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语感教学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q1981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地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语感教学业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话题。加强语感训练,既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知人论世,品悟语言的情境美
  
  课文背景知识的介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感水平的重要前提。这种背景知识的介绍,也就是常说的知人论世。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清代学者章学诚说得更加明确:“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所谓知人论世或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也就是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身世情况来进行。
  首先,要做好课文时代背景知识的介绍。任何作品都是一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的时代状况。作品时代背景知识的介绍,对学生从宏观上理解作品,培养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如初唐诗人王绩的《野望》一诗的诗句“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牧童趋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通过宏观背景的介绍,可使同学们认识到:诗的作者由唐入隋,是个隐者。诗的主旨也是表达一种隐逸的情怀。但是中间四句却从一个隐者的角度,无意间反映了在初唐统一时代背景下和平安定的环境和人民各得其所的心情。它使我们认识到,在政治清明,生活安定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的生活还是充满着和平与欢乐的,这就是这篇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价值。这样,学生就可以比较好地阅读和理解这篇作品了。
  其次,要做好对作者情况的介绍。古人说“诗言志”,又说“言为心声”,作品总是作者一定情况下思想感情和生活状况的反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做好作者个人背景情况的介绍。举例来说,初中二年级有篇苏轼的随笔《记承天寺夜游》。老师在给学生讲课时要指出,这篇作品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这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到黄州已经四年了。苏轼文中说自己是“闲人”,就是不能签署公事、被朝廷“闲置”起来的意思。他这时正值四十四岁的盛年,对于一个深怀经世济民理想,而又天才横溢、敏感多情的诗人来说,他是深怀不被“知遇”、难得施展的寂寞情怀的。文章就写于作者这样的个人生活背景下。而作者的可贵处,就是在困难的境况中始终保持一种超越的姿态,欣赏自然的美景。文章很简洁,却写出一种难忘的瞬间之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寂寞,而又写得行云流水,若不经意。他能看到别人在天堂也发现不了的美。通过这样的介绍和点拨,学生对苏轼其人了解增加了,对作品产生出身临其境的感受,语感当然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二、从生活入手,感知语感
  
  联系生活经验,从感知入手,通过双向交流培养语感,也是语文中常用的手段,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的越多,了解越真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深入理解课文,培养语感,非常重要。虽然课文内容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还是可以借助生活中类似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去积极体味理解课文,从而更好地激发和培养语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名作,它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喜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能把不同读者的生活经验激发出来,参与进来,使作品生动而丰满起来,并实现作品在读者这里的最终完成。这篇作品虽然反映的是一个世纪前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少年的一段生活经历,但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读者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氛围还是能够理解,还是不“隔”的。老师在教学时,应该努力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起来,带着各自鲜活的生活经验融入到作品中去,以达到对作品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老师在教学中还要强调,鲁迅一生刚强忠挚,疾恶如仇,而整个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回忆自己的少年生活,却如秋水黄昏,一片柔情,这篇文章是其中的代表。谁都有自己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总是珍贵而美好的,而年轻人的心灵也是最能相通的。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理智上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其语感的培养就比较容易而富于成效了。在教学古代诗文时,还有一个特点要向学生指出,就是中国过去一直是一个农业社会,许多作品都是描写反映自然世界和农村风物的。作为农村学生,理解课文有一种先天的优势,要把这种生活优势转化为语感优势。所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谓“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都有过似曾相识的经历和经验吗?即使是出生在城市的学生,理解这些作品时也不是十分困难的。我们要像演员那样深入到角色中去一样,带着自己全部的生活感知去阅读、欣赏和理解作品,提高语感。语文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以课本为基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这个学习资源。生活经验越丰富,语感就越深切。如让学生平时观察大街上的广告牌、门柱上的槛联,摘录下来,读一读,比一比。诸如“滴滴稻花香,浓浓三峡情”、“少生优生,幸福一生”之类的广告语和“正是莺歌燕舞日,恰逢花好月圆时”等春联,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正是语感训练的好素材。同时,教师可让学生平时注意听广播,电视的播音(对白),尤其是多听电视散文,诗歌。叶圣陶说:“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揣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好的对的、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利用已有的语感去捕捉大千世界中的语感因素,不断地去听取、记忆、分析、比较,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感能力定会不断增强。
  
