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11日晚7时许,一位名叫赵德仁的老人在辽宁省武警总医院因肺癌晚期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含笑离开了爱他、孝顺他的儿子、著名笑星赵本山,享年82岁。父亲时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尽管已被医生告知过无数遍,但一直守候在父亲病床前的赵本山看到父亲突然离去时,仍像个孩子似的痛哭失声,几欲昏厥。
众所周知,赵本山是由其盲人二叔赵德明养大且成才的,他跟他亲生父亲又为什么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近几日,记者一直跟踪采访了赵本山本人以及其经纪人高大宽先生,得知了笑星父子间一个催人泪下的至孝故事……
命运多舛,少年赵本山对父亲爱恨交织
赵本山于1958年生于辽宁省开原县莲花乡,他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赵本山命很苦,在他刚满5岁那一年,母亲张淑琴因患上严重的肺结核,无钱治病而去世了。
母亲去世后,赵本山的父亲赵德仁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又当爹又当妈的赵德仁自感生活压力很大,因此对赵本山哥姐几个要求也很严,尤其是年龄最小、当时又不懂事的赵本山,没少被父亲责罚。
由于家里劳力少,人口又多,看到孩子们饿得嗷嗷叫,在1966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本分善良的赵德仁在痛定思痛之后,心里一横,带着赵本山的哥哥姐姐一路向北走,踏上了逃荒的路。而当时只有8岁的赵本山因年纪太小,身体又单薄,赵德仁怕他在逃荒的路上被冻死,便把他托付给爷爷照看。
小孩子们都是不懂事的,因为身边没有父亲心疼,也没有哥哥姐姐保护自己,赵本山就时常遭到村里的其他孩子的欺负:有一次,他爷爷给他烤了一个红薯,他坐在村口的一棵大树下正在美美地吃着的时候,却冷不丁地被一个比他高半头的孩子抢了去。
“这是我爷爷给我烤的红薯,你凭什么抢我的?”气愤不已的赵本山冲过去就与抢他烤红薯的那个孩子争夺起来。结果那个孩子不但没有将烤红薯还给赵本山,还将它分给其他几个孩子吃,并嬉笑着将烤红薯的外皮剥下来扔向赵本山,捉弄他。
自小脾气很倔的赵本山这下火了,他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就向那个高他半头的孩子掷去。随着石头与肉体相撞击时发出的“扑”的一声响,那个孩子的手腕上顿时肿起了一块青包。这下,那个孩子也火了,冲过来就对赵本山一番狠揍,结果可想而知,赵本山被揍得鼻青脸肿。
当他伤心欲绝地跑回家向爷爷说了自己遭打的事后,行动不便、老态龙钟的爷爷能给他最大的“撑腰”之举,也只是气喘吁吁地找到那个大孩子的父母陈述一下事情经过,希望别人管教一下孩子而已。其实这对那个大孩子所起的威慑作用并不大——这件事过后,那个大孩子虽收敛了一些,但没过多久,便又欺负起他来,弄得赵本山心里很憋屈,性格也因此变得内向起来。
那些日子,因为总被欺负,每当自己暗舔心伤之时,他就很恨父亲,恨父亲抛弃了自己;也更加怀念死去的母亲,要是母亲在世该有多好啊,父亲就不会出外逃荒了,就不会抛弃自己了,自己也不会受人欺凌了。
然而不幸的是,他与爷爷相依为命不到一年,爷爷却又因病去世了。自此,赵本山更觉得自己如一棵在寒风中飘摇的野草,没人疼,没人爱,无依无靠。赵本山一天天瘦下去,恐怕他发生意外,赵本山那双目失明的二叔赵德明收留了赵本山。
赵德明虽是一个盲人,却有求生的本事,会拉二胡,会唱二人转,时常走村串巷地给那些婚丧嫁娶需要热闹的人献唱。赵本山被二叔收留之后,百无聊赖的他便时常跟着二叔东奔西走地在黑土地上卖唱求生。
随着年龄的增大,受二叔吹拉弹唱功夫的影响,好奇的赵本山也因此而学会了拉二胡、唱二人转。
