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研究中实现哲学创新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比较哲学立足于传统,以比较的视野与研究方法,构建起一种面向世界的哲学范式。当代中国的哲学发展致力于时代创新,在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对话的过程中,对中西文化融合积极探索,为推动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世界化、时代化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比较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一书,通过分析比较哲学的学术语境和研究方法,在跨学科领域的应用中融会贯通,在当代哲学研究的总体图景中,建构一种合理的比较哲学研究框架,促进当代中国哲学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比较哲学;哲学创新;中国哲学;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02-0032-03
  我们处在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发展,作为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和表达,哲学也在生成符合我们时代的新内容和新形式。作为一门现代学科,当代中国哲学一直在创新的驱动中不断地寻找自身的合法性、概念体系的合理性、推理论证的独特性,其中比较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实际地促进了哲学创新。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臧峰宇教授主编的《比较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汇集了近年来中国学人关于比较哲学研究的创新之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研究的一个生长点。
  一、比较哲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
  比较的视野和方法体现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一种理论品格。当代中国哲学起源的特殊语境和方式决定了其在一开始就是以比较来定位自己,论证自己的存在与发展。因此,比较哲学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哲学创新一个重要的维度。《比较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选取了目前国内外中西比较哲学界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及其成果加以综合凝练,概括了目前已经取得的几个方面的成果,根据比较哲学的内在逻辑予以梳理呈现,即重点关注如何通过批判性地检视比较哲学的理论形态、研究方法、问题意识与创新思路,来研究比较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以及当下比较哲学所面临的问题或困境,旨在新的时代环境中提出如何进一步推进中西文化融合,如何实现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融会贯通,以及如何使当代中国哲学更具世界化的视野。
  从比较哲学研究的逻辑结构角度看,该书以哲学比较的方法论开题,检视了迄今为止比较哲学所遵循的三条路线或所使用的三种方法。一是“平行的进路”,就是平等地看待要比较的哲学体系和观点,不预设价值高低,追求“客观、公正”;二是“自高而下的进路”,即从比较者自己设定的价值高位的哲学出发,对其他哲学观点进行评价性比较;三是合作对话,互镜式学习,共生式融通。作者主张第三条进路,其关注的重点不是第三条路线与第一条路线和第二条路线之间的差异,而是展现第三条进路形成的内外动因和实践过程,落脚在提升中国哲学话语权等当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促使比较哲学形成第三条进路的外在原因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段时期内,自启蒙以来形成的“西方中心主义”受到了怀疑和动摇。人们更加意识到有别于西方文明的东方文明的存在。以1939年在夏威夷大学召开的第一届東西方哲学大会为标志,比较哲学研究开始了漫长的积累过程。可以说,20世纪是有史以来文明交流碰撞最充分的时代,促进了比较哲学的发展,丰富了比较哲学的内容。同时,哲学诠释系统的演变也使比较哲学有了丰富的价值和意义,或曰哲学自身蕴含的比较性是比较哲学在当今时代能够取得长足进步的内在动因。
  纵观全书的整体结构可见,作者力图探究比较哲学的学术语境与研究特点,通过分析“儒学与西方哲学语境中的中国哲学问题”“比较哲学的在地普遍性与研究语境”“西方世界中国哲学研究的三重约束”等内容探讨了比较哲学的中国学术语境与研究特点,探讨了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语境中的中国哲学的互动、互融以及如何由此证成等问题。此外,本书还探讨了比较哲学的在地普遍性与研究语境问题。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为比较哲学的研究与学术对话提供了新的思想场域,在这样的语境中,比较哲学既要坚持“言说”的地方性,同时更要在思想上具有全球性视野和普遍性眼光。提出各个哲学传统之间的差异是比较哲学研究的合理性依据,但哲学的在地普遍性与“家族相似性”同样构成比较哲学的重要前提。所有的比较哲学研究都要立足于某个哲学传统,但与此同时,为了真正理解并发展自己的哲学传统,又不能仅限于这个传统,而必须走出自身,向其他哲学传统学习,这也正是海外中国哲学研究蓬勃兴起的原因之一。比较哲学要努力改变哲学的地方性定义,将地方文化的狭隘性、经验性限制,扩展为一种新的具有世界史意义的时代观念。
  比较哲学的理论形态与研究方法体现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该书作者提出比较哲学是一种有意识的理论建构尝试。比较哲学不同于哲学比较,其目的不在于简单说明两个或多个不同哲学文本之间的异同,而在于促进哲学文本的“视域融合”并最终实现不同哲学体系之间因交流互镜而生成新的哲学知识体系这一初衷。比较哲学虽然通常以哲学比较的方式呈现,实际上牵涉的乃是不同道德体系和文明体系的自我定位、自我理解、相互关联以及互竞互争等问题。它涉及在当今文明多样性背景下如何从比较思维中探讨出道德形态学方法,进而在古今对看、中西互镜的道德形态学中探究创新性思维及其启蒙视野。
