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是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能力素质的“倍增器”

来源 :继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157967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客观分析了加强新型作战力量部队指挥军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新型;作战力量;部队;指挥军官;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美军等世界军事强国的人才培养经验证明,继续教育是科学提升军官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有资料显示,军事人才必须以每年6%~10%的速度更新知识,才能有效应对不断发展的军事斗争准备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信息化体系作战建设需求和应对多领域安全威胁的严峻挑战,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在调整完善传统作战力量的基础上,纷纷把建设新型作战力量,作为战略重点,超前规划,优先发展,并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面对着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仅迫切要求我军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在知识底蕴、能力素质上务必紧跟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而且对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加强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对于我军而言,牵引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有效“动力”源自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及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战略需求。把新型作战力量部队作为军队建设的急先锋和战场制胜的“杀手锏”,必然是军事科技最先进、最前沿的力量集合,是由“体能型”、“技能型”向着更为高级的“智能型”部队转变的杰出代表。
  这一客观现实对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
  一是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要求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能够快速补充、更新、拓宽与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
  二是快速生成战斗力的作战能力。要求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应努力使当前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和新装备成为飞速提升我军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科学发展的有机养分,进而促进部队强悍的军事打击能力和战略威慑能力的快速生成。
  三是过硬的战略素养。要求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在管理训练和军事行动中,应明确自身所担负的战略使命,不断提升战略思维、战略筹划、战略预见、战略执行、战略调控等能力素质。这是新型作战力量部队能否有效发挥战场杀手锏功能的关键所在。
  四是果敢的创新精神。要求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在军事行动中能够大胆创新、自觉摒弃因循守旧的传统思维牵绊,创造性地获取战场指挥的决策优势。
  五是科学的管控艺术。要求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能够根据部队建设的新理念、新特点与新模式,有效自觉地实施科学化管控,确保部队在未来战争中“逢敌必亮剑、亮剑必破敌”。
  六是高超的信息素质。要求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积极的信息意识、强大的信息能力、坚定的信息心理和高尚的信息道德。这是指挥军官基于信息系统在新型作战力量平台上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所在。
  以上这些能力素质的培养与塑造不仅需要延长教育时间,而且也必须采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模式,才能满足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动态发展的强烈需求。
  值得指出的是,在美军的重要部队中,一名从少尉晋升到将军的空军军官在其20~30年的军旅生涯中通常要入院校进修4~6次。很明显,单纯依靠一次性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必须依靠继续教育的培养功能来逐步实现其能力素质的科学跃升。
  与军事院校的传统学历教育相比,继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特点与显著优势,是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能力素质培养中不可缺少、相互衔接的重要环节。院校学历教育给予的是最基本的知识和公共性技能,而继续教育则更注重对指挥军官某一方面急需提高的能力素质进行追加性教育和重点培养,是在原有知识素养基础之上的再提升,再塑造,特别是对高层次复合型指挥人才尤为适用。
  一是教学目的针对性强。继续教育可以从瞄准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存在的弱点或需要提高的方面入手,扬长补短,需要增强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是一条有效解决受教育者能力素质短板的快捷途径。
  二是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继续教育可根据需要,灵活融合新思想、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等作为教学内容,始终把着眼点放在主动适应新型作战力量部队各指挥岗位的任职能力需求上。
  三是教学形式呈多元化。继续教育针对受教育者的基础与需求的不同,可采取函授、远程教育等方式,有效对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能力素质进行集中强化、系统教育、科学培养。
  由于继续教育具有以上的这些特点和优势,因而对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达到时代所赋予的高要求,具有极大推动作用,故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势必会在我军今后的军事人才培养实践中得到证明,其深远意义也必将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予以足够重视,不断努力加强继续教育系统工程的建设力度。
  二、现有继续教育对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培养所存在的不足
  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曾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迫切需要的。”这句话在当前我军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人才培养中依然客观存在。虽然,经过不懈努力,我军的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应该看到,与外军相比,由于受到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等客观因素制约,还无法更为有效地满足我军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提高能力素质的迫切要求,其主要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不足使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继续教育开展受限
