作;而且要继续深化现有的合作平台和相关机制,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开启产业、金融等方面的共同发展之门;还要把沿线地区民众受益视作根本保障,让经济走廊建设真正实现惠民生、暖民心。
落实抓手:全力推进三座陆桥建设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连接中蒙俄三国的交通运输网络,是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需要优先考虑的战略重点,这方面,重点是要打通中蒙俄跨国战略通道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具体来讲就是涉及这一地区的三座“大陆桥”。一是经满洲里至俄罗斯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在扩能的同时,还需要贯通满洲里至大连港、营口港的出海通道,形成海铁联运大通道;二是二连浩特、乌兰巴托、乌兰乌德至莫斯科的国际铁路大通道。围绕这条区域纵贯线,我区还需要继续“织密”东西部主要城市与其的联通能力;三是临河—哈密—阿拉山口公路、铁路大通道。该线从阿拉山口出境后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至欧洲有关国家。由临河沿包兰线向东在包头形成3个方向的出海通道,可以形成一条广泛联通我区周边省区新的欧亚大陆桥。
主动对接:启动中蒙俄双边和多边次区域合作机制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打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主动在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科技文化、投融资、水资源保护等领域开展跨国界的次区域国际合作,以地方的实际行动和成效推动国家相关工作的开展。把资源开发与保护自然环境、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拓展合作的形式和内涵。大力推进经济、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人文领域的常态化合作机制。营造互利共赢的开放合作局面和文明负责的形象。
二、我区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定位目标
一是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坚实的“支撑区”。“中蒙俄经济走廊”是我国目前提出并积极推进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设想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从我国至欧洲波罗海战略方向的一条关键路径。建好这样一个联通欧洲、襟带中亚、纵深广阔的活跃经济带,有条件在使其成为本区域发展新动力的同时,沟通带动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成为撬动欧亚经济一体化的中枢性平台。深度融入其中,也将使我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当中的一个关键区域。
二是成为整合各类市场资源,互惠互利,推动次区域经济迅速成长的“增长区”。中蒙俄经济走廊涉及区域(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全境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的12个联邦主体)自然资源条件极为丰富,产业互补性强,增长潜力十分巨大。不仅铜、铁、铝等大宗金属矿储量均十分可观、能源储藏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以上,木材积蓄量、淡水储量和渔业资源也名列世界前列。区域内不断完善的现代交通网络和逐步建立的高水平贸易投资规则,将使整个次区域将逐渐形成一个超越国界的统一市场,使资源优势真正和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工业化地区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得经济走廊涉及地区成为亚太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三是成为打消蒙俄两国顾虑,全面提升中蒙、中俄各领域合作层次的“示范区”。从建设只涉及三国部分领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走廊起步,逐步积累经验,不仅有助于在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互利合作中打消蒙古国、俄罗斯在对华交往中一直以来担心沦为我国原材料供应国的顾虑,使得经济走廊涉及地区的居民、企业和政府尽早享受到深化合作带来的“红利”,对俄、蒙两国形成“以开放促发展”的带动效应。
三、我区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点
“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最终落实,需要我们从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和经济互补需求出发与俄、蒙开展深度合作,重点推进7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先促进基础设施发展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铁路方面:一是加快干线扩能改造,积极推动国家以援建、合建等方式,加快集宁—二连浩特—乌兰巴托—乌兰乌德铁路复线建设和升级改造;二是持续推进塔本陶勒盖至甘其毛都、那林苏海图至策克、珠恩嘎达布其至毕其格图等蒙古国南部重点矿区通往我国境内的纵向铁路;三是加大协调合作力度,不断完善区域内、特别是中蒙边境两侧通往各自腹地的铁路网络。公路方面:重点延伸集宁—二连浩特高等级公路至乌兰巴托,直至乌兰乌德和伊尔库茨克。协调推进蒙古国“千禧公路”与我国及俄方公路网络进行对接。同时,不断完善我区自身的边境口岸集疏运公路体系,加快口岸公路建设力度。同时,研究开辟对蒙供电的新通道,实现蒙西电网与蒙古国电网进行“网对网”模式交易,通过输电配套参与蒙古相关能源和资源开发项目建设。重点打通经二连浩特、满洲里的出口光缆路由,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将我区打造成为“信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二)进一步加强口岸建设和海关、检验检疫监管合作
