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铁宝先后跟随刘冰庵、郭风惠、启功三位书法篆刻大师,在书法篆刻艺术的道路上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白石门下,再传弟子
刘铁宝钟情于书法篆刻源于一次故宫的参观经历,清代书法篆刻家邓石如的一幅篆字作品吸引了他,从那时候开始,书法篆刻成了刘铁宝一生的爱好和追求。1962年,刘铁宝正式拜叔父刘冰庵为师,刘冰庵对这个聪颖好学的侄子也十分喜爱。篆刻,顾名思义是以篆书为主,识篆书、写篆书是基础。听从叔叔的教诲,刘铁宝放下石头,搁起刻刀,专心于书法。
刘冰庵是齐白石的弟子,也是一位功力深厚、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和篆刻家。齐派篆刻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篆书通俗化,用笔不繁琐,好认、好写。刘冰庵天资聪颖,加之为了学习齐派的精华确实下了大工夫,颇得齐白石的喜爱,两人关系亲如父子。齐白石在北京举办婚礼时留下一张与友人的合影,相片里的人都是当时的“大腕儿”,唯一一个弟子就是刘冰庵。齐白石门派篆刻得以流传有序,刘铁宝的叔叔刘冰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篆刻上,刘铁宝付出了过人的努力。他白天一有空闲就研读《说文解字》,晚上不刻到深夜绝不睡觉。凭着刻苦努力,刘铁宝终得齐派真传,成为齐白石再传弟子。齐白石四子齐良迟为刘铁宝写过一幅字:白石门下。款上题的是:铁宝篆刻过我。刘冰庵对刘铁宝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向来吝啬赞扬之词,弥留之际才流露出对侄子的欣赏之情。刘冰庵去世前,生活十分困难,有一次,朋友请他刻十方印,身体虚弱的刘冰庵把重任交给侄子,刘铁宝屏息凝神地从中午一直刻到晚上,第二天一早准时交上了风格各异的十方印,就连叔父都忍不住连说刻得真好,几乎可以替代自己刻印。
品行端直,深得真髓
刘铁宝认为,篆刻的前提是书法,书法用笔、墨、纸,篆刻则靠刀、泥、石,两者载体不同却关系密切,好的篆刻一定要能够体现出书法的味道。1965年,刘铁宝前往郭风惠大师处拜师求艺,专攻书法。
郭风惠生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书画艺术家,精通文、法、哲、史、美学等诸多学科,先后任绥远、察哈尔教育厅厅长,还曾赴抗日战争最前线。风老一生传奇,为人随和、开朗,慕名而来的学生众多。其他学生多在课余跟风老要字画,唯独刘铁宝从不开口。有一次,他被风老问起:是不是不喜欢自己的作品,为何不似其他学生一样要字画。刘铁宝不假思索地答道:我是来跟您学东西的,不是来要东西的。风老对刘铁宝的正直、诚恳的品行十分感动,执意画了一幅桃花麻雀的扇面赠与爱徒。
结识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师让刘铁宝一生受益匪浅,风老的一言一行都给刘铁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他都还记得老师昔日的教导:写字的笔道儿要生、涩、老、辣。生,是要免俗;涩,是要到位;老,是要有金石气;辣,是要吸引人。在风老众多弟子中,刘铁宝是深得老师神髓的一位,他在创作中将情感自然的节奏和点划的形式融为一体,风格古朴而富有变化。
功夫在字内,亦在字外
中国书法有两大系统,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体系,书风规矩、潇洒;另一个就是以颜真卿为代表的颜体,书风浑厚、古朴,极具韵味。刘铁宝与郭风惠研习多年,偏重颜体,此后跟随中国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启功先生,进一步研习书法。刘铁宝与启功先生相识于1970年,关系甚好。郭风惠与启功两位大师在艺术观点上相去甚远,启功先生主张学二王、写帖,少写碑,而风老则力主写碑,因为碑有味道。在跟随郭风惠、启功两位大师的两三年间,总是让刘铁宝心里感到沉甸甸的,不知如何是好,也为此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刘铁宝最终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不过,这种艺术追求上的分歧并没有给两人的师徒感情带来影响,启功先生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刘铁宝关爱有加,二十多年来,师徒感情十分深厚。
