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也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破除传统的写作模式,培育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筑牢小学生写作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一些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解放小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小学生自己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提高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课,也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现行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小学作文教学成了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怎样教学作文才能让学生乐意写作、写出真实的优秀习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致力探索的问题。小学生处在青春好动期,思维活泼,大脑的思维体系正处于发育期,如何在这一关键时期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至关重要。本文作者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表了一点拙见,以期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培育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筑牢小学生写作的根基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这句话充分阐明了培育小学生自学习惯的重要性。现代教育理论让我们懂得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和主动性,培育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我们知道,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特有模式是“启、读、练、知、结”五个环节。但现行的小学语文自学辅导多半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对作文教学适用得较少,这是对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扼杀。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建立在语言表达能力之上的,小学生对语文课文的自学能力将影响到他的写作能力;反过来,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又将反辅他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充分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出“自”的作用,即让学生在写作中体现出自由、自主、自立。正如杨在隋教授所言:“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作文也是一样,要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教师巧妙、适时地加以引导。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培育学生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不懂的字、词让学生自己去查字典、词典,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写作。久而久之,必能驾驭文字。
二、开发小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小学作文写作的天地
小学生正处于大脑的发育期,思维较为活跃,常常会有非常天真、空幻的想法。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要因材施教,开发小学生的思维空间,任凭学生翱翔在思维的广阔海洋。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理想的翅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创造性的作文。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教师指定,内容不能逾越老师划定的范围,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而且也是对学生思维发育的一种禁锢。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给学生布置像是《我的爸爸》之类的作文,作文结构也都以故事的形式体现。这种“模式化”的作文教学使小学生的写作产生了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成长,而且这也与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相符合。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写作一些科幻、想象类的作文,作文写作的方式也不需要过多的限制,只要学生把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就行了。小学作文写作的题材应该广泛,命题式的作文其实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在学校素质教育展示周中,一个小学生看了班级关于恐龙的展板后写了一篇关于恐龙的作文。她在作文中写道:“远古时代的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多少世纪?最大及最小的恐龙叫什么?飞翼龙的飞行秘密等……”她还想象恐龙为什么绝迹,在地球某一处高山深潭的地方也许还生存着一只恐龙……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从孩子“写恐龙”的事情中感悟到,越是让学生自由作文,学生的思维触角就越灵敏,思维空间就越广阔,写作就会得心应手。
三、丰富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增加小学作文写作的素材
心理学表明,人的行为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我们对学生内心的了解也常常是通过外部可观察的行动去进行的揣测或分析。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是我们通过肉眼无法看到的,它主要包括认知、情绪与意志活动等内容。如果说心理现象的内部过程包含了我们怎么想、怎么看,外部过程就意味着我们怎么做。小学生初涉世间万物,对宇宙充满好奇,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基本心理。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可以看出,他们渴望去了解这个神奇的宇宙。这一年龄段也是他们接受事物最快的时候。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丰富小学生的感官体验,为学生写作获取更多的素材。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学已经可以利用音像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了,即所谓的电化教学。借助电教手段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使抽象的词句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通其义”。而且,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把大千世界的景象鲜明、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图像、视频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为学生作文写作提供了更多的写作素材和想象空间。比如对瀑布的描写,我们通过放录像带的方式,利用录相机的特殊功能键,让学生仔细观察了瀑布的局部形状、近处和远处的景象,运用慢放键使学生理解了瀑布在近处看像一道“珍珠的屏”的比喻。
四、解放小学生的写作思维,激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以学生为本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在小学作文写作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师授作文”的教学方式,创新作文写作教学的模式,激发小学生作文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探究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和爱好是培养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关键。我们要打破现有的小学作文写作教学模式,教师从备课开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着手考虑,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一一教给学生,完全忽视了学生才是作文写作的主体。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少能在写作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小学作文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作“文”。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小组作文的方式,让几个学生共写一篇作文。这样能培养学生批判地看待问题,体现自检、他检。在小组写作中,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想法,通过讨论一起写作属于自己的文章。其次,在作文批改中要善用良性激励评价,教师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教师适当的激励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让一些中等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还可以激发上等生的竞争意识。最后,作文写作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正所谓“情动于衷而成于言”,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情感体验,缩短学生与作文中人物的心理距离,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去感悟、去写作。小学作文教学应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自己去写作。