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在这个特殊历史阶段,由于媒体数量激增、记者生存条件的改变以及媒体对于商业利润的追逐,导致新闻业竞争日益激烈、新闻职业道德滑坡,媒介失范越来越严重,失实报道屡屡发生,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我国新闻失实的总体情况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假新闻已成为新闻生产的伴生现象。本文旨在探讨在转型期出现媒介失范、假新闻频繁发生的原因,为在新环境下建立和保持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谋求出路。
关键词:转型期 虚假新闻
一、虛假新闻频发的现状
从2001年开始,上海的《新闻记者》杂志每年组织评选前一年度的“十大假新闻”,以鲜明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总结年度造假现状的同时,也给传媒界以警示和反思。从《新闻记者》连续八年评选出的80篇假新闻可以看出,当前违反真实性原则的新闻数量很多且增速明显,内容广泛且有所侧重,造假形式名目繁多,以至于一篇新闻被报道出来,读者的第一反应是怀疑报道是否真实!
新闻是真人真事的报道,一旦失实,会给报道对象带来政治上、经济上、名誉上的损失,严重时甚至害人性命,损害国家的利益。报纸上不乏有名人去世、病故的虚假消息,一些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也上了假新闻的榜单。2002年的假新闻《莫忽视微波炉的危害》中称:微波炉的微波辐射会致人多种疾病,对食物的破坏也非常严重。经全国近六百家媒体转载,使得微波炉生产行业陷入困境。紧接着,2004年的“毒面粉事件”、2006年的“注水西瓜”、2007年的“蕉癌事件”、2008年的“柑橘风波”均给相关企业和当地果农造成了经济上、名誉上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在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引起了惶恐和诸多不便。
虚假新闻逐步渗透到政治、经济领域。2001年5月的《世界10大污染城市中国竟占8个》,纯属中国国内媒体自己给自己毁容,被评为“最伤中国人自尊心的假新闻”。2003年《中国经营报》刊发的《中央督察组上海明察暗访84%项目有违规之嫌》,报道的内容和观点与事实严重不符,给上海市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上海的形象。
假新闻还从国内新闻蔓延到国际新闻领域。2001年的十大假新闻《汤加出现反华风潮》即是一例,外交无小事,媒体竟如此草率转载,尤须引起警惕。
二、虛假新闻产生的背景分析
我们在讨论媒体频频出现报道失实的现象时,首先要考察的就是媒介自身生态环境的变化。
1 社会转型促动传媒调控机制的改变。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我们在考察当今中国媒介生态环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背景。正如前文所言,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从高度合一到适度分离,权力领域的分化、权力结构的重组直接促成了传媒调控机制的变革。政府管制的放松和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媒体从原先一元化的刚性控制中逐渐脱离出来,实现了从组织性传播工具到大众传播媒介的转变。“党的逻辑”、“市场逻辑”以及正在兴起的专业意识成为传媒生存图景中三个互相推拉的力量。而“市场逻辑”由于其逐利性,刺激了虚假新闻的产生。
2 媒体数量急剧增加,结构日趋多元化。
适应社会需求,媒介自身成长迅速,这种成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量”上的增加。仅从1980年到1999年的二十年间,我国的报纸数量就从188家发展到2038家,广播电台从106家发展到299家,电视台则从38家发展到352家。同时,在规模上也在不断扩大,出现了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从1996年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1999年全国第一家广电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成立,至今,我国共有39家报业集团和19家广电集团。此外,省级卫视在数量和规模上亦不断壮大。
其次是结构的变化。在媒介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的同时,媒介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正如美国学者杰克·弗勒所言,“为了生存,每份报纸必须反映一个特别的读者群,通常情况下就如同手握一面镜子照着某一特别的地方,报纸必须和它的读者分享一种感觉、一系列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的分化带来了媒介结构的分化。在广播电视方面,综合电台、专业电台、有线、无线、卫星电视、网络电视等等不断涌现,打破了原有单一化、综合化的格局;而报纸则从比较单一的党的机关报结构发展为以机关报为主导的多层次、多品种的报业结构,周末报、晚报、都市报等商业性大众化报纸蓬勃发展。
媒体竞争的白热化使得部分记者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求得在竞争中暂时的优势地位。
3 受众群体分化,主体意识增强。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媒体的产业属性,受众的角色也发生转换,从以往的宣传对象成为“消费者”,享有信息知晓和传播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受众在媒体传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实现了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的转变。受众的主体意识开始复苏,需求也日趋多元与分化,频道和频率的专业化、报纸的专门化等等正是顺应这种趋势的体现。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一些记者生编乱造,失去了新闻应有的理性。