在外部协调上:一是通过与蒙古国就道路运输达成最终协定以及加快《中蒙俄三国跨境道路运输协定》的协商和谈判进程,不断优化完善中蒙、中俄之间在跨境运输和过境运输领域的合作协调水平。同时,持续推进我区与蒙古国、俄罗斯之间边境口岸的海关联合监管。在中蒙海关联合监管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在三国之间的边境口岸统一《载货清单》等通过文件,实现监管文件的电子化传输和双向车辆放行的均衡化。内部整合上:通过促进外事、海关、边防检查、检验检疫等部门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将国家便利运输委员会之前为配合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合作取得的一系列协调成果推广到中蒙、中俄之间的便利运输合作中去。还可以通过不断扩大实施我区自身边境口岸绿色通道、快速通道、提前申报、预审价、预归类和原产地预确定、企业电子手册管理等便捷化通关措施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无纸化报关的相关程序,完善预约查验放行制度,推动口岸铁路、交通及相关运输单位与联检部门通关执法指令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优化运输工具和货物的通关调度。
(三)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
比如在清洁能源生产输出领域,可以结合近年来我区在现代煤化工、新能源、光伏材料制造等相关产业装备技术和人才储备,适时向俄、蒙两国进行技术输出,鼓励推进光伏、风能等新能源行业企业“走出去”进军蒙古国、俄罗斯市场。再如在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领域,我区既可以发挥好我区乳、肉、绒等农畜产品加工优势,鼓励支持伊利、蒙牛、鄂尔多斯、小肥羊等农牧业龙头企业在蒙俄设立生产基地,利用当地资源,进军国际市场;也可积极向国家申请,进一步放宽满洲里、二连等口岸粮食等农牧业产品进口品种和数量限制,以此带动我区农业企业到境外投资生产的积极性;鼓励支持企业在境外建设洗净加工等初级加工企业,采用技术措施使其达到进口要求,增加相关初级产品的进口规模。
(四)创新和深化经贸领域合作
目前在我区对蒙俄两国的贸易中,本地产商品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是我区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一个重要的短板,亟需花大力气加以解决。未来我区可以依托内陆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基础平台,在沿黄沿线和赤峰、通辽等区内工业集中地带打造一批特色外向型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服装鞋帽、皮毛加工、电子产品组装制造等面向蒙古国、俄罗斯市场的出口加工产业。引导县域和园区外贸产业发展壮大,打造一批外贸强旗(县、市)和外贸重点园区。同时,加强口岸与腹地经济的有效对接,加快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工作,争取建成若干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依托对俄、对蒙贸易,在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通辽、赤峰等地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专业化水平高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五)持续拓展人文领域交流合作
文化方面,就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草原文化资源,与蒙古国、俄罗斯合作拍摄、邀请蒙俄演员参演等方式制作相关文化产品;还可通过扩大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蒙语频道在蒙古国的覆盖范围、提供国内优秀影视剧译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我区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医药卫生领域,充分打好蒙医药这张牌,与经济走廊涉及地区联合开展蒙中医药临床研究,开展蒙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及蒙中医药服务贸易。教育领域,要发挥好我区民族教育的优势,探索与蒙俄共同创办更多更好的民族教育机构,包括各级各类使用民族语言教学、讲授专门课程、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
(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
加强同俄、蒙两国在防沙治沙和荒漠化治理方面的合作,合作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和修复合作,共享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成功经验,共同探索开展水资源规划、信息共享、技术交流等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中蒙、中俄界河和贝尔湖水体保护。此外,与俄、蒙两国探索在矿山环境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疫病防治,火灾联防等方面的合作,争取与俄、蒙两国在经济走廊建设的框架内建立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长效合作机制。
(七)领先推动地方及边境地区合作
统筹开展包括部门、沿边盟市旗(市)在内的多层次地方合作,广泛支持多种形式的交往交流。推进自治区及各盟市与蒙古国各省及主要城市建立友好地区(城市)关系、沿边旗市与毗邻地区建立友好关系。加强自治区政府相关部门与蒙古国各省、俄罗斯沿边地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商和工作会晤。鼓励盟市、旗县加大与俄蒙两国合作项目的投入力度,在自治区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与俄蒙毗邻地区开展各领域民间交往,积极开展各类适合当地特点的青年联谊互访、国际那达慕、国际冰雪节、美食大赛等交流活动。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莉莉
一、我区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总体思路
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这不仅标志着“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一个多边合作规划纲要正式启动实施,也为我区参与“走廊”建设指明了方向。未来一个时期,我区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陆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依托交通干线、口岸、城镇、园区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优化生产力布局,进一步完善我区在国家向北开放大局中联通蒙古国、俄罗斯的战略枢纽地位,创新同蒙古国、俄罗斯的各项合作机制,持续深化与两国的各领域合作交流。具体来讲,主要是在四个方面完善对外开放的整体思路:
