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市青羊区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跨区域合作为途径,采取沉浸式学习方式,打造社区教育“云上学习”模式,为学习者创设更便捷的学习环境,为广大市民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云上学习”模式的提出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事实上,终身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成为国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发展目标,而便捷、丰富、灵活则应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的时代要求。
随着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社区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有的社区教育主要开展方式,即线下面对面课程和聚集性活动受到了限制。从青羊四级社区教育机构反馈的信息和数字平台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市民的学习需求并未减少,反而不断增长。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这对社区教育的线上发展、教育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是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在走过三十余年发展历程后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青羊区的工作思路和实现路径是:
第一,以互联网、5G、VR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基础手段,打造广域的具有实用性和便捷性的市民智能化学习环境和技术性服务平台,营造突破行政区域限制的广域终身学习氛围。
第二,依托智能化学习环境和技术性平台,创建“双头互动、多元互补”的合作模式,搭建全方位合作的多区域合作体,实现跨区域、多层面的共享合作。
第三,依托智能化学习环境和数字化平台,依靠多边合作、打造教育景观的方式,丰富社区教育课程;通过推动沉浸式学习在终身学习领域内的实践探索,完善服务手段,多方位地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社区教育“云上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以科技手段打造智能学习环境
在当前“互联网+”的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下,“云上学习”模式突破了时空界限,可以根据学习者需求随时随地、个性化地提供学习资源和帮助,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使学习需求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其重要性日益彰显。
为此,青羊区社区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手段,致力于打造更加开放、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一是打破知识获取壁垒,提升学习者黏度。我们依托微信这一用户最广泛的公共社交平台,建立了“学在青羊”小程序、“学习型青羊”公众号、班级群、教师群等多种学习交流平台,使学习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快速、开放、便捷,极大地激发了居民的主动性,使其成为社区教育的忠实参与者。
二是以当下“互联网+”、5G等新技术为基础手段,建立实时、完整的社区教育学习信息数据库,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屏”快速发布,创设更加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多方位、多角度、全景即时呈现社区教育的各项指标,实现对不同学习场景、不同学习人群的定向细分,精准把握学习者的需求,为社区教育发展策略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并营造更为广域的终身学习氛围。
(二)以共享平台实现跨域联动
在推进社区教育发展进程中,如何有效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一直是社区教育实践探索中受到广泛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跨区域社区教育领域的合作和资源的整合共享不仅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减少重复性投资、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还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合理布局、均衡配置和资源共享,体现教育公平。青羊区在社区教育实践中,采用的就是这种跨区域社区教育领域的合作和资源的整合共享方式。
1.“双头互动”:即依托“中心城市”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社区教育“双头互动”的跨区域间中心城市的教育服务合作方式。成都市青羊区通过与重庆市南岸区、丰都区等中心城市社区教育机构签订长期社区教育服务合作协议,依托微信小程序“社区教育平台”和数据收集交互系统“实时数据监测屏”,建立起了一种跨行政区域的社区教育服务联盟,分别发挥各自在社区教育和青少年服务领域的优势,构建了在社区教育服务资源、人才交流、合作途径和信息共享等多方位的合作渠道,促进了川渝兩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目标的形成。
2.“多元互补”:依托跨行政区域不同发展特色的社区教育机构间的深入合作,通过“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相结合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实现社区教育跨区域“多元互补”的合作模式。如青羊区与蒲江县在中西部率先推行了“青蒲对流”模式,即通过建立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合作交流机制、区街居三级社区教育机构对口帮扶机制、场地资源共享机制、课程合作开发机制,促进了双方各自的社区教育资源深度共享。双方还合作共建“茶艺师工作室”、“烘焙师工作室”等名师工作室,合作开发“骑游—茶艺”、“竹编—阳台菜园”等学习体验项目,推动了青羊区与蒲江县在社区教育领域内的互补性合作。另外,与攀枝花市、阿坝州、巴中市等区域的合作则是在这种模式下,订单式选择与对方合作的领域和教育项目,实现了双方教育服务的互补。
“双头互动”和“多元互补”的合作模式,在合作的力度、深度、广度上都与我们过去仅局限于区域内的教育资源整合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实践,有利于我们开展跨区域的借力、多领域合作和深层次交流,最终实现跨区域的融合发展,满足更广域的市民教育服务需求,实现更便利的终身学习立体交互。
(三)以精准服务促进有效学习
