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hai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题具有求知的需要,认识的兴趣以及获得知识的胜利感和欢乐感。其中,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的一种情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只要能够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愿学,想学,乐学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可见,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我们在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情引趣,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成长的先兆,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增添兴趣
  教学时,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创设一定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教学乘法结合律时,我开始就说:“同学们,我们在开展‘一帮一’‘找朋友’活动以来,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亲如兄妹,同样,数字之中也认起朋友来了,特别是125和8,25和4,5和2,这三对好朋友,它们的友谊是真挚的。”同学们议论纷纷,感到奇怪,数字也会成为好朋友?我在同学们兴趣增添的情况下,出示三道题(1)125×13×8,(2) 5×188×2,(3)25×89×4,先让学生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出来,再引导口算时,接着说:“只要我们运用到刚刚的三对好朋友,把他们结合起来就能很快地算出结果,大家试试看。”这样在同学们兴趣盎然的情况下引入到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三、创设情境,探究兴趣
  情境交融的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请同学们说出三角形的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迅速回答出这个三角形的另外一个角的度数,这种学生出题,老师做题的诱发性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学生只有在学习时主动去思索,去质题,去解题,才算是真正处在主体地位上。
  四、引导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之一是活泼好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能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引起兴趣。因此,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例如,“梯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围绕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探索如何算出梯形面积,有的学生受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启发,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而获得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沿着梯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发现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两个三角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梯形的面积就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的和,这样也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实践,体现了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获得正确的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兴趣
  直观、形象是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之一,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或者单一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新鲜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恰当使用这一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荡秋千的轨迹引出“曲线、圆心、半径、直径”,再用动画展示了画圆的过程,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圆的各部分名称。所以我认为,只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使用电教设备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是相当有效的方法。
  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教师用饱含着关爱、期待、信任和鼓励的情感投入是一定能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效应,缩短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启发,因势利导,真正地做到学生的贴心人。慢慢地使学生产生情感迁移“爱屋及屋”,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总之,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科的兴趣。在数学是被不少人误以为是枯燥学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就能体会到动脑筋思考数学问题和练习的快乐。因此,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认真钻研,熟悉教材,精心设计教法,使师生在活跃、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以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更能适应新时期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效应。
其他文献
“改革和建设的大潮在祖国大地上汹涌澎湃,每天都有许多新问题提到我们面前来,也把许多新问题提到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面前。”怎样最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阅读、学习和进修给了我启发和指导,给了我班主任工作的驱动、导航和方法。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真切的感受到:要想管好班级,培养好学生,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一概当成思想问题来看待”,而是要真正走入学生广阔而又迷人的内心世界。那么,如何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如何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贴近生活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能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身边有数学,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利用。”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
期刊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予一个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是给予这个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不同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有一点我是确信的:好的教育一定是有共性,即有着共同的目标。而这目标最终依赖于教师不断成熟的教育意识、反思习惯和自主成长的能力。进一步说,归根结底是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情趣课堂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那么怎么样的课堂是情趣课堂呢?  一、教师情感丰富,学生兴趣盎然  情
期刊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是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激励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并导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动机作为人类行为动机之一,是推动人们学习,掌握知识的内在驱动力,是一种为满足个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世界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能鼓起学习的干劲,唤起和维持学习的行为。动机的性质一方面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确立了正确
期刊
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之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率领二百余艘海船、接近三万人的队伍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途径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此举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迪亚士57年远赴非洲。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现代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多媒体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的技术,营造动态画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来感受周围的事物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
期刊
语文是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深造和就业都起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不少学校偏重于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意识较浓,再加上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本身不太好,学习目的也不够明确,因而语文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笔者以为,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  一、电视+课本  中职语文教材的部分课文已被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
期刊
一、教材个人分析  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和性质是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有利于提高计算的效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并在生活实践运用数学解决生活的数学问题。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册下册第三单元,是学生在充分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在学习了掌握四则运算后,紧跟着让学生进行运算定律的学习,从安排上是紧凑、连贯的,有利于知识系统性的掌握和深入,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的教学是这一单元的重点
期刊
通过国培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后我才茅塞顿开,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想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我们老师除了吃透教材,明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外,我认为老师要时刻让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尽量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  我认为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在于三方面:思维的发展;教学切入点;正确的引导。如果这三方面能够做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的。下面我将从以下
期刊
语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载体,高中语文教育不仅要完成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高分的要求,还应该发挥出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和陶冶审美情操的作用。  究竟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什么,什么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语文知识,怎么教,教什么,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及其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如何形成,这些都应该在语文的教学中得以明确和细化。  一、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以人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