找准定位:建成“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地带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区发挥了对蒙俄开放的先导作用,一些中心城市和口岸城镇成为了连接沿边地区与国内腹地的枢纽。目前,以满洲里和二连浩特为重要节点的两条欧亚大陆桥,是环渤海、长三角等东部地区通往欧洲最便利、快捷和安全的陆路通道,而且回程货源充足,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充分整合我区自身优势,加快与蒙俄两国毗邻地区、国内周边省份及沿海地区在要素集聚、基础设施及经济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我区完全有条件成为连接俄、蒙与内地,集加工、贸易、中转和进出口服务为一体的经济走廊核心区。
明确战略:以“五通”为基本内涵,不断提升与蒙俄两国合作的层次水平
对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落实,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要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入手,逐渐形成跨国大合作的格局。我区在参与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方面,也要将 “五通”作为基本战略取向,不断深化与蒙古国、俄罗斯的全方位合作水平。不仅要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参与经济走廊建设的关键领域,以“通道经济”带动与蒙、俄两国沿线地区开展经贸合作;而且要继续深化现有的合作平台和相关机制,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开启产业、金融等方面的共同发展之门;还要把沿线地区民众受益视作根本保障,让经济走廊建设真正实现惠民生、暖民心。
落实抓手:全力推进三座陆桥建设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连接中蒙俄三国的交通运输网络,是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需要优先考虑的战略重点,这方面,重点是要打通中蒙俄跨国战略通道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具体来讲就是涉及这一地区的三座“大陆桥”。一是经满洲里至俄罗斯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在扩能的同时,还需要贯通满洲里至大连港、营口港的出海通道,形成海铁联运大通道;二是二连浩特、乌兰巴托、乌兰乌德至莫斯科的国际铁路大通道。围绕这条区域纵贯线,我区还需要继续“织密”东西部主要城市与其的联通能力;三是临河—哈密—阿拉山口公路、铁路大通道。该线从阿拉山口出境后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至欧洲有关国家。由临河沿包兰线向东在包头形成3个方向的出海通道,可以形成一条广泛联通我区周边省区新的欧亚大陆桥。
主动对接:启动中蒙俄双边和多边次区域合作机制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打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主动在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科技文化、投融资、水资源保护等领域开展跨国界的次区域国际合作,以地方的实际行动和成效推动国家相关工作的开展。把资源开发与保护自然环境、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拓展合作的形式和内涵。大力推进经济、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人文领域的常态化合作机制。营造互利共赢的开放合作局面和文明负责的形象。
二、我区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定位目标
一是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坚实的“支撑区”。“中蒙俄经济走廊”是我国目前提出并积极推进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设想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从我国至欧洲波罗海战略方向的一条关键路径。建好这样一个联通欧洲、襟带中亚、纵深广阔的活跃经济带,有条件在使其成为本区域发展新动力的同时,沟通带动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成为撬动欧亚经济一体化的中枢性平台。深度融入其中,也将使我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当中的一个关键区域。
二是成为整合各类市场资源,互惠互利,推动次区域经济迅速成长的“增长区”。中蒙俄经济走廊涉及区域(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全境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的12个联邦主体)自然资源条件极为丰富,产业互补性强,增长潜力十分巨大。不仅铜、铁、铝等大宗金属矿储量均十分可观、能源储藏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以上,木材积蓄量、淡水储量和渔业资源也名列世界前列。区域内不断完善的现代交通网络和逐步建立的高水平贸易投资规则,将使整个次区域将逐渐形成一个超越国界的统一市场,使资源优势真正和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工业化地区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得经济走廊涉及地区成为亚太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三是成为打消蒙俄两国顾虑,全面提升中蒙、中俄各领域合作层次的“示范区”。从建设只涉及三国部分领土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走廊起步,逐步积累经验,不仅有助于在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互利合作中打消蒙古国、俄罗斯在对华交往中一直以来担心沦为我国原材料供应国的顾虑,使得经济走廊涉及地区的居民、企业和政府尽早享受到深化合作带来的“红利”,对俄、蒙两国形成“以开放促发展”的带动效应。
三、我区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点