启功先生对刘铁宝带来的影响同样是深刻、深远的,他主张:书法的技法是较为固定的东西,比如用笔、解体、章法,这些只要肯下工夫都不是太复杂的学问,唯独书写者的文化修养是最终评价作品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好、素养深,作品的格调就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搞篆刻的人不懂古文字学,就写不好篆字,落到石头上也终究难免露出破绽。一个名副其实的书法家,首先要品行端正,在这个基础之上,文字学、诗词歌赋以及各个门类的艺术必须得懂,这之后才是书法的技法。”
研习书法多年,刘铁宝一直在思索是否存在一条精通各种书体的道路,受启功先生启发,他悟到一个“捷径”,那就是不断提高文化修养,理解书法用笔的核心,一通百通。苏东坡曾说过:“物理一也,通其意而无事不可。篆不兼隶,行不及草,盖未能通其意者也。”刘铁宝通过孜孜不倦的实践,终于在六十多岁的时候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功夫在字内,亦在字外,应该说,这个理念让刘铁宝深受其益。品读刘铁宝的书法,古朴、浑厚、苍劲、自然,这八个字也成为伴随他一生的艺术追求。
“书法篆刻爱好实践者”
刘铁宝一向不爱张扬,喜欢称自己为书法篆刻爱好实践者。他常说,搞艺术和搞科学研究一样,都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刘铁宝时常回忆年轻时的创作经历,那个年代从事篆刻的人少,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效益,人们从没想过出售作品,也不沾名誉,反而能专注于创作。当时的中国书法研究社就是很好的代表,这个社团归属民政局管理,靠经费生存,社团里的老艺术家常常自己掏腰包办展览,让年轻人来看。
从艺几十年来,刘铁宝刻过的图章将近一万方,若是没有对艺术的痴迷和过人的忍耐力,恐怕不可能做出如此成绩。对于前来求艺的学生,只要品行端正,热爱书法篆刻,他都愿意倾其所有地传授。这里面除了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外,更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感:“不能让古人流传下来的好东西到咱们手里没有了;古人好的哲学思想,艺术思想、观念、技法都应该留给下一代,让他们发扬光大,这是上一代人的责任。”
白石门下,再传弟子
刘铁宝钟情于书法篆刻源于一次故宫的参观经历,清代书法篆刻家邓石如的一幅篆字作品吸引了他,从那时候开始,书法篆刻成了刘铁宝一生的爱好和追求。1962年,刘铁宝正式拜叔父刘冰庵为师,刘冰庵对这个聪颖好学的侄子也十分喜爱。篆刻,顾名思义是以篆书为主,识篆书、写篆书是基础。听从叔叔的教诲,刘铁宝放下石头,搁起刻刀,专心于书法。
刘冰庵是齐白石的弟子,也是一位功力深厚、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和篆刻家。齐派篆刻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篆书通俗化,用笔不繁琐,好认、好写。刘冰庵天资聪颖,加之为了学习齐派的精华确实下了大工夫,颇得齐白石的喜爱,两人关系亲如父子。齐白石在北京举办婚礼时留下一张与友人的合影,相片里的人都是当时的“大腕儿”,唯一一个弟子就是刘冰庵。齐白石门派篆刻得以流传有序,刘铁宝的叔叔刘冰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篆刻上,刘铁宝付出了过人的努力。他白天一有空闲就研读《说文解字》,晚上不刻到深夜绝不睡觉。凭着刻苦努力,刘铁宝终得齐派真传,成为齐白石再传弟子。齐白石四子齐良迟为刘铁宝写过一幅字:白石门下。款上题的是:铁宝篆刻过我。刘冰庵对刘铁宝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向来吝啬赞扬之词,弥留之际才流露出对侄子的欣赏之情。刘冰庵去世前,生活十分困难,有一次,朋友请他刻十方印,身体虚弱的刘冰庵把重任交给侄子,刘铁宝屏息凝神地从中午一直刻到晚上,第二天一早准时交上了风格各异的十方印,就连叔父都忍不住连说刻得真好,几乎可以替代自己刻印。
品行端直,深得真髓
刘铁宝认为,篆刻的前提是书法,书法用笔、墨、纸,篆刻则靠刀、泥、石,两者载体不同却关系密切,好的篆刻一定要能够体现出书法的味道。1965年,刘铁宝前往郭风惠大师处拜师求艺,专攻书法。
