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出有数学思想,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道德意识,相对提高理科的基础。但是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正确建立自己的数学素养,教师应掌握学生的能力,开展多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数学素养;培养方法
在现代教学中,就素质教育而言,属首要教育目标,各种多元化的教育理论不断涌现,其中素质教育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数学教育作为一门工具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不言而喻,也是其他相关科目学习的基础。数学的课程对于学生的理科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面对学生对于数学的思维能力较浅,如何培养出正确的数学素养就需要一定的策略。本文主要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最后在活动中实现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主要是通过生活情景来完成,不能寄托在一个教材、单独的教学课程、通过简单的数学教学等课程进行。需注意将数学内容做进一步、形象的生活化处理,与学生个体思维充分联系,需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系统的数学教学工作。教师需以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对计划创设的情景进行具体描绘,才可与现实的想象贴近,使学生间距离拉近。
如在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即“9的加减法”进行教学时,教材以学生跳高图来呈现,包括四个算式,即9-8=1,8+1=9,9-1=8,1+8=9。在教学时,可将此内容按学生喜欢、了解的课外活动设计,精心设计9个人的场景,即1位老师,8位同学,5个男生,4个女生,7个跳远,2个拍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观察,以利用情景,对核心素养予以培养。
在具体操作期间,也不可局限于题目本身,需沿思考方向做全面的拓展,或许为对的答案,也或许为错的答案,无论如何,均适度从思维层面进行表扬,以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显著增强思维能力。在这个算数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一系列的引导。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自己感受周围事物中的形状、空间、时间、数量数学基本的概念思维。
二、掌握运算规律,锻炼数学思维
在生活中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涉及数与单位等多种算数知识。学生就需要结合学到的数学知识主动去思考许多现实问题。但是由于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往往采取按部就班的方式进行。因此,在展开数学教学期间,教师需积极对幽默的语言予以运用,采用生动形象的隐喻,以及极富趣味的例子,来使学生兴趣予以激发,以使学习意识和毅力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会增加学生探究兴趣。
例如:在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简便计算”进行教学时,学生在对176-98题目进行计算时,通常一会儿减、一会儿加,思维易混乱,可引导模拟生活中购物的过程,即在支付时,价格为97元,付出100元,需找加3元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不断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帮助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进而对抽象思维发展予以促进。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去做,你才能知道更多,更好地掌握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相关操作,如拼写、分界点、绘图等,促使具抽象特征的数学概念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可对新知识具体的来源进行了解,并知晓发展进程,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进而收获成功达到学习目的的幸福感,且还可使对知识的渴望得以激发。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为重要学科,在生活中各个方面均可凸显,在数学课中,对实践课程进行有效设计,可使学习效率显著提高。故在展开数学教学时,需注意重视教学效果的提升。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需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细致对教学的实践活动有效安排。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班级的娱乐活动等都要有一定的把握。对学生个体特征有效掌握,以积极开展娱乐活动,对学生立体化的主体意识进行培养。依据学生实际数学水平,展开系统的实践活动。
如:在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教学时,向学生出示一道题目,即取一个8cm棱长的正方体,于其上挖一个1cm棱长的正方体,问表面积有何种变化。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先不急于回答,利用模型或画图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给出答案。
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现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对数学与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明确,对数学价值掌握,以使学生信心增强,恰当开展竞争,进而达到学习目的。也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渴望对新的知识予以探索,进而更为广泛、深入开展学习。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使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整体的引导,认识到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及开展各种活动意义。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增加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成长和对知识的有效利用。
【參考文献】
[1]钱美芹.引导深度学习,提升初中数学素养[J].名师在线,2020(17):64-65.
[2]李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83.
[3]赵科林.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的双向转化机制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4]刘筱亦.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生活化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
【关键词】 数学生活化;数学素养;培养方法
在现代教学中,就素质教育而言,属首要教育目标,各种多元化的教育理论不断涌现,其中素质教育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数学教育作为一门工具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不言而喻,也是其他相关科目学习的基础。数学的课程对于学生的理科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面对学生对于数学的思维能力较浅,如何培养出正确的数学素养就需要一定的策略。本文主要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最后在活动中实现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主要是通过生活情景来完成,不能寄托在一个教材、单独的教学课程、通过简单的数学教学等课程进行。需注意将数学内容做进一步、形象的生活化处理,与学生个体思维充分联系,需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系统的数学教学工作。教师需以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对计划创设的情景进行具体描绘,才可与现实的想象贴近,使学生间距离拉近。
如在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即“9的加减法”进行教学时,教材以学生跳高图来呈现,包括四个算式,即9-8=1,8+1=9,9-1=8,1+8=9。在教学时,可将此内容按学生喜欢、了解的课外活动设计,精心设计9个人的场景,即1位老师,8位同学,5个男生,4个女生,7个跳远,2个拍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观察,以利用情景,对核心素养予以培养。
在具体操作期间,也不可局限于题目本身,需沿思考方向做全面的拓展,或许为对的答案,也或许为错的答案,无论如何,均适度从思维层面进行表扬,以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显著增强思维能力。在这个算数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一系列的引导。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基础,让学生自己感受周围事物中的形状、空间、时间、数量数学基本的概念思维。
二、掌握运算规律,锻炼数学思维
在生活中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涉及数与单位等多种算数知识。学生就需要结合学到的数学知识主动去思考许多现实问题。但是由于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往往采取按部就班的方式进行。因此,在展开数学教学期间,教师需积极对幽默的语言予以运用,采用生动形象的隐喻,以及极富趣味的例子,来使学生兴趣予以激发,以使学习意识和毅力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会增加学生探究兴趣。
例如:在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简便计算”进行教学时,学生在对176-98题目进行计算时,通常一会儿减、一会儿加,思维易混乱,可引导模拟生活中购物的过程,即在支付时,价格为97元,付出100元,需找加3元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不断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帮助对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进而对抽象思维发展予以促进。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去做,你才能知道更多,更好地掌握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相关操作,如拼写、分界点、绘图等,促使具抽象特征的数学概念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可对新知识具体的来源进行了解,并知晓发展进程,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进而收获成功达到学习目的的幸福感,且还可使对知识的渴望得以激发。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为重要学科,在生活中各个方面均可凸显,在数学课中,对实践课程进行有效设计,可使学习效率显著提高。故在展开数学教学时,需注意重视教学效果的提升。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需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细致对教学的实践活动有效安排。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班级的娱乐活动等都要有一定的把握。对学生个体特征有效掌握,以积极开展娱乐活动,对学生立体化的主体意识进行培养。依据学生实际数学水平,展开系统的实践活动。
如:在对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教学时,向学生出示一道题目,即取一个8cm棱长的正方体,于其上挖一个1cm棱长的正方体,问表面积有何种变化。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先不急于回答,利用模型或画图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给出答案。
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现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对数学与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明确,对数学价值掌握,以使学生信心增强,恰当开展竞争,进而达到学习目的。也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渴望对新的知识予以探索,进而更为广泛、深入开展学习。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使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整体的引导,认识到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及开展各种活动意义。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数学活动,增加活动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成长和对知识的有效利用。
【參考文献】
[1]钱美芹.引导深度学习,提升初中数学素养[J].名师在线,2020(17):64-65.
[2]李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83.
[3]赵科林.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的双向转化机制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4]刘筱亦.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生活化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