4 中国媒体的佈制改革让新闻从业者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媒介的体制以适当放权的方式拉开了渐进式改革的帷幕,市场的力量成为促使媒介制度变革的直接动力,可以说,当代中国的媒介体制变革是同整个国家的经济改革过程相伴而生的。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改革的起动使媒介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和制度环境发生了改变,媒介体制也开始发生变化。例如,在经济基础上,政府对媒介的财政补贴制度由于纸张价格飞涨、经济通货膨胀率急升等经济上的困窘不得不进行调整,有限的财政补贴不得不只重点投向各级党委机关报等处于体制核心的媒体,而其它处于相对边缘位置的报纸,如一些在“宣传指导”的重要性上居于次要地位的市民报纸则通过适当放权的形式被推向市场,不得不寻求其它方式来获取足够的财经来源。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从业者由从前的铁饭碗变成了“纸饭碗”,由从前的所谓“无冕之王”变成了“新闻打工仔”。生存环境的恶劣让部分记者目光短浅,为了取得利益不惜造假。 三、如何在转型期建设新闻的真实性
1 从业务技术层面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首先,记者编辑要正确报道事实。
新闻必须报道事实,把新闻要素交待清楚,严格核对事实,要注意细节的准确:重要的数据、人名、地名、机构名等,要有核对者表示正确无误的记号。如《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编辑采用了社会自由撰稿人的稿件,但是没有进行核对。在文中,我军赴索马里水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队遭到不明身份潜艇的跟踪,我军舰与之斗智斗勇,最终成功逼其浮出水面逃走。该报道并未指出潜艇的国籍,这就是事实不清楚。如果编辑认真核对相关细节,估计这篇假新闻也不会出炉。
其次,要注意交待可靠的新闻来源。
路透社在其采编人员手册中明确规定“路透社的每篇报道都应清楚明确的交待新闻来源。”法新社也有类似的规定:“通讯社的消息都要说明来源。来源要尽可能准确。评论、判断、估价核对事件的描述都要有来源。任何稿件都不能例外。”为什么交待新闻来源这么重要呢?路透社这样解释:交待新闻来源“一是为了使用户能对报道的可信性做出自己的判断,二是为了在报道受到质疑时保护我们的声誉。”
显然,在西方媒体看来,交待消息来源一方面可以表明新闻事实是有根据的,并非凭空捏造,从而增加新闻的可信性;另一方面则可以证明这些事实及蕴含其中的观点是由别人提供的,记者不过是转述而己,是否可信由读者自己判断。现在的假新闻也意识到消息来源的重要性,但是这些消息来源都是记者自己编撰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与路透社解释自己交待新闻来源的第二点不同,这些假新闻在报道受到质疑时不是维护媒体的声誉,而是使媒体的声誉更加受损。编辑看到报道中出现前后不一致的事实或者未明确交待消息来源的有争议的说法,应该提出质疑。如果发现消息来源有问题时,值班编辑必须与新闻作者沟通。如《人民政协报》刊发的《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提到消息来源,“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人民政协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机关报,是唯一的全国性统一战线报纸。在这个假新闻被发现后,新闻出版总署点名批评了该报。
最后,将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分开。
新闻客观性的基本主张是对事实进行准确的报道,同时,禁止在报道中公开采取立场。客观性,主张将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见区别开来。其主要假定是,新闻事实是客观的,对每个接受者都同样有效;个人意见是主观的,对他人而言缺乏合法性。
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向公众提供这种“客观的事实”。比如2009年的假新闻《杨振宁证实夫人翁帆怀孕3个月》一文,文中也有作者的判断,“这件事情的出现,引起的震动不亚于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具备了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将作者的主观判断强加于虚假的事实。
2 从制度层面采取措施和保障。
首先是他律。
2009年2月20日,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分别对刊登有关我护航编队假新闻的《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给予警告、罚款3万元等行政处罚,将造假者列入新闻从业不良行为记录数据库,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与此同时,新闻出版总署还印发《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要求各地新闻出版单位采取8项措施,制止虚假报道,切实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2009年11月,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又查处4家转载引用虚假报道的报纸,并采取三大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报刊采编活动。新闻出版部门对《人民政协报》刊登虚假新闻提出严厉批评,下达警示通知书,并责成报社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国家采取即时揭露,及时制止,严厉处罚的做法,可以起到相当有效的震慑遏制作用,使媒体刊登假新闻的成本加大,从侧面保证媒体积极维护新闻客观性,预防假新闻的出现。
由《半岛都市报》刊发的《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一稿,并不是由媒体首先发现是假新闻的,而是由报纸的读者发现的。青岛崂山市民在网上投诉:“我是一名青岛崂山市民,在崂山生活了20年,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崂山有个叫龙王庙的地方。《半岛都市报》记者为什么要捏造假新闻陷害我们崂山,给我们崂山抹黑,给我们崂山人抹黑,给青岛抹黑?”