赵本山没想到,凭着这些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本事,他轻而易举地成了村里宣传队的骨干,继而又被特招进铁岭市西丰县曲艺团,并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了团里有名的二人转演员。在这期间,他与他的第一个妻子、邻村一个名叫葛淑珍的姑娘结了婚,并于第二年生下了女儿赵小芳。
几年后,他又被调入了铁岭市剧团,并当上了剧团的团长。那之后,赵本山除了唱二人转外,还开始涉足小品,他表演的《摔三弦》、《一加一等于几》、《瞎子观灯》等小品很受欢迎,让他的名气也渐渐地在东北地区大起来。
所谓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从一个以前穷困潦倒的农民,到变成了有铁饭碗的城里人,并随着生活水平的节节攀高,赵本山对父亲已经不再有以前的恨了,那些没有父爱的阴云和留在心灵上的痛楚都被十多年的岁月长河濯洗得所剩无几,而积淀在心中更多的却是渴望父子能够重逢。
可是离家出走逃荒已经十多年的父亲在哪里呢?他还在世吗?
关爱至心,孝子赵本山给父亲找老伴
1984年3月的一天上午,赵本山在家里对着镜子背着小品台词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一个老人走进了他的家门。他转过身来奇怪地看这个老人时,觉得似曾相识,于是便疑惑地问道:“大爷,请问您找谁呢?”
老人听了赵本山的话后,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赵本山,俄顷,便激动地问他道:“你叫赵本山?你是山子?”
山子?自己的这个乳名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叫过了啊,这个熟悉的称呼让赵本山猛地一怔:眼前这位老人饱经沧桑的眼睛里是遮掩不住的浓浓慈爱,这难道是自己盼了近二十年希望与之见面的父亲?想到这里,赵本山也激动了,他语无伦次地问老人道:“爸?你是我爸吗?”
“是啊,儿啊,我的山子啊!我终于见到你了啊!你都长这么大了啊!”老人声音哽咽,说话间一把紧紧地抱住赵本山,继而两人抱头痛哭。
这个老人正是赵本山的父亲赵德仁,当年他带着赵本山的哥哥、姐姐一起向北逃荒后,一直北行,直到到了黑龙江北大荒,当地农垦军团收留了他们。
生活安顿下来后,赵德仁也很想小儿子,但由于黑龙江到辽宁路途不近,如要回家则需要一笔费用,就这样一等就等了近二十年。后来的一天,当他从黑龙江日报上看到一篇报道,是关于一个来自他老家辽宁铁岭的名叫赵本山的演员的,顿时泪如雨下——这个人也叫赵本山?他是我的儿子吗?虽然不敢确定此赵本山就是自己逃荒时留在老家的儿子,但赵德仁心中思念儿子的情愫却被强烈地激发了出来,于是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回老家看一看……于是,赵本山父子俩就这样奇迹般地重逢了。
那天晚上,赵本山与父亲睡在同一张床上,父子俩说了一夜的知心话,赵德仁在儿子面前有着无尽的愧疚和歉意,近二十年啊,他不仅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甚至连回家看儿子一眼也没有!因而,一向很好面子的他最终还是对儿子表达了心中的愧疚和自责,说自己对不起赵本山。
往事重提,赵本山也禁不住心潮起伏,热泪盈眶,但岁月的濯洗,他却早已原谅了父亲,便及时地打住了父亲的话:“爸呀,您什么都别说了,您回来了就好啊,儿子现在能挣钱了,我要好好孝顺您呢!”赵本山的话让饱经风霜的赵德仁老人再一次老泪纵横。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赵本山迎回父亲后,他的妻子葛淑珍和女儿赵小芳都对老人非常孝顺。就这样转眼几年时间过去了,老爷子的身体与精神也越来越好。可是赵本山总觉得父亲的生活里缺少点什么,特别是父亲一个人待的时候,眼神里常常有一种落寞与孤寂。当父亲看到电视中一对老年夫妇恩爱有加时,赵本山突然发现父亲的眼中写满了黯然神伤,也就在这一刻,他才明白了父亲有时候表现得并不快乐的原因。于是,赵本山有了一个想法:给父亲找一个老伴!
