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自太湖东、西洞庭山的碧螺春,顶级的干茶,1斤竟有六七万个芽头,堪称中国嫩茶之最。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卷曲成螺,翠碧诱人,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用当地茶农的话说,“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汤色嫩绿晶莹,清香经久不散。饮后体健目明,神清气爽。
清末震钧(1857-1918年)《茶说》言:“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自唐代起,古称“功夫茶”“新血茶”的碧螺春,被列入“进贡茶单”,岁岁进贡朝廷,且遠销全国各地及海外。在欧亚一些地方出土的陶罐、瓷器及铜质、锡质器皿中,曾发现有碧螺春的残余。碧螺春以其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位居中国十大名茶前列。
所谓“自古名茶生峰顶,云雾叠翠日月星”,碧螺春品质绝佳,得益于四大天时地利:一是地理之利。碧螺春生长在海拔600至900米的山坡上,年平均温度15.5至16.5摄氏度,再加上光照充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有着绝佳的生长环境;二是土壤之利。碧螺春生长的土壤丰厚松软,属酸性或微酸性砂土,最适宜茶树生长;三是间植之利。碧螺春茶树和桃、李、杏、梅等果木交错种植,一方面,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另一方面,茶树与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让碧螺春拥有了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四是炒制之利。其制作方法,以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的嫩芽为原料,在特制的铁锅里,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用抖、抓、压、推、揉、搓等“六动”手法炒制,完全保持了茶叶的原味。
(摘自《人民政协报》4.9)
清末震钧(1857-1918年)《茶说》言:“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自唐代起,古称“功夫茶”“新血茶”的碧螺春,被列入“进贡茶单”,岁岁进贡朝廷,且遠销全国各地及海外。在欧亚一些地方出土的陶罐、瓷器及铜质、锡质器皿中,曾发现有碧螺春的残余。碧螺春以其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位居中国十大名茶前列。
所谓“自古名茶生峰顶,云雾叠翠日月星”,碧螺春品质绝佳,得益于四大天时地利:一是地理之利。碧螺春生长在海拔600至900米的山坡上,年平均温度15.5至16.5摄氏度,再加上光照充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有着绝佳的生长环境;二是土壤之利。碧螺春生长的土壤丰厚松软,属酸性或微酸性砂土,最适宜茶树生长;三是间植之利。碧螺春茶树和桃、李、杏、梅等果木交错种植,一方面,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另一方面,茶树与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让碧螺春拥有了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四是炒制之利。其制作方法,以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的嫩芽为原料,在特制的铁锅里,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用抖、抓、压、推、揉、搓等“六动”手法炒制,完全保持了茶叶的原味。
(摘自《人民政协报》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