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企业的办公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添置了大量的现代化信息设备(设备主要是指:台式计算机、工作站、报工机、工控机、打印机等),价值极高,资产规模和数量极大。但是这些财产,对于有些个人或者集体,依然在采用着传统的纸质人工手工记录的方式来记录财产的分配调拨等去向,这样的管理方式看上去很廉价方便,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这件事情,就会发现这样的管理方式已经慢慢的不能适应将来的经济发展了。需要有效提升信息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
关键词:信息设备;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信息化。
概述: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针对这些问题,该系统通过业务流程管理的方式,从而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设备来源不一致
(1)在信息设备采购中,由于硬件部分经费不足(审核减少),导致计算机数量不能与各单位上报数量对应。造成后续又打申请报告追加采购现象,增加管理成本。
(2)数控设备、计量设备采购时自带的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虽资产进行了整体登记,但对计算机、打印机后续管理包括建账、使用、维修、报废无法跟踪,不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3)采购合同中货物名称与实物铭牌型号规格不完全一致,而资产管理中,每个班组都是独立维护台账和资源信息的,存在维护分界点,且缺乏沟通,因此导致帐实不符。
(二)信息设备资产维护方式存在漏洞
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每个班组都是独立维护台账和资源信息的,存在维护分界点。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维护人对对信息更新不及时,就会导致维护分界点两边所拥有的信息不一致,最终是信息化设备资产管理出现不合理的情况。由于信息化设备数量庞大且流动性比较强,尽管各个设备台账维护责任人能够保证在日常运维工作后及时维护、更新负责的资源信息,但是,基于信息化设备的特殊性,这种方法依然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设备调拨签字难跑,纸质调拨单易丢失、信息传达不及时、帐物调整有延时性等都可能导致帐实不符的情况。
二、信息化设备资产管理流程研究
通过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不仅能够规范相关流程,还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最终大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公司希望通过对资产管理的探究能够实现设备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集中化。以网上流程的方式管理信息设备,能够实现对信息设备资产的全过程监管,从而实现业务管理专业与信息专业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一)开展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1)资产管理流程优化
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业务流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预算、采购渠道、验收(登记)、领用、变更、维修、报废全流程梳理,精细每个环节,制定规范模板,要做到分工明确,并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责任到人,才能最终实现高效管理的目标。
(2)信息系统集成
打通信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与ERP资产业务通道,全面建立自动对应核查关系,统筹规划计算机资产业务信息化,流程网络化。这样做,不仅为决策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了证据,还促进了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系统功能实现
(1)设备登记流程
该模块主要实现对新采购设备登记录帐管理。设备采购分为零星采购和集中采购,设备采购回来后由设备主管部门资产管理员办理设备登记手续。
各单位零星采购:设备主管部门进行登记->信息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确认->财务部确认资产录入ERP系统;
集中采购:设备主管部门进行登记->财务部确认资产录入ERP系统。
(2)设备调拨流程
各单位提交设备新增、以旧换新需求计划,报设备主管部门;
设备主管部门根据需求办理设备调拨手续:调出单位信息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确认->调出单位会计进行资产确认->调入单位信息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确认->调出单位会计进行资产确认->设备主管部门资产管理员确认->财务部在ERP中调整资产帐;
(3)设备上交流程
各单位上交需要报废的设备;
申报单位提交设备上交流程->申报单位审批意见(处长及以上领导)->提交设备主管部门进行技术鉴定->设备主管部门审批->资产管理员接收设备->技术人员进行硬盘处理;
(4)设备报废流程
办公自动化设备无利用价值,由设备主管部门资产管理员统一提交报废申请->设备主管部门鉴定->公司领导审批->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处理->财务部进行资产销账;
三、资产系统化管理成效
(一)利用系统流程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自动对实物进行自动编号,进而打印实物三码标签,为每个资产发行“资产身份证”,同时建立资产台账,可以动态、实时的跟踪设备的使用情况。
(二)实现了帐卡物统一管理,通过在资产盘点中对资产编码、设备编码以及资产价值信息的拆分与初始化,为公司信息化设备资产统一管理奠定了基础。为每个资产发行“身份标签”,保证了帐物一致。
(三)信息系统的使用带来了管理模式的改变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节省了人为各处跑签字等繁琐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结论
通过对信息设备资产管理流程信息化研究与实践,工作效率明顯提高,队伍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流程进一步清晰严谨。
基础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基,尽管很繁琐但非常重要。工作实践中不仅需要理论指导、严格管理,推进过程中更需要科学管理,需要耐心、细致,领导要带领全员参与,最后形成规范标准。对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事实,必须要客观评价,敢于担当的精神来处置。
计算机资产只是公司资产的一类,要全面管好资产,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好设备资产的效能,至少还需要3~5年。资产管控好了,也为智能制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班克斯《企业自查管理和筹资风险》经济管理出版社