  从总体比例上看,我军新型作战力量部队绝大多数指挥军官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知识老化问题较为严重,同时针对知识拓展与更新的继续教育机构、体制与力量也相对薄弱。客观地说,当前多数部队和机关对学历教育比较重视,但对继续教育的地位、作用、特点及优势缺乏足够认识,某些人员把继续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辅助教育,一些院校与部队也相继出现了撤并继续教育机构、挤占继续教育资源等不良现象,甚至有些单位将继续教育当成解决文凭、资历镀金的手段,造成了引导错误,监管失范,致使教育的质量大幅滑坡,严重影响继续教育的开展,这些问题对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继续教育及后续培养都极为不利。   (二)体制不健全使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继续教育质量不高
  目前,继续教育工作客观存在着缺乏长远规划、组织管理较为松散、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不足,特别是适应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培养特点的继续教育模式并未系统建立起来。
  首先,当前军事院校继续教育的领导管理,分别由总部相关部门,军兵种(大军区)的业务部门负责,各自组织调研,各自制订培训计划,各自进行培训,在全军缺少一个多军兵种联合性的军官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很难实现带有全局性的教育规划和管理。
  其次,新型作战力量部队人员岗位变化快,也导致部分指挥军官愿意学习那些军地通用的公共技能和业务,例如法律、计算机、英语、经济管理等课程,往往不愿立足本职岗位开展急需课程的学习。这样就违背了继续教育的初衷,也使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大为降低。
  此外,工学矛盾也导致了需要培训的军官缺少进修机会,特别是分派、公差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三)流于表面形式使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继续教育举步维艰
  例如新型作战力量部队需要指挥军官具备过硬的信息素质,而不同的岗位需求对指挥军官信息素质的要求又存在着明显差异和侧重点的不同。因此,对继续教育的种类与层次都要远远超过普通意义上的培训教育。但目前的继续教育多流于表面,深层次的继续教育难以推广。
  主要表现为:
  其一,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继续教育缺乏科学的管理监控。
  其二,远程教育受网络资源、安全保密、硬件投入限制,还处于初始阶段。
  其三,高端继续教育虽然是新型作战力量部队急需的,但由于受到培训能力和投入经费限制,军官受训比例往往较小。例如一所普通军事院校的继续教育机构年均邀请若干名专家学者讲学尚能承担,但若想聘请两院院士、资深专家等学术名人长期担任客座教授,仅讲课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其四,军地间的时代差、技术差、人才差等问题难以消除,彼此沟通不畅、信息无法共享、资源无法交流的现状仍亟待解决。综上所述,一些继续教育机构在表面上往往是风风火火,统计数据一片大好,但实际情况却是隐藏在数据背后受训军官整体素质的“浮高”。
  (四)课程更新乏力使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继续教育濒于落伍
  造成继续教育质量不高的因素中,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不科学,内容更新乏力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有些课程内容多年老一套,陈旧、重复、空泛,导致学之昏昏欲睡;二是有些课程奉行拿来主义,照搬其他教材,使教材成为空中楼阁,对指挥军官的技能素养和业务水平的再提升没有多少帮助;三是课程往往注重大而全,将课时分配采取撒胡椒面的方式,造成教学目的不明确、主干不突出、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四是课程缺少多元化,没有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对象的不同,分层次制定教学计划和设置教学内容。此外,继续教育师资力量对教材解读、讲义编写等也会对课程内容产生不小影响。
  三、提高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质量的几点对策
  新型作战力量既是我军建设与发展的新增长点、战斗力的“倍增器”,又是当前军事核心能力塑造乃至国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要“发展新型作战力量”。这体现了党对军事力量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如何完成好这一重要的使命任务?必须要有大量的高素质、高能力的指挥军官作支撑。而继续教育则是有效提高指挥军官能力素质的法宝利器。因此,必须努力做好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的培养工作,以便使其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岗位、新任务与新使命的强烈需求。
  (一)抓好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的顶层设计
  科学的顶层设计是引导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关键。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的顶层设计涉及方方面面,从环节上与学历教育相比没有实质性差别,但受培养对象、教育需求、教学标准和培训手段等影响,其具体执行内容又与学历教育有着较大不同。
  因此,在抓顶层设计建设时,一方面,必须要针对培养对象的基本需求设立教育培训机构、建立课程体系、组织教员队伍和建设教学设施。建议在全军成立一个军兵种联合的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负责继续教育的全局规划、组织协调和统一管理,率先在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群体中开展“精英化”的继续教育培训。
  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继续教育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必须对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队伍进行系统调研,依据能力需求模型及培养现状来确定教育规模、教学力量及规章制度等,使有限的投入产出,实现最大化、最优化。以此,科学提高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能力素质。
  (二)创新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的培训手段
  大多数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因常年担负繁重的战备与训练任务而不适合脱产培训的教育方式,而目前的函授教育虽然可以解决在职学习问题,但又无法从根本上有效满足军官能力培养的强烈需求。因此,继续教育的培训手段必须向现代远程信息化教育转变。
  随着我军新型作战力量部队建设的发展和军队院校教育训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设施正在不断改善,依托网络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硬件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为此,对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开展继续教育,必须紧跟信息化建设需求,按照远程网络教育的特点规律,结合部队实际,不断创新培训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师资力量,积极探索和建设具有我军新型作战力量部队特色的远程继续教育体系,力求达到“一网联三军,天涯若比邻。课程真精彩,教育超给力”的神奇功效。
  (三)改革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
  新的形势要求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继续教育工作必须大力施行军事院校、新型作战力量部队、地方机构联合办学的“供需型”联合培养模式。部队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具体要求,与军事院校及地方机构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参与教学评价和成绩考核等。
