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江航”)拟登陆科创板,募集资金5.31亿元,从该公司业绩增长情况来看,其过于依靠非经常性损益,且关联交易相当频繁,更重要的是其多项财务数据还存在巨额的勾稽差异,需要投资者警惕。
合肥江航的收入来源以航空氧气系统、机载油箱惰性化防护系统、飞机副油箱等航空产品为主。2016年至2018年,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67亿元、6.79亿元、6.61亿元,不难看出其营收规模在不断下降,营收下滑速度分别达25.35%、11.42%、2.72%。而在业绩方面,合肥江航2016年至2018年,分别实現净利润1068万元、5911.29万元和7109.87万元。其中2017年增速高达653.49%,然而如此高的增速却并非来自于日常经营,而是主要仰仗于政府补助及参股公司的投资收益,其2017年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高达5465.56万元,占净利润的比重达92.46%,扣非后其净利润仅为581.45万元,勉强盈利而已。这表明合肥江航主业的盈利能力尚待改善。
此外,合肥江航的关联交易也非常频繁。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关联销售金额分别达2.84亿元、3.17亿元、3.55亿元和2.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6.99%、46.61%、53.76%和66.72%,关联销售不但占比大,而且还不断增长。此外,其在上游采购中,也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报告期内,其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9825.63万元、1.02亿元、1.13亿元和4813.77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在3成左右。
对于关联交易金额重大的问题,合肥江航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我国航空防务装备研制、生产体系布局所致,该等分工布局有利于保证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因此在我国航空工业产业布局出现重大调整之前,该等关联交易将长期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成功上市,合肥江航大量的关联交易也会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这无疑对合肥江航的交易透明度以及信息披露都有更高的要求,而其背后可能产生的诸如利益输送、财务造假等风险,就需要投资者加以小心了。
合肥江航从事军工科研生产及配套业务,依据相关规定,从事军品配套的企业对应的军品业务可享受增值税免税的优惠政策。招股书披露,合肥江航2018年营业总收入为6.61亿元(如表1),其主营业务收入的89.9%来源于军品收入,这部分免交增值税,其余收入则需按16%交纳增值税(自2018年5月起,相关产品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至16%),按月平均计算收入后,可估算出其当年的含税营业收入金额约为6.73亿元,同期,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74亿元,剔除当期预收账款的减少额586.8万元,再将其与含税营业收入勾稽,差额为1.93亿元。按照常理,该部分收入因当期未收到现金,将导致经营性债权同等规模的增加。
合肥江航2018年的经营性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两项合计共5.57亿元,比2017年相同项目增加了6911.56万元。同时,剔除1333.85万元的坏账准备,则其应收部分实际增加金额为5577.71万元。然而,这却与理论应增加额1.93亿元相去甚远,差额达1.37亿元,也就意味着合肥江航有1.37亿元的营业收入没有相关债权的支持,存在虚增的嫌疑。要知道合肥江航含税营收总额约6.72亿元,而该部分比重高达20%。
为何会出现如此巨额的差异呢?当然,还要考虑到其将应收票据背书支付供应商货款等其他可能存在的特殊因素,如若其两成销售收入都因特殊情况而不能回款或形成债权,理应在招股书中给出合理解释,但并未见合肥江航在招股书有详细说明,这就难免令人生疑了。
以同样的方式核算其2017年的数据,仍发现营收存在勾稽异常。
招股书显示,2017年合肥江航实现营业总收入6.79亿元,当年军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90.37%,这部分不用考虑增值税,其余收入则适用于17%的增值税税率。按此推算后,其当年的含税营业收入金额约为7.03亿元。其合并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92亿元,剔除预收账款的减少额2149.7万元影响后,与含税营收相较少了9030.95万元,也就意味着其相关的经营性债权将出现相同规模的增加。
然而,翻看其资产负债表,其2017年末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金额达5.68亿元,较上年的6.02亿元减少了3405.91万元,一增一减下,与理论应增加额之间相差了1.24亿元,这就代表着其当年有1.24亿元的营业收入没有相关债权的支持,不知从何而来,而该部分占当年含税营收的比重达17.68%。
整体来看,合肥江航在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间存数亿元的营收无相关财务数据的支持,不排除存在虚增的可能,需要其给出合理的解释。
除了营收收入存在疑点外,合肥江航的采购数据与经营性负债的勾稽也同样存在异常。
招股书披露,2018年合肥江航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为2.13亿元(如表2),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54.02%,由此推算出其全年采购总额为3.94亿元,考虑到16%增值税的影响(注:税率下调情况同上),按月平均计算采购后,估算出其含税采购金额约为4.58亿元。而该部分含税采购金额会体现为同等规模的现金流的流出及相关经营性负债的增减变动,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2018年,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为2.12亿元,再剔除预付账款变动影响,与含税采购金额相较少了2.49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本期其经营性负债将会出现同等规模的增加。