[2]容焱、刘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技能与案例》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邱希善《固定资产会计》1998中国审计出版社
[4]李梅香《资产管理实务》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信息设备;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信息化。
概述: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针对这些问题,该系统通过业务流程管理的方式,从而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设备来源不一致
(1)在信息设备采购中,由于硬件部分经费不足(审核减少),导致计算机数量不能与各单位上报数量对应。造成后续又打申请报告追加采购现象,增加管理成本。
(2)数控设备、计量设备采购时自带的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虽资产进行了整体登记,但对计算机、打印机后续管理包括建账、使用、维修、报废无法跟踪,不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3)采购合同中货物名称与实物铭牌型号规格不完全一致,而资产管理中,每个班组都是独立维护台账和资源信息的,存在维护分界点,且缺乏沟通,因此导致帐实不符。
(二)信息设备资产维护方式存在漏洞
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每个班组都是独立维护台账和资源信息的,存在维护分界点。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维护人对对信息更新不及时,就会导致维护分界点两边所拥有的信息不一致,最终是信息化设备资产管理出现不合理的情况。由于信息化设备数量庞大且流动性比较强,尽管各个设备台账维护责任人能够保证在日常运维工作后及时维护、更新负责的资源信息,但是,基于信息化设备的特殊性,这种方法依然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设备调拨签字难跑,纸质调拨单易丢失、信息传达不及时、帐物调整有延时性等都可能导致帐实不符的情况。
二、信息化设备资产管理流程研究
通过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不仅能够规范相关流程,还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支出,最终大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公司希望通过对资产管理的探究能够实现设备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集中化。以网上流程的方式管理信息设备,能够实现对信息设备资产的全过程监管,从而实现业务管理专业与信息专业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一)开展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1)资产管理流程优化
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业务流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预算、采购渠道、验收(登记)、领用、变更、维修、报废全流程梳理,精细每个环节,制定规范模板,要做到分工明确,并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责任到人,才能最终实现高效管理的目标。
(2)信息系统集成
打通信息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与ERP资产业务通道,全面建立自动对应核查关系,统筹规划计算机资产业务信息化,流程网络化。这样做,不仅为决策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了证据,还促进了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系统功能实现
(1)设备登记流程
该模块主要实现对新采购设备登记录帐管理。设备采购分为零星采购和集中采购,设备采购回来后由设备主管部门资产管理员办理设备登记手续。
各单位零星采购:设备主管部门进行登记->信息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确认->财务部确认资产录入ERP系统;
集中采购:设备主管部门进行登记->财务部确认资产录入ERP系统。
(2)设备调拨流程
各单位提交设备新增、以旧换新需求计划,报设备主管部门;
设备主管部门根据需求办理设备调拨手续:调出单位信息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确认->调出单位会计进行资产确认->调入单位信息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确认->调出单位会计进行资产确认->设备主管部门资产管理员确认->财务部在ERP中调整资产帐;
(3)设备上交流程
各单位上交需要报废的设备;
申报单位提交设备上交流程->申报单位审批意见(处长及以上领导)->提交设备主管部门进行技术鉴定->设备主管部门审批->资产管理员接收设备->技术人员进行硬盘处理;
(4)设备报废流程
办公自动化设备无利用价值,由设备主管部门资产管理员统一提交报废申请->设备主管部门鉴定->公司领导审批->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处理->财务部进行资产销账;
三、资产系统化管理成效
(一)利用系统流程的方式对设备进行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自动对实物进行自动编号,进而打印实物三码标签,为每个资产发行“资产身份证”,同时建立资产台账,可以动态、实时的跟踪设备的使用情况。
(二)实现了帐卡物统一管理,通过在资产盘点中对资产编码、设备编码以及资产价值信息的拆分与初始化,为公司信息化设备资产统一管理奠定了基础。为每个资产发行“身份标签”,保证了帐物一致。
(三)信息系统的使用带来了管理模式的改变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节省了人为各处跑签字等繁琐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结论
通过对信息设备资产管理流程信息化研究与实践,工作效率明顯提高,队伍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流程进一步清晰严谨。
基础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基,尽管很繁琐但非常重要。工作实践中不仅需要理论指导、严格管理,推进过程中更需要科学管理,需要耐心、细致,领导要带领全员参与,最后形成规范标准。对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事实,必须要客观评价,敢于担当的精神来处置。
计算机资产只是公司资产的一类,要全面管好资产,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好设备资产的效能,至少还需要3~5年。资产管控好了,也为智能制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班克斯《企业自查管理和筹资风险》经济管理出版社
[2]容焱、刘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技能与案例》2003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邱希善《固定资产会计》1998中国审计出版社
[4]李梅香《资产管理实务》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