于是在此之后的一天晚上,他特地让妻子葛淑珍做了父亲最爱吃的红焖鱼和酸菜炖血肠,然后父子俩边喝酒边唠嗑,当赵本山看到父亲吃得性起、酒至微酣之时,便借着酒劲壮着胆子对父亲说出了自己心中想说的话:“爸,我看您平时也怪孤单的,我想给您找个伴,好不好?”
赵本山原以为父亲会高兴,哪知赵德仁听了他的话之后,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并突然站了起来,怒不可遏地一把掀翻饭桌,然后拂袖去了另一间屋。见父亲发如此大火,赵本山顿时不知所措,忙跟进屋。
进屋之后,赵本山更加惶恐了——父亲坐在屋子的一角哭得很伤心。在自己眼中,父亲一直是一个只流汗不流泪的汉子,今天怎么会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如此伤心呢?
赵本山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般对父亲说:“爸,我做错什么了,请告诉我就行了。您老可别动这么大气呀,伤身子骨啊!”
听了儿子的话之后,赵德仁抱着赵本山哭着说:“山子啊,你一提这事我伤心啊!你妈死时才三十几岁,她死那么早就因为我当时没钱给她治病啊,我对不起你妈呀!”老人擦了一把老泪后,又动情地说:“你妈活着的时候我对不起她,她死了我得对得起她呀!”老人捶胸顿足的话语,将赵本山也说得泪雨滂沱起来。
知道父亲的内心世界后,赵本山没有放弃当初的想法。之后,他在铁岭郊区暗中为父亲找了一位与自己的母亲张淑琴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名叫张玉琴的寡妇为父亲的对象。继而,他又动员亲戚朋友做父亲的工作,并特地为父亲创作了一部名叫《老有少心》的小品,讲述一个鳏居多年的老人,在儿女们的撮合下,找到了情投意合的老伴,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的故事。赵本山以这种特殊方式,终于让父亲走出了过去的情感,并接受了张玉琴这个新伴侣。见此情景,赵本山便在铁岭市给两位老人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新房,为父亲和张玉琴举办婚礼。
父亲结婚那天,赵本山当着众人的面,恭恭敬敬地叫了张玉琴一声“妈”。此后,他不仅承担了父亲和继母的全部生活费,还经常抽时间去看望他们,对继母孝顺得如同亲儿子。
看到儿子越来越出名,赵德仁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但是他却很少表扬儿子,更多的却是批评。
对赵本山来说,此时的父亲无论怎么批评自己,那都是父爱,“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他感激父亲时时提醒自己保持着一个农民勤俭、节约、淳朴、上进的本色,也因此对父亲更孝顺了。
任劳任怨,笑星赵本山对父亲的大孝感天动地
然而,人老多病,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2007年8月,赵本山的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2》在他的老家开原拍摄之初,赵德仁因肺癌晚期病情突然加重,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为了不耽误剧组拍戏,赵本山特地将父亲接到开原,安排在开原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那段时间,赵本山还从沈阳的大医院请来专家为父亲会诊,拿出最佳治疗方案。每天晚上结束拍摄后,他又急急忙忙地赶去医院陪父亲,和父亲脸贴脸地说话。为了让父亲吃饭,他不仅一口一口地喂父亲,还对父亲说,只要父亲愿开金口,吃一口他就给父亲发100元钱奖金……没想到吃饭也可以挣钱,老爷子铆着劲儿地吃,精神状态也好了许多。