另外,媒体需要自律。
媒体对虚假新闻的调查情况和处罚程序缺乏透明度。作为大众传媒,不仅应当对自己刊发虚假新闻的行为及时纠正,而且更应当向全社会公开对虚假新闻的调查过程、具体的处罚程序等全部信息,包括给予责任人公开说话的权利和空间。虚假新闻的处罚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对蓄意造假者,应当采取严惩不贷的做法,清除出新闻行业;二是对职业能力欠佳、新闻素养不够者造成的无心之过,则需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而不能简单地开除了之。无论哪种做法,都应当坚持做到处罚信息透明公开。《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一经发现是假新闻的第三天,《半岛都市报》发表《致歉声明及解聘公告》。
最后,重视媒体从业者的生存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新闻从业者们对自己的生存状况不满意,如何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新闻从业者如何维护新闻客观性,与假新闻决裂呢?
我们必须重视媒体从业者的生存条件和环境,让他们不只是为了穿衣果腹而从事新闻行业,让他们有更多的职业荣誉感,这是杜绝假新闻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邱沛篁等主编:《新闻传播百科全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陆晔:《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历史演进》,《新闻大学》1994年春季号。
[3]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第4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郑保卫:《新闻学导论》,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1998年第4次印刷。
[5]程天敏:《也谈“客观报道”》,《新闻界》1998年第5期。
[6]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美]约翰·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版。
[8][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著: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萧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3
[9]郭镇之: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J],电视研究,2000,(3)
[10]潘新:隐性假新闻的成因及规避对策[J],东南传播,2009,(10)
[11]唐润华:全面认识和大胆借鉴客观报道手法[J],国际新闻界,1997,(4)
[12]李韧:虚假新闻处罚中存在的问题[J],新闻记者,2008,(1)
[13]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48
责任编辑:吴瑕
关键词:转型期 虚假新闻
一、虛假新闻频发的现状
从2001年开始,上海的《新闻记者》杂志每年组织评选前一年度的“十大假新闻”,以鲜明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总结年度造假现状的同时,也给传媒界以警示和反思。从《新闻记者》连续八年评选出的80篇假新闻可以看出,当前违反真实性原则的新闻数量很多且增速明显,内容广泛且有所侧重,造假形式名目繁多,以至于一篇新闻被报道出来,读者的第一反应是怀疑报道是否真实!
新闻是真人真事的报道,一旦失实,会给报道对象带来政治上、经济上、名誉上的损失,严重时甚至害人性命,损害国家的利益。报纸上不乏有名人去世、病故的虚假消息,一些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也上了假新闻的榜单。2002年的假新闻《莫忽视微波炉的危害》中称:微波炉的微波辐射会致人多种疾病,对食物的破坏也非常严重。经全国近六百家媒体转载,使得微波炉生产行业陷入困境。紧接着,2004年的“毒面粉事件”、2006年的“注水西瓜”、2007年的“蕉癌事件”、2008年的“柑橘风波”均给相关企业和当地果农造成了经济上、名誉上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在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引起了惶恐和诸多不便。
虚假新闻逐步渗透到政治、经济领域。2001年5月的《世界10大污染城市中国竟占8个》,纯属中国国内媒体自己给自己毁容,被评为“最伤中国人自尊心的假新闻”。2003年《中国经营报》刊发的《中央督察组上海明察暗访84%项目有违规之嫌》,报道的内容和观点与事实严重不符,给上海市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上海的形象。
假新闻还从国内新闻蔓延到国际新闻领域。2001年的十大假新闻《汤加出现反华风潮》即是一例,外交无小事,媒体竟如此草率转载,尤须引起警惕。
二、虛假新闻产生的背景分析
我们在讨论媒体频频出现报道失实的现象时,首先要考察的就是媒介自身生态环境的变化。
1 社会转型促动传媒调控机制的改变。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我们在考察当今中国媒介生态环境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背景。正如前文所言,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从高度合一到适度分离,权力领域的分化、权力结构的重组直接促成了传媒调控机制的变革。政府管制的放松和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媒体从原先一元化的刚性控制中逐渐脱离出来,实现了从组织性传播工具到大众传播媒介的转变。“党的逻辑”、“市场逻辑”以及正在兴起的专业意识成为传媒生存图景中三个互相推拉的力量。而“市场逻辑”由于其逐利性,刺激了虚假新闻的产生。
2 媒体数量急剧增加,结构日趋多元化。
