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外体育活动对小学生的影响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wanmei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生的身体、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能力以及作为现代人所具备的心理品质,都可以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它是学生在校参加活动时间最多、内容最丰富、形式最活泼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锻炼 学生
  一、前言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在体育课以外的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的体育活动。其中包括体育锻炼、各类运动性游戏、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等几个方面。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由于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较大的可选择性。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增进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并逐步形成爱好和专长。然而,许多学校由于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重视程度不高;再加上一些客观因素,如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有限,师资配备不足等原因,一些学校甚至把活动课安排了上其他课程;一些学校虽然活动课有安排,但没落实实际的内容,走放羊式的路子;致使很多学生在活动课的时间里都是无所事事,宝贵的时间在干等放学铃声中白白浪费掉。结合几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据有关研究表明,每周进行5—6次体育活动,每天一小时,运动量适宜,对于发展学生身体,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非常有益的。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校都贯彻落实不了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只有两节甚至是一节体育课。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加大对体育的经费投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体育器材,本着为学生健康着想的思想,在上足、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在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统一安排、狠抓落实,切忌放任自流、走过场。在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地区气候特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排,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如在我们南方,春季学期雨水多、气温高,宜安排一些对场地要求不太高,运动量可大可小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呼拉圈、三人篮球等;而秋季学期天气逐渐转凉、雨水也相对比较少,天气转好,宜举行规模较大的体育活动,如田径运动会、足球、队形队列,广播体操、五人篮球、长跑月活动等。各校也可根据自身教育需求,有选择地进行适合自身开展的体育活动。如我校结合新学期教育教学任务和目的的特点,在田径运动会中,加入队形队列、广播体操比赛,达到培养团队精神、形成集体技能、磨练意志品质、凝聚良好班风、提高做操动作质量的目的。在组织其他体育活动时,有选择地进行一些趣味性强、简单易行、运动负荷适宜,适合不同性别、运动水平的学生参与的活动项目。如拔河、踢毽子、三人篮球、乒乓球等便于开展的运动项目,大大丰富了学生活动课的内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明显增多。
  三、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学生选择的是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又有场地、器材以及活动时间,同时有专门的老师组织与辅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老师通过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运动的乐趣。使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的价值的认识提高了,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持久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最终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2011年九月,我校抓住新运动场建成的契机,组织开展了班际篮球赛。在这次比赛中,各班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班主任能在赛前认真组织本班队员的训练,配合体育老师向学生传授一些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则和基本知识,带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最终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经过这次比赛之后,全校迅速掀起了篮球运动的热潮,体育课、活动课、假日的时间,篮球场上打篮球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学生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对篮球的认识也越来越多,NBA、CBA赛场上的明星名字也能列出一大串,像奥尼尔、姚明、卡特、纳什、易建联、朱芳雨、杜锋、巴特尔等等,同时找到自己的偶像,建立起对自己喜欢的球队的感情,成为忠实的球迷。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学校还首次成立学生篮球队,安排专人组织辅导训练,使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近日,学校还决定出队首次参加区里组织的“萌芽杯”篮球赛。
  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和对集体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当学生把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时,会使自身的心理更健全、人格更完善、素质更全面,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接触比较频繁,同学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同学之间随时会组成一个团队,进行合作练习对或抗比赛。在这些练习和比赛中,学生扩展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学会了相互协作与帮助,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例如在组织体育竞赛活动时,我们也会看到这样一些情景:在比赛中,场上的队员斗志高昂,团结一致专注比赛,场下的同学则热情高涨,不停地为场上队员鼓掌、呐喊助威。在这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团结的力量。认识到一场比赛的胜利,除场上队员个人技能、技术的充分发挥外,主要还有同伴的默契配合和场下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即使是比赛失利了,队员之间也做到了相互谅解、鼓励与支持,坦诚承认缺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防止和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人们常说:“运动就是最好的放松与休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积极的放松,为提高学习效率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也知道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文化课知识门类较多,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比较多,大脑细胞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就会出现疲劳,影响学习效率。这时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调节,其中参加体育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学生通过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使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交替进行,有利于脑细胞的休息和调节,防止和消除大脑疲劳,有效地提高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效率。例如,早操、晨跑能很快的驱除大脑皮层因睡眠而残留的抑制,使学生精神饱满,迅速投入到学习中去。课间活动与课外体育锻炼能调整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不均衡,恢复脑细胞的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脑力劳动的疲劳。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质增强,精力充沛,就能显著地提高心智活动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六、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提高体育竞技水平