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需过于注重逻辑思维和文章结构。只有解放了小学生的写作思维,才能让小学生乐于写作,写出属于自己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提高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课,也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现行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小学作文教学成了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怎样教学作文才能让学生乐意写作、写出真实的优秀习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致力探索的问题。小学生处在青春好动期,思维活泼,大脑的思维体系正处于发育期,如何在这一关键时期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至关重要。本文作者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发表了一点拙见,以期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培育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筑牢小学生写作的根基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这句话充分阐明了培育小学生自学习惯的重要性。现代教育理论让我们懂得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和主动性,培育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我们知道,小学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特有模式是“启、读、练、知、结”五个环节。但现行的小学语文自学辅导多半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对作文教学适用得较少,这是对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扼杀。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建立在语言表达能力之上的,小学生对语文课文的自学能力将影响到他的写作能力;反过来,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又将反辅他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充分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出“自”的作用,即让学生在写作中体现出自由、自主、自立。正如杨在隋教授所言:“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作文也是一样,要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教师巧妙、适时地加以引导。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培育学生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不懂的字、词让学生自己去查字典、词典,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写作。久而久之,必能驾驭文字。
二、开发小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小学作文写作的天地
小学生正处于大脑的发育期,思维较为活跃,常常会有非常天真、空幻的想法。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要因材施教,开发小学生的思维空间,任凭学生翱翔在思维的广阔海洋。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理想的翅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创造性的作文。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教师指定,内容不能逾越老师划定的范围,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而且也是对学生思维发育的一种禁锢。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给学生布置像是《我的爸爸》之类的作文,作文结构也都以故事的形式体现。这种“模式化”的作文教学使小学生的写作产生了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成长,而且这也与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不相符合。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写作一些科幻、想象类的作文,作文写作的方式也不需要过多的限制,只要学生把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就行了。小学作文写作的题材应该广泛,命题式的作文其实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在学校素质教育展示周中,一个小学生看了班级关于恐龙的展板后写了一篇关于恐龙的作文。她在作文中写道:“远古时代的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多少世纪?最大及最小的恐龙叫什么?飞翼龙的飞行秘密等……”她还想象恐龙为什么绝迹,在地球某一处高山深潭的地方也许还生存着一只恐龙……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从孩子“写恐龙”的事情中感悟到,越是让学生自由作文,学生的思维触角就越灵敏,思维空间就越广阔,写作就会得心应手。
三、丰富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增加小学作文写作的素材
心理学表明,人的行为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心理。我们对学生内心的了解也常常是通过外部可观察的行动去进行的揣测或分析。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是我们通过肉眼无法看到的,它主要包括认知、情绪与意志活动等内容。如果说心理现象的内部过程包含了我们怎么想、怎么看,外部过程就意味着我们怎么做。小学生初涉世间万物,对宇宙充满好奇,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基本心理。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可以看出,他们渴望去了解这个神奇的宇宙。这一年龄段也是他们接受事物最快的时候。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丰富小学生的感官体验,为学生写作获取更多的素材。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学已经可以利用音像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了,即所谓的电化教学。借助电教手段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使抽象的词句与具体的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通其义”。而且,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把大千世界的景象鲜明、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图像、视频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为学生作文写作提供了更多的写作素材和想象空间。比如对瀑布的描写,我们通过放录像带的方式,利用录相机的特殊功能键,让学生仔细观察了瀑布的局部形状、近处和远处的景象,运用慢放键使学生理解了瀑布在近处看像一道“珍珠的屏”的比喻。
四、解放小学生的写作思维,激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以学生为本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在小学作文写作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师授作文”的教学方式,创新作文写作教学的模式,激发小学生作文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探究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标志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和爱好是培养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关键。我们要打破现有的小学作文写作教学模式,教师从备课开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着手考虑,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一一教给学生,完全忽视了学生才是作文写作的主体。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少能在写作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小学作文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作“文”。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小组作文的方式,让几个学生共写一篇作文。这样能培养学生批判地看待问题,体现自检、他检。在小组写作中,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想法,通过讨论一起写作属于自己的文章。其次,在作文批改中要善用良性激励评价,教师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教师适当的激励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让一些中等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还可以激发上等生的竞争意识。最后,作文写作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正所谓“情动于衷而成于言”,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情感体验,缩短学生与作文中人物的心理距离,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去感悟、去写作。小学作文教学应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自己去写作。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需过于注重逻辑思维和文章结构。只有解放了小学生的写作思维,才能让小学生乐于写作,写出属于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