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中,为了培养幼儿的语言核心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组织与实施了大量的语言活动,其中看图讲述对于培养幼儿讲述的能力,培养他们乐于讲述的品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幼儿;看图讲述;指导策略
看图讲述活动是以图片为载体,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语言领域常见活动形式。但是传统的看图讲述活动受到教师的高度控制,而且重在传授“讲”的知识与技能,并没有真正着眼于幼儿讲述兴趣的培养,加之,幼儿自主自愿表达的机会少,因此幼儿的语言能力并没有因为参与看图讲述活动而获得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看图讲述活动的教育功能,我们对大班幼儿看图讲述活动地有效开展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本文结合大班幼儿看图讲述活动实践,总结了具体的指导策略,以期提高大班看图讲述活动的质量。
一、讲述形式多样化,激发幼儿讲述兴趣
传统的看图讲述形式比较单一,大都是教师要求幼儿按照教材上的图片顺序逐图讲述,由于形式过于单一,孩子们对讲述活动并不感兴趣。原来看图讲述活动,以“图”为媒,目的在于发挥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但是实际上因为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的落后,并没有发挥看图讲述活动的作用。为了改变现状,从教学模式单一这点出发,我们尝试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创新活动形式,以此来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为幼儿进行语言交往提供机会,从而使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得到有效落实。
如在《青蛙做礼物》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设计了观察活动、相互讲述活动、个别讲述活动,边演边讲述的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为了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细节,我们设计了问题“小青蛙做的是什么礼物”,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以培养他们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在相互讲述活动中,我们从原来的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讲述的形式转变为由幼儿自由结组,相互讲述,并进行相互评价,一方面避免幼儿在与教师相处时出现心里紧张的情况,导致讲述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也为幼儿进行语言交往提供机会。在边演边讲述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好动不好静的特点,让孩子们动起来,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乐说的品质,同时通过表演活动也有利于幼儿理解图片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等,从而提高幼儿看图讲述的水平。
二、提问类型多元化,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提问是在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要注意“封闭性的问题”不利于幼儿语言发展。因此问题要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为幼儿进行语言表达提供机会,使幼儿真的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使教师在看图讲述活动中运用提问来指导幼儿学习、探究取得实效。
(一)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
运用提问法开展看图讲述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在问题的引领下,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如在《粉红色的靴子》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小白兔在什么地方碰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小蚂蚁遇到了哪些困难?小白兔会想出哪些办法来帮助小蚂蚁解决问题呢?这些问题引导幼儿一步步认真观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图片内容,为幼儿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打下了基础。
(二)设计针对性强的问题
为了提高幼儿描述性讲述能力,我们应该设计一些描述性的问题,如在《粉红色的靴子》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设计了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描述:小白兔和小蚂蚁之间说了什么?在小白兔的幫助下,小蚂蚁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通过描述来丰富孩子们对故事的感性认识;又如为了提高幼儿的推想与分析的能力,我们可以设计推想性的问题,如在《青蛙做礼物》的看图讲述活动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青蛙能做成一顶帽子吗?如果没能做成该怎么办呢?”“帽子也做不成了,青蛙接下来会怎么办呢?”等等,孩子们可以从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合理的想象进行猜想与分析。
(三)设计换位性问题
如在《粉红色的靴子》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换位引发幼儿的思考:“如果你是那只小兔子,看到小蚂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孩子们的经历不同,他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答案,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次走进图片,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小兔子是怎么做的?小蚂蚁脸上有什么表情?然后再次在换位中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如:谁来模仿小白兔,把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告诉小蚂蚁?通过换位性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成为“故事的主人公”,从而使他们“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认真组织语言,既可以活跃思维,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故事中,有很多对话,我们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分角色对话,并通过角色互换来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心情等。这样的看图讲述活动,不但是简单地看“图”“讲”故事,而是让孩子们以表演的方式融入到故事之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小兔子与小蚂蚁当时的心理状态,从而让静止的图片“动”起来,对于激发幼儿讲述与表达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看图讲述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此外,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创新运用图片的方式,如调整图片的顺序,打乱图片的顺序让幼儿任意排序讲述,或者通过图片留白来激发幼儿的想象,为他们思维的发展,语言的丰富创造有利条件,等等。由于相关研究成果颇多,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中,有效开展看图讲述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我们对传统看图讲述比较模式化的教学进行了突破,通过实践探索总结了比较有效的策略,如创新讲述形式,实现多样化教学,以此来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通过精心设计类型多样的问题,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了看图讲述活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翠珍.在看图讲述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J].学周刊,2019(02):176-177.
