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颁布之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者都认真探究并实施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拥有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加之对新课标的学习,提出了两点对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粗见。
一、精致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为止。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实现多维度备课。既要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设计,也要备自己。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思考和解决对教材的处理如何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等问题。
笔者认为,备课还应注重挖掘教师自身的天赋。一节好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展示教师自身教学个性美的课。用这种美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备课中的难点应该是把握课程和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品位,即寻找教育教学的真谛。备课通过寻找教育教学的整体感觉,能把教育教学的真谛体会出来,从而给自己带来充沛的教育情感和教学激情。
最高级的备课形式是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头脑中没有教育科学研究思想的教师备出的课很难有什么重大价值。备课时要研究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从实际效果看,备课时的"预设"越充分、越科学,课堂上的"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越精彩。
二、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节课仅40分钟或45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事实知识、原理知识等要通过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同时,有关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决不能急于求成,应对这些目标做出系统的规划,通过一个课时或一个阶段的教学达成什么初级目标要心中有底,千万不能把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终端目标作为课时目标来确立。
三、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新課程标准》要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注重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创造平台,让学生共同参与。
四、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构成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一是学习兴趣;二是对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一旦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能自觉主动地认真学习,在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不气馁,坚持学习。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一策略的具体做法是:教授思想品德知识时,能联系有关的社会生活和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思想品德在专业和生活中的应用,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分析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使他们体会到思想品德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须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所以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开展学法指导,要坚持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学生实践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将"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有效引入课堂,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五、采用适合、先进的教学方式,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简单、枯燥、抽象,加上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没有学习热情,所以要采用适合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或活动等来努力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时先进行一次心理测验,让学生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吸引他们参与,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让其有迫切了解有关内容的需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精彩的课堂活动是有效教学的本质和关键
有效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效果如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以学论教"和"关注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必须精彩有效,以较少的投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情意,促进学生积极体验,主动思考,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努力创设适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比如时政搜索、设疑导思、课堂辩论、小品表演、小组讨论、视频播放、小组竞赛、角色感悟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的知识获得、情感陶冶、能力培养、人格完善的关键环节。
总之,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加强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究,更需要心中装有有效教学的理念,贯穿与终身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真正树立基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并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因地制宜,善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创造思想品德教学的新境界,正确看待有效性教学,就一定能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精致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为止。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实现多维度备课。既要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设计,也要备自己。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思考和解决对教材的处理如何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等问题。
笔者认为,备课还应注重挖掘教师自身的天赋。一节好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展示教师自身教学个性美的课。用这种美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备课中的难点应该是把握课程和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品位,即寻找教育教学的真谛。备课通过寻找教育教学的整体感觉,能把教育教学的真谛体会出来,从而给自己带来充沛的教育情感和教学激情。
最高级的备课形式是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头脑中没有教育科学研究思想的教师备出的课很难有什么重大价值。备课时要研究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从实际效果看,备课时的"预设"越充分、越科学,课堂上的"生成"就越有效、越自然、越精彩。
二、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节课仅40分钟或45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事实知识、原理知识等要通过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同时,有关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决不能急于求成,应对这些目标做出系统的规划,通过一个课时或一个阶段的教学达成什么初级目标要心中有底,千万不能把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终端目标作为课时目标来确立。
三、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新課程标准》要求适应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强调学生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注重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思想品德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因此,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创造平台,让学生共同参与。
四、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构成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一是学习兴趣;二是对学习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一旦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能自觉主动地认真学习,在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不气馁,坚持学习。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这一策略的具体做法是:教授思想品德知识时,能联系有关的社会生活和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思想品德在专业和生活中的应用,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眼光分析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使他们体会到思想品德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须具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所以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要放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开展学法指导,要坚持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学生实践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将"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有效引入课堂,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五、采用适合、先进的教学方式,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简单、枯燥、抽象,加上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没有学习热情,所以要采用适合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或活动等来努力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时先进行一次心理测验,让学生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吸引他们参与,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让其有迫切了解有关内容的需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精彩的课堂活动是有效教学的本质和关键
有效课堂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效果如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以学论教"和"关注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必须精彩有效,以较少的投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情意,促进学生积极体验,主动思考,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努力创设适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比如时政搜索、设疑导思、课堂辩论、小品表演、小组讨论、视频播放、小组竞赛、角色感悟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堂学习活动,是学生的知识获得、情感陶冶、能力培养、人格完善的关键环节。
总之,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加强有效教学的理论探究,更需要心中装有有效教学的理念,贯穿与终身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够真正树立基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并在思想政治课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因地制宜,善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创造思想品德教学的新境界,正确看待有效性教学,就一定能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