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着“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和“一代宗师”之称的钱穆,一生中经历过三次婚姻。
乱世伤离别
1895年,钱穆出生于江苏无锡。7岁那年,钱穆被送到私塾读书。12岁时,41岁的父亲撒手尘世。母亲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辍学,她说:“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家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于是钱穆得以继续就读。
钱穆的第一位妻子是无锡后宅邹氏,1928年难产去世,婴儿夭折。
1929年,钱穆认识了小学教师张一贯,钱穆请金松岑做介绍人,两人于当年在苏州成婚。张一贯是一位知识女性,毕业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曾做过苏州北街第二中心小学校长。后来钱穆到燕京大学任教,张一贯留在苏州,半年后他们的大儿子出生。张一贯带着儿子去了北平。
在学界,钱穆是一个传奇,他中学都没毕业,从18岁开始在乡间执教小学与中学18年,其间勤学苦读,著有《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先秦诸子系年》等文史著作,解决了当时聚讼纷纭的一些学案,令史学家顾颉刚大为欣赏,推荐他至北京燕京大学任教。自1930年起,钱穆先后任教于燕京、北大、清华、北师大、西南联大等校,作育英才无数。当时学界将之与胡适并称为“北胡南钱”。
胃病一直是钱穆的宿疾。不论如何名满天下,钱穆始终是一介书生,私人生活全靠夫人张一贯打理。张一贯和钱穆一共育有5个儿女。为了丈夫能专心学林,她一手操办起家里的大小琐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钱穆跟随学校逃难川、滇,准备让妻儿随后跟上。战火蔓延,千里路险。一个女人带着4个稚儿,从北平跋涉到四川实在艰难,她只好带着孩子们回到苏州娘家。待战事间歇,钱穆悄悄跑回来,将老母接来苏州藕园与儿媳同住。他最初的愿望本是在乡里教书,能换得衣食温饱便好。怎料家人团聚才1年,他又被情势逼迫必须离开。
临走,钱穆告别老母妻小。张一贯告诉孩子们,“他们”知道爸爸了,’要他去做官,不走不行。虽然年幼,孩子们亦知道“他们”是指日本人和汉奸。
逃难在大西南的几年中,母亲死了,小女儿出生了,钱穆都无法随侍在侧。他自己的状况也不好,潦倒度日,胃病缠身。抗战胜利后,为了养胃,51岁的钱穆在友人建议下,回到老家居住,在江南大学任文学院院长,终与妻儿团聚。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内战愈炽,学生频频上街游行。钱穆劝导无效,闹事已成风潮。连随他在江南大学念书的长子钱拙也因学潮被开除。他拾起戒了多年的烟,重新抽起了烟斗。
钱穆成长于清末民初,读的是旧书,后来遭遇“五四运动”,时人将传统文化诋为“国步不前”的根源。钱穆认为,传统文化维系千年并能创建广土众民的大国局面,自有其与土地、人民精神的深层联系。钱穆向来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但此时青年人受到苏联革命刺激,对传统中国文化心存仇疾,他感到自己身在“俄化”的狂风暴雨之中。
内战局势急转直下,钱穆知道,不走又不行了。钱穆嘱托苏州城防司令随时照顾家小。
枯木又逢春
钱穆南下,流亡至香港办学。在香港,钱穆与友人创办了新亚书院。初期,学校经费是由上海商人支持,但时局动荡,维系困难。
1950年,20岁的胡美琦入学新亚书院。胡美琦的父亲曾是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但流落香港后全家已别无长物。胡美琦选修的中国文化史,在那个旧社会整个被打倒的迷惘时刻,使她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又燃起了信心,连带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乐观。
此时钱穆已56岁,望之虽严,亲之即温,他的精神面貌给胡美琦留下深刻印象。可胡美琦只在新亚念了1年,便离开香港,随父迁往台湾。到了台湾,胡美琦进入台中师范图书馆工读。
1950年冬,钱穆到台北募款。1951年冬,钱穆又到台北,一直待到1952年。他以复兴传统中华文化为己任,积极在台湾推行中华文化。1952年春,在一次讲演中,钱穆突遇礼堂塌方,当场被击昏,但大幸未死。
胡美琦得知钱穆受伤,从图书馆告假前来探望。出院后,钱穆到台中就近休养,白天仍修改讲稿,胡美琦每天下班就来探视,还带来南宋以来的文学小品供他消磨,待到一同晚餐才离去。星期日放假,他则约胡美琦去公园散步,就这样一起共度了4个月。
