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车务部门在大秦线集中修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研判,制定控制措施,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集中修顺利完成的目的。
[关键词]车务 大秦线 集中修 安全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U2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237-01
引言
大秦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能源运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大秦线运量的不断提升,重载列车对运输设备的损坏也日趋严重,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按照铁路总公司的统一安排,每年在大秦线安排2次集中修。在集中修期间,各种作业车频繁出入车站,多项施工项目同时进行,给车务部门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准确研判安全风险点,加强安全风险控制成为了当前车务施工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集中修期间典型问题回顾
(一)、蓟县西站施工宿营车着火
事故概况:2011年4月24日8:12分,蓟县西站东5道停留太原工务机械段宿营车7辆,11:02分,站长郭兴武、包保干部刘建平在行车室发现站场西侧距行车室约400余米处宿营车冒烟,迅速到达现场,确认5道宿营车西端二位车(车号SYC023)着火,当即拨打“119”报警。蓟县消防大队于11:15分赶到现场进行扑救,火势于11:48分被扑灭。
(二)迁西站轨道车转线调车脱轨
事故概况:2011年9月26日15:22分,茶坞工务段轨道车组5辆,两端分别为金鹰290型轨道车(车号04604、04605),中部挂平车3辆,由迁西站3道转4道调车作业时,担当牵引的04604号轨道车司机未确认调车信号,越过关闭的3道出站兼调车信号,至9号道岔处前端轨道车后台车脱轨,第2位平车全脱,第3位平车运行方向前台车脱轨,构成一般D类事故。
(三)、化稍营站调度命令错漏时间问题
问题概况:2012年10月11日10:00分路局检查化稍营施工作业,发现车站未在预发的1354号调度命令上填记化稍营至逐鹿站间隧道清污施工作业的终止时间,且值班员在检查人员提示后补填时间将11:30错写为12:00分。
二、安全风险点研判
(一)、施工前期风险
1、施工盯控人员不足或不能按时到岗;对施工办法、行车组织掌握不熟练,应急处理能力差。
2、施工中发生事故后救援力量不足。
3、施工前安全协议未及时签订或与实际不符。
(二)、施工计划风险
1、影响范围与实际不符。
2、施工负责人与要求不符。
3、施工计划变更后未及时通知车务段主管科室。
(三)、非正常行车安全风险
1、错误准备进路。
2、调度命令审核不严。
(四)、施工信息处置风险
施工信息上报不及时,瞒报、错报。
(五)、路材路料管理风险
路料不按规定堆放,列车碰撞路料。
(六)、行车室施工秩序风险
1、施工负责人、驻站联络员不按时到岗,工作时大声喧哗。
2、无关人员随意出入。
三、确保集中修施工安全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加强施工前期准备,强化应急保障风险控制
1、确保人员组织到位。由主管施工副段长负责施工加岗干部总调配,同时预留替补人员。安排业务干部到各站进行全过程施工盯控,监督配合车站干部共同组织好施工,严控施工风险。各站站长根据本站特点,安排足够人员参与施工,明确人员分工及盯控重点,并准备足够的人员加岗。
2、确保应急准备到位。各车站对吸引区范围救援机械、吊装设备等资源进行联系、核实、备案。
3、确保协议、措施到位。⑴运输科严格施工安全协议的签订,并及时上网公布。对于施工用自轮运转特种设备,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安全协议必须有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内容,明确施工范围和安全防范措施,严禁安排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超出安全协议范围运行。⑵各站接到施工计划后,立即与施工安全协议核对,无安全协议的立即与运输科联系。
(二)、强化施工计划风险控制
1、严格按计划施工,杜绝无计划登记、无计划要点、无计划施工,加岗干部、车站领导对每日施工必须全面掌握、具体盯控。
2、各站站长对次日施工计划核对无误后,及时与路局施工调度核对次日施工计划。
3、当日施工遇特殊情况需临时要点,设备单位到车站登记,由车站向调度所申请,批准后实施。
(三)、强化非正常行车风险控制
1、施工计划内有非正常作业时,要根据施工时间、地点、项目、内容及影响范围等,提前审定非正常行车的作业办法。
2、施工前要充分预想,做好人员、设备、备品、凭证的准备工作,临时出现非正常行车时,要冷静果断处置。
3、施工中,重点卡死进路关、凭证(信号)关、接车线路(区间)空闲关和干部指导盯控关。
(四)、强化施工信息处置风险控制
1、集中修期间建立日报告制度,指定负责人、指定部门、指定电话负责收集每日施工信息和安全信息,并按规定及时向路局反馈。
2、集中修期间各种信息采取先速报后细报方式进行报告,杜绝隐瞒、消化、不报告的中间梗塞问题。
3、施工信息反馈实行“零”报告制度。
(五)、强化施工路材路料管理风险控制
施工负责人加强站场巡视,路材路料管理严格按太铁安监[2008]143号、太铁安监[2008]320號文件执行,每天施工结束后,安排专人记名对施工路料的摆放和清理情况进行一次覆盖检查。重点盯堆放,保证安全界限;盯码放,保证不发生倒塌侵限;盯移位,防止震动后引发窜动侵限;盯机械,停驻位置、转动部件不发生动态侵限;盯回收或看守,消除摆障隐患。 (六)、强化行车室施工秩序风险控制
1、上岗盯控干部严格按规定时间上岗,做到宁早勿晚。
2、驻站联络员实行定置管理,使用有耳机的电台,严禁大声喧哗。
