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但为人文素质教育确定方向,而且还给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教育内容以及可资借鉴的教育形式。
[关键词]高等院校 人文素质 作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的必然要求,不仅事关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和成败。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不遗余力地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院校“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为人文素质教育确定正确的方向,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
一、为人文素质教育确定正确的方向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概论”对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发挥着积极的保障作用。一方面,“概论”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人文素质教育着重于于人文知识的增长和人文精神的弘扬,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为对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會的经验的总结和继承以及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的尊重。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突出表现在对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而且也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然产物,它们始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是当代人文精神的直接诠释,包括了要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和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三层含义,为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方针。此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的行动指南,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也概莫能外。由此可见,“概论”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
另一方面,“概论”为人文素质教育确定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必需。因此,高等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在这些素质当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规定和影响着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高等院校的所有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人文素质也需要思想政治素质的统帅。高等院校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虽然能够实现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文化品位的提升和人性修养的增强等,但是这些“人才”能否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始终不动摇,取决于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由此可见,人文素质离不开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北宋司马光曾说过:“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愚人”和“小人”是不能很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因此,高等院校应该致力于培养“圣人”和“君子”式的人才。由于“概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它给人文素质教育确定了培养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二、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优秀理论成果的集中展示,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素质资源,因此,“概论”能够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内容。
1.有助于增长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和语言知识等。“概论”涉及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内容,主要有哲学、政治、历史、文学和语言等知识。比如,毛泽东思想提供了我国的近代历史知识和诗词等文学知识;邓小平理论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等,能够促进诸多方面人文知识的增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江泽民同志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学艺术造诣和较强的语言能力,能够激发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语言能力,科学发展观也有助于哲学和政治知识的增长。
2.有助于确定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其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相融合的产物,是用我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明。它们同我国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性色彩。此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勿容置疑地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由此可见,“概论”所囊括的伟大理论具备人文思想的特征,它们又都是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因此,“概论”有助于人文思想的确定。
3 有助于形成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它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因此,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概论”教学充分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努力营造真实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亲临其境般地体验和感悟。另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仅是重要的政治思想而且也是重要的人文思想,它们是在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方法的前提下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也是人文思想应该坚持和运用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由此可见,“概论”有助于人文方法的形成。
4 有助于培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以人为本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同义语,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科学发展观是“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概论”的内容之一,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它们又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因此,“概论”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此外,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概论”教学中适当适时地对此进行介绍,能够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培育人文精神。比如,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铸就了六种革命精神,即人生态度上的修身进取精神、思维方式上的唯物辩证精神、行为导向上的求真务实精神、革命风格上的探索创新精神、道德情操上的无私无畏精神和价值取向上的民富国强精神,这些精神对学生培育自身的人文精神发挥着促进作用。
三、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形式
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可以用图形、音像、动画和文字等的形式把教学内容立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眼、耳、口、鼻等感官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信息,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地受到熏陶,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学习内容。在“概论”教学中,充分使用图文并茂、音像并存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影视展播等方式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例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的时候,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播放一些相关的毛泽东诗词或者历史背景资料片。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讲授“邓小平理论”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介绍邓小平生平的电视片或者反映鄧小平革命生涯的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等。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下,会发自内心地对邓小平同志产生无限敬仰和崇高敬意。在伟人高尚人格和精神的感召下,学生会主动采取措施促进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此外,在单纯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比如播放历史资料片、人文影视展播等。
大力开展实践教学也是人文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只是做学问的方法,也是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方法。人文素质绝非坐在象牙塔中饱读诗书所能成就,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经世致用,学习的目的是造福社会。我们的学生唯有深入实际、体验生活,才能真正了解人的需求,唯有将书本上的人文知识与生活中人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从有利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出发,正确对待自然与社会,正确对待他人与自己。一句话,就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高尚的人文精神。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因此,高等院校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尽其所能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条件,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高等院校应加强校内实践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构建校园人文景观,营造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浓厚实践氛围。其次,高等院校应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等院校应与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加强合作,为学生建立校外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最后,高等院校应经常邀请人文素质领域的著名学者和专家举办讲座,使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和开阔眼界,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成果的点滴积累实现最终的质变。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呼唤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要求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既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只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等院校同心协力、群策群力,人文素质教育就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2] 中华护理杂志,2007(11)。
[3] 顾晓静,“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J],江苏高教,2003(6)。
