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近以来,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使得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学前教育的公平性是带动整个教育公平的前提,然而现今在我国,学前教育却呈现出了十分显著的差异性。不仅仅是区域间经济发展、拥有教育资源等方面的不均衡,更关键的是由于有关方针规范不够完善。要想更好地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的公平性,该作笔者从公平视域下对国内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差异及有关建议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公平视域;城乡学前教育;差异研究
一、 引言
当前,对于学前教育来说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两者必须同时具备。从教育公平角度出发,不论城市或是农村均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然而因为区域经济差异及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等,造成学前教育在城乡间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要想尽快改善这种不平衡性,就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二、 公平视域下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差异研究
(一) 城乡间教育资源的差别
有关城乡教学资源的分布,通常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两方面。本文中主要对前者展开研究。现今,我国城市中的幼教数量及质量比农村地区高很多,而且城乡间对幼教人员的学历、经验要求差距较大,这是教育不公平的基本体现。城市幼教总体的薪资待遇与各项福利远远好于农村地区。所以说,不少幼教均会考虑离开农村去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契机,如此便加重了农村地区幼教流失的情况。此外,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幼师集中到城市当中,引发了城市教师岗位更为激烈的竞争,他们自然会更重视自身学历和竞争力的增强;反之,因农村地区的幼教职位缺乏足够激烈的竞争,再加上对学历、职称等的要求相对较低,进而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水平的低下。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城乡间学前教育投入的巨大差别所致。尽管我国早已提出科教兴国的方略,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大部分经费依旧被优先投入到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投资严重匮乏,进一步造成农村幼教的待遇得不到良好保障,加大了地区教育资源的差异。
(二) 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
城乡之间学前教育水平的差距,首先是因教学机会与教育资源的差别造成的,最终会表现为接受并完成学前教育儿童比例上的差距以及城乡地区儿童入学时水平差距的增大。通过有关调查发现,城市儿童几乎都接受过学前教育,而农村地区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人数则不足九成。大部分农村孩子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学习环境都比城市孩子差得多。另外,加上监管力度的缺失,幼教的教学能力无法得到快速提高,教材便成了学生们学习探究的唯一方式。其次,由于不能有效监督每个家庭的儿童自觉接受学前教育,便令学生入学接受教育前的个人素养千差万别。再加上差异化教学法尚未在农村地区获得普及与推广,这也是导致城乡学前教育水平差距大的又一个原因。
(三) 公平视域下推动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关对策
1. 尽快制定并完善有关政策制度,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
要想更好地促进教学资源的公平,首先各级政府机关必须积极主动地完善教育资源分配体制,增强幼教的教学能力。对当前的学前教育而言,人才资源显得尤为关键,然而目前农村地区幼教人员的待遇并不好,所以地方教育组织与财政机构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农村幼教的薪资待遇状况。此外,在相关人员的招聘工作中,尽量选用學历与职称更高一些的人员,同时定期对他们展开职称考核评定,从而构建一个水平更高的农村幼师团队。各教育组织也可借助存量调整,促进城乡间教师的合理流动,最终达到师资均衡的目的。
2. 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监督力度,促进教学质量的公平
针对现阶段我国城乡间教育质量存在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加强学前教学监督力度的手段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公平。教育公平不只是表现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占有方面,更体现于差异化教育的实现程度方面。第一,我们必须引入更为先进的个性化、差异化教育方式,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重视监督和体验,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每一名儿童的教育工作得到落实。第二,持续不断地加强教育环节与教学水平的监管,协助学龄前的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各种能力培养工作,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孩子,更需要重点关注并提升其学习能力与个人素养,促进城乡教育质量的公平。
3. 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教育机会公平
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对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地方政府需要尽快转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更加重视引导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城乡间的发展差距。然而,地方政府促进学前教育工作的水平和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可以指导某些民营组织投身到此项工作中,更好地缓解政府机构的办学压力。
三、 结束语
总之,对现阶段国内的学前教育而言,仍旧有不少亟待解决和改善的地方。在公平视域下可以发现城乡间学前教育水平的巨大差距,但归结起来无非为教学机会、教育资源以及教学水平等几个方面的转变。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除了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外,也应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特别是农村地区幼师的待遇和福利,从而为城乡间学前教育差距的减小、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伶.教育公平视阈下学前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0).