  在以上三者中,部队扮演“用户”角色提需求,军事院校负责装备与指挥技能、管理艺术、信息能力等军事素质的培训,而地方相关机构,则以加强顶尖科技人才培训为主,不断增强指挥军官知识能力体系的前沿性深造。为此,要在严格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改革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走出一条军地“联合调研、联合教学、联合攻关、联合考核、联合评估”的“五联培训模式”。   (四)调整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
  新型作战力量的“新”包含有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新训法等多重含义。这些“新”的含义要求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要紧跟部队实际和科技发展前沿,充分借鉴外军成功经验进行内容更新,积极调整课程体系,把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有机融合到课程体系中,逐步锻造和培养指挥军官全新的能力素质,使之与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相匹配。
  为此,一方面,要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尽可能做到细化分工,在培训规模上尽可能扩大受教育的比例,在培训时间上可根据内容不同,科学进行灵活调整,等等。
  例如对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进行信息知识教学时,应大胆改革课程体系,尽量删减繁琐的理论灌输,力求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并尽量突出趣味性与生动性。这样,在开展继续教育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指挥军官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信息知识乐此不疲,进而逐步树立起科学、正确的信息观。
  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突出指挥军官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力度。例如可紧密结合新型作战力量部队建设和运用的特点规律,根据部队岗位的紧迫需求,及时开设新装备轮训班、联合演习指挥培训班、战略素质培训班、信息系统指挥培训班、海空联合作战指挥培训班、特种作战指挥培训班等继续教育课程,不仅可以解决院校学历教育资源受限的问题,而且也将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岗位任职能力。
  (五)加强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
  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制度的不健全是造成继续教育短视、短期行为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一是要积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务必杜绝特殊化现象,要用规章制度来避免继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
  二是要加强监管规范的各项机制建设。应清醒地认识到,严格的制度监管是确保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和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是要加强制度的动态化调整机制建设。应根据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能力素质现状,在形势与任务的发展变化中,在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根据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求证和随机调整原有的制度规定,努力形成动态化的制度调整机制。
  例如,应根据目前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的特殊性和高要求,重点完善以下九项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并随时准备做好动态性调整工作。第一是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继续教育的统筹规划制度,第二是组织协调制度,第三是检查监督制度,第四是调研求证制度,第五是考核评估制度,第六是奖惩激励制度,第七是学员管理制度,第八是经费使用制度,第九是人才保障制度等。力求以新型作战力量指挥军官的“精英化”继续教育为牵引,有效带动全军继续教育工作的整体跃升和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解放军报,2010-10-28.
  [2]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海湾战争(上)——美国国防部致国会的最后报告[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
  [3]余玲.世界主要国家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探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3).
  [4]李新民.应重视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建设[J].政工导刊,2011,(2).
  [5]王集超.军队继续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层次与实践功能[J].继续教育,2011,(6).
  [6]李艳芳,昔英义.试论军队继续教育应确立的发展理念[J].继续教育,2011,(9).
  [7]丁向丽,高化猛,朱晓翠.美军任职教育主要做法及启示[J].继续教育,2011,(12).
  【责任编辑:李养正】
其他文献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得到实施,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根植于东北,发展于东北的高等学校,其
我国继续教育的改革要进行战略性转型,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进行。我国继续教育的战略性转型表现为三个方面:由补充型转向主体型,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由低端型转向高端型。
摘要:继续教育体系中,企业培训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鲜明特点。基于企业运营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培训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计,是企业培训设计需要着重关注的三大核心要素。理清三大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把握制约企业培训绩效的关键所在,有助于构建企业培训在初始设计阶段的框架体系,为企业培训实施提供方向性指引和保障。  关键词:企业培训;培训设计;核心要素;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CNMARC著录信息块的著录方法遵循的是中国文献著录标准和编目规则,最适合于中文文献编目,它衍生于UNIMARC,著录方法与国际标准趋于统一,但将西文图书著录于CNMARC,会产生许多
俄罗斯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信息机构之一,在执行政府公共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政府公共政策进入图书馆的两条途径,原由以及作用等问题。
论文通过对国内120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调查,揭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论文举例说明通过修改ILASII数据库属性改变数据库所属分系统,从而共享各分系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