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觅之品:绍尔M1913袖珍型半自动手枪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hoxy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一战时期,袖珍型半自动手枪就被作为自卫武器而广泛使用,其中最著名的有毛瑟M1914半自动手枪,勃朗宁M1906半自动手枪以及瓦尔特M4半自动手枪等。当时,德国绍尔父子公司也生产了一款袖珍型半自动手枪一绍尔M1913袖珍型半自动手枪,其名气虽比不上前几支枪,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关于该抢的资料非常少见,因而本文是一份难得的呈现……
  
  历史久远 以小见长
  
  1811年,德国绍尔父子公司第一次获得了当时莱茵联邦政府军的一项步枪生产合同,随后,于1879年又成功设计出了M79转轮手枪,被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军队采用,在一战中使用。
  
  1913年,公司成功设计、生产出一款半自动手枪——绍尔M1913袖珍型半自动手枪,并作为德国军官用手枪参加了一战。由于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因此绍尔M1913袖珍半自动手枪于1918年暂停生产,直到4年以后才开始继续生产,1935年完全停产。后来绍尔公司根据设计M1913袖珍手枪的丰富经验,设计出二战中很有名的一款半自动手枪——绍尔38H半自动手枪。
  绍尔M1913袖珍手枪全枪长146mm,枪管长74mm,全枪质量595g,弹匣容弹量7发,6条右旋膛线。作为袖珍型手枪,全枪长146mm的绍尔M1913手枪虽然比全枪长114mm的勃朗宁M1906手枪显得稍大了一些,但对于身材魁梧的欧洲人来讲,这支还不如一个普通人手大的“小玩意儿”绝对称得上是袖珍型手枪了。
  绍尔M1913袖珍手枪有两种口径:6.35mm(0.25英寸ACP)口径和7.65mm(0.32英寸ACP)口径,一般在枪身右侧刻有口径的铭文。其中7,65mm口径的绍尔M1913袖珍手枪的生.产数量比较多,共生产了175 000支,而6.35mm口径的绍尔M1913手枪则相当少见。
  绍尔M1913袖珍手枪分为两种款式:一种是表面经过发蓝处理的黑色普通型;另一种是表面经过抛光处理的银色型。在当时来讲,这支枪设计优秀、做工上乘,这也是该枪得到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军官共同喜爱的原因之一。
  
