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法由“方法时代”向“后方法时代”转变,英语课堂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语课堂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外语教师应该意识到自身角色转换的重要性,本文依据“后方法时代”的三个维度和十条策略,提出了后方法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师角色转变的表现以及一些建议。
关键词:后方法时代;英语课堂;教师角色
纵观外语教学的发展,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一直是主流,从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到听说教学法、从全身反应活动教学法、交际法再到任务型教学法,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形态各异,被称为“方法时代”。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反映了一种思潮。“后方法时代”为人们认识第二语言的教学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打破了传统教学法的束缚,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把各种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都纳入外语教学的范围之内。
“后方法时代”的到来,为人们认识第二语言教学开拓了一个更加广泛的视角,它的到来使人们逐渐摆脱固定方法的束缚。“后方法时代”的语言将综合考虑从教育、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出发,强调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多种因素给予关注,培养外语教师对特定教学情景的理解,借助他们自身不断扩展的教学理论和技能,构建一个超越传统方法思想束缚的“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
一、后方法时代的语言特点及原则
B.Kumaravadivelu(1994)教授指出,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外语教学进入了“后方法时代”(Postmethod Condition)。“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理念,是对以往不同方法的整合和超越。库玛提出了“后方法时代”的三个维度:特定性、实践性、可行性。特定性是指“任何语言教学,都必须关注植根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特殊教学环境,以及在特定环境中追求特殊教学目标的教师和学生”[2]。教师在自主教学过程中观察、反思与总结,了解信息,反思课堂实践,开展适应学生和可以被理解的教学模式。“实践性”涉及教师与研究者的关系以及教师理论的行程,它鼓励教师立足于实践,构建一个自下而上的符合特定语言环境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可行性”是指外语教学要对现实的社会政治保持敏感,重视对学习者身份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的社会文化现实,它主张将语言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6]。
二、“后方法时代”英语课堂的教学原则
第一、提倡有意义的认知接受理论。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接受的学习理论。他指出,有意义学习的知识更加容易进入大脑的长期记忆,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意义的学习有利于克服我国当前学校教学中由于对理论理解错误造成的混乱,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3]。
第二、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家Hymes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交际能力应由掌握语法、掌握语言社会功能和使用策略三部分组成,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方法时代”和“后方法时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3.1“方法时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方法时代”的教学法规定了教师应该做什么,教什么。教师只是把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在这些教学法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课堂的活动和方法已经实现提前规定好。这样来说,教师的作用就被边缘化,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失去了发挥自身风格的余地,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7]。
在以教为中心的方法时代,教师具有以下几种角色:第一,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目标与的翻译活动,培养阅读和翻译,而非听说方面的能力。第二,教学的主宰者和示范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供例句让学生模仿,在学生操练的过程中,教师留意学生的语法和结构错误,教师扮演了示范者、指挥者和监督者的角色[4]。
3.2“后方法时代”中学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后方法时代”讨论较多的是以英语作为外语的整体教学法,“内容导向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1]“后方法时代”语言教育给教师创造了更大的教学空间和发展空间。教师是理论的创造者和实践者、语言环境的创造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从“如何教”逐步转到关注学习者和学习上[6]。“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师应该扮演以下角色:
(一)语言环境的创设者
教师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创造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做到学习机会最大化,创造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的环境就要求外语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法,掌握其长处、发挥其优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7]。外语教师应采取多变的教学手段模拟创造较理想的语言环境达到学生练习、运用语言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让语言学习者成为认知过程的主体。
(二)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外语教师必须加强文化传播的意识、关注第二语言教学与社会的关联性。外语教学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课堂行为,而是传播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语教师不仅能吸引学生,更能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素材、背景知识对创造真实语言交际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采用互联网、电影、杂志等渠道,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互联网、杂志方便快捷地提供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知识和风土民情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顾问
建构主义的出现为重新审视外语教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并经过学习者内省构建的。该理论强调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但并没有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知识构建的协助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导航者和顾问。教師可以通过网络在课下与学生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手段。学生参与到热烈的课堂活动中,成为语言的应用者。
四、结语
“后方法时代”教学注重灵活遵循因对象、因教材、因课型、因阶段、因学习环境而异的原则,客观的评价各教学法的特点,吸取各家之长,具有综合选择性的特点。角色的转变给予教师更广阔的运用各种教学法的空间。教师应该在理解语言教学本质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各种变量进行全面分析和调查,不断的调整课堂活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
[2] Kumaravadivelu B.Towards a post method pedagogy [J].TESOL Quarterly,2001(35).
[3]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185.
[4] Kumaravadivelu.B.Beyond Methods:Macro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ing
[M],New Haw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33.
