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负”一次次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似乎成了打不垮的“顽敌”。我们认为,教学一线的老师是“减负”的第一责任人,是具体落实人。尤其课业减负,教师完全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应该有所作为。但就教学现状来看,许多老师做得不够,个别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减负”的要求偏差甚远,甚至不客气地说,是在“增负”。
1.重复练习,浪费时间。现在学生作业重复训练太多,不论学生是否掌握都要统一作业,低年级语文作业尤其如此。以生字学习为例,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往往会让他们完成一定数量的抄写。本属正常的学习方式,但由于要写的生字数量和次数过多,会的学生还要再写,这就成为一种学习负担。这种负担磨掉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他们自由活动和休息的时间。
2.“举三反一”,高耗低效。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大量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一些老师既想“穿新鞋”,又要“走老路”。上课时,既要关注新理念的思想,又要用旧经验进行讲解,课堂教学任务常常无法完成,便只能用课后时间进行弥补。这种“多讲勤练”的课堂教学策略,让本该“举一反三”的课堂,变成了“举三反一”的课堂,让课后多出了“两份”任务,后果自然是高耗低效。
3.简单训练,抑制思维。综观现在学生的作业,可以感到他们作业的量很多,往往是简单重复的训练,思维难度不高,更多还在一个较低层次的思维水平上活动,学生很难在更深刻更广阔的思维领域得到锻炼和发展。可以这样说,这样的作业训练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反而抑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
虽然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水平还很一般,这便是教师一直在加“负”训练的根本原因。我认为要想真正将负担减下来,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就能学会。
1.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课堂教学的意旨是什么,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厘清: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既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又是自我学习的主人,当然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基于儿童,也要为了儿童。儿童不应当成为知识的容器或者奴隶,只有自由学习才是最有价值而又最重要的学习。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课堂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才可能成为高效课堂。
2.践行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就是学堂。虽然课堂也要关注教师的教,更主要的在于学生的学。无论是基础,还是儿童的学习能力,都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儿童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找到科学的教育方法,真正实现精讲精练,少讲多练,甚至是不讲自练。儿童的目标是通过自主学习、自由学习,发现规律,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应该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借助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完成认知和知识系统的构建,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也才是教学的要旨。
3.开展以研为导的探究实践。有人指出,学生学业负担重,重在对于知识的无限追求和占有,而其他方面的负担,不但不重,反而显得很轻。所以,课堂上应淡化知识的训练,多围绕某个“问题”开展综合性实践研究,让儿童在研究中发现规律,在实践中形成能力。尤其通过研究能够解放双手和大脑,为知识学习提供动力和方法;还能够解放时间和空间,为能力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
提高课堂效益与减轻负担,看似矛盾,其实是教学的一种和谐。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减轻负担;也只有负担轻,才可能让课堂不断实现高效。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
1.重复练习,浪费时间。现在学生作业重复训练太多,不论学生是否掌握都要统一作业,低年级语文作业尤其如此。以生字学习为例,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往往会让他们完成一定数量的抄写。本属正常的学习方式,但由于要写的生字数量和次数过多,会的学生还要再写,这就成为一种学习负担。这种负担磨掉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他们自由活动和休息的时间。
2.“举三反一”,高耗低效。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大量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一些老师既想“穿新鞋”,又要“走老路”。上课时,既要关注新理念的思想,又要用旧经验进行讲解,课堂教学任务常常无法完成,便只能用课后时间进行弥补。这种“多讲勤练”的课堂教学策略,让本该“举一反三”的课堂,变成了“举三反一”的课堂,让课后多出了“两份”任务,后果自然是高耗低效。
3.简单训练,抑制思维。综观现在学生的作业,可以感到他们作业的量很多,往往是简单重复的训练,思维难度不高,更多还在一个较低层次的思维水平上活动,学生很难在更深刻更广阔的思维领域得到锻炼和发展。可以这样说,这样的作业训练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反而抑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
虽然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水平还很一般,这便是教师一直在加“负”训练的根本原因。我认为要想真正将负担减下来,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就能学会。
1.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课堂教学的意旨是什么,我们每个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厘清: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既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又是自我学习的主人,当然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基于儿童,也要为了儿童。儿童不应当成为知识的容器或者奴隶,只有自由学习才是最有价值而又最重要的学习。可以这样说,我们的课堂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才可能成为高效课堂。
2.践行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就是学堂。虽然课堂也要关注教师的教,更主要的在于学生的学。无论是基础,还是儿童的学习能力,都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儿童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找到科学的教育方法,真正实现精讲精练,少讲多练,甚至是不讲自练。儿童的目标是通过自主学习、自由学习,发现规律,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应该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借助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完成认知和知识系统的构建,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也才是教学的要旨。
3.开展以研为导的探究实践。有人指出,学生学业负担重,重在对于知识的无限追求和占有,而其他方面的负担,不但不重,反而显得很轻。所以,课堂上应淡化知识的训练,多围绕某个“问题”开展综合性实践研究,让儿童在研究中发现规律,在实践中形成能力。尤其通过研究能够解放双手和大脑,为知识学习提供动力和方法;还能够解放时间和空间,为能力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
提高课堂效益与减轻负担,看似矛盾,其实是教学的一种和谐。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减轻负担;也只有负担轻,才可能让课堂不断实现高效。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