在父亲住院的日子里,当赵本山白天忙于拍电视剧之时,他的姐姐赵本香在医院照顾着老爷子,但赵本山收工之后,无论再累,也一定要亲自照顾父亲,跟父亲说说话。为了让父亲对战胜病魔充满信心,赵本山可谓任劳任怨:有一天深夜,意识有些清醒的赵德仁对刚刚拍完戏来到医院照顾他的赵本山说,他想喝鱼汤。虽然那时又是导演又是演员的赵本山已累得一塌糊涂,但听了父亲的要求后,他仍十分高兴,即刻便着手为父亲炖起鱼汤来。
然而,一个小时之后,当他将鱼汤端到赵德仁的床头时,老爷子却只尝了一口便不吃了。爸爸为什么不吃呢?赵本山很疑惑,当他尝了一口之后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在熬鱼汤时将芫荽放多了,同时熬的时间也长了些,所以熬出来的鱼汤味儿有些苦。找到原因后,赵本山连连向父亲赔不是,二话没说又去给父亲熬起鱼汤来。之后,当他再次端上鲜美的鱼汤到父亲床头,赵德仁在尝了鱼汤、没再发现苦味时,才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就这样,在赵本山的悉心照顾下,赵德仁几次在医院给他下了病危通知的情况下都挺了过来。
2007年11月16日,《乡村爱情2》杀青后,赵本山又将父亲接回沈阳治疗,住进辽宁省武警总医院最高级的病房,并天天去医院陪父亲。可是,父亲的病情仍在加重。
2007年12月5日,赵本山凭《落叶归根》中的民工角色获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被看成是梁朝伟的头号劲敌。受组委会邀请,赵本山决定和助手搭当天晚上的航班去北京,并转道飞往台湾,参加金马奖颁奖典礼及影帝角逐。然而当他到了机场,刚上飞机那一刻,他手机却响了——电话是姐姐赵本香打来的:“山弟,爸爸的病情又加重了,现在正在抢救!”接过这个电话后,赵本山只愣了两秒钟,便冲下飞机,一路小跑出机场,直奔医院而去。
走进医院,赵本山又是一路小跑冲进父亲的病房。继而,他将手放在父亲的额头上,气喘吁吁地说:“爸,儿来了,儿不走了,儿回来了。”
听了赵本山的话,赵德仁微微睁开双眼看了他一眼后,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继而又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老爷子每次醒来时,都要寻找这个令他自豪的儿子,他的“山儿”已成了他战胜病魔的精神力量!
赵本山至孝至顺地照顾父亲,让老爷子赵德仁对他有了一种依赖感——他不在时,赵德仁就心神不宁,难以入眠;他在时,就会安静许多,也会很快入睡。有一天,烦躁不安的父亲紧紧地拉着赵本山的手很快睡着了,看到父亲睡得很香的样子,不忍心吵醒父亲的他从头天晚上7时起,一直坐在病床前,直到第二天早上7时父亲醒了时,他才离开。那时他的手已经麻木得不能举起来了。
然而,赵本山对父亲的大孝大顺最终未能打动死神,2007年12月11日晚7时许,赵德仁老人还是离开了爱他、孝顺他的儿子赵本山。赵本山像个孩子似的哭出了声:“爸爸啊,你不要离开我们啊!爸爸……”声泪俱下,令人动容!
当晚,在众多弟子的陪同下,赵本山连夜将老父的遗体扶回了铁岭。随后,赵德仁的遗体被安放在开原殡仪馆。2007年12月12日中午,赵本山派人将继母张玉琴接到开原,让老人见了父亲最后一面,之后他对张玉琴说:“虽然父亲不在了,但儿子一定会孝敬妈!”
2007年12月13日上午,赵本山在辽宁开原老家为父亲召开了追悼会,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陈临春以及范伟、李静、牛群等赵本山好友参加了赵德仁老人的追悼会。青山悲吟声声泪,在追悼会现场,面对已与自己阴阳相隔的父亲的遗像,抚棺痛哭的赵本山再次昏倒!
