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否定副词“白”与“干”的语义演变与多元动因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g198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设否定副词“白”(无代价/无效果)核心义出现早于预设否定副词“干”,二者在北宋时期的连用共现现象表明了副词“白”的语法化程度高于副词“干”.二者的语法化进程中展现的语义因子的遗传、句法功能的悬空、与神经中枢系统相似的“有限多联结结构”的语言规约制导是二者发生语法化的基础,二者的语法化历程中主客观语义的演变,揭示了语法化与主观化演变方向存在不一致现象,即语言的主观化仅为语法化进程中某一阶段的表现.
其他文献
“闻”在上古有平声和去声两个读音,去声的“闻”除了表示名词“名声”“声望”义外,还可以作动词.去声“闻”做动词用时表示的语法意义有不同看法,大多数人认为表示“被动”,有些人认为表示“声著于外”,近来有人还认为属于“达及态构词”.通过分析会发现,去声的“闻”义为“传播”“传出去”,表示的是和平声的“闻”相反的方向.可见,上古汉语中的去声别义有一种功能是表示动作的方向性.
张天翼以讽刺小说享誉文坛,学界在高度关注其讽刺小说艺术成就的同时,却忽视了他早期小说——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实绩.张天翼在文学生涯伊始,即开始了讽刺小说的实验.在风格上则呈现出多元并包的特质,或探索现实的讽刺,或抒发浪漫的感伤,或展露现代主义色彩.尽管早期小说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它却为张天翼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夯实了基础.就此,张天翼20世纪20年代的小说具有充分的学术史价值.
文化育人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校史文化是一所高校积淀的精神血脉,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构成.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几所高等院校为例,探讨红色校史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四方面的重要意义,分析红色校史文化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的现实困境,进而从改革教学模式、丰富实践形式、拓展宣传平台、打造育人环境等几个方面,拓展红色校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
李白是一位志在四方的游子,是一位永远在路上的旅人,是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化中一个天生的异类.尽管李白并非甘愿老死故乡之人,但他在常年流寓他乡深刻体验了世态炎凉,且始终怀才不遇、虚度岁月白首无成的境况下,其心灵深处依然滋生出与日俱增的浓挚深沉的故乡情结.于李白而言,故乡不但是物质意义上,也是精神意义上的永恒家园.但由于故乡已经物是人非、功业未建不甘身退等原因,暮年李白深陷于苦苦思归而始终未归故乡的精神困境中,注定了客死异乡的悲剧性人生结局.
体育美育是体育和美育的有机融合,是传统体育的健身、娱情和竞技功能的进一步延伸.体育教育专业开展体育美育教学改革,可以丰富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通过分析渤海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即科学设定专业培养目标,增加培养美育能力的课程,强化过程性评价的作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体育教师的美育能力,以期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体育美育教育教学服务社会的能力.
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阐释了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建党精神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它能够帮助大学生走出信念意志薄弱、理想信念知行矛盾、理想信念功利化、疏离社会理想等困境.高校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媒体影响等层面推进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基于CNKI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软件,以2000—2020年“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发展前沿进行分析,以呈现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研究发展脉络,分析其发展规律,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探索提供了学术依据.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青年学生与网络的关系更为密切.网络促进了学生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但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分析当前高校对青年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存在的不足,从提高重视程度、深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更好地开展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供新思路.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梳理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现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探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五维向度”培养模式:组织保障维度、课程思政维度、科研实践维度、制度管理维度、思想文化维度,以期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融合了创新的核心理念与创业教育的内涵要求而得出的新概念,旨在培养大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未来的教育.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学科定位模糊、与专业教育分离、教学资源不充足、校企合作难以展开等问题.为此,应尽早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定位,推动其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创设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丰富教师与课程资源,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实践平台,推动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