  三、通过深度阅读,激发语感
  
  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求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强调:“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理解力的提高,老师要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语感能力。阅读不是单向的输入,而是作者与读者双方的对话和交流。通过阅读,特别是诵读,作品的丰富内涵连同声色情味会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学生自己日常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会被激活唤醒。这样,作品的文脉就被打通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加深了。实践表明:大凡爱读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学阅读量的不足。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感,促进语感的培养。翻开中学语文课本,很多诗词作品都是传诵久远的名篇佳作,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好材料。这些作品,往往都是经过反复吟诵,千锤百炼完成的,更应该通过反复阅读特别是诵读来加深理解,培养语感。
  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课文的音韵、节奏、气势诸方面的美感,让学生真正从感性、直觉和整体上去理解、认识、体验课文,增进对课文语感的培养和锻炼。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诗人作诗尚且要反复吟咏修改,以臻完美,我们更要通过反复阅读来增进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比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从头到尾,一路迤逦而下,表现出作者在安史之乱中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极度喜悦的心情,成为老杜“平时第一快诗”;而他的《石壕吏》却写出对一对老年夫妇的无限同情,表现作者的赤子之心,蕴含着深厚的人道感情。这样的作品,它的风格和作者的心情,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把握。笔者在教学《石壕吏》时,就要求学生带着感情,设身处地反复诵读,仔细体味。有的学生按要求反复诵读后,心灵受到很大震动,眼睛都湿润了。不但诗词,很多文章也是要仔细阅读,以达到“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目的。鲁迅的散文作品,往往极具诗的魅力,让人过目不忘,是需要反复诵读的。比如《阿长与<山海经>》的最后一句:“仁慈黑黯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中永安她的灵魂”。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阿长何等缠绵、何等深厚的感情!而作者的一片温情,就涵在这特殊的用词和语调、节奏之中。这就是诗的语言,是最好的文字,只有反复诵读涵咏,才能深入理解体味作者的用心和深情。再如,同是古文八大家,柳宗元《小石潭记》,整洁精严,具见人力;而苏轼的小品《记承天寺夜游》,却宛转随意,自然天成,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面貌。对这些作品,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妙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的常谈,也是不易的真理。教师应不断变换训练方式,采用默读、诵读、引读、带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集体背诵、分角色背诵、配乐背诵、复述等多种方式,防止学生多读生厌。通过多读熟读,再辅之以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语感也就跟着提高了。
  
  四、通过语境分析,促发语感
  
  所谓语境分析,主要是分析文章中一些重要句子和词语的语境意义。通过语境分析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也是语文教学中的常用手段。
  首先,要揣摩比较文章的重点词语。如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时,就要想想作者为什么用“伏”而不用“停”,“叮”等词呢?揣摩比较之后,会发现“伏”不仅与前面的“肥胖”相照应,而且给人一种胖嘟嘟,沉甸甸的憨态美,富有情趣,给读者一种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人产生联想,得到美的感受。在古代诗文作品中,经常遇到一些常用的词汇,如“木叶”、“落木”、“东篱”、“绿窗”、“板桥”、“杨柳”等。这些语汇,经过历史长河的锻炼,也都成为“语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它们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感情的密码,信息的载体,成为充满生命的东西了。老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这些词汇的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比如,“东篱”常常想到古代高栖生活的隐者、“绿窗”总是给人一种家庭生活的温暖感受、“板桥”情味浓于“木桥”,而“落木”或“木叶”也比“树叶”给人更多的历史感。看似普通简单的词语,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启发读者无尽的联想。再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一句名句,这句诗的诗眼是“绿”。我们知道作者曾经对“绿”反复推敲,修改多次,最后才定稿为“绿”。一个“绿”字,反映了春回大地带来的变化和给人类带来的希望。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针对作品中重点的“诗眼”,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感。其次,要细细品味文章的关键语句。如叶圣陶读鲁迅的《秋夜》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时指出:“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是并不寻常的说法,拗强而特异,足以引起人家的注意,而以下文章的情调差不多和这一句一致”(《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可见,把握了文章的关键语句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这样的关键语句,在一些名篇中还有很多,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高度重视,仔细讲解,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的。
  第三,要深刻领悟文章的点睛之笔。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仿佛诗中的“诗眼”,往往很简洁的几句话,就把文章的主旨说出,使文章“立”起来了。如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尾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便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不仅道出了人与动物如何友好相处的几个准则,而且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冰心先生在推荐这篇文章时,说它“收得有味”,“其实,人和人,社会和社会,国家和国家之间,又尝不是如此呢?世界和平的日子,只有从彼此信赖中才能得到”。可见,领悟了文章的点睛之笔,也就能准确把握全文的中心。总之,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清晰、丰富深刻、敏捷和独特的语感品质。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中学阶段的语感教学,潜心探索,充分激发学生积极的精神活动,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语感就会油然而生。
其他文献
滋水涵木法所主病症以头晕和视物不清为主要症状,以弦、细、数脉为主要脉象,同时常伴有虚、软等虚损不足的脉象。使用药物上,熟地黄、白芍、麦冬、当归、生地黄、菊花、茯神
为了解某大型生活小区公共场所的微生物分布情况,我们选取该小区的公园、公共汽车、居民生活区的空气以及小区中公用电话作为目标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人道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探求对先锋文学的出现起了不可置换的诱导和催生作用.先锋文学对人道主义的观照,是通过一些奇异的主题以及杰出的形式改造等策略实现的,人道主义的观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法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老年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小承气汤行单纯通腑治疗,治
高校图书馆管理要实行“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其具体措施包括:满足馆员的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强化对馆员的继续教育机制;为读者建设宜于阅读的人文
我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替代路径是多维发散的,包括互动替代、功能替代、拓殖替代、输入替代和工业替代.所有这些替代的组合,构成一个补偏救弊的系统.但替代的实际运行从来
目的观察芦根银翘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芦根银翘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予头孢噻肟、病毒唑入液静滴治疗,3 d后评效。结果治疗组体
目的观察脉安舒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UAP气虚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
瑞昌市自2006年开始推广水稻机插技术,经过近10年来的技术推广,到2015年水稻机插水平达到22%,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和操作要点.但相比较于水稻90%的机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