(作者声明:本文未经作者同意,谢绝转载和上网。)
编辑 / 孙鲁宁
众所周知,赵本山是由其盲人二叔赵德明养大且成才的,他跟他亲生父亲又为什么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近几日,记者一直跟踪采访了赵本山本人以及其经纪人高大宽先生,得知了笑星父子间一个催人泪下的至孝故事……
命运多舛,少年赵本山对父亲爱恨交织
赵本山于1958年生于辽宁省开原县莲花乡,他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赵本山命很苦,在他刚满5岁那一年,母亲张淑琴因患上严重的肺结核,无钱治病而去世了。
母亲去世后,赵本山的父亲赵德仁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又当爹又当妈的赵德仁自感生活压力很大,因此对赵本山哥姐几个要求也很严,尤其是年龄最小、当时又不懂事的赵本山,没少被父亲责罚。
由于家里劳力少,人口又多,看到孩子们饿得嗷嗷叫,在1966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本分善良的赵德仁在痛定思痛之后,心里一横,带着赵本山的哥哥姐姐一路向北走,踏上了逃荒的路。而当时只有8岁的赵本山因年纪太小,身体又单薄,赵德仁怕他在逃荒的路上被冻死,便把他托付给爷爷照看。
小孩子们都是不懂事的,因为身边没有父亲心疼,也没有哥哥姐姐保护自己,赵本山就时常遭到村里的其他孩子的欺负:有一次,他爷爷给他烤了一个红薯,他坐在村口的一棵大树下正在美美地吃着的时候,却冷不丁地被一个比他高半头的孩子抢了去。
“这是我爷爷给我烤的红薯,你凭什么抢我的?”气愤不已的赵本山冲过去就与抢他烤红薯的那个孩子争夺起来。结果那个孩子不但没有将烤红薯还给赵本山,还将它分给其他几个孩子吃,并嬉笑着将烤红薯的外皮剥下来扔向赵本山,捉弄他。
自小脾气很倔的赵本山这下火了,他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就向那个高他半头的孩子掷去。随着石头与肉体相撞击时发出的“扑”的一声响,那个孩子的手腕上顿时肿起了一块青包。这下,那个孩子也火了,冲过来就对赵本山一番狠揍,结果可想而知,赵本山被揍得鼻青脸肿。
当他伤心欲绝地跑回家向爷爷说了自己遭打的事后,行动不便、老态龙钟的爷爷能给他最大的“撑腰”之举,也只是气喘吁吁地找到那个大孩子的父母陈述一下事情经过,希望别人管教一下孩子而已。其实这对那个大孩子所起的威慑作用并不大——这件事过后,那个大孩子虽收敛了一些,但没过多久,便又欺负起他来,弄得赵本山心里很憋屈,性格也因此变得内向起来。
那些日子,因为总被欺负,每当自己暗舔心伤之时,他就很恨父亲,恨父亲抛弃了自己;也更加怀念死去的母亲,要是母亲在世该有多好啊,父亲就不会出外逃荒了,就不会抛弃自己了,自己也不会受人欺凌了。
然而不幸的是,他与爷爷相依为命不到一年,爷爷却又因病去世了。自此,赵本山更觉得自己如一棵在寒风中飘摇的野草,没人疼,没人爱,无依无靠。赵本山一天天瘦下去,恐怕他发生意外,赵本山那双目失明的二叔赵德明收留了赵本山。
赵德明虽是一个盲人,却有求生的本事,会拉二胡,会唱二人转,时常走村串巷地给那些婚丧嫁娶需要热闹的人献唱。赵本山被二叔收留之后,百无聊赖的他便时常跟着二叔东奔西走地在黑土地上卖唱求生。
随着年龄的增大,受二叔吹拉弹唱功夫的影响,好奇的赵本山也因此而学会了拉二胡、唱二人转。
赵本山没想到,凭着这些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本事,他轻而易举地成了村里宣传队的骨干,继而又被特招进铁岭市西丰县曲艺团,并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了团里有名的二人转演员。在这期间,他与他的第一个妻子、邻村一个名叫葛淑珍的姑娘结了婚,并于第二年生下了女儿赵小芳。
几年后,他又被调入了铁岭市剧团,并当上了剧团的团长。那之后,赵本山除了唱二人转外,还开始涉足小品,他表演的《摔三弦》、《一加一等于几》、《瞎子观灯》等小品很受欢迎,让他的名气也渐渐地在东北地区大起来。
所谓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从一个以前穷困潦倒的农民,到变成了有铁饭碗的城里人,并随着生活水平的节节攀高,赵本山对父亲已经不再有以前的恨了,那些没有父爱的阴云和留在心灵上的痛楚都被十多年的岁月长河濯洗得所剩无几,而积淀在心中更多的却是渴望父子能够重逢。
可是离家出走逃荒已经十多年的父亲在哪里呢?他还在世吗?
