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生态规划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大的,宏观的战略,它是系统的,复杂的。而乡村生态设计则是一个更加具体更加基础的点,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它有利于有机的激发乡村现有资源的潜力,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石。我国的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研究及分析深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生态规划;
  乡村旅游、农业休闲和农村电商这些新型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升了乡村现代化水平,吸引了大批回乡创业的农民和城市投资者。业态发展证明了,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规划和设计。乡村振兴策略现阶段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规划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乡村物质空间的提升,而忽视了乡村生态规划的内容。我们应该立足于丰沃中国大地,构建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设计的理论体系,将关于我国乡村建设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继承和丰富。
  一、乡村生态环境的特征
  1.自然性突出
  乡村生态环境的特征主要有自然性突出、景观多样性、生态易塑性。城市环境是以人居生态系统为核心,自然生态系统嵌入其间,自然系统作为其辅助的生态系统。乡村生态系统的模式则是以自然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以自然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为主,嵌入人居生态系统。
  2.景观多样性
  乡村生态系统中景观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山体、农田、果园、林地、草地、水系等。乡村人文景观是人类活动长期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产物。有形的人文景观包括建筑、街道、场地、人物、生产性作物等;无形的人文景观主要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产关系等。乡村景观多样性一方面体现在乡村景观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在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改变也影响着乡村景观多样性。
  3.生态易塑性
  乡村建设缺乏强制性的约束措施,生态环境相较城市更容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但是,由于乡村自身的生态群落较为丰富,在科学合理的修复性措施指导下,乡村生态系统的修复速度相比城市生态系统更快。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规划
  1.乡村规划体系和内容
  在现有城乡规划体系中,涉及乡村的规划只有“村庄规划”,但在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乡村规划类型庞杂,编制的规划从层次、形式、内容到深度等不一致。根据实践的经验总结,已有学者提出乡村规划的体系可分为“三层次、三类型”,即县、镇域片区——村域(行政村)、村庄(自然村)三个层次,对应“乡村总体规划、村庄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三种规划类型,每种规划类型的内容和深度都不相同,也有不同对应的规划名称。[1]美丽乡村建设的深生态内涵集中体现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发展 协调、社会和谐、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建设范式[2]。
  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出并作为中国下一个 30 年农村发展的总纲要。这表明,国家认为农村经济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报告总结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其中生态宜居指的是在发展农村经济是需要权衡维持力度,强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打造宜居之所。在总体要求上,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和发展,“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规划的准则。
  2.乡村生态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是普及生态意识,达成思想共识;细化行为规范,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二是完善空间规划,把生态和资源红线落到实处;三是优化人地关系,提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既是协调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乡村建設的战略任务。
  三、乡村生态规划中的设计策略
  1.区域乡村生态保护策略
  区域层次生态系统的构建一般在县或镇的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或者区域生态专项规划中都提出明确规划要求,因此,区域层次的乡村生态规划更多的需要落实上位规划中涉及的生态规划内容,通过对上位规划中涉及的生态规划内容的研究,确定村庄在区域内的生态地位。
  2.村域生态保护策略
  村域由于所覆盖的面积较广,一般能够涵盖较多的生态要素,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格局。村域生态规划侧重于对生态网络的构建,主要分为五方面内容:一是理清生态要素,评估现状,对村域范围内斑块、廊道和基质所对应的生态要素进行分析评价。并以全域的视角,分析影响村庄生态安全的要素,掌握村庄的生态特征。二是生态廊道控制,对村域的生态廊道进行控制与维护,主要包括河流和道路。三是生态斑块设计与修复,自然村是村域内的重要生态斑块,应根据实际情况划定斑块边界宽度;并且进行详细的生态设计和建设引导。四是生态基质保育与修复,对村域内的生态基质,山体、林地和农田主要采取生态保育措施,严禁破坏山体、砍伐林木和侵占农田。五是建设强度控制,根据生态现状和保护要求,合理确定村域内各个区块的开发建设强度,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引导和控制建设行为。并对已遭到破坏的生态斑块、基地、廊道,根据其特性采取科学的生态修复措施,防止其进一步遭到破坏,影响村域的生态安全。
  3.村庄生态设计策略
  自然村的生态设计需要在满足村域层次相关生态要素的规划要求下,结合各类生态要素的特性和村庄内部空间进行具体设计。根据村庄的人居环境特征,村庄的生态设计又可分为生态人居设计、生态环境设计、生态设施设计和生态产业设计四大类。
  四、结语
  村域生态空间格局的构建和村庄的生态设计是乡村生态规划的重点内容,乡村生态规划应以乡村振兴的目标为导向,以遵循上位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内容为主,保证其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与多样性。村庄的生态设计提升了村庄的生态水平,村域与自然村生态规划设计的联动,才能共同促进乡村焕发生态美。
  参考文献
  [1]范涡河,史进,傅陪憬等.村庄生态系统研究国 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1987100-103.