适应社会需求,媒介自身成长迅速,这种成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量”上的增加。仅从1980年到1999年的二十年间,我国的报纸数量就从188家发展到2038家,广播电台从106家发展到299家,电视台则从38家发展到352家。同时,在规模上也在不断扩大,出现了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从1996年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1999年全国第一家广电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成立,至今,我国共有39家报业集团和19家广电集团。此外,省级卫视在数量和规模上亦不断壮大。
其次是结构的变化。在媒介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的同时,媒介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正如美国学者杰克·弗勒所言,“为了生存,每份报纸必须反映一个特别的读者群,通常情况下就如同手握一面镜子照着某一特别的地方,报纸必须和它的读者分享一种感觉、一系列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的分化带来了媒介结构的分化。在广播电视方面,综合电台、专业电台、有线、无线、卫星电视、网络电视等等不断涌现,打破了原有单一化、综合化的格局;而报纸则从比较单一的党的机关报结构发展为以机关报为主导的多层次、多品种的报业结构,周末报、晚报、都市报等商业性大众化报纸蓬勃发展。
媒体竞争的白热化使得部分记者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求得在竞争中暂时的优势地位。
3 受众群体分化,主体意识增强。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媒体的产业属性,受众的角色也发生转换,从以往的宣传对象成为“消费者”,享有信息知晓和传播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受众在媒体传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实现了从“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的转变。受众的主体意识开始复苏,需求也日趋多元与分化,频道和频率的专业化、报纸的专门化等等正是顺应这种趋势的体现。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一些记者生编乱造,失去了新闻应有的理性。
4 中国媒体的佈制改革让新闻从业者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媒介的体制以适当放权的方式拉开了渐进式改革的帷幕,市场的力量成为促使媒介制度变革的直接动力,可以说,当代中国的媒介体制变革是同整个国家的经济改革过程相伴而生的。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改革的起动使媒介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和制度环境发生了改变,媒介体制也开始发生变化。例如,在经济基础上,政府对媒介的财政补贴制度由于纸张价格飞涨、经济通货膨胀率急升等经济上的困窘不得不进行调整,有限的财政补贴不得不只重点投向各级党委机关报等处于体制核心的媒体,而其它处于相对边缘位置的报纸,如一些在“宣传指导”的重要性上居于次要地位的市民报纸则通过适当放权的形式被推向市场,不得不寻求其它方式来获取足够的财经来源。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从业者由从前的铁饭碗变成了“纸饭碗”,由从前的所谓“无冕之王”变成了“新闻打工仔”。生存环境的恶劣让部分记者目光短浅,为了取得利益不惜造假。 三、如何在转型期建设新闻的真实性
1 从业务技术层面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首先,记者编辑要正确报道事实。
新闻必须报道事实,把新闻要素交待清楚,严格核对事实,要注意细节的准确:重要的数据、人名、地名、机构名等,要有核对者表示正确无误的记号。如《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编辑采用了社会自由撰稿人的稿件,但是没有进行核对。在文中,我军赴索马里水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队遭到不明身份潜艇的跟踪,我军舰与之斗智斗勇,最终成功逼其浮出水面逃走。该报道并未指出潜艇的国籍,这就是事实不清楚。如果编辑认真核对相关细节,估计这篇假新闻也不会出炉。
其次,要注意交待可靠的新闻来源。
路透社在其采编人员手册中明确规定“路透社的每篇报道都应清楚明确的交待新闻来源。”法新社也有类似的规定:“通讯社的消息都要说明来源。来源要尽可能准确。评论、判断、估价核对事件的描述都要有来源。任何稿件都不能例外。”为什么交待新闻来源这么重要呢?路透社这样解释:交待新闻来源“一是为了使用户能对报道的可信性做出自己的判断,二是为了在报道受到质疑时保护我们的声誉。”
显然,在西方媒体看来,交待消息来源一方面可以表明新闻事实是有根据的,并非凭空捏造,从而增加新闻的可信性;另一方面则可以证明这些事实及蕴含其中的观点是由别人提供的,记者不过是转述而己,是否可信由读者自己判断。现在的假新闻也意识到消息来源的重要性,但是这些消息来源都是记者自己编撰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与路透社解释自己交待新闻来源的第二点不同,这些假新闻在报道受到质疑时不是维护媒体的声誉,而是使媒体的声誉更加受损。编辑看到报道中出现前后不一致的事实或者未明确交待消息来源的有争议的说法,应该提出质疑。如果发现消息来源有问题时,值班编辑必须与新闻作者沟通。如《人民政协报》刊发的《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提到消息来源,“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人民政协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机关报,是唯一的全国性统一战线报纸。在这个假新闻被发现后,新闻出版总署点名批评了该报。