关爱至心,孝子赵本山给父亲找老伴
1984年3月的一天上午,赵本山在家里对着镜子背着小品台词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一个老人走进了他的家门。他转过身来奇怪地看这个老人时,觉得似曾相识,于是便疑惑地问道:“大爷,请问您找谁呢?”
老人听了赵本山的话后,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赵本山,俄顷,便激动地问他道:“你叫赵本山?你是山子?”
山子?自己的这个乳名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叫过了啊,这个熟悉的称呼让赵本山猛地一怔:眼前这位老人饱经沧桑的眼睛里是遮掩不住的浓浓慈爱,这难道是自己盼了近二十年希望与之见面的父亲?想到这里,赵本山也激动了,他语无伦次地问老人道:“爸?你是我爸吗?”
“是啊,儿啊,我的山子啊!我终于见到你了啊!你都长这么大了啊!”老人声音哽咽,说话间一把紧紧地抱住赵本山,继而两人抱头痛哭。
这个老人正是赵本山的父亲赵德仁,当年他带着赵本山的哥哥、姐姐一起向北逃荒后,一直北行,直到到了黑龙江北大荒,当地农垦军团收留了他们。
生活安顿下来后,赵德仁也很想小儿子,但由于黑龙江到辽宁路途不近,如要回家则需要一笔费用,就这样一等就等了近二十年。后来的一天,当他从黑龙江日报上看到一篇报道,是关于一个来自他老家辽宁铁岭的名叫赵本山的演员的,顿时泪如雨下——这个人也叫赵本山?他是我的儿子吗?虽然不敢确定此赵本山就是自己逃荒时留在老家的儿子,但赵德仁心中思念儿子的情愫却被强烈地激发了出来,于是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回老家看一看……于是,赵本山父子俩就这样奇迹般地重逢了。
那天晚上,赵本山与父亲睡在同一张床上,父子俩说了一夜的知心话,赵德仁在儿子面前有着无尽的愧疚和歉意,近二十年啊,他不仅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甚至连回家看儿子一眼也没有!因而,一向很好面子的他最终还是对儿子表达了心中的愧疚和自责,说自己对不起赵本山。
往事重提,赵本山也禁不住心潮起伏,热泪盈眶,但岁月的濯洗,他却早已原谅了父亲,便及时地打住了父亲的话:“爸呀,您什么都别说了,您回来了就好啊,儿子现在能挣钱了,我要好好孝顺您呢!”赵本山的话让饱经风霜的赵德仁老人再一次老泪纵横。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赵本山迎回父亲后,他的妻子葛淑珍和女儿赵小芳都对老人非常孝顺。就这样转眼几年时间过去了,老爷子的身体与精神也越来越好。可是赵本山总觉得父亲的生活里缺少点什么,特别是父亲一个人待的时候,眼神里常常有一种落寞与孤寂。当父亲看到电视中一对老年夫妇恩爱有加时,赵本山突然发现父亲的眼中写满了黯然神伤,也就在这一刻,他才明白了父亲有时候表现得并不快乐的原因。于是,赵本山有了一个想法:给父亲找一个老伴!