  通过组织开展课外体育竞赛活动,能及时发现体育人才。如,举行田径运动会、班际篮球赛等,从中可以了解和发现体育尖子,为组建各运动队提供有利的依据。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竞技运动水平的高低,其中一个因素就与群众基础有关。就像巴西的足球、美国的篮球,人家的水平为什么那么高,原因是他们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足球运动在巴西、篮球运动在美国的普及范围都很广,国民参与的热情很高。一间学校也一样,要提高竞技体育的水平,首先要建立广泛的群众运动基础。要打好这个基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全面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是十分必要的。在对我区近两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萌芽杯”篮球赛的成绩调查发现,取得好成绩的运动队,他们学校在平时都较注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各运动队的训练能长抓不懈,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也相当丰富。而一些学校规模虽然大,但由于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重视不足,运动成绩也就出不来。
  七、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提高竞技体育的运动水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鸿江主编《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编辑部2003。
  [2]王占春、何彦吉主编《小学体育理论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钟秉松主编《中国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6。
  (作者单位:辽阳市白塔区新华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利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精心组建小组,形成合作团体;指导合作方法,授予必要技能;发挥教师作用,有效监控合作。  [关键词]合作学习 合作
期刊
多年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真正体现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名有责”的思想。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转轨,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上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存在的一些陋习,出现了一些有悖于人名教师的习气,大大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清高狂妄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有些教师
期刊
[摘要]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 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在何处,应如何有效地施导?结合实践谈谈我的作法和体会。  [关键词]优化 数学 教师  一、“导”在设疑激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十分注意在新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
期刊
[摘要]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材的开发者。研读教材,先要用心走进教材,认真读懂教材。教师备课更应充分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对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上处于何种状态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关键词]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科学选择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如此,只有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深入的钻研教材,全面的了解学生,科学的选择资料,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期刊
[摘要]做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从保护每个幼儿的生命、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的安全教育有较多的环节,细而杂。具体体现在晨间活动、集体活动、盥洗活动、户外活动、自主活动等环节,在组织孩子的同时不经意间,常出现幼儿碰伤、摔伤、抓伤、咬伤等,对幼儿身体造成的伤害事故,也是教师应谨慎的。  [关键词]幼儿 安全防范意识 户外活动  幼儿的安全意识并非与生俱来,一些安全意识的产生或是安全知识
期刊
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课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开始,从行为习惯入手
期刊
[摘要]音乐潜能的开发是其他潜能开发的钥匙。以兴趣培养为目标,运用情景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关键词]音乐 兴趣 潜能开发  人的内在潜能基本可归纳为八种,音乐潜能就是其中之一。而音乐潜能的开发可以说是开发学生其他潜能的一把钥匙,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如何才能把学生的音乐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呢?  一、潜能开发的意义  人的潜能开发是当今教育的主题之一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根据学科性质、语言特点,凭借教材和其他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开掘学生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创新 能力 培养  新课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教师要抓住有利的时机,使学生在创造的
期刊
[摘要]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并乐于表达,一直是小学教师们指导写作的难题。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加强积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生活材料,经常表达,教师有针对地加强指导,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言积累生活积累小练笔习作指导习作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写作方面的要求是从“习作”的角度提出的,“习作”既有别于低年级的“
期刊
[摘要]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数学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发展学生的数感,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探索、创新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关键词]口算 分析 算理 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