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大学生情感倦怠现象入手,提出了情感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以便于教育者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干预有情感倦怠的大学生,对维护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情感倦怠;情感教育;大学生
一、情感倦怠概述
1974年,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倦怠”这一概念,他用工作倦怠来描述在工作中所经历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工作导致的投入程度降低、身体疲劳、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工作成就感降低等。随着倦怠研究的不断深入,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提出,情感倦怠是一种消极负性的态度体验,主要表现为身心过度疲惫导致自身情绪资源减少以及个体成就感降低等现象。
大学生仍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一个群体,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多重竞争和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情感及心理问题。由于他们对情绪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不足,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总以逃避或抱怨的方式来解决,久而久之,逐渐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父母、老师及同学,从而产生亲情倦怠、师生关系倦怠、友情倦怠等,严重影响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情感倦怠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使其远离迷茫和困惑。
二、情感教育内涵及目标
情感教育,顾名思义,是针对人的情感领域所开展的教育,它是相对于知识教育而言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通过设定情感教育任务目标,鼓励、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增强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实现情感的升华。
针对大学生的情感倦怠现状, 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目标可分两个层次: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对倦怠情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及时察觉情感倦怠的发生并有效控制情绪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 包括政治情感、道德情感、人际情感等,有助于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重燃对生活的热情。通过情感教育,大学生应始终保持健康的情感基调,有效缓解情感倦怠的发生。
三、情感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开设情感教育课程,提高认知教育
情感倦怠的发生具有隐蔽性,大学生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产生了情感倦怠,同时,情感倦怠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时间消极负性情感堆积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大学生对情感倦怠的认知教育,使他们在倦怠情绪刚出现时就能够敏锐地进行识别,及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要提高认知教育,开设情感教育课程是良方解药。首先,教育工作者要确立“知识学习和情感教育培养并重”的教育理念。其次,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再次,开设情感培养课程,进行全面的理论传授和指导。最后,设置一定学分,规定只有修满学分才可继续以后课程的学习。
笔者强烈建议在第一学期开设情感教育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就应接受情感教育课程的培训,这有利于他们应对新环境下产生的情感问题。课程内容可包括中华传统孝道、国学经典等。情感教育课程可以加强大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及情感的理解体验和把握能力,提升自我控制、自我协调、自我激励能力,有效解决大学生情感倦怠问题。
2.注重课外实践,拓展情感教育途径
除了增加情感教育的理论课程外,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情感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一方面,学校应加大投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心理咨询论坛。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在其中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平时羞于启齿的问题,而不必担心别人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且这些问题有专业教师给予解答,从而缓解一些害羞学生对于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恐惧。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怀。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类似优秀学生宣讲团等情感教育活动,让在学习、创业、助人、励志等方面有所作为的学生进行演讲,使其他学生切实感受到正能量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努力拼搏,缓解倦怠情绪,重燃生活激情。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情感教育良好氛围
校风、校训、校歌、学术氛围等校园文化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积淀着一年又一年的校园底蕴。校园文化可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组织开展以校园文化为主体的活动,如征集校徽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在校园中亲手栽下一棵树等,让学生切实为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融入校园,以校为家。
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大力宣传校园中的好人好事,让更多的大学生受到熏陶鼓舞,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营造一个真诚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远离情感倦怠,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Wood T, McCarthy C.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Teacher Burnout[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李永鑫,张阔.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趋势[J].心理科学, 2007,30(2):478-481.
[3]唐勇.当代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及调适策略[J].教书育人,2006(1), 27-2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511230021)。
通信作者:杨超,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关键词:情感倦怠;情感教育;大学生
一、情感倦怠概述
1974年,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倦怠”这一概念,他用工作倦怠来描述在工作中所经历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工作导致的投入程度降低、身体疲劳、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工作成就感降低等。随着倦怠研究的不断深入,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提出,情感倦怠是一种消极负性的态度体验,主要表现为身心过度疲惫导致自身情绪资源减少以及个体成就感降低等现象。
大学生仍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一个群体,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多重竞争和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情感及心理问题。由于他们对情绪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不足,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总以逃避或抱怨的方式来解决,久而久之,逐渐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父母、老师及同学,从而产生亲情倦怠、师生关系倦怠、友情倦怠等,严重影响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情感倦怠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使其远离迷茫和困惑。
二、情感教育内涵及目标
情感教育,顾名思义,是针对人的情感领域所开展的教育,它是相对于知识教育而言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通过设定情感教育任务目标,鼓励、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增强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实现情感的升华。
针对大学生的情感倦怠现状, 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目标可分两个层次: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对倦怠情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及时察觉情感倦怠的发生并有效控制情绪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 包括政治情感、道德情感、人际情感等,有助于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重燃对生活的热情。通过情感教育,大学生应始终保持健康的情感基调,有效缓解情感倦怠的发生。
三、情感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开设情感教育课程,提高认知教育
情感倦怠的发生具有隐蔽性,大学生往往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产生了情感倦怠,同时,情感倦怠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时间消极负性情感堆积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大学生对情感倦怠的认知教育,使他们在倦怠情绪刚出现时就能够敏锐地进行识别,及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要提高认知教育,开设情感教育课程是良方解药。首先,教育工作者要确立“知识学习和情感教育培养并重”的教育理念。其次,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再次,开设情感培养课程,进行全面的理论传授和指导。最后,设置一定学分,规定只有修满学分才可继续以后课程的学习。
笔者强烈建议在第一学期开设情感教育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就应接受情感教育课程的培训,这有利于他们应对新环境下产生的情感问题。课程内容可包括中华传统孝道、国学经典等。情感教育课程可以加强大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及情感的理解体验和把握能力,提升自我控制、自我协调、自我激励能力,有效解决大学生情感倦怠问题。
2.注重课外实践,拓展情感教育途径
除了增加情感教育的理论课程外,教育工作者还应注重情感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一方面,学校应加大投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心理咨询论坛。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在其中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在平时羞于启齿的问题,而不必担心别人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且这些问题有专业教师给予解答,从而缓解一些害羞学生对于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恐惧。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怀。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类似优秀学生宣讲团等情感教育活动,让在学习、创业、助人、励志等方面有所作为的学生进行演讲,使其他学生切实感受到正能量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努力拼搏,缓解倦怠情绪,重燃生活激情。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情感教育良好氛围
校风、校训、校歌、学术氛围等校园文化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积淀着一年又一年的校园底蕴。校园文化可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组织开展以校园文化为主体的活动,如征集校徽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在校园中亲手栽下一棵树等,让学生切实为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融入校园,以校为家。
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大力宣传校园中的好人好事,让更多的大学生受到熏陶鼓舞,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营造一个真诚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远离情感倦怠,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Wood T, McCarthy C.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Teacher Burnout[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李永鑫,张阔.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趋势[J].心理科学, 2007,30(2):478-481.
[3]唐勇.当代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及调适策略[J].教书育人,2006(1), 27-2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511230021)。
通信作者:杨超,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