于是在此之后的一天晚上,他特地让妻子葛淑珍做了父亲最爱吃的红焖鱼和酸菜炖血肠,然后父子俩边喝酒边唠嗑,当赵本山看到父亲吃得性起、酒至微酣之时,便借着酒劲壮着胆子对父亲说出了自己心中想说的话:“爸,我看您平时也怪孤单的,我想给您找个伴,好不好?”
赵本山原以为父亲会高兴,哪知赵德仁听了他的话之后,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并突然站了起来,怒不可遏地一把掀翻饭桌,然后拂袖去了另一间屋。见父亲发如此大火,赵本山顿时不知所措,忙跟进屋。
进屋之后,赵本山更加惶恐了——父亲坐在屋子的一角哭得很伤心。在自己眼中,父亲一直是一个只流汗不流泪的汉子,今天怎么会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如此伤心呢?
赵本山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般对父亲说:“爸,我做错什么了,请告诉我就行了。您老可别动这么大气呀,伤身子骨啊!”
听了儿子的话之后,赵德仁抱着赵本山哭着说:“山子啊,你一提这事我伤心啊!你妈死时才三十几岁,她死那么早就因为我当时没钱给她治病啊,我对不起你妈呀!”老人擦了一把老泪后,又动情地说:“你妈活着的时候我对不起她,她死了我得对得起她呀!”老人捶胸顿足的话语,将赵本山也说得泪雨滂沱起来。
知道父亲的内心世界后,赵本山没有放弃当初的想法。之后,他在铁岭郊区暗中为父亲找了一位与自己的母亲张淑琴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名叫张玉琴的寡妇为父亲的对象。继而,他又动员亲戚朋友做父亲的工作,并特地为父亲创作了一部名叫《老有少心》的小品,讲述一个鳏居多年的老人,在儿女们的撮合下,找到了情投意合的老伴,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的故事。赵本山以这种特殊方式,终于让父亲走出了过去的情感,并接受了张玉琴这个新伴侣。见此情景,赵本山便在铁岭市给两位老人买了一套两居室的新房,为父亲和张玉琴举办婚礼。
父亲结婚那天,赵本山当着众人的面,恭恭敬敬地叫了张玉琴一声“妈”。此后,他不仅承担了父亲和继母的全部生活费,还经常抽时间去看望他们,对继母孝顺得如同亲儿子。
看到儿子越来越出名,赵德仁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但是他却很少表扬儿子,更多的却是批评。
对赵本山来说,此时的父亲无论怎么批评自己,那都是父爱,“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他感激父亲时时提醒自己保持着一个农民勤俭、节约、淳朴、上进的本色,也因此对父亲更孝顺了。
任劳任怨,笑星赵本山对父亲的大孝感天动地
然而,人老多病,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2007年8月,赵本山的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2》在他的老家开原拍摄之初,赵德仁因肺癌晚期病情突然加重,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为了不耽误剧组拍戏,赵本山特地将父亲接到开原,安排在开原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那段时间,赵本山还从沈阳的大医院请来专家为父亲会诊,拿出最佳治疗方案。每天晚上结束拍摄后,他又急急忙忙地赶去医院陪父亲,和父亲脸贴脸地说话。为了让父亲吃饭,他不仅一口一口地喂父亲,还对父亲说,只要父亲愿开金口,吃一口他就给父亲发100元钱奖金……没想到吃饭也可以挣钱,老爷子铆着劲儿地吃,精神状态也好了许多。