  二、比较哲学研究的时代性与文化品格
  建构一种合理的比较哲学研究框架,需要形成具有世界哲学视野和中国文化品格的学术立场,实现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重建。该书作者意识到,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场域和思想传统,这些场域和传统构成了比较哲学的基本立场,哲学虽不可能无立场地比较,但比较并不是“厚此薄彼”的思想“判教”。比较哲学的目的是在全球化时代寻求哲学的通达之路,从而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多元而普遍的智慧。为此,比较哲学鼓励哲学研究走出各自的“文化围城”,通过克服文化壁垒和打破思想禁锢,重建当代中国的哲学传统。   比较哲学研究古已有之。一般来说,一种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与其他思想的比较中产生的。佛教引入中国及其后来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然而,将比较哲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或学科自觉加以构建则是近代的事情。近代以来随着“国别史”研究转向“世界史”研究,文明的交流、碰撞,使比较哲学得以发端发展。中国近代以来有过两次比较哲学的集中发展时期。一次是以胡适、冯友兰为代表的依据西方哲学编写的中国哲学史,即作者称之为“判教”式哲学书写与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带来了学界共知的问题。然而,这也和文化研究的特殊性及当时人们的认识能力相关。毋庸置疑,它使中国哲学从自在自发的形态变成自觉、自为。再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比较哲学研究,学界广泛吸收各方面比较哲学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新的发展态势。
  基于上述概括,作者阐述了比较哲学的时代性与哲学会通之路。关于哲学理论创新的驱动力,作者认为,一方面来自中国哲学学人对学科发展现状的不满,另一方面则源于对更理想的学术研究模式的追求。促进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外在动力则受益于社会发展变化对学科发展提出的需求与期待。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是统一的,在中国传统哲学、西学东渐而来的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吸收与创新性发展中会通融合。作者以当代儒学研究为例,探究比较哲学的时代性问题,特别是着重分析了中国哲学学者在面向西方哲学探索会通之路的可能性时所使用的观念与方法。一方面,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并逐渐内化为中国人精神层面的“文化无意识”;另一方面也与海外新儒家在世界范围内对儒学的新探索和全球性推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意识到,比较哲学研究要探求和论证中国哲学创新在方法论上的必要性、在时间上的可持续性以及在空间语境下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合宜的发展路径。
  比较哲学研究体现在伦理视域则是一种对中西智慧观的探究。作者探索了早期儒家和古犹太教传统中的智慧观比较,提出比较哲学不能仅限于哲学概念,要通过文化、生活和智慧的互镜来完成思想的“调音”和哲学的创新,要透过“他者”的眼光看到新的自己。因而,中西哲學比较有必要回到其各自哲学生活的开端,发现儒家和古犹太教传统自“轴心时代”起便呈现出的诸多不同与共性。由此可以探讨如何从比较哲学走向世界哲学。在这里,作者以西方哲学发展史呈现的规律性为例,揭示了每一次哲学发展背后的社会历史变迁带来的文化变迁,即“大哲学”的演变。比较哲学意味着否定固化,内含吸纳、付出与超越,这是中国哲学接纳西方哲学,迎接新科技革命,开出一条世界哲学之路的内在原因,也使中国哲学有望在走向后全球化与后现代化道路上发挥积极创造力。
  比较哲学研究是在世界历史语境中呈现的,反映了不同哲学传统的共同关注,涉及在翻译、解释与会通的意义上共同理解问题。从中可见,在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途中,必然需要一种哲学走向世界哲学的自觉,必然要以比较的方式实现学术领域的协同创新。为此,要深刻认识到“古人之非,既不能明,即古人之是,亦不知其所以是。”从内在角度思考哲学的共同性,形成一种兼容并慧的新哲学形态,进而确立哲学自信,实现中国哲学的自我理解与自我超越。在这个意义上,面向不同思想资源的比较哲学就可以成为一种时代的哲学。
  纵观《比较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一书的整体视角,可见促进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明确目标,以此审视比较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作者努力在方法论、研究领域和界限范围界定上形成必要的共识。掩卷沉思,该书是一部集体创作的结晶,书中各位作者具有从事比较哲学研究的深厚学养,他们对相关问题多观点、多视角的研究集思广益,既为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研究提供了合适的维度,也彰显了比较哲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通读全书,感到在全球化的“世界史时代”,文明、文化的交流互鉴日益成为常态,作为文化、文明体系核心的哲学比较方兴未艾。进一步促进这项研究,是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  姚黎君  魏亚男
其他文献
[摘 要]网格化管理下沉并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积极践行社会利益诉求,强化服务导向,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效率,已然成为城市社区管理的重要抓手。但在网格化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自上而下的管控思维和传统的条块治理方式潜藏着弱化居民自治、形式化治理的风险。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防范策略在于科学定位网格化职能边界,完善政策法规,在基层社区构建多元主体的共治格局,实现从单向度的行政化治理向参与式治理转型。  [关键词]网格