钱穆发现胡美琦跟她的同辈人不一样,对传统文化怀有一颗炽热的心。这几个月里,胡美琦的年轻、机灵、落落大方、教养,以及她的单纯天真和无微不至的照料,让患难中的钱穆精神振作。
钱穆此时不知道,老家的妻子也在经历苦难。在苏州,51岁的张一贯突然脑溢血中风,失去教职,陷入孤独封闭的状态。
胡美琦后来继续学业,她进入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教育系,两年后毕业。
1953年,新亚书院在困难中艰辛前行:经费仍然紧张,人事不稳定,学生流失,教授出走。创校4年,始终其事的教授,此时只剩3位。第一批招收的学生有80多人,此时第一届毕业典礼上只有十分之一。
1954年,刚刚毕业的胡美琦觉得自己的国学知识浅薄,于是怀着对学问的追求飞赴香江,与钱穆相会。这一年胡美琦25岁,钱穆已到花甲之年。自从胡美琦来港之后,钱穆的处境发生了转变。1954年新亚书院获得美国亚礼学会经济上的支持,经费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同时学校身份也获得了港府的肯定,校舍得到扩建,在体制上,也增设了研究所。
此时的内地,革命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气氛愈来愈严峻。张一贯在屋内艰难练习走路,她要面对一切,必须自理生活,独自将儿女养大。而钱穆知道当时的形势,明白很难再回去了。
1956年,钱穆事业和健康上的困顿逐渐舒缓。他决定给胡美琦一个交代。这一年两人终成眷属。
事实上,胡美琦还是钱穆的知己。
婚后,他们蜗居九龙钻石山难民区,以客厅为书室,一房储物,摆上小桌就是饭厅。胡美琦不只料理家务,而且协助钱穆应酬各方关系,看着丈夫在新亚书院困局中苦撑,胡美琦就安慰钱穆,一直到港府以新亚书院为基础,合并其他几所私人学院成立香港中文大学,他们才稍得喘息。
1966年,“文革”开始,大陆逃港者涌至,香港社会日乱。1967年,胡美琦和钱穆移居台北。也就在这一年,钱穆彻底与老家妻儿断了音讯。
1977年,80多岁的钱穆胃病复发,卧病40天。到1978年农历新年才能下楼走动,彼时他双目因青光眼日益严重,几近失明。
在大陆,和钱穆失去联系的张一贯多年来独自支撑起这个家。1978年,张一贯撒手人寰。故去前,她甚至不知道钱穆是否仍然在世。
1980年,钱穆终于和儿女们重新取得联系。他们通了几封信,即匆匆约在香港见面。
1990年,钱穆去世,他生前曾说希望晚年能在家乡安度余生。于是,胡美琦几经周折将钱穆安葬在太湖西山湖滨的山坡上,因为这里的景色很像他们当年在香港沙田家中楼廊远眺的景象。
乱世伤离别
1895年,钱穆出生于江苏无锡。7岁那年,钱穆被送到私塾读书。12岁时,41岁的父亲撒手尘世。母亲宁愿忍受孤苦,也不让孩子辍学,她说:“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家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于是钱穆得以继续就读。
钱穆的第一位妻子是无锡后宅邹氏,1928年难产去世,婴儿夭折。
1929年,钱穆认识了小学教师张一贯,钱穆请金松岑做介绍人,两人于当年在苏州成婚。张一贯是一位知识女性,毕业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曾做过苏州北街第二中心小学校长。后来钱穆到燕京大学任教,张一贯留在苏州,半年后他们的大儿子出生。张一贯带着儿子去了北平。
在学界,钱穆是一个传奇,他中学都没毕业,从18岁开始在乡间执教小学与中学18年,其间勤学苦读,著有《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先秦诸子系年》等文史著作,解决了当时聚讼纷纭的一些学案,令史学家顾颉刚大为欣赏,推荐他至北京燕京大学任教。自1930年起,钱穆先后任教于燕京、北大、清华、北师大、西南联大等校,作育英才无数。当时学界将之与胡适并称为“北胡南钱”。
胃病一直是钱穆的宿疾。不论如何名满天下,钱穆始终是一介书生,私人生活全靠夫人张一贯打理。张一贯和钱穆一共育有5个儿女。为了丈夫能专心学林,她一手操办起家里的大小琐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钱穆跟随学校逃难川、滇,准备让妻儿随后跟上。战火蔓延,千里路险。一个女人带着4个稚儿,从北平跋涉到四川实在艰难,她只好带着孩子们回到苏州娘家。待战事间歇,钱穆悄悄跑回来,将老母接来苏州藕园与儿媳同住。他最初的愿望本是在乡里教书,能换得衣食温饱便好。怎料家人团聚才1年,他又被情势逼迫必须离开。
临走,钱穆告别老母妻小。张一贯告诉孩子们,“他们”知道爸爸了,’要他去做官,不走不行。虽然年幼,孩子们亦知道“他们”是指日本人和汉奸。