在父亲住院的日子里,当赵本山白天忙于拍电视剧之时,他的姐姐赵本香在医院照顾着老爷子,但赵本山收工之后,无论再累,也一定要亲自照顾父亲,跟父亲说说话。为了让父亲对战胜病魔充满信心,赵本山可谓任劳任怨:有一天深夜,意识有些清醒的赵德仁对刚刚拍完戏来到医院照顾他的赵本山说,他想喝鱼汤。虽然那时又是导演又是演员的赵本山已累得一塌糊涂,但听了父亲的要求后,他仍十分高兴,即刻便着手为父亲炖起鱼汤来。
然而,一个小时之后,当他将鱼汤端到赵德仁的床头时,老爷子却只尝了一口便不吃了。爸爸为什么不吃呢?赵本山很疑惑,当他尝了一口之后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在熬鱼汤时将芫荽放多了,同时熬的时间也长了些,所以熬出来的鱼汤味儿有些苦。找到原因后,赵本山连连向父亲赔不是,二话没说又去给父亲熬起鱼汤来。之后,当他再次端上鲜美的鱼汤到父亲床头,赵德仁在尝了鱼汤、没再发现苦味时,才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就这样,在赵本山的悉心照顾下,赵德仁几次在医院给他下了病危通知的情况下都挺了过来。
2007年11月16日,《乡村爱情2》杀青后,赵本山又将父亲接回沈阳治疗,住进辽宁省武警总医院最高级的病房,并天天去医院陪父亲。可是,父亲的病情仍在加重。
2007年12月5日,赵本山凭《落叶归根》中的民工角色获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被看成是梁朝伟的头号劲敌。受组委会邀请,赵本山决定和助手搭当天晚上的航班去北京,并转道飞往台湾,参加金马奖颁奖典礼及影帝角逐。然而当他到了机场,刚上飞机那一刻,他手机却响了——电话是姐姐赵本香打来的:“山弟,爸爸的病情又加重了,现在正在抢救!”接过这个电话后,赵本山只愣了两秒钟,便冲下飞机,一路小跑出机场,直奔医院而去。
走进医院,赵本山又是一路小跑冲进父亲的病房。继而,他将手放在父亲的额头上,气喘吁吁地说:“爸,儿来了,儿不走了,儿回来了。”
听了赵本山的话,赵德仁微微睁开双眼看了他一眼后,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继而又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老爷子每次醒来时,都要寻找这个令他自豪的儿子,他的“山儿”已成了他战胜病魔的精神力量!
赵本山至孝至顺地照顾父亲,让老爷子赵德仁对他有了一种依赖感——他不在时,赵德仁就心神不宁,难以入眠;他在时,就会安静许多,也会很快入睡。有一天,烦躁不安的父亲紧紧地拉着赵本山的手很快睡着了,看到父亲睡得很香的样子,不忍心吵醒父亲的他从头天晚上7时起,一直坐在病床前,直到第二天早上7时父亲醒了时,他才离开。那时他的手已经麻木得不能举起来了。
然而,赵本山对父亲的大孝大顺最终未能打动死神,2007年12月11日晚7时许,赵德仁老人还是离开了爱他、孝顺他的儿子赵本山。赵本山像个孩子似的哭出了声:“爸爸啊,你不要离开我们啊!爸爸……”声泪俱下,令人动容!
当晚,在众多弟子的陪同下,赵本山连夜将老父的遗体扶回了铁岭。随后,赵德仁的遗体被安放在开原殡仪馆。2007年12月12日中午,赵本山派人将继母张玉琴接到开原,让老人见了父亲最后一面,之后他对张玉琴说:“虽然父亲不在了,但儿子一定会孝敬妈!”
2007年12月13日上午,赵本山在辽宁开原老家为父亲召开了追悼会,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陈临春以及范伟、李静、牛群等赵本山好友参加了赵德仁老人的追悼会。青山悲吟声声泪,在追悼会现场,面对已与自己阴阳相隔的父亲的遗像,抚棺痛哭的赵本山再次昏倒!
(作者声明:本文未经作者同意,谢绝转载和上网。)
编辑 / 孙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