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克美看上去就给人一种很美的感觉。
名副其实。
当然这种美,不是说她的外貌,而是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知性、沉静、娴雅、淡定、成熟、干练、亲和、敬业等等等等,很难用几个词来概括。
得知唐克美年近七十,心里暗吃了一惊,甚或有点怀疑是否提供的资料有偏差。她一点没有老态,手脚利索,光洁的脸上时时洋溢微笑,说话的声音柔柔的。
前两次曾经做好了准备去专访唐克美,阴差阳错,都没如愿。真正见到唐克美是在《收藏界》杂志社第二届国宝评选活动上。有一件髹漆描金器因为体积较大,只能放在一楼的大厅,唐克美要从五楼会议室下到一楼去鉴定,工作人员想搀扶她,谁知被拒绝了,嘴里连说:“不用,不用,不需要。”很麻利地转身进了电梯间。
另一件事情对她印象更加深刻。百米长城纸织画,长106米,因为篇幅宏大,无法在屋内铺陈,只能搬到楼道里在地上展开。唐克美和同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来的朱玉成对纸织画进行鉴定。一开始唐克美是弯着腰看,然后是蹲着看,最后几乎是跪在地上趴着看,神态极其投入,近乎忘我。她认真严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感动了很多在场的人。在对纸织画鉴定陈述中,她说道:纸织画工艺精度、难度要求很高,画面有形、有意境,只是以后制作应该小点,更适合展挂,不然这么大,展示有难度,看着也麻烦。
大家听后都会心的笑了。
唐克美1939年11月出生在浙江,高级工艺美术师,大学学历,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她是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副主委,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顾问,北京工艺美术中级职称评委会主任。唐克美在行里资格很老,1962年就在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任教师,1969年调至北京市商标印刷三厂,1972年又调至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1982年至2000年任北京工美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
她创作设计的“晨露”、“启蒙”、“补天”、“散花”、“维吾尔姑娘”、“边陲少年”等作品曾赴香港展出并在刊物上发表。
近些年来唐克美热心忙于公益事业,更多的时候是为他人做嫁衣。她编辑出版了“玉器图录”、“景泰蓝图案”、“青铜器造型与图案”、“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造型与纹样”等十多种图书,并撰写了“景泰蓝史话”、“繁荣昌盛的中国现代玉器”、“铭刻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象牙雕刻”、“我国现代金银细金工艺——金银器的继承与创新”等论文,其中三篇论文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1995年至1996年主抓完成国务院颁授给十一世班禅的金印、金册、金匾工程,由于项目完成出色,受到中国轻工总会表彰,1996年4月11日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接见。
在主持学会工作中,近几年来先后成功组织召开了“北京百名工美大师学术研讨会”;“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研讨会、“传统文化暨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首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中日工艺美术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艺术与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中、法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活动,编辑出版学术论文集两册。学会荣获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前300名省级学会之星。
人们都称唐克美是美的使者,唐克美自己也说:“我一生都在做美的使者。”
名副其实。
当然这种美,不是说她的外貌,而是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知性、沉静、娴雅、淡定、成熟、干练、亲和、敬业等等等等,很难用几个词来概括。
得知唐克美年近七十,心里暗吃了一惊,甚或有点怀疑是否提供的资料有偏差。她一点没有老态,手脚利索,光洁的脸上时时洋溢微笑,说话的声音柔柔的。
前两次曾经做好了准备去专访唐克美,阴差阳错,都没如愿。真正见到唐克美是在《收藏界》杂志社第二届国宝评选活动上。有一件髹漆描金器因为体积较大,只能放在一楼的大厅,唐克美要从五楼会议室下到一楼去鉴定,工作人员想搀扶她,谁知被拒绝了,嘴里连说:“不用,不用,不需要。”很麻利地转身进了电梯间。
另一件事情对她印象更加深刻。百米长城纸织画,长106米,因为篇幅宏大,无法在屋内铺陈,只能搬到楼道里在地上展开。唐克美和同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来的朱玉成对纸织画进行鉴定。一开始唐克美是弯着腰看,然后是蹲着看,最后几乎是跪在地上趴着看,神态极其投入,近乎忘我。她认真严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感动了很多在场的人。在对纸织画鉴定陈述中,她说道:纸织画工艺精度、难度要求很高,画面有形、有意境,只是以后制作应该小点,更适合展挂,不然这么大,展示有难度,看着也麻烦。
大家听后都会心的笑了。
唐克美1939年11月出生在浙江,高级工艺美术师,大学学历,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她是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北京市副主委,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顾问,北京工艺美术中级职称评委会主任。唐克美在行里资格很老,1962年就在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任教师,1969年调至北京市商标印刷三厂,1972年又调至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1982年至2000年任北京工美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
她创作设计的“晨露”、“启蒙”、“补天”、“散花”、“维吾尔姑娘”、“边陲少年”等作品曾赴香港展出并在刊物上发表。
近些年来唐克美热心忙于公益事业,更多的时候是为他人做嫁衣。她编辑出版了“玉器图录”、“景泰蓝图案”、“青铜器造型与图案”、“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造型与纹样”等十多种图书,并撰写了“景泰蓝史话”、“繁荣昌盛的中国现代玉器”、“铭刻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象牙雕刻”、“我国现代金银细金工艺——金银器的继承与创新”等论文,其中三篇论文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1995年至1996年主抓完成国务院颁授给十一世班禅的金印、金册、金匾工程,由于项目完成出色,受到中国轻工总会表彰,1996年4月11日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接见。
在主持学会工作中,近几年来先后成功组织召开了“北京百名工美大师学术研讨会”;“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研讨会、“传统文化暨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首届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中日工艺美术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艺术与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中、法工艺美术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活动,编辑出版学术论文集两册。学会荣获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前300名省级学会之星。
人们都称唐克美是美的使者,唐克美自己也说:“我一生都在做美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