逃难在大西南的几年中,母亲死了,小女儿出生了,钱穆都无法随侍在侧。他自己的状况也不好,潦倒度日,胃病缠身。抗战胜利后,为了养胃,51岁的钱穆在友人建议下,回到老家居住,在江南大学任文学院院长,终与妻儿团聚。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内战愈炽,学生频频上街游行。钱穆劝导无效,闹事已成风潮。连随他在江南大学念书的长子钱拙也因学潮被开除。他拾起戒了多年的烟,重新抽起了烟斗。
钱穆成长于清末民初,读的是旧书,后来遭遇“五四运动”,时人将传统文化诋为“国步不前”的根源。钱穆认为,传统文化维系千年并能创建广土众民的大国局面,自有其与土地、人民精神的深层联系。钱穆向来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但此时青年人受到苏联革命刺激,对传统中国文化心存仇疾,他感到自己身在“俄化”的狂风暴雨之中。
内战局势急转直下,钱穆知道,不走又不行了。钱穆嘱托苏州城防司令随时照顾家小。
枯木又逢春
钱穆南下,流亡至香港办学。在香港,钱穆与友人创办了新亚书院。初期,学校经费是由上海商人支持,但时局动荡,维系困难。
1950年,20岁的胡美琦入学新亚书院。胡美琦的父亲曾是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但流落香港后全家已别无长物。胡美琦选修的中国文化史,在那个旧社会整个被打倒的迷惘时刻,使她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又燃起了信心,连带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乐观。
此时钱穆已56岁,望之虽严,亲之即温,他的精神面貌给胡美琦留下深刻印象。可胡美琦只在新亚念了1年,便离开香港,随父迁往台湾。到了台湾,胡美琦进入台中师范图书馆工读。
1950年冬,钱穆到台北募款。1951年冬,钱穆又到台北,一直待到1952年。他以复兴传统中华文化为己任,积极在台湾推行中华文化。1952年春,在一次讲演中,钱穆突遇礼堂塌方,当场被击昏,但大幸未死。
胡美琦得知钱穆受伤,从图书馆告假前来探望。出院后,钱穆到台中就近休养,白天仍修改讲稿,胡美琦每天下班就来探视,还带来南宋以来的文学小品供他消磨,待到一同晚餐才离去。星期日放假,他则约胡美琦去公园散步,就这样一起共度了4个月。
钱穆发现胡美琦跟她的同辈人不一样,对传统文化怀有一颗炽热的心。这几个月里,胡美琦的年轻、机灵、落落大方、教养,以及她的单纯天真和无微不至的照料,让患难中的钱穆精神振作。
钱穆此时不知道,老家的妻子也在经历苦难。在苏州,51岁的张一贯突然脑溢血中风,失去教职,陷入孤独封闭的状态。
胡美琦后来继续学业,她进入台湾省立师范学院教育系,两年后毕业。
1953年,新亚书院在困难中艰辛前行:经费仍然紧张,人事不稳定,学生流失,教授出走。创校4年,始终其事的教授,此时只剩3位。第一批招收的学生有80多人,此时第一届毕业典礼上只有十分之一。
1954年,刚刚毕业的胡美琦觉得自己的国学知识浅薄,于是怀着对学问的追求飞赴香江,与钱穆相会。这一年胡美琦25岁,钱穆已到花甲之年。自从胡美琦来港之后,钱穆的处境发生了转变。1954年新亚书院获得美国亚礼学会经济上的支持,经费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同时学校身份也获得了港府的肯定,校舍得到扩建,在体制上,也增设了研究所。
此时的内地,革命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气氛愈来愈严峻。张一贯在屋内艰难练习走路,她要面对一切,必须自理生活,独自将儿女养大。而钱穆知道当时的形势,明白很难再回去了。
1956年,钱穆事业和健康上的困顿逐渐舒缓。他决定给胡美琦一个交代。这一年两人终成眷属。
事实上,胡美琦还是钱穆的知己。
婚后,他们蜗居九龙钻石山难民区,以客厅为书室,一房储物,摆上小桌就是饭厅。胡美琦不只料理家务,而且协助钱穆应酬各方关系,看着丈夫在新亚书院困局中苦撑,胡美琦就安慰钱穆,一直到港府以新亚书院为基础,合并其他几所私人学院成立香港中文大学,他们才稍得喘息。
1966年,“文革”开始,大陆逃港者涌至,香港社会日乱。1967年,胡美琦和钱穆移居台北。也就在这一年,钱穆彻底与老家妻儿断了音讯。
1977年,80多岁的钱穆胃病复发,卧病40天。到1978年农历新年才能下楼走动,彼时他双目因青光眼日益严重,几近失明。
在大陆,和钱穆失去联系的张一贯多年来独自支撑起这个家。1978年,张一贯撒手人寰。故去前,她甚至不知道钱穆是否仍然在世。
1980年,钱穆终于和儿女们重新取得联系。他们通了几封信,即匆匆约在香港见面。
1990年,钱穆去世,他生前曾说希望晚年能在家乡安度余生。于是,胡美琦几经周折将钱穆安葬在太湖西山湖滨的山坡上,因为这里的景色很像他们当年在香港沙田家中楼廊远眺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