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爱体制爱自由
2008年,王鼎淇出国,去新加坡学习酒店管理。回国后,他走了一条堪称国内主流的职业道路——进国企。“人力资源这份工作我其实挺喜欢的,就是成天坐办公室,太正统。年轻人嘛,都比较跳脱,哪有几个坐得住的。”和朋友聚会,王鼎淇在饭桌上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世界那么大,真应该去看看。”受到朋友的鼓励,不甘于体制内风平浪静的他想到了辞职。
也正好在那时,朋友有熟人在北京着手创业,新成立了一家影视传媒公司。“拍电影?听起来有点意思。”不过也像是冥冥之中的某种指引,王鼎淇的父辈们就曾从事过这行,他说:“父亲那一辈,有做过制片人、客串出演几个角色的经历,不过他们也不是专业出身,都是给朋友帮忙的玩票性质。”
“进入新成立的公司,和他们一起从零开始,能够学到很多在发展成熟的大公司学不到的东西;加上他们也急需人帮忙打理行政事务,做行政,这块我在行。”似乎没有太多阻碍,他就跳出了体制的深井,初试身手,踏进了传说中“水很深”的影视圈。机遇往往更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刚到公司不久,他就接手了一个大case。
《九州海上牧云记》是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自主投资拍摄的电视剧作品,阵势相当浩大。“近千人剧组,超万件道具,数百万里路……却才是个梦想的开始。”剧组官微在开机仪式当天发送的心情,恰恰也契合了他内心所感。2015年9月,他以驻组宣传一职进组,负责驻守一线,紧跟拍摄步伐。驻组宣传的工作内容,是负责收集素材,定期发送给宣传公司,以便他们选取相应的照片、视频,撰写文案进行官微等各种渠道的宣传。
“这是公司的第一次,也是我的第一次。”公司第一次投资拍戏,他第一次跟组。因为内部没有人有类似的跟组宣传经验,也就没有了前辈手把手教学,所有的工作,都是他自己摸索着去做。虽然没有同行业的模板以供参考,但是王鼎淇和剧组其他部门的成员却相聊甚欢。“像服装、化妆、道具等等部门的前辈,他们跟过很多剧组,也接触过不少驻组宣传。不一定要同行业才能传授心得,他们同样给了我很多指点。”
因为剧集的长度和涉及的信息过多,负责宣传的团队共有几十号人。“公司这边几个人,再加上外包的宣传公司、海报公司和纪录片公司,队伍其实挺庞大的。”为了保证工作效率,每两周公司就会召集大家聚在一起,就今后的宣传节奏、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团队里大多数都是90后,思维很活跃,气氛也很愉快,不过难免会有争论。“基本是对于时间安排的分歧。和只拍三到四个月的剧不同,我们的周期太长了,宣传节奏比较难把控。”素材发布早了,意味着后期就没什么新鲜的物料,观众们会审美疲劳;如果大家把手里的宣传素材压着,外界对剧组的关注度又会下降。左右为难,怎么抢占黄金时间,是王鼎淇进组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造梦现场,一切皆有可能
去新疆实地取景,正合了王鼎淇喜欢四处玩耍的心性。壮美广阔的景色,满足了他的眼睛和镜头。“专门的剧照和花絮都有剧照师和纪录片老师负责拍摄,他们需要紧紧盯着现场。我比较自由,可以跑远一点。”正是因为这份自由,让他得以捕捉到很多剧照师无暇顾及的风景。“有时我会跑到离现场比较远的小土坡,俯瞰并拍摄下整个现场的工作状态。”甚至他在周边走走停停、无心拍下的风景照也被发布到了官微上。
王鼎淇的本职只是负责收集物料、素材,准时发送给公司,并没有强制性要求每场戏他必须到场。“可光是看到剧照师们给我的资料,我心里会没谱,去到现场我才能踏实。”大概就是这份较真,他才得以在刚入职就得到了堪比“监工”的重要角色。新疆广袤,拍摄地距离剧组入住的酒店很远,来回就得四个多小时的车程。遇上要拍晨戏,天还没亮王鼎淇就得跟着大部队出门。“虽然到了那儿,暂时也没我啥事,但如果不跟着他们走,中间就没车过去了,因为来回太费时间。”