[2] 韩宏莉,李晓涵.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国城乡幼儿教师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4).
关键词:公平视域;城乡学前教育;差异研究
一、 引言
当前,对于学前教育来说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两者必须同时具备。从教育公平角度出发,不论城市或是农村均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然而因为区域经济差异及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等,造成学前教育在城乡间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要想尽快改善这种不平衡性,就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二、 公平视域下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差异研究
(一) 城乡间教育资源的差别
有关城乡教学资源的分布,通常可以分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两方面。本文中主要对前者展开研究。现今,我国城市中的幼教数量及质量比农村地区高很多,而且城乡间对幼教人员的学历、经验要求差距较大,这是教育不公平的基本体现。城市幼教总体的薪资待遇与各项福利远远好于农村地区。所以说,不少幼教均会考虑离开农村去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契机,如此便加重了农村地区幼教流失的情况。此外,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村幼师集中到城市当中,引发了城市教师岗位更为激烈的竞争,他们自然会更重视自身学历和竞争力的增强;反之,因农村地区的幼教职位缺乏足够激烈的竞争,再加上对学历、职称等的要求相对较低,进而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水平的低下。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城乡间学前教育投入的巨大差别所致。尽管我国早已提出科教兴国的方略,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大部分经费依旧被优先投入到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投资严重匮乏,进一步造成农村幼教的待遇得不到良好保障,加大了地区教育资源的差异。
(二) 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
城乡之间学前教育水平的差距,首先是因教学机会与教育资源的差别造成的,最终会表现为接受并完成学前教育儿童比例上的差距以及城乡地区儿童入学时水平差距的增大。通过有关调查发现,城市儿童几乎都接受过学前教育,而农村地区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人数则不足九成。大部分农村孩子不管是个人能力还是学习环境都比城市孩子差得多。另外,加上监管力度的缺失,幼教的教学能力无法得到快速提高,教材便成了学生们学习探究的唯一方式。其次,由于不能有效监督每个家庭的儿童自觉接受学前教育,便令学生入学接受教育前的个人素养千差万别。再加上差异化教学法尚未在农村地区获得普及与推广,这也是导致城乡学前教育水平差距大的又一个原因。
(三) 公平视域下推动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关对策
1. 尽快制定并完善有关政策制度,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
要想更好地促进教学资源的公平,首先各级政府机关必须积极主动地完善教育资源分配体制,增强幼教的教学能力。对当前的学前教育而言,人才资源显得尤为关键,然而目前农村地区幼教人员的待遇并不好,所以地方教育组织与财政机构需要采取措施改善农村幼教的薪资待遇状况。此外,在相关人员的招聘工作中,尽量选用學历与职称更高一些的人员,同时定期对他们展开职称考核评定,从而构建一个水平更高的农村幼师团队。各教育组织也可借助存量调整,促进城乡间教师的合理流动,最终达到师资均衡的目的。
2. 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监督力度,促进教学质量的公平
针对现阶段我国城乡间教育质量存在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加强学前教学监督力度的手段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公平。教育公平不只是表现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占有方面,更体现于差异化教育的实现程度方面。第一,我们必须引入更为先进的个性化、差异化教育方式,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重视监督和体验,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每一名儿童的教育工作得到落实。第二,持续不断地加强教育环节与教学水平的监管,协助学龄前的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各种能力培养工作,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孩子,更需要重点关注并提升其学习能力与个人素养,促进城乡教育质量的公平。
3. 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教育机会公平
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对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地方政府需要尽快转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更加重视引导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缩小城乡间的发展差距。然而,地方政府促进学前教育工作的水平和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可以指导某些民营组织投身到此项工作中,更好地缓解政府机构的办学压力。
三、 结束语
总之,对现阶段国内的学前教育而言,仍旧有不少亟待解决和改善的地方。在公平视域下可以发现城乡间学前教育水平的巨大差距,但归结起来无非为教学机会、教育资源以及教学水平等几个方面的转变。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除了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外,也应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特别是农村地区幼师的待遇和福利,从而为城乡间学前教育差距的减小、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伶.教育公平视阈下学前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0).
[2] 韩宏莉,李晓涵.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国城乡幼儿教师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