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生命历程研究”课题评述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510167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同时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空前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方面我国的技术工人比例却在大幅下降,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技工荒的问题;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却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成长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如何改革职业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人才,成为职教管理部门、各职业学校需要大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我校作为江苏省建设系统唯一一家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校二十多年来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涌现出很多优秀建设人才。2008年12月,我校迎来了建校22周年暨学校升格5周年大庆。值此大庆之际,我们以对我校优秀毕业生的调查为基础,从毕业生成长的角度去研究职校生从学生到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并据此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反思,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为此,我们应邀参加了庄西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学做技术工人——从职业技术教育到工厂过渡的实证研究”,确立了“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生命历程研究”子课题。
  一、研究目的
  (一)通过对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个案的调查分析和重点个案的追踪研究,研究由职业学校毕业生成长为合格乃至优秀技术人才的关键阶段、关键能力和关键因素。
  (二)通过对比两类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生命历程,对目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研究结论
  (一)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成长成功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生命历程理论的“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告诉我们,人在哪一年出生和人属于哪一个同龄群体基本上将与同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通过调查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学历、职称和职务方面的“天花板”,同时我们也看到了2000年之前和之后的毕业生在学历、职称、工作单位性质、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入学动机、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别,而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这二十余年来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教育在国家各层次教育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转变和培养目标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和需求的变化。
  (二)在校期间和毕业后1~6年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阶段
  根据生命历程理论的“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职业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校期间是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实践的起点,在校期间学生不仅学习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更是通过与老师、同学的共同生活锻炼社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今后成长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说职业学校教育几乎决定了学生一生的职业选择和努力方向,它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阶段之一。
  (三)综合协调和社会交往能力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能力
  调查中发现,在“影响成长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的选项中“综合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与交往能力”排在前两位,而且在“职业学校教育带来的最大影响”的认知中“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达到了56%,远超过“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中,“对学生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高居需要改进的工作方面的前两位。优秀毕业生中有60%以上担任过班级以上学生干部的经历,受访人员对自己在校时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评价的优良率都在80%以上,这些统计结果以及优秀毕业生个案研究结果,都充分表明了“综合协调”和“社会交往”是毕业生成长成功的关键能力。从表面来看这也许与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目标不相一致,但仔细研究会发现十分吻合。不论是一线的工地还是基层的管理单位,没有一个岗位是仅靠职业知识和技能就能胜任的,职业学校毕业生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综合协调和社会交往能力更加重要,这也是“高素质”的重要体现。
  三、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已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态度、职业教育的对象也都发生了变化。职业教育的管理者和参与者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彻底转变过去精英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按照“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思路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方法,承担起职业教育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关注民生的历史使命,实现其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伟大目标。
  (二)体现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在校期间是学生成长成功的关键阶段。综合协调能力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关键能力之一,职业学校需要更加突出其教育功能,而非单纯的职业培训。学校要在加强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大力开发开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活动。要创造更多的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品牌活动,广泛利用班级、系部、各类社团组织等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氛围,让更多学生参与,让学生在难忘中成长。同时也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
  (三)加强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职业人生发展
  调查显示,因为自己喜欢而选择职业学校和相关专业的只占10%左右,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毕业后有80%以上的优秀毕业生一直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直接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就是说虽然绝大部分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对专业一无所知,对人生缺乏清晰的目标,但职业学校教育带给了他们一生奋斗的领域和方向。在我国,绝大部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从学生接触专业后才开始的,职业教育需要尽量将这个时间提前,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辅导,帮助其尽早树立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开始职业探索。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使职业学校教育有效延伸至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帮助其度过毕业后1~6年这个成长成功的第二个关键阶段。
  (四)改革管理模式,发挥教育教学团队功能
  职业教育阶段学生一般为17~21岁,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与他经常接触的老师将对他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改变过去班主任管理学生、专业老师只管教学的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模式,构建由校系领导、专业老师、班主任、优秀校友、行业企业领导专家等组成的教育教学团队,推广学生导师制,实施大教育、大管理,使学生在有需要的各个时期、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合适的人的指导和帮助。
  (五)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需求,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校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要特别加强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与管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大力实施多证书制,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熟练掌握相关职业的核心技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今后成长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存在的不足
  调查的样本数量偏小,未对“第一类优秀毕业生”进行全部调查,导致受访的“第一类优秀毕业生”基本都是工作后表现突出者,代表性不够,也比较难以开展对比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还不够合理,对于某些问题的调查还不够准确和深入,特别是对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成长轨迹的调查很不足,难以对其生命历程展开仔细研究。另外对于“第二类优秀毕业生”缺乏准确的量化定义也是本次调查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也希望学校今后能够落实专门部门承担毕业生跟踪调查的职能,要对毕业生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并不断反馈,以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提升学校工作水平,为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职业学校毕业生而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为了有效的去除煤气洗涤循环水中高浓度的NH+4-N,探讨了采用MgO和H3PO4使NH+4-N生成磷酸铵镁的化学沉淀去除法.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当调整原水的pH值为8.5,且使NH+4:PO3-4:Mg2+
交通流数据采集是交通理论研究的基础工作,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保护和道路通行能力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本文以城市快速路为研
2013年4月15日至4月18日,我有幸以2012年度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电子技术应用国培班学员身份,赴重庆普天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考察实习。  虽然在学校里我主要担任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用电子技术”的教学任务,平时也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式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但说实话,平时动手机会寥寥,我忐忑不安地来到了企业。  使用省力工具的尴尬  也是机缘巧合,就在我们第
以一个具体工程项目为实例,分析了小型PLC的联网通信方案,介绍了基于西门子PPI通信网络的PLC控制系统的构成.
目的:对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近期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共选取35例56个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修复体,修复3-18个月后,按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APHA)的修正标准进行修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日前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专访时指出,江苏高职的发展特点可以总结成“苏南模式”,其主要特征是高职院校几乎都是县办,太仓、张家港、江阴、昆山等县级市,几乎每个县都有一所甚至几所高职院校,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社会需求,而正因为这一需求来自宏观的上层战略,所以这些高职院校几乎都是县财政在支持办学,县里有这个观念,也有这个能力。基于高度发达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高职教育有两大特
设E为可测集,利用Zak变换证明了有理有冗采样Gabor系统{Em bTnaEχ}为框架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2007年9月,我以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身份被学校派到扬州玉器厂管理实习生岗位。一年后仍以实习指导教师的身份与扬州三羊玉苑合作在瘦西湖校区工作半年,之后被调回扬子津校区。一年半的企业工作经历,让我感受良多。  我对玉器的兴趣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玉器的认识一开始仅限于卖场里那些玉器配饰,到了企业后,我的观念很快就改变了。首先是对材料的认识。玉器厂有个“废料堆”,里面积压了厂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