一睁眼就进入工作状态,晚上躺下之后,身体在休息了,可耳朵和大脑还得留心枕边手机的振动,“不管这事是不是和我有关,这手机一响,我都得看一眼。”一旦群里出现通告变动,王鼎淇得火速爬起来,重新安排第二天的物料跟拍,去哪个组、拍哪个演员、拍什么、什么时候拍都得他来沟通、应对。“临时变化,在剧组是很常见的,通告每天都会改上两三次。”他经历过最长的工作时间是持续工作23个小时,“几乎没睡,当时是拍夜戏,从早上拍到半夜,回来后又要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在他看来,想要做好驻组宣传,第一得是不怕累。刚进组时,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有鸡血支撑,他并没觉得跟不上节奏。“到了第三个月,我的疲倦期就来了。”去远方的沙地上跑一跑,和同事聊聊天,成了他赶走困倦的方式。而剧组餐也成了一道挑战,虽然专门找了当地的厨师,但食材有限,花样少,几乎每天都是同样的菜式。“确实会腻,后来剧组同事都随身携带小咸菜。一开饭就会看到遍地的饭盒,上面铺满咸菜,着实壮观。”
“以前觉得荧幕上的世界很风光亮丽,进组之后发现,一切挺不容易的。”某次在克拉玛依拍戏,因为要做出沙尘暴的感觉,当时现场放了四台大型鼓风机。“我们其他人可以绕开沙尘,尽量避免被吹到,可是摄影师需要正对沙尘。”在机器里看到摄影师戴着防风镜,抱着摄像机一动不动,从头到脸都是沙土,就像被土埋了,王鼎淇心里五味杂陈。“结束拍摄时,他在一边清理沙土,蹦跶一下,衣服里面就直往下掉土。”
新闻中看过太多拍摄现场的意外事故,王鼎淇没想到,自己也成了目击者。为了去赛里木湖取景,剧组全员都要经过一大段盘山公路。“冰冻下雪的天气,路面就和冰面一样难走,虽然加了防滑链,也请了当地的老司机,依旧发生了侧翻,险些滚下悬崖。”新疆一入秋,就已经非常寒冷。“我们拍戏的场景要路过一条小河,为了把机器和敞篷运去对岸,场务们都跳到了河里搭木板路。当时气温已经零下了,看着都冷,他们确实太辛苦了。”
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宣传部门在组内的地位挺尴尬的,如果导演、灯光、服化道等以上任何一部门缺了,这戏就没法拍。但是没有宣传,这个戏也能照拍不误,所以我们的任何工作都必须以保证不影响拍摄进度为前提。”王鼎淇在剧组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配合各组的时间,见缝插针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通告一出来,他就得赶紧算时间——“比如说拍海报,瞅准艺人中途候场的这一小段时间,首先跟统筹沟通,看这之前他的戏能不能准时拍完。统筹说ok,我再联系服装、化妆、道具,确保这些能到位。”通告一出来这短短几分钟内,他需要打出几十个电话。
好在有彼此的理解,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比如某次给演员拍海报大片——“我们拍海报照不能影响正常拍摄,但是又有海报制作的时间卡在那儿,所以时间非常赶。当时我跟演员的宣传沟通,说看哪天休息了,额外让剧组给化妆了再拍。但是大家特别体谅,连拍一天戏虽然很疲倦,但收工后依旧配合拍海报。在剧组,虽然很累苦,但如此这般感动的事情,比苦累更多。”
在剧组的这几个月,王鼎淇成长得很快。“我自己虽然没怎么体会,但是大家都觉得我成熟了,处理事情的方式更灵活,不像初出茅庐那么直来直去了。”刚进组时,习惯了按计划行事的他不能接受突如其来的变动,“前辈们告诉我,剧组就是这种办事方式,我们不能让环境来适应自己,但是我们可以去适应环境。”
而让他做事顺利的核心,是他做人的成功。“宣传需要依托其他各个部门来配合,如果人做不好,事也就会做不好。试想下,你一个人能做什么?”要赢得别人真心实意的帮助,首先需要付出的就是一颗真心。久而久之合作让他磨厚了脸皮,但对别人的劳动付出,他从未觉得理所应当,而是给予一万分的尊重。“尤其是化妆部门,我们七点钟出工,他们五点钟就得起床给演员化妆,我们回去就能睡觉了,他们还得给演员卸妆。”除了工作上的硬性沟通,私下的交流更是感情的柔顺剂,对增进理解很有帮助,“大家一起聊聊说说,也是缓解工作压力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