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检测了1981~1986年间在瑞典南部人口中的72例SLE患者初诊血标本及该地区88例正常供血者血标本。检测内容有:以EIA检测各种自身抗体,用EIA和电泳免疫印迹(electrophoretic immunoblots,EIBA)或发光及放射自显影技术(EIBB)检测与某些完整的逆转录病毒颗粒起交叉反应的抗体及其相应人工合成多肽[含进化上保守的序列,包括来源于衣壳蛋白(CA)的gag序列及env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测了1981~1986年间在瑞典南部人口中的72例SLE患者初诊血标本及该地区88例正常供血者血标本。检测内容有:以EIA检测各种自身抗体,用EIA和电泳免疫印迹(electrophoretic immunoblots,EIBA)或发光及放射自显影技术(EIBB)检测与某些完整的逆转录病毒颗粒起交叉反应的抗体及其相应人工合成多肽[含进化上保守的序列,包括来源于衣壳蛋白(CA)的gag序列及env序列]的抗体。
其他文献
早期临床试验证实利福平(RFP)一次剂量即具有迅速杀菌作用,但未经第2次临床试验证实。作者以RFP 2次剂量间隙给药治疗未治瘤型麻风,检测其抗菌活性。29例未治瘤型(LL)或界线类偏瘤型(BL)病人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RFP600mg或1200mg于第1和第29天服用。试验期间病人均住院,服药前仍全面体检,皮肤切刮查菌和活检。活检标本用于组织病理检查和鼠足垫接种,同时作尿液氨苯砜测定、血象检查和肝
环丙氟哌酸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广泛地用于治疗泌尿道、下呼吸道和其他感染。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癫痫。关节痛和肌痛比较少见,且较轻。本文作者在12个月内发现3例SLE患者接受环丙氟哌酸治疗后出现明显的肌肉骨骼反应。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评价目测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VSA)作为检测血库血中的螺旋体抗体的筛查试验,并测定其临床的敏感性.该试验是为一种微量孔免疫试验,用重组的病原体特异的和免疫显著的螺旋体抗原作为试剂(靶). 共检测了二个血库的3944份标本,其结果与CDC标准的非梅毒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试验进行了比较.另外,2539份代表不同期梅毒和正常人群的血标本,与标准校准的试验进行了比较(外地872份,本地161
单发横形与点状白甲在手指常见,可发生于甲板基底的外伤,近端甲皱襞下方可能先有血肿形成。近端甲皱襞疣冷冻治疗后也可产生同样病变。以往报告,反复的轻微摩擦损伤能引起纵形黑甲。常出现于第4、5脚趾的侧面部分,如第2趾长于拇趾时也可发生于第2脚趾,拇趾本身也可发生。如拇趾也发生时,其趾甲色素部位随拇趾与第2趾相关位置及穿鞋的不同而变化。作者报道了12例拇趾多条横形白甲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已有人报告过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血清Ⅲ型原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3NP)水平升高,但正常皮肤和硬皮病皮肤中主要胶原成分是Ⅰ型胶原。因此作者研究了SSc患者中血清Ⅰ型原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1CP)水平,以了解后者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
一份关于抗疟药所致毒性的问卷邮给325名英国皮肤科医生,其中224名医生(占70%)完成了问卷。
局部多汗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清的疾病,主要累及腋窝和掌跖,常影响病人的社交和工作。局部药物治疗的作用甚微,其他方法如:交感神经外科切除术,常致严重副作用,系统的抗胆碱能剂治疗常无显著效果。用直流电(DC)自来水电离子透入疗法(TWI)治疗手足多汗症是一种已被广泛公认的有效方法,其缺点是病人在治疗中有灼疼及针刺不适感,引起红斑甚致水疱等皮肤刺激症状。
近年来随着对黑素细胞的认识加深,人们又提出了几种学说来解释白癫风的发生。其主要有①黑素细胞粗面内质网结构及功能固有缺陷学说;②黑素细胞生长因子缺乏学说;③皮肤淋巴瘤学说;④褪黑激素受体学说;⑤自由基损伤学说。从不同侧面探讨了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但仍无最终结论。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白癜风可能是多种因素所致。
Heinlich Köbner在银屑病研究中首次报告了Köbner现象。后来在其他皮肤病,如角层下脓疱病、扁平苔藓、光泽苔藓、白癜风以及SLE、DLE、皮肌炎、硬皮病、变应性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见到类似现象。本文主要介绍银屑病以及LE中Köbner现象的研究成果。
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测定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并同正常人作对照,评价其与雄激素水平的关系,以研究IGF-1在痤疮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病人与方法:82例女性痤疮患者年龄在20~25岁,平均23.52.6岁。Kligman痤疮分级为Ⅱ~Ⅳ级。31例女性对照组的年龄(平均22.82.9岁)和体重与研究组相匹配。所有痤疮病例均在18岁后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