2018年其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合计金额达4.26亿元,二者合计较上年增加金额为3947.45万元,但这却与理论应增加的2.49亿元经营性负债相差了2.09亿元。
同样,核算其2017年采购数据仍存巨额差异需要解释。
财报显示,2017年其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为1.84亿元,占比56.79%,由此推算出全年采购总额为3.24亿元,考虑到17%的增值税税率,估算出其含税采购总额为3.79亿元。同期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为2.47亿元,扣除预付账款变动后与含税采购相较多出了1.17亿元,理论上该金额将导致其经营性负债的增加。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2017年其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却较上年有所减少,二者合计减少金额达1725.20万元,反向变动下,其经营性负债与理论应减少额相差了1.34亿元。
此外,合肥江航的原材料采購数据与存货之间的勾稽也存在异常。
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合肥江航原材料采购总额为3.68亿元(如表3),相比同期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金额多出了8993.92万元,这也意味着该公司本期采购的材料并未全部耗尽,将计入存货中核算。
合肥江航的存货中主要包含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及在产品、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其中,2018年原材料金额为7003.25万元,较上期仅增加了968.34万元,但这与采购所余材料8993.92万元差距较大。
事实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领用库存材料,由于尚未完工或未实现对外销售,可能暂时计入在产品、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中核算,故该项目中也包含部分材料。具体来看,2018年合肥江航自制半成品及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合计较上期增加了1365.55万元,虽然招股书中未给出其中材料的含量,但倘若用当期直接材料占总成本的比例64.08%来估算的话,增加金额中材料含量约875.04万元,金额依旧甚微,加上该部分影响后其库存材料增加额与理论应增加额之间仍相差了7150.54万元。
同时,在对其2017年的存货相关数据进行核算时,发现其中也存在4974.19万元的差异,这需要公司做出合理解释。
关联交易频繁
合肥江航的收入来源以航空氧气系统、机载油箱惰性化防护系统、飞机副油箱等航空产品为主。2016年至2018年,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67亿元、6.79亿元、6.61亿元,不难看出其营收规模在不断下降,营收下滑速度分别达25.35%、11.42%、2.72%。而在业绩方面,合肥江航2016年至2018年,分别实現净利润1068万元、5911.29万元和7109.87万元。其中2017年增速高达653.49%,然而如此高的增速却并非来自于日常经营,而是主要仰仗于政府补助及参股公司的投资收益,其2017年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高达5465.56万元,占净利润的比重达92.46%,扣非后其净利润仅为581.45万元,勉强盈利而已。这表明合肥江航主业的盈利能力尚待改善。
此外,合肥江航的关联交易也非常频繁。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关联销售金额分别达2.84亿元、3.17亿元、3.55亿元和2.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6.99%、46.61%、53.76%和66.72%,关联销售不但占比大,而且还不断增长。此外,其在上游采购中,也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报告期内,其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为9825.63万元、1.02亿元、1.13亿元和4813.77万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在3成左右。
对于关联交易金额重大的问题,合肥江航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我国航空防务装备研制、生产体系布局所致,该等分工布局有利于保证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因此在我国航空工业产业布局出现重大调整之前,该等关联交易将长期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成功上市,合肥江航大量的关联交易也会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这无疑对合肥江航的交易透明度以及信息披露都有更高的要求,而其背后可能产生的诸如利益输送、财务造假等风险,就需要投资者加以小心了。
销售收入存虚增嫌疑
合肥江航从事军工科研生产及配套业务,依据相关规定,从事军品配套的企业对应的军品业务可享受增值税免税的优惠政策。招股书披露,合肥江航2018年营业总收入为6.61亿元(如表1),其主营业务收入的89.9%来源于军品收入,这部分免交增值税,其余收入则需按16%交纳增值税(自2018年5月起,相关产品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至16%),按月平均计算收入后,可估算出其当年的含税营业收入金额约为6.73亿元,同期,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74亿元,剔除当期预收账款的减少额586.8万元,再将其与含税营业收入勾稽,差额为1.93亿元。按照常理,该部分收入因当期未收到现金,将导致经营性债权同等规模的增加。