在营造智能化学习环境和创造更广域的学习机会的同时,我们必须思考:如何精准服务新时代老百姓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持续提高社区教育的服务质量,如何不断促进社区教育的有效学习,如何更好地线上线下结合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等实践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青羊区通过进一步挖掘已有的社区教育示范项目和优秀课程,打造微型、多维的“沉浸式”社区教育综合服务体,推动区域社区教育的升级转型。
以“靓点生活DIY——美丽家园·宜居青羊”项目为例, 首先,青羊区依托大数据信息库的科学使用,打造“一站定制”的社区教育服务。在区域公益课程线下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托“数字监测屏”的实时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习者需求,将区域内热门的插花、园景打造、红酒咖啡品鉴、家庭烘焙、中国香文化、摄影、绘画等优质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建设场景化、独特化的教育景观,打造市民学习休闲相结合的教育示范空间,并依托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为市民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促进社区教育中的空间使用和课程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青羊区依托“学在青羊”微信小程序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课程,结合实地场景体验,辅以读本、微课程等多种学习方法,现场、微信、直播等多种即时交流方式,构建了沉浸式的学习场景,使学习者轻松获得便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多维度学习体验,更有利于实现社区教育的有效学习。
不论是“一站定制”还是“多维沉浸”的学习体验,都有别于过去我们普遍提供的传统、线下、单一的教育服务,使在信息时代的社区教育更为综合立体、科学有效,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各层次各群体的市民提供丰富和适合的教育服务,满足了各类人群的终身学习需求。
“云上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展望
未来,社区教育的发展无论从服务更广域的市民终身学习的角度,还是从满足学习者更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的角度,都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创设更为便捷的学习环境,使教育向学习者全面开放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在今后几年实现社区教育服务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在共享资源、协同工作和提高社会效益上的作用日趋明显,其对于实现社区教育服務的跨区域资源整合和不断丰富社区教育内涵也越发重要。所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实践探索和应用研究,是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区教育发展方式研究”(SC19A011)】
(彭远明,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党组书记;柏恒,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陈莹,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研究部教师)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email protected]
“云上学习”模式的提出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事实上,终身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成为国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的发展目标,而便捷、丰富、灵活则应是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的时代要求。
随着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社区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有的社区教育主要开展方式,即线下面对面课程和聚集性活动受到了限制。从青羊四级社区教育机构反馈的信息和数字平台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市民的学习需求并未减少,反而不断增长。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这对社区教育的线上发展、教育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是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在走过三十余年发展历程后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青羊区的工作思路和实现路径是:
第一,以互联网、5G、VR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基础手段,打造广域的具有实用性和便捷性的市民智能化学习环境和技术性服务平台,营造突破行政区域限制的广域终身学习氛围。
第二,依托智能化学习环境和技术性平台,创建“双头互动、多元互补”的合作模式,搭建全方位合作的多区域合作体,实现跨区域、多层面的共享合作。
第三,依托智能化学习环境和数字化平台,依靠多边合作、打造教育景观的方式,丰富社区教育课程;通过推动沉浸式学习在终身学习领域内的实践探索,完善服务手段,多方位地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社区教育“云上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以科技手段打造智能学习环境
在当前“互联网+”的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下,“云上学习”模式突破了时空界限,可以根据学习者需求随时随地、个性化地提供学习资源和帮助,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使学习需求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其重要性日益彰显。
为此,青羊区社区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手段,致力于打造更加开放、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一是打破知识获取壁垒,提升学习者黏度。我们依托微信这一用户最广泛的公共社交平台,建立了“学在青羊”小程序、“学习型青羊”公众号、班级群、教师群等多种学习交流平台,使学习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快速、开放、便捷,极大地激发了居民的主动性,使其成为社区教育的忠实参与者。