[2] 孙晨露.幼儿园看图讲述的指导对策[J].学周刊,2018(26):176-177.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幼儿;看图讲述;指导策略
看图讲述活动是以图片为载体,培养幼儿阅读兴趣,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语言领域常见活动形式。但是传统的看图讲述活动受到教师的高度控制,而且重在传授“讲”的知识与技能,并没有真正着眼于幼儿讲述兴趣的培养,加之,幼儿自主自愿表达的机会少,因此幼儿的语言能力并没有因为参与看图讲述活动而获得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看图讲述活动的教育功能,我们对大班幼儿看图讲述活动地有效开展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本文结合大班幼儿看图讲述活动实践,总结了具体的指导策略,以期提高大班看图讲述活动的质量。
一、讲述形式多样化,激发幼儿讲述兴趣
传统的看图讲述形式比较单一,大都是教师要求幼儿按照教材上的图片顺序逐图讲述,由于形式过于单一,孩子们对讲述活动并不感兴趣。原来看图讲述活动,以“图”为媒,目的在于发挥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但是实际上因为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模式的落后,并没有发挥看图讲述活动的作用。为了改变现状,从教学模式单一这点出发,我们尝试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创新活动形式,以此来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为幼儿进行语言交往提供机会,从而使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得到有效落实。
如在《青蛙做礼物》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设计了观察活动、相互讲述活动、个别讲述活动,边演边讲述的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为了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细节,我们设计了问题“小青蛙做的是什么礼物”,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以培养他们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在相互讲述活动中,我们从原来的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讲述的形式转变为由幼儿自由结组,相互讲述,并进行相互评价,一方面避免幼儿在与教师相处时出现心里紧张的情况,导致讲述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也为幼儿进行语言交往提供机会。在边演边讲述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好动不好静的特点,让孩子们动起来,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乐说的品质,同时通过表演活动也有利于幼儿理解图片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等,从而提高幼儿看图讲述的水平。
二、提问类型多元化,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提问是在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要注意“封闭性的问题”不利于幼儿语言发展。因此问题要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为幼儿进行语言表达提供机会,使幼儿真的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使教师在看图讲述活动中运用提问来指导幼儿学习、探究取得实效。
(一)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
运用提问法开展看图讲述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在问题的引领下,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引发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如在《粉红色的靴子》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小白兔在什么地方碰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小蚂蚁遇到了哪些困难?小白兔会想出哪些办法来帮助小蚂蚁解决问题呢?这些问题引导幼儿一步步认真观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图片内容,为幼儿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打下了基础。
(二)设计针对性强的问题
为了提高幼儿描述性讲述能力,我们应该设计一些描述性的问题,如在《粉红色的靴子》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设计了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描述:小白兔和小蚂蚁之间说了什么?在小白兔的幫助下,小蚂蚁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通过描述来丰富孩子们对故事的感性认识;又如为了提高幼儿的推想与分析的能力,我们可以设计推想性的问题,如在《青蛙做礼物》的看图讲述活动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青蛙能做成一顶帽子吗?如果没能做成该怎么办呢?”“帽子也做不成了,青蛙接下来会怎么办呢?”等等,孩子们可以从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合理的想象进行猜想与分析。
(三)设计换位性问题
如在《粉红色的靴子》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换位引发幼儿的思考:“如果你是那只小兔子,看到小蚂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孩子们的经历不同,他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答案,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次走进图片,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小兔子是怎么做的?小蚂蚁脸上有什么表情?然后再次在换位中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如:谁来模仿小白兔,把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告诉小蚂蚁?通过换位性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成为“故事的主人公”,从而使他们“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认真组织语言,既可以活跃思维,又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故事中,有很多对话,我们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分角色对话,并通过角色互换来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心情等。这样的看图讲述活动,不但是简单地看“图”“讲”故事,而是让孩子们以表演的方式融入到故事之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小兔子与小蚂蚁当时的心理状态,从而让静止的图片“动”起来,对于激发幼儿讲述与表达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看图讲述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此外,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创新运用图片的方式,如调整图片的顺序,打乱图片的顺序让幼儿任意排序讲述,或者通过图片留白来激发幼儿的想象,为他们思维的发展,语言的丰富创造有利条件,等等。由于相关研究成果颇多,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中,有效开展看图讲述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我们对传统看图讲述比较模式化的教学进行了突破,通过实践探索总结了比较有效的策略,如创新讲述形式,实现多样化教学,以此来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通过精心设计类型多样的问题,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了看图讲述活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翠珍.在看图讲述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J].学周刊,2019(02):176-177.
[2] 孙晨露.幼儿园看图讲述的指导对策[J].学周刊,2018(26):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