“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最终落实,需要我们从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和经济互补需求出发与俄、蒙开展深度合作,重点推进7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先促进基础设施发展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铁路方面:一是加快干线扩能改造,积极推动国家以援建、合建等方式,加快集宁—二连浩特—乌兰巴托—乌兰乌德铁路复线建设和升级改造;二是持续推进塔本陶勒盖至甘其毛都、那林苏海图至策克、珠恩嘎达布其至毕其格图等蒙古国南部重点矿区通往我国境内的纵向铁路;三是加大协调合作力度,不断完善区域内、特别是中蒙边境两侧通往各自腹地的铁路网络。公路方面:重点延伸集宁—二连浩特高等级公路至乌兰巴托,直至乌兰乌德和伊尔库茨克。协调推进蒙古国“千禧公路”与我国及俄方公路网络进行对接。同时,不断完善我区自身的边境口岸集疏运公路体系,加快口岸公路建设力度。同时,研究开辟对蒙供电的新通道,实现蒙西电网与蒙古国电网进行“网对网”模式交易,通过输电配套参与蒙古相关能源和资源开发项目建设。重点打通经二连浩特、满洲里的出口光缆路由,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将我区打造成为“信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二)进一步加强口岸建设和海关、检验检疫监管合作
在外部协调上:一是通过与蒙古国就道路运输达成最终协定以及加快《中蒙俄三国跨境道路运输协定》的协商和谈判进程,不断优化完善中蒙、中俄之间在跨境运输和过境运输领域的合作协调水平。同时,持续推进我区与蒙古国、俄罗斯之间边境口岸的海关联合监管。在中蒙海关联合监管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在三国之间的边境口岸统一《载货清单》等通过文件,实现监管文件的电子化传输和双向车辆放行的均衡化。内部整合上:通过促进外事、海关、边防检查、检验检疫等部门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将国家便利运输委员会之前为配合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合作取得的一系列协调成果推广到中蒙、中俄之间的便利运输合作中去。还可以通过不断扩大实施我区自身边境口岸绿色通道、快速通道、提前申报、预审价、预归类和原产地预确定、企业电子手册管理等便捷化通关措施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无纸化报关的相关程序,完善预约查验放行制度,推动口岸铁路、交通及相关运输单位与联检部门通关执法指令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优化运输工具和货物的通关调度。
(三)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
比如在清洁能源生产输出领域,可以结合近年来我区在现代煤化工、新能源、光伏材料制造等相关产业装备技术和人才储备,适时向俄、蒙两国进行技术输出,鼓励推进光伏、风能等新能源行业企业“走出去”进军蒙古国、俄罗斯市场。再如在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领域,我区既可以发挥好我区乳、肉、绒等农畜产品加工优势,鼓励支持伊利、蒙牛、鄂尔多斯、小肥羊等农牧业龙头企业在蒙俄设立生产基地,利用当地资源,进军国际市场;也可积极向国家申请,进一步放宽满洲里、二连等口岸粮食等农牧业产品进口品种和数量限制,以此带动我区农业企业到境外投资生产的积极性;鼓励支持企业在境外建设洗净加工等初级加工企业,采用技术措施使其达到进口要求,增加相关初级产品的进口规模。
(四)创新和深化经贸领域合作
目前在我区对蒙俄两国的贸易中,本地产商品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是我区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一个重要的短板,亟需花大力气加以解决。未来我区可以依托内陆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基础平台,在沿黄沿线和赤峰、通辽等区内工业集中地带打造一批特色外向型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服装鞋帽、皮毛加工、电子产品组装制造等面向蒙古国、俄罗斯市场的出口加工产业。引导县域和园区外贸产业发展壮大,打造一批外贸强旗(县、市)和外贸重点园区。同时,加强口岸与腹地经济的有效对接,加快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工作,争取建成若干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依托对俄、对蒙贸易,在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通辽、赤峰等地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专业化水平高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五)持续拓展人文领域交流合作
文化方面,就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草原文化资源,与蒙古国、俄罗斯合作拍摄、邀请蒙俄演员参演等方式制作相关文化产品;还可通过扩大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蒙语频道在蒙古国的覆盖范围、提供国内优秀影视剧译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我区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医药卫生领域,充分打好蒙医药这张牌,与经济走廊涉及地区联合开展蒙中医药临床研究,开展蒙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及蒙中医药服务贸易。教育领域,要发挥好我区民族教育的优势,探索与蒙俄共同创办更多更好的民族教育机构,包括各级各类使用民族语言教学、讲授专门课程、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
(六)加强生态环保合作
加强同俄、蒙两国在防沙治沙和荒漠化治理方面的合作,合作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和修复合作,共享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成功经验,共同探索开展水资源规划、信息共享、技术交流等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中蒙、中俄界河和贝尔湖水体保护。此外,与俄、蒙两国探索在矿山环境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疫病防治,火灾联防等方面的合作,争取与俄、蒙两国在经济走廊建设的框架内建立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长效合作机制。
(七)领先推动地方及边境地区合作
统筹开展包括部门、沿边盟市旗(市)在内的多层次地方合作,广泛支持多种形式的交往交流。推进自治区及各盟市与蒙古国各省及主要城市建立友好地区(城市)关系、沿边旗市与毗邻地区建立友好关系。加强自治区政府相关部门与蒙古国各省、俄罗斯沿边地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商和工作会晤。鼓励盟市、旗县加大与俄蒙两国合作项目的投入力度,在自治区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与俄蒙毗邻地区开展各领域民间交往,积极开展各类适合当地特点的青年联谊互访、国际那达慕、国际冰雪节、美食大赛等交流活动。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