郭风惠生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书画艺术家,精通文、法、哲、史、美学等诸多学科,先后任绥远、察哈尔教育厅厅长,还曾赴抗日战争最前线。风老一生传奇,为人随和、开朗,慕名而来的学生众多。其他学生多在课余跟风老要字画,唯独刘铁宝从不开口。有一次,他被风老问起:是不是不喜欢自己的作品,为何不似其他学生一样要字画。刘铁宝不假思索地答道:我是来跟您学东西的,不是来要东西的。风老对刘铁宝的正直、诚恳的品行十分感动,执意画了一幅桃花麻雀的扇面赠与爱徒。
结识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师让刘铁宝一生受益匪浅,风老的一言一行都给刘铁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他都还记得老师昔日的教导:写字的笔道儿要生、涩、老、辣。生,是要免俗;涩,是要到位;老,是要有金石气;辣,是要吸引人。在风老众多弟子中,刘铁宝是深得老师神髓的一位,他在创作中将情感自然的节奏和点划的形式融为一体,风格古朴而富有变化。
功夫在字内,亦在字外
中国书法有两大系统,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体系,书风规矩、潇洒;另一个就是以颜真卿为代表的颜体,书风浑厚、古朴,极具韵味。刘铁宝与郭风惠研习多年,偏重颜体,此后跟随中国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启功先生,进一步研习书法。刘铁宝与启功先生相识于1970年,关系甚好。郭风惠与启功两位大师在艺术观点上相去甚远,启功先生主张学二王、写帖,少写碑,而风老则力主写碑,因为碑有味道。在跟随郭风惠、启功两位大师的两三年间,总是让刘铁宝心里感到沉甸甸的,不知如何是好,也为此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刘铁宝最终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不过,这种艺术追求上的分歧并没有给两人的师徒感情带来影响,启功先生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刘铁宝关爱有加,二十多年来,师徒感情十分深厚。
启功先生对刘铁宝带来的影响同样是深刻、深远的,他主张:书法的技法是较为固定的东西,比如用笔、解体、章法,这些只要肯下工夫都不是太复杂的学问,唯独书写者的文化修养是最终评价作品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好、素养深,作品的格调就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搞篆刻的人不懂古文字学,就写不好篆字,落到石头上也终究难免露出破绽。一个名副其实的书法家,首先要品行端正,在这个基础之上,文字学、诗词歌赋以及各个门类的艺术必须得懂,这之后才是书法的技法。”
研习书法多年,刘铁宝一直在思索是否存在一条精通各种书体的道路,受启功先生启发,他悟到一个“捷径”,那就是不断提高文化修养,理解书法用笔的核心,一通百通。苏东坡曾说过:“物理一也,通其意而无事不可。篆不兼隶,行不及草,盖未能通其意者也。”刘铁宝通过孜孜不倦的实践,终于在六十多岁的时候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功夫在字内,亦在字外,应该说,这个理念让刘铁宝深受其益。品读刘铁宝的书法,古朴、浑厚、苍劲、自然,这八个字也成为伴随他一生的艺术追求。
“书法篆刻爱好实践者”
刘铁宝一向不爱张扬,喜欢称自己为书法篆刻爱好实践者。他常说,搞艺术和搞科学研究一样,都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刘铁宝时常回忆年轻时的创作经历,那个年代从事篆刻的人少,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效益,人们从没想过出售作品,也不沾名誉,反而能专注于创作。当时的中国书法研究社就是很好的代表,这个社团归属民政局管理,靠经费生存,社团里的老艺术家常常自己掏腰包办展览,让年轻人来看。
从艺几十年来,刘铁宝刻过的图章将近一万方,若是没有对艺术的痴迷和过人的忍耐力,恐怕不可能做出如此成绩。对于前来求艺的学生,只要品行端正,热爱书法篆刻,他都愿意倾其所有地传授。这里面除了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外,更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感:“不能让古人流传下来的好东西到咱们手里没有了;古人好的哲学思想,艺术思想、观念、技法都应该留给下一代,让他们发扬光大,这是上一代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