期刊
[摘 要]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推动超大城市外来人口的社区融合是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形式。基于广州市S街社区的观察,发现嵌入机制和整合机制是党建引领的重要实现机制。嵌入式党建以组织嵌入、党员嵌入等形式进入到外来人口群体中,通过发挥党建优势激发其治理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整合机制通过共治共商、民生服务、教育赋能、志愿服务等方面对管理、服务、资源和价值进行有效整
期刊
[摘 要]发展壮大健康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培育壮大银发经济的重要任务。在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基础上,探讨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辽宁省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面临医养产业融合度不高、医养服务产品供给不足及康养服务商业模式不成熟等问题。因此,从推动产品或服务融合、市场融合及组织方式融合
期刊
[摘 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珠三角本地、外地人口倒挂的A镇为分析样本,对人口倒挂镇的基层治理进行深入研究。A镇通过党建引领、社建助力,打造“一委一站两平台三纽带”,吸纳广大来穗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体制机制不畅、人才匮乏、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应通过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挖掘基层自主性治理能力等,形成责任
期刊
[摘 要]推动民营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是新时代东北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题中要义,是银行业拓展作为空间,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必由之路。从辽宁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实践出发,结合地区特点,深挖融资服务的难点、堵点,提出提升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质效的建议。  [关键词]东北振兴;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墨子学说的宗旨是“兼相爱,交相利”。其十大主张是相互关联的,为了给庶民百姓谋福利,在当时以《天志》观念积极推行,强调“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百姓之治”,是天的意志。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节葬”。这既是墨家学派推行革新社会政治制度的内容之一,又是求得国富民足的有力措施。墨家主张节葬的同时,也倡导祭祀。这在《节葬》《明鬼》《天志》等篇中作了深刻阐述,是有历史进步性的,对现代也有借鉴意
期刊
[摘 要]乡村社会有着分散、独立、自主等内在属性,这些属性使得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需要寻求政党等外部力量的引导、规范、互动、融合。从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的互动逻辑出发,立足乡村振兴这一目标,以浙江省嘉兴市为研究样本,总结了嘉兴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实践经验,并指出其存在的融合度不高、主动性不足、引领性不强等问题,进而从提升基层党组织发展推动力、群众动员力、思想引领力、组织覆盖力、改革创新力等角度
期刊
[摘 要]从1989年到2012年,我国制定了10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应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露出《突发事件应对法》与《传染病防治法》等立法问题。从立法价值取向角度,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立法问题的对策。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适时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从立法目的、立法原则、疫情发布机制以及
期刊
[摘 要]县域平安建设是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现了地方社会治理的多维度能力。浙江省长兴县凭借在清单式管理、协同治理、智慧防控、矛盾疏导等方面的有效探索,获得浙江省“平安金鼎”。然而,农村县域自治活力不足、群众有序参与平安建设的主体意识淡薄、网格化管理职责不明等问题成为阻碍平安建设的短板。以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视角梳理长兴县平安建设的模式,探索县域在平安建设中释放社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总体态势良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巩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觉悟较高,党员干部政治方向明确,积极拥护党的领导,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但同时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应当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动力机制、教育机制、引领机制、融入机制、考核机制。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