  设计巧妙 特点突显
  
  绍尔M1913袖珍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惯性闭锁机构,全枪结构十分简单,只有30个零件。
  作为一只袖珍型手枪,该枪没有设计击锤部件,而是采用击针式击发方式,枪弹进膛后,扣压扳机,阻铁释放击针,击针在击针簧的驱动下击发枪弹。这种设计能使使用者放心地将枪放入口袋而不必担心击锤勾挂衣物。
  绍尔M1913袖珍手枪还有两个极具特色的设计:一是套筒后部设有一个套筒底盖,形状与小手电筒的后盖类似。主要作用是将枪机固定在套筒中,且底盖内侧设计有一段长度适中的细杆,兼作击针簧杆。比起同时代的毛瑟M1896手枪、卢格P08手枪,这种套筒底盖的设计使得枪支拆卸更加简便,二是在扳机上面有一个套筒卡笋,向上推套筒卡笋,再向后拉套筒。可将套筒挂于后方,便于分解枪支。
  绍尔M1913袖珍手枪采用刀形准星和缺口式照门。准星固定在套筒上。照门为长条形,前端由销子固定在套筒上。照门后部则是一个卡笋,可以卡住套筒底盖,使其不能自由转动,以防止使用时产生套筒底盖松动现象的发生,这也是绍尔M1913袖珍手枪的特点之一。套筒底盖上刻有防滑槽和菱形防滑图案,前者用于拉动套筒时起到防手滑作用,而后者则是在分解枪支,旋转套筒底盖时起防滑作用。
  握把左侧刻有枪号。手动保险位于套筒座左侧、扳机后方,方便操作。保险杆向上为保险状态,此时可阻止扳机后移,使扳机扣不动,向下则是射击状态。
  绍尔M1913袖珍手枪的握把采用橡胶制成,其上刻有防滑的菱形图案。握把两侧上方都有“S
其他文献
1、C 2、A 3、A 4、C  5、C 6、A 7、B 8、C  广西 伍伟 辽宁 杨达夫 河北 邓利龙 四川 李亮 北京 杜景明  湖北 危巍 陈春雷 李华 李玲 张哲 杨华忠 张志强  河南 臧金波 上海 忻月莹 山西 徐瑞光  陕西 李刚 天津 马驰 刘彬 宁夏 侯建民 刘进 杜小飞 文龙  安徽 禹红 海南 张芫麟 黄娟  湖南 吴小兵 云南 罗
“雷豹突击队”作为我国重要的反恐处突力量,已经广为读者们熟悉了。在今年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或上,“雪豹突击队”作为武警部队首次带装受阅的装甲车方队,乘坐18辆由我国自行研发的WJ08式新型警用装甲车以严整的队形驶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的检阅。装甲车上威武肃立的武警官兵,展示了部队强大的战斗力;而车体上林立的各种武器,则反映出警用武器发展的最新成果,国产新型警用64mm催泪子母弹发射器武器系统就位列
1948年3月12日,我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奉命参加了解放四平的战斗,战斗打响后,该部从东、东南两个方向对四平城区实施主要突击。在突破四平的城防后,3纵20团6连在玉皇庙、耶稣教堂一带展开巷战,连队官兵大胆灵活地插入敌后,勇敢战斗,取得了毙、俘敌四百余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的胜利。    一把“铁钳”死死钳住敌人    3月12日清晨7时40分,总攻开始,数万发炮弹怒吼着向敌人的阵地上飞去。我第3纵队
在英国陆军部队中有一支特别的队伍,其成员个个黄皮肤、黑眼睛,标准的亚洲人面孔——这就是神秘的廓尔喀部队。廓尔喀部队是一支典型的雇佣军,所有队员都来自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尼泊尔,此外,其特殊之处还在于这支部队的勇猛绝非常人可比,因此这支部队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最令人生畏的雇佣军团……    来自遥远内陆山国    尼泊尔古城廓尔喀(Gorkha),位于尼泊尔北部深山重岭之中。廓尔喀人是蒙古人的后裔
对于M16系步枪而言,通过改装使之发射0.308英寸温彻斯特弹(7.62×51mm弹)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主意。以往,各种改装版本都以精度、可靠性、兼容性等作为卖点,而POF—USA公司的枪械则将亮点置于该公司的系统防腐蚀技术上——这款最新产品即是P308。虽然它是仅能单发的民用版,但它身上的亮点也在吸引着军方关注——    初识印象    初看P308,感觉它在外形上极似DPMS公司的LR308、
50式冲锋枪右视图    50式冲锋枪左视图    外部彰显     1枪口特写。枪管口部距离防跳器前端有一段距离。防跳器上部和侧面有开口,前端面为倾斜式,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利于防止枪口上跳和减小后坐力    2 护套特写。护套的4个侧面加工有大型散热孔,前端内部焊接有固定枪管用的枪管导板,前上方连接有准星、准星座和准星护圈    3 可翻转的L形表尺有100m、200m两种射程选择    4 枪身
史密斯-韦森M4006 TSW 0.40英寸战术型手枪
王正和 编译    TDI公司克里斯(KRISS)11.43mm冲锋枪  美国转换防卫工业公司(Transformational Defense Industries,缩写为TDI)展示了克里斯11.43mm(0.45英寸)冲锋枪,其具有极高的射速(1000发/分),而且枪口跳控制得非常好,操作方便可靠。这支冲锋枪虽然还没有被军队全面制式采用,但已经与司法机构签订了一些合同。底部备有导轨,可以再装
提起二战时意大利军队使用的冲锋枪,人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著名的伯莱塔公司生产的各种产品。的确,作为一家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老牌兵器制造商,“伯莱塔”基本上已经成为意大利枪械的代名词。不过,在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意大利还曾经出现过一款鲜为人知的冲锋枪。这款枪并非伯莱塔公司的产品,但其先进的设计和鲜明的特点同样堪称经典。这款枪随着轴心国意大利的命运,只在世间留下了惊鸿一瞥,就进入了博物馆的展柜——这就是本
一战之初,在进攻多山地形、易守难攻的奥匈帝国时,意军损失惨重,迫使他们需要一种单兵携行、火力密集的轻机枪。于是,被当作机枪使用的维勒·帕洛沙M1915双联冲锋枪诞生了,而菲亚特M18双联冲锋枪则是其改进型——  与枪械爱好者熟知的维勒·帕洛沙M1915双联冲锋枪(见本刊2006年9(下)期《冲锋枪的鼻祖——意大利维勒·帕洛沙M1915冲锋枪》一文)一样,菲亚特M18冲锋枪也是早期冲锋枪的雏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