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看出,班主任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对于贯彻执行学校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是沟通家长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但是,胜任班主任工作却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一、狠抓学生工作,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班级管理的根本,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关键。一个班是由几十人组成的集体,要想带好这个集体,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要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情况等。对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教育,但绝不能偏心,要一碗水端平,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公平的。而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慢的学生,除了个别谈心外,还要多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给予表扬、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跟上班集体前进的步伐。只有大家思想统一,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才能拧成一股绳,奔着一个目标奋斗。抓好思想教育,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班主任要从关心、体贴学生出发,做学生的知心人,让他们亲身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体贴,这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和老师贴心,思想教育就会做得很容易。
二、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且勤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科任、学生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班集体。班主任则是这个集体的核心,科任老师以其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格魅力等优势成为班级建设的催化剂。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依赖于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科任老师关心和参与班级建设,与班主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对于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发展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必须搞好关系,配合要密切,教育思想要一致。如何做呢?我想,班主任应随时将每个学生的情况通报给任科老师,让他们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状况、思想品德、知识能力、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等。如,让科任老师了解哪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好,能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乐做好事,自理能力强;哪些学生学习一般;哪些学生学习较差,能力较差,紀律较差。这样有利于各科任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地进行思想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任老师及时和班主任沟通,相互交换学生的情况,可以使班主任没有掌握的学生情况能够从科任老师那里得到,以便在工作中共同研究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由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对学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再加上相互之间的密切协作、配合,可以使班级的各项工作都能正常开展。
班主任要和家长及时沟通。沟通方式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家访、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个别家长约见、飞信、网上交流、家长通知、学生记事本、家长调研等等。通过沟通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和学校工作。
三、实行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
俗语说得好,“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我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演娱乐节目等等。
在班主任工作中既要充分尊重学生,又要严格管理加强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校规校纪去规范自己,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不断纠正自身心理和行为上的错误或偏差。这不仅可以保证他们的学业顺利完成,而且可以促进他们遵纪守法、道德观念等优良品质的养成。教师的作用并不亚于父母,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的话,老师就是学生人生旅途的向导。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是育人,要做好学生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班主任就必须首先搞好自身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水准。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和权力去说服教育学生。要搞好班主任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愿我们通过努力,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一、狠抓学生工作,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班级管理的根本,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关键。一个班是由几十人组成的集体,要想带好这个集体,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要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情况等。对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教育,但绝不能偏心,要一碗水端平,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公平的。而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慢的学生,除了个别谈心外,还要多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给予表扬、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跟上班集体前进的步伐。只有大家思想统一,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才能拧成一股绳,奔着一个目标奋斗。抓好思想教育,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班主任要从关心、体贴学生出发,做学生的知心人,让他们亲身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体贴,这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和老师贴心,思想教育就会做得很容易。
二、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且勤与家长沟通
班主任、科任、学生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班集体。班主任则是这个集体的核心,科任老师以其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格魅力等优势成为班级建设的催化剂。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依赖于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科任老师关心和参与班级建设,与班主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对于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发展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必须搞好关系,配合要密切,教育思想要一致。如何做呢?我想,班主任应随时将每个学生的情况通报给任科老师,让他们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状况、思想品德、知识能力、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等。如,让科任老师了解哪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好,能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乐做好事,自理能力强;哪些学生学习一般;哪些学生学习较差,能力较差,紀律较差。这样有利于各科任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地进行思想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任老师及时和班主任沟通,相互交换学生的情况,可以使班主任没有掌握的学生情况能够从科任老师那里得到,以便在工作中共同研究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由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对学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再加上相互之间的密切协作、配合,可以使班级的各项工作都能正常开展。
班主任要和家长及时沟通。沟通方式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家访、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个别家长约见、飞信、网上交流、家长通知、学生记事本、家长调研等等。通过沟通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和学校工作。
三、实行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
俗语说得好,“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我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演娱乐节目等等。
在班主任工作中既要充分尊重学生,又要严格管理加强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校规校纪去规范自己,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不断纠正自身心理和行为上的错误或偏差。这不仅可以保证他们的学业顺利完成,而且可以促进他们遵纪守法、道德观念等优良品质的养成。教师的作用并不亚于父母,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的话,老师就是学生人生旅途的向导。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是育人,要做好学生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班主任就必须首先搞好自身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水准。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和权力去说服教育学生。要搞好班主任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愿我们通过努力,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