最后,将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分开。
新闻客观性的基本主张是对事实进行准确的报道,同时,禁止在报道中公开采取立场。客观性,主张将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见区别开来。其主要假定是,新闻事实是客观的,对每个接受者都同样有效;个人意见是主观的,对他人而言缺乏合法性。
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就是向公众提供这种“客观的事实”。比如2009年的假新闻《杨振宁证实夫人翁帆怀孕3个月》一文,文中也有作者的判断,“这件事情的出现,引起的震动不亚于我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具备了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将作者的主观判断强加于虚假的事实。
2 从制度层面采取措施和保障。
首先是他律。
2009年2月20日,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分别对刊登有关我护航编队假新闻的《华西都市报》、《青岛早报》给予警告、罚款3万元等行政处罚,将造假者列入新闻从业不良行为记录数据库,终身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与此同时,新闻出版总署还印发《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要求各地新闻出版单位采取8项措施,制止虚假报道,切实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2009年11月,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又查处4家转载引用虚假报道的报纸,并采取三大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报刊采编活动。新闻出版部门对《人民政协报》刊登虚假新闻提出严厉批评,下达警示通知书,并责成报社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国家采取即时揭露,及时制止,严厉处罚的做法,可以起到相当有效的震慑遏制作用,使媒体刊登假新闻的成本加大,从侧面保证媒体积极维护新闻客观性,预防假新闻的出现。
由《半岛都市报》刊发的《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一稿,并不是由媒体首先发现是假新闻的,而是由报纸的读者发现的。青岛崂山市民在网上投诉:“我是一名青岛崂山市民,在崂山生活了20年,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崂山有个叫龙王庙的地方。《半岛都市报》记者为什么要捏造假新闻陷害我们崂山,给我们崂山抹黑,给我们崂山人抹黑,给青岛抹黑?”
另外,媒体需要自律。
媒体对虚假新闻的调查情况和处罚程序缺乏透明度。作为大众传媒,不仅应当对自己刊发虚假新闻的行为及时纠正,而且更应当向全社会公开对虚假新闻的调查过程、具体的处罚程序等全部信息,包括给予责任人公开说话的权利和空间。虚假新闻的处罚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对蓄意造假者,应当采取严惩不贷的做法,清除出新闻行业;二是对职业能力欠佳、新闻素养不够者造成的无心之过,则需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而不能简单地开除了之。无论哪种做法,都应当坚持做到处罚信息透明公开。《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一经发现是假新闻的第三天,《半岛都市报》发表《致歉声明及解聘公告》。
最后,重视媒体从业者的生存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新闻从业者们对自己的生存状况不满意,如何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新闻从业者如何维护新闻客观性,与假新闻决裂呢?
我们必须重视媒体从业者的生存条件和环境,让他们不只是为了穿衣果腹而从事新闻行业,让他们有更多的职业荣誉感,这是杜绝假新闻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邱沛篁等主编:《新闻传播百科全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陆晔:《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历史演进》,《新闻大学》1994年春季号。
[3]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第4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郑保卫:《新闻学导论》,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1998年第4次印刷。
[5]程天敏:《也谈“客观报道”》,《新闻界》1998年第5期。
[6]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美]约翰·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版。
[8][美]利昂·纳尔逊·弗林特著: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萧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3
[9]郭镇之:舆论监督、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J],电视研究,2000,(3)
[10]潘新:隐性假新闻的成因及规避对策[J],东南传播,2009,(10)
[11]唐润华:全面认识和大胆借鉴客观报道手法[J],国际新闻界,1997,(4)
[12]李韧:虚假新闻处罚中存在的问题[J],新闻记者,2008,(1)
[13]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48
责任编辑: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