[关键词]高等院校 人文素质 作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的必然要求,不仅事关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和成败。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不遗余力地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院校“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为人文素质教育确定正确的方向,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
一、为人文素质教育确定正确的方向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概论”对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发挥着积极的保障作用。一方面,“概论”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人文素质教育着重于于人文知识的增长和人文精神的弘扬,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为对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會的经验的总结和继承以及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的尊重。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突出表现在对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而且也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然产物,它们始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人”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是当代人文精神的直接诠释,包括了要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和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三层含义,为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方针。此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的行动指南,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也概莫能外。由此可见,“概论”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
另一方面,“概论”为人文素质教育确定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之必需。因此,高等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在这些素质当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规定和影响着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高等院校的所有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人文素质也需要思想政治素质的统帅。高等院校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虽然能够实现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文化品位的提升和人性修养的增强等,但是这些“人才”能否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始终不动摇,取决于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由此可见,人文素质离不开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把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北宋司马光曾说过:“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愚人”和“小人”是不能很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因此,高等院校应该致力于培养“圣人”和“君子”式的人才。由于“概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它给人文素质教育确定了培养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二、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优秀理论成果的集中展示,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素质资源,因此,“概论”能够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内容。
1.有助于增长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和语言知识等。“概论”涉及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内容,主要有哲学、政治、历史、文学和语言等知识。比如,毛泽东思想提供了我国的近代历史知识和诗词等文学知识;邓小平理论贯通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等,能够促进诸多方面人文知识的增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江泽民同志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学艺术造诣和较强的语言能力,能够激发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语言能力,科学发展观也有助于哲学和政治知识的增长。
2.有助于确定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其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相融合的产物,是用我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明。它们同我国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性色彩。此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勿容置疑地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由此可见,“概论”所囊括的伟大理论具备人文思想的特征,它们又都是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因此,“概论”有助于人文思想的确定。
3 有助于形成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它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因此,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概论”教学充分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努力营造真实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亲临其境般地体验和感悟。另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仅是重要的政治思想而且也是重要的人文思想,它们是在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方法的前提下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也是人文思想应该坚持和运用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由此可见,“概论”有助于人文方法的形成。
4 有助于培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以人为本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同义语,又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科学发展观是“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概论”的内容之一,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它们又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因此,“概论”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育。此外,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概论”教学中适当适时地对此进行介绍,能够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培育人文精神。比如,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铸就了六种革命精神,即人生态度上的修身进取精神、思维方式上的唯物辩证精神、行为导向上的求真务实精神、革命风格上的探索创新精神、道德情操上的无私无畏精神和价值取向上的民富国强精神,这些精神对学生培育自身的人文精神发挥着促进作用。
三、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形式
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可以用图形、音像、动画和文字等的形式把教学内容立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眼、耳、口、鼻等感官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信息,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地受到熏陶,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学习内容。在“概论”教学中,充分使用图文并茂、音像并存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影视展播等方式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例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的时候,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播放一些相关的毛泽东诗词或者历史背景资料片。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讲授“邓小平理论”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介绍邓小平生平的电视片或者反映鄧小平革命生涯的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等。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下,会发自内心地对邓小平同志产生无限敬仰和崇高敬意。在伟人高尚人格和精神的感召下,学生会主动采取措施促进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此外,在单纯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比如播放历史资料片、人文影视展播等。
大力开展实践教学也是人文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只是做学问的方法,也是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方法。人文素质绝非坐在象牙塔中饱读诗书所能成就,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经世致用,学习的目的是造福社会。我们的学生唯有深入实际、体验生活,才能真正了解人的需求,唯有将书本上的人文知识与生活中人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从有利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出发,正确对待自然与社会,正确对待他人与自己。一句话,就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高尚的人文精神。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因此,高等院校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尽其所能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条件,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高等院校应加强校内实践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构建校园人文景观,营造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浓厚实践氛围。其次,高等院校应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等院校应与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加强合作,为学生建立校外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最后,高等院校应经常邀请人文素质领域的著名学者和专家举办讲座,使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和开阔眼界,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成果的点滴积累实现最终的质变。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呼唤人文素质教育的回归,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要求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既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只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等院校同心协力、群策群力,人文素质教育就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2] 中华护理杂志,2007(11)。
[3] 顾晓静,“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J],江苏高教,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