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互联互通的信息通信时代到物物相连的人工智能时代,促使了物联网悄无声息地渗入到了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一方面极大地拉近了万物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对物联网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最大的输出机构,在物联网专业的推广和实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旨在关注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高职院校中物联网专业设置的优化与改进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高职院校;特点;发展趋势;专业建设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顾名思义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各类传感器以及GPS、摄像头等),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及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
作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十大热点领域之一,物联网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安防和智慧校园等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2,3]。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物联网产业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的各种应用。据知名咨询及分析机构测算,目前我国物联网连接数约为40亿个,预计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在一年内(2020-2021年)从307亿台增长到358亿台,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人才需求量将达1000 万人以上[4]。
1.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现状
由于物联网涉及到的领域众多,所以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将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根据产业需求分析,物联网人才可分为研究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三大类[5],其中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最大,这两类人才也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培育对象。
工程应用型人才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外,更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能力,并能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物联网项目实施等工作。技能型人才主要指物联网业务运营管理人才与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人才,此这类人才不仅要掌握物联网的基础知识、业务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等。
虽然,在高职院校中,物联网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但随着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5G)等新兴技术的兴起,物联网专业的知识结构上也进行了相应地融合与调整,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典型方法完成物联网采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6],学习5G通信下的物联网应用场景[7]。
2.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特点
通过对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具有交叉性、课程特色缺乏、专任教师缺乏三个主要特点。
2.1交叉性
物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涉及传感技术、自动识别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营销学、软件开发等多领域学科知识,使物联网专业学生具备从事物联网设计开发和运维管理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2课程特色缺乏
物联网在早在2009年就开始成为研究热点,随后全国高校开始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而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的时间则相对较短。大多高职院校在设置物联网专业时,是在原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嵌入式开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或物流专业上,增设少量与物联网专业技能要求的一些课程,并未将原有专业与物联网专业区分开,课程设置单一,未体现物联网专业特色。
2.3专任教师缺乏
因为物联网专业的交叉性特点,对物联网专业的专任教师所具备的综合性知识与物联网技术技能具有较高要求。而物联网专业出现的时间短,高职院校所拥有的物联网专业师资更为缺乏,且现有物联网专任教师也多为传统专业变革而来,对物联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没有系统地把握,因此也会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造成一定影响。
3.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趋势
3.1校企合作深入化
不管是工程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在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前,都迫切地需要得到真实项目的检验,因此与物联网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必不可少。而随着合作的推进,校企合作不再局限于派送应届毕业生至物联网企业进行实习锻炼,而是通过产教融合、共同协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校内企业双导师教学团队、构建“订单班”以及建设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等深入合作模式,结合具体的物联网系统设计、产品开发、项目实施等实践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让专业学生可以在学校体验实践锻炼,也可以在企业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
3.2专业设置规范化
2019年教育部聯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拉开了“1+X”证书制度的推广工作,促使物联网专业设置的规范化。在第二批和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增设了与物联网专业密切相关联的传感网应用开发、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等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各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详细阐述了各等级技能人才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高职院校通过与培训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和建设完备的教学资源。
3.3开发研究创新化
虽然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方向以应用型和技能型为主,但正是因为熟悉设备软件开发流程、了解原理,更容易对物联网设备信息采集、通信和数据处理方面做出改进,并转化为造福社会的实际成果。在高职院校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学生创新思维的碰撞下,将会创造无数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科创杯等技能竞赛中大方光彩。
4.总结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其极大地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物甚至物与物之间的距离,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物联网还没有被充分开发与利用,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物联网还孕育着巨大潜能,因其应用广泛、涉及学科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因此要求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和行业需要,培养新兴的物联网专业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在进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或修订时,需要紧密把握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逐步完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为我国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陈,景兴红,董钢.浅谈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及其广泛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09):88.
[2]许昊晗.探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9,000(004):56-57.
[3]刘永峰.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2).
[4]尤勇.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9.
[5]舒松.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7(35).
[6]吴军,黄寅,王金和,等.物联网系统实时数据与关系数据交互的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1).
