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及其与EB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55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肠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被认为起源于卡哈尔间质细胞及其前体干细胞,大多数存在c-kit基因突变,具有广谱的生物学行为,不同于典型的平滑肌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不仅提高了GIST的病理诊断准确率,也使其成为肿瘤分子分型及靶向治疗的经典模型。EB病毒是嗜B细胞病毒,但也与一些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恶性肿瘤及多种癌和平滑肌肿瘤相关,已有研究表明儿童AIDS病患者发生恶性间质瘤与EBV感染有关。该文对近年来GIST与EBV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在华北平原频繁遭受水资源匮乏威胁的今天,在黄土高原西部普遍推行节水农业,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首选手段。当地回族、汉族、撒拉族、保安族拥有一整套砂田种植农耕体制,能在年降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FOXO3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 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NSCLC组织中FOXO3a
患者男性,40岁。1个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内科住院期间MRI检查发现左下腹包块,约鸡蛋大小,自觉左腰部酸胀,余无不适。MRI示:左侧髂动脉外侧与左侧腰大肌之间占位性病变,压迫左
目的探讨AR在不同ER、PR状态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ER、PR在173例乳腺癌中的表达,依据结果分组:(1)AR状态分组:AR阳性组和AR阴性组;(2)ER、PR状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