  [2] 柳兰芳.   从 “美丽乡村”到 “美丽中国”:  解析 “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 [J].   理论月刊,2013  ( 9) : 165. DOI: 10. 3969 / j. issn. 1004 - 0544. 2013. 09. 040.
  作者简介:廖心仪(1996.11—),女,汉,湖南长沙,硕士研究生,湖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移动商务的现状、特性、类型,如何具体表现在移动应用软件上及和网站的相关性分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应用程序;移动商务;网站  网络使用的普及,各种应用领域的开发及移动通信设备的使用扩大,正在创造叫做“移动商务”的领域。而且移动型终端机和因特网的结合,可以在现有的有线互联网上增加“移动”领域,提高扩大需求的可能性,并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服务。欧洲市场调查机构Analysis预测
期刊
摘要:新闻摄影起源与19世纪中期.1842年5月5日至8日,德国汉堡发生了 震惊世界的大火,城市被痍为一片废墟.当时两位画家史特尔茨纳与比欧乌,进入火灾现场,拍摄了很多火灾遗迹的记录照片.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其中一张.这张记录火灾遗迹照片是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也是新闻摄影萌芽时期的代表.  关键词:新闻摄影;纪实;关怀摄影  罗杰芬顿:1855年英国的罗杰芬顿拍摄的克里米亚战争照片被公认是摄影在新
期刊
摘要:思路决定出路,在经济环境发生大变化时更是如此。  关键词:强化专卖队伍;增强专卖工作的能动性;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行业自律性;提高客户守法的自觉性  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唯有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切实维护好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结合烟草专卖工作实际,就如何创新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强化监管职能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强化专卖
期刊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许多地方的公务员与事业单位面试招考工作有的被迫推迟,有的甚至被迫取消。  一、面试防疫已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  现在,我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面试工作得以重新有序进行。但是国外的疫情却越来越严重,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大,依然会给我国的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疫情防控任务长期而艰巨。在进行面试工作时,必须得考虑疫情的影响,面试防疫已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  面试前需要
期刊
摘要:20世纪20年代,新闻摄影进入到比较成熟的时期.其标志是:现代新闻摄影技法形成;以发表新闻照片为主的摄影画报的创办发行;专门组织采访,拍摄忽然发布新闻照片的团体机构纷纷成立.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问世的光圈F/2的 艾尔玛诺克斯(Ermanox)相机和轻便的利用35MM胶卷的莱卡相机,以及后来问世的高感光度胶卷,使得摄影记者有可能在不引人注意的条件下,手持相机利用现场光拍摄新闻现场中的人
期刊
摘要:由于受前苏联画报的影响,专题报道这一形式在中国的画报中已存在多年,但很少对中国的摄影人和新闻报道摄影产生过什么影响。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专题报道还仅限于画报类杂志。报纸刊登的组照也只限于辟个栏,登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月刊、周刊可能在封2或封3、封底刊登一些组照,基本上没有什么图片故事这样的报道形式。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全国报纸之先
期刊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以京津冀协同战略为依托,来提升秦皇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力,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但不同的产业,其发展动力、动力要素和动力机制不同,文章从秦皇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秦皇岛;战略性新兴产业;动力机制  引言  2018年1月,河北省政府通过的《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期刊
摘要:伴随着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深入全面的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成效,不断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应该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依托于科学且精准高效的信息技术手段,行之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成效。  关键词:农业信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市场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产销形势的变化,市场信息不灵,流通渠道不畅,销售形式单一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流通的障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农村
期刊
摘要:心理学中主观范式与客观范式之争是贯穿整个心理学发展始终的问题,是每个心理学家都回避不了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主观范式与客观范式两者的对立是心理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研究取向对立的反映,也是实证主义与现象学、存在主义两种心理学方法论范式对立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他从事何种研究、采用何种研究方法,甚至是与之相关的理论支撑,同时也引起了心理学在发展道路上的不同。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社区自组织是一种由社区人自发形成的规范、有序的组织系统,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具体实践,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社区自组织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明确社区居委会、社区活动类组织等都是社区自组织,明确居民主人翁地位,促使居民成为社区自治的主力军。  关键词:社区自组织;社区治理;良性互动  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概论》中对社区的界定是:“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