[7]方璐.基于5G通信技术的物联网产业链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9-10.
关键词:物联网;高职院校;特点;发展趋势;专业建设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顾名思义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各类传感器以及GPS、摄像头等),按照约定的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及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
作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十大热点领域之一,物联网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安防和智慧校园等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2,3]。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物联网产业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的各种应用。据知名咨询及分析机构测算,目前我国物联网连接数约为40亿个,预计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在一年内(2020-2021年)从307亿台增长到358亿台,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人才需求量将达1000 万人以上[4]。
1.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现状
由于物联网涉及到的领域众多,所以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将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根据产业需求分析,物联网人才可分为研究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三大类[5],其中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最大,这两类人才也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培育对象。
工程应用型人才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外,更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能力,并能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物联网项目实施等工作。技能型人才主要指物联网业务运营管理人才与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人才,此这类人才不仅要掌握物联网的基础知识、业务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等。
虽然,在高职院校中,物联网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但随着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以及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5G)等新兴技术的兴起,物联网专业的知识结构上也进行了相应地融合与调整,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典型方法完成物联网采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6],学习5G通信下的物联网应用场景[7]。
2.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特点
通过对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具有交叉性、课程特色缺乏、专任教师缺乏三个主要特点。
2.1交叉性
物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涉及传感技术、自动识别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测控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学、营销学、软件开发等多领域学科知识,使物联网专业学生具备从事物联网设计开发和运维管理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2课程特色缺乏
物联网在早在2009年就开始成为研究热点,随后全国高校开始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而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的时间则相对较短。大多高职院校在设置物联网专业时,是在原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嵌入式开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或物流专业上,增设少量与物联网专业技能要求的一些课程,并未将原有专业与物联网专业区分开,课程设置单一,未体现物联网专业特色。
2.3专任教师缺乏
因为物联网专业的交叉性特点,对物联网专业的专任教师所具备的综合性知识与物联网技术技能具有较高要求。而物联网专业出现的时间短,高职院校所拥有的物联网专业师资更为缺乏,且现有物联网专任教师也多为传统专业变革而来,对物联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没有系统地把握,因此也会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造成一定影响。
3.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趋势
3.1校企合作深入化
不管是工程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在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前,都迫切地需要得到真实项目的检验,因此与物联网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必不可少。而随着合作的推进,校企合作不再局限于派送应届毕业生至物联网企业进行实习锻炼,而是通过产教融合、共同协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校内企业双导师教学团队、构建“订单班”以及建设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等深入合作模式,结合具体的物联网系统设计、产品开发、项目实施等实践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让专业学生可以在学校体验实践锻炼,也可以在企业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
3.2专业设置规范化
2019年教育部聯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拉开了“1+X”证书制度的推广工作,促使物联网专业设置的规范化。在第二批和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增设了与物联网专业密切相关联的传感网应用开发、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和应用、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等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各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详细阐述了各等级技能人才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高职院校通过与培训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和建设完备的教学资源。
3.3开发研究创新化
虽然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方向以应用型和技能型为主,但正是因为熟悉设备软件开发流程、了解原理,更容易对物联网设备信息采集、通信和数据处理方面做出改进,并转化为造福社会的实际成果。在高职院校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学生创新思维的碰撞下,将会创造无数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科创杯等技能竞赛中大方光彩。
4.总结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其极大地拉近了人与人、人与物甚至物与物之间的距离,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物联网还没有被充分开发与利用,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物联网还孕育着巨大潜能,因其应用广泛、涉及学科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因此要求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和行业需要,培养新兴的物联网专业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在进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或修订时,需要紧密把握物联网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逐步完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为我国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陈,景兴红,董钢.浅谈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及其广泛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09):88.
[2]许昊晗.探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9,000(004):56-57.
[3]刘永峰.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2).
[4]尤勇.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9.
[5]舒松.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建设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7(35).
[6]吴军,黄寅,王金和,等.物联网系统实时数据与关系数据交互的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1).
[7]方璐.基于5G通信技术的物联网产业链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