表1 与营业收入相关的数据(单位:万元)
合肥江航2018年的经营性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两项合计共5.57亿元,比2017年相同项目增加了6911.56万元。同时,剔除1333.85万元的坏账准备,则其应收部分实际增加金额为5577.71万元。然而,这却与理论应增加额1.93亿元相去甚远,差额达1.37亿元,也就意味着合肥江航有1.37亿元的营业收入没有相关债权的支持,存在虚增的嫌疑。要知道合肥江航含税营收总额约6.72亿元,而该部分比重高达20%。
为何会出现如此巨额的差异呢?当然,还要考虑到其将应收票据背书支付供应商货款等其他可能存在的特殊因素,如若其两成销售收入都因特殊情况而不能回款或形成债权,理应在招股书中给出合理解释,但并未见合肥江航在招股书有详细说明,这就难免令人生疑了。
以同样的方式核算其2017年的数据,仍发现营收存在勾稽异常。
招股书显示,2017年合肥江航实现营业总收入6.79亿元,当年军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90.37%,这部分不用考虑增值税,其余收入则适用于17%的增值税税率。按此推算后,其当年的含税营业收入金额约为7.03亿元。其合并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92亿元,剔除预收账款的减少额2149.7万元影响后,与含税营收相较少了9030.95万元,也就意味着其相关的经营性债权将出现相同规模的增加。
然而,翻看其资产负债表,其2017年末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金额达5.68亿元,较上年的6.02亿元减少了3405.91万元,一增一减下,与理论应增加额之间相差了1.24亿元,这就代表着其当年有1.24亿元的营业收入没有相关债权的支持,不知从何而来,而该部分占当年含税营收的比重达17.68%。
整体来看,合肥江航在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间存数亿元的营收无相关财务数据的支持,不排除存在虚增的可能,需要其给出合理的解释。
经营性负债异常
除了营收收入存在疑点外,合肥江航的采购数据与经营性负债的勾稽也同样存在异常。
招股书披露,2018年合肥江航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为2.13亿元(如表2),占采购总额的比例为54.02%,由此推算出其全年采购总额为3.94亿元,考虑到16%增值税的影响(注:税率下调情况同上),按月平均计算采购后,估算出其含税采购金额约为4.58亿元。而该部分含税采购金额会体现为同等规模的现金流的流出及相关经营性负债的增减变动,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表2 与采购相关的数据(单位:万元)
2018年,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为2.12亿元,再剔除预付账款变动影响,与含税采购金额相较少了2.49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本期其经营性负债将会出现同等规模的增加。
2018年其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合计金额达4.26亿元,二者合计较上年增加金额为3947.45万元,但这却与理论应增加的2.49亿元经营性负债相差了2.09亿元。
同样,核算其2017年采购数据仍存巨额差异需要解释。
财报显示,2017年其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为1.84亿元,占比56.79%,由此推算出全年采购总额为3.24亿元,考虑到17%的增值税税率,估算出其含税采购总额为3.79亿元。同期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为2.47亿元,扣除预付账款变动后与含税采购相较多出了1.17亿元,理论上该金额将导致其经营性负债的增加。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2017年其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却较上年有所减少,二者合计减少金额达1725.20万元,反向变动下,其经营性负债与理论应减少额相差了1.34亿元。
存货数据存疑
此外,合肥江航的原材料采購数据与存货之间的勾稽也存在异常。
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合肥江航原材料采购总额为3.68亿元(如表3),相比同期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金额多出了8993.92万元,这也意味着该公司本期采购的材料并未全部耗尽,将计入存货中核算。
表3 与存货相关的数据(单位:万元)
合肥江航的存货中主要包含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及在产品、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其中,2018年原材料金额为7003.25万元,较上期仅增加了968.34万元,但这与采购所余材料8993.92万元差距较大。
事实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领用库存材料,由于尚未完工或未实现对外销售,可能暂时计入在产品、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中核算,故该项目中也包含部分材料。具体来看,2018年合肥江航自制半成品及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合计较上期增加了1365.55万元,虽然招股书中未给出其中材料的含量,但倘若用当期直接材料占总成本的比例64.08%来估算的话,增加金额中材料含量约875.04万元,金额依旧甚微,加上该部分影响后其库存材料增加额与理论应增加额之间仍相差了7150.54万元。
同时,在对其2017年的存货相关数据进行核算时,发现其中也存在4974.19万元的差异,这需要公司做出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