[5] Kumaravadivelu.B.TESOL Methods:Changing Tracks,Challenging Trends [J].TESOL Quarterly,2006(3),p65.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成晓光.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法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7).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后方法时代;英语课堂;教师角色
纵观外语教学的发展,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一直是主流,从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到听说教学法、从全身反应活动教学法、交际法再到任务型教学法,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形态各异,被称为“方法时代”。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反映了一种思潮。“后方法时代”为人们认识第二语言的教学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打破了传统教学法的束缚,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把各种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都纳入外语教学的范围之内。
“后方法时代”的到来,为人们认识第二语言教学开拓了一个更加广泛的视角,它的到来使人们逐渐摆脱固定方法的束缚。“后方法时代”的语言将综合考虑从教育、文化、社会和政治因素出发,强调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多种因素给予关注,培养外语教师对特定教学情景的理解,借助他们自身不断扩展的教学理论和技能,构建一个超越传统方法思想束缚的“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
一、后方法时代的语言特点及原则
B.Kumaravadivelu(1994)教授指出,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外语教学进入了“后方法时代”(Postmethod Condition)。“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理念,是对以往不同方法的整合和超越。库玛提出了“后方法时代”的三个维度:特定性、实践性、可行性。特定性是指“任何语言教学,都必须关注植根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特殊教学环境,以及在特定环境中追求特殊教学目标的教师和学生”[2]。教师在自主教学过程中观察、反思与总结,了解信息,反思课堂实践,开展适应学生和可以被理解的教学模式。“实践性”涉及教师与研究者的关系以及教师理论的行程,它鼓励教师立足于实践,构建一个自下而上的符合特定语言环境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可行性”是指外语教学要对现实的社会政治保持敏感,重视对学习者身份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的社会文化现实,它主张将语言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6]。
二、“后方法时代”英语课堂的教学原则
第一、提倡有意义的认知接受理论。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接受的学习理论。他指出,有意义学习的知识更加容易进入大脑的长期记忆,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意义的学习有利于克服我国当前学校教学中由于对理论理解错误造成的混乱,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3]。
第二、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家Hymes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交际能力应由掌握语法、掌握语言社会功能和使用策略三部分组成,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方法时代”和“后方法时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3.1“方法时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方法时代”的教学法规定了教师应该做什么,教什么。教师只是把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在这些教学法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课堂的活动和方法已经实现提前规定好。这样来说,教师的作用就被边缘化,失去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失去了发挥自身风格的余地,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7]。
在以教为中心的方法时代,教师具有以下几种角色:第一,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目标与的翻译活动,培养阅读和翻译,而非听说方面的能力。第二,教学的主宰者和示范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供例句让学生模仿,在学生操练的过程中,教师留意学生的语法和结构错误,教师扮演了示范者、指挥者和监督者的角色[4]。
3.2“后方法时代”中学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后方法时代”讨论较多的是以英语作为外语的整体教学法,“内容导向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1]“后方法时代”语言教育给教师创造了更大的教学空间和发展空间。教师是理论的创造者和实践者、语言环境的创造者、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从“如何教”逐步转到关注学习者和学习上[6]。“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师应该扮演以下角色:
(一)语言环境的创设者
教师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创造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做到学习机会最大化,创造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的环境就要求外语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法,掌握其长处、发挥其优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7]。外语教师应采取多变的教学手段模拟创造较理想的语言环境达到学生练习、运用语言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让语言学习者成为认知过程的主体。
(二)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外语教师必须加强文化传播的意识、关注第二语言教学与社会的关联性。外语教学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课堂行为,而是传播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语教师不仅能吸引学生,更能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素材、背景知识对创造真实语言交际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采用互联网、电影、杂志等渠道,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互联网、杂志方便快捷地提供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知识和风土民情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三)学生自主学习的顾问
建构主义的出现为重新审视外语教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并经过学习者内省构建的。该理论强调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但并没有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知识构建的协助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导航者和顾问。教師可以通过网络在课下与学生经常保持联系,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手段。学生参与到热烈的课堂活动中,成为语言的应用者。
四、结语
“后方法时代”教学注重灵活遵循因对象、因教材、因课型、因阶段、因学习环境而异的原则,客观的评价各教学法的特点,吸取各家之长,具有综合选择性的特点。角色的转变给予教师更广阔的运用各种教学法的空间。教师应该在理解语言教学本质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各种变量进行全面分析和调查,不断的调整课堂活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
[2] Kumaravadivelu B.Towards a post method pedagogy [J].TESOL Quarterly,2001(35).
[3]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185.
[4] Kumaravadivelu.B.Beyond Methods:Macrostrategies for Language Teaching
[M],New Haw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33.
[5] Kumaravadivelu.B.TESOL Methods:Changing Tracks,Challenging Trends [J].TESOL Quarterly,2006(3),p65.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成晓光.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法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7).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