二是以当下“互联网+”、5G等新技术为基础手段,建立实时、完整的社区教育学习信息数据库,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屏”快速发布,创设更加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多方位、多角度、全景即时呈现社区教育的各项指标,实现对不同学习场景、不同学习人群的定向细分,精准把握学习者的需求,为社区教育发展策略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并营造更为广域的终身学习氛围。
(二)以共享平台实现跨域联动
在推进社区教育发展进程中,如何有效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一直是社区教育实践探索中受到广泛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跨区域社区教育领域的合作和资源的整合共享不仅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减少重复性投资、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还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合理布局、均衡配置和资源共享,体现教育公平。青羊区在社区教育实践中,采用的就是这种跨区域社区教育领域的合作和资源的整合共享方式。
1.“双头互动”:即依托“中心城市”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社区教育“双头互动”的跨区域间中心城市的教育服务合作方式。成都市青羊区通过与重庆市南岸区、丰都区等中心城市社区教育机构签订长期社区教育服务合作协议,依托微信小程序“社区教育平台”和数据收集交互系统“实时数据监测屏”,建立起了一种跨行政区域的社区教育服务联盟,分别发挥各自在社区教育和青少年服务领域的优势,构建了在社区教育服务资源、人才交流、合作途径和信息共享等多方位的合作渠道,促进了川渝兩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目标的形成。
2.“多元互补”:依托跨行政区域不同发展特色的社区教育机构间的深入合作,通过“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相结合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实现社区教育跨区域“多元互补”的合作模式。如青羊区与蒲江县在中西部率先推行了“青蒲对流”模式,即通过建立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合作交流机制、区街居三级社区教育机构对口帮扶机制、场地资源共享机制、课程合作开发机制,促进了双方各自的社区教育资源深度共享。双方还合作共建“茶艺师工作室”、“烘焙师工作室”等名师工作室,合作开发“骑游—茶艺”、“竹编—阳台菜园”等学习体验项目,推动了青羊区与蒲江县在社区教育领域内的互补性合作。另外,与攀枝花市、阿坝州、巴中市等区域的合作则是在这种模式下,订单式选择与对方合作的领域和教育项目,实现了双方教育服务的互补。
“双头互动”和“多元互补”的合作模式,在合作的力度、深度、广度上都与我们过去仅局限于区域内的教育资源整合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实践,有利于我们开展跨区域的借力、多领域合作和深层次交流,最终实现跨区域的融合发展,满足更广域的市民教育服务需求,实现更便利的终身学习立体交互。
(三)以精准服务促进有效学习
在营造智能化学习环境和创造更广域的学习机会的同时,我们必须思考:如何精准服务新时代老百姓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持续提高社区教育的服务质量,如何不断促进社区教育的有效学习,如何更好地线上线下结合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等实践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青羊区通过进一步挖掘已有的社区教育示范项目和优秀课程,打造微型、多维的“沉浸式”社区教育综合服务体,推动区域社区教育的升级转型。
以“靓点生活DIY——美丽家园·宜居青羊”项目为例, 首先,青羊区依托大数据信息库的科学使用,打造“一站定制”的社区教育服务。在区域公益课程线下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托“数字监测屏”的实时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学习者需求,将区域内热门的插花、园景打造、红酒咖啡品鉴、家庭烘焙、中国香文化、摄影、绘画等优质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建设场景化、独特化的教育景观,打造市民学习休闲相结合的教育示范空间,并依托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为市民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促进社区教育中的空间使用和课程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青羊区依托“学在青羊”微信小程序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课程,结合实地场景体验,辅以读本、微课程等多种学习方法,现场、微信、直播等多种即时交流方式,构建了沉浸式的学习场景,使学习者轻松获得便捷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多维度学习体验,更有利于实现社区教育的有效学习。
不论是“一站定制”还是“多维沉浸”的学习体验,都有别于过去我们普遍提供的传统、线下、单一的教育服务,使在信息时代的社区教育更为综合立体、科学有效,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各层次各群体的市民提供丰富和适合的教育服务,满足了各类人群的终身学习需求。
“云上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展望
未来,社区教育的发展无论从服务更广域的市民终身学习的角度,还是从满足学习者更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的角度,都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创设更为便捷的学习环境,使教育向学习者全面开放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在今后几年实现社区教育服务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在共享资源、协同工作和提高社会效益上的作用日趋明显,其对于实现社区教育服務的跨区域资源整合和不断丰富社区教育内涵也越发重要。所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实践探索和应用研究,是进一步提高社区教育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区教育发展方式研究”(SC19A011)】
(彭远明,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党组书记;柏恒,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陈莹,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研究部教师)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