(七)、强化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控制。
1、运行风险控制。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出入库、出入专用线、专用铁道和站内调车作业前,使用单位应派人到所在站(场)信号楼(行车室)的《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登记簿》内登记,车站值班员(应急值守人员)在《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登记簿》上签认,根据接发列车间隙合理安排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调车作业。
2、站内调车风险控制。①车站值班员(应急值守人员)提前20分钟通知站长(副站长、应急管理人员),车站站长(副站长、应急管理人员)不到岗不得进行作业。车站跟车盯控人员必须跟车作业,跟钩互控,动车前要认真确认信号显示状态,信号显示不明或不正确不得盲目动车。②自轮运转特种设备驻站人员须提前上岗,按规定登记《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登记簿》,车站值班员(应急值守人员)根据驻站人员登记情况和作业情况按规定编制书面调车计划:
3、排列调车进路风险控制。①涉及正线和到发线的调车作业,调车进路必须一次排出,不准分段排列调车进路。确因设备原因调车进路不能一次排出时,必须采取由远而近的原则分段排列。在集中区压信号机绝缘原路返回时,严格按《行规》规定办理。②排列调车进路时,应严格执行“一看、二排、三确认、四呼唤、五注销”制度。其中“注销”的要求是:在“调车通知单”上逐钩注销,即排出下一钩、注销上一钩;最后一钩在机车车辆全部进入该线后方可注销。③调车作业时,车站值班员一律不得排列“短进路”。
4、在站停驻风险控制。①参加施工作业的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到达停驻车站后,车站须及时与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负责人按运输科提供文本根据车站实际修订后签订停驻安全协议。②各站站长(副站长、应急管理人员)于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到达后,应会同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负责人对车辆进行检查,发现过期车辆时,及时与列车调度员联系,根据调度员指示办理。
参考文献
张兵、闫德龙、王银华 《车站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措施研究》,交通企业管理,2012年第9期
李江 《鐵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探索》,山西建筑,2013年7月 第39卷第19期
[关键词]车务 大秦线 集中修 安全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U2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237-01
引言
大秦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能源运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大秦线运量的不断提升,重载列车对运输设备的损坏也日趋严重,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按照铁路总公司的统一安排,每年在大秦线安排2次集中修。在集中修期间,各种作业车频繁出入车站,多项施工项目同时进行,给车务部门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准确研判安全风险点,加强安全风险控制成为了当前车务施工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集中修期间典型问题回顾
(一)、蓟县西站施工宿营车着火
事故概况:2011年4月24日8:12分,蓟县西站东5道停留太原工务机械段宿营车7辆,11:02分,站长郭兴武、包保干部刘建平在行车室发现站场西侧距行车室约400余米处宿营车冒烟,迅速到达现场,确认5道宿营车西端二位车(车号SYC023)着火,当即拨打“119”报警。蓟县消防大队于11:15分赶到现场进行扑救,火势于11:48分被扑灭。
(二)迁西站轨道车转线调车脱轨
事故概况:2011年9月26日15:22分,茶坞工务段轨道车组5辆,两端分别为金鹰290型轨道车(车号04604、04605),中部挂平车3辆,由迁西站3道转4道调车作业时,担当牵引的04604号轨道车司机未确认调车信号,越过关闭的3道出站兼调车信号,至9号道岔处前端轨道车后台车脱轨,第2位平车全脱,第3位平车运行方向前台车脱轨,构成一般D类事故。
(三)、化稍营站调度命令错漏时间问题
问题概况:2012年10月11日10:00分路局检查化稍营施工作业,发现车站未在预发的1354号调度命令上填记化稍营至逐鹿站间隧道清污施工作业的终止时间,且值班员在检查人员提示后补填时间将11:30错写为12:00分。
二、安全风险点研判
(一)、施工前期风险
1、施工盯控人员不足或不能按时到岗;对施工办法、行车组织掌握不熟练,应急处理能力差。
2、施工中发生事故后救援力量不足。
3、施工前安全协议未及时签订或与实际不符。
(二)、施工计划风险
1、影响范围与实际不符。
2、施工负责人与要求不符。
3、施工计划变更后未及时通知车务段主管科室。
(三)、非正常行车安全风险
1、错误准备进路。
2、调度命令审核不严。
(四)、施工信息处置风险
施工信息上报不及时,瞒报、错报。
(五)、路材路料管理风险
路料不按规定堆放,列车碰撞路料。
(六)、行车室施工秩序风险
1、施工负责人、驻站联络员不按时到岗,工作时大声喧哗。
2、无关人员随意出入。
三、确保集中修施工安全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加强施工前期准备,强化应急保障风险控制
1、确保人员组织到位。由主管施工副段长负责施工加岗干部总调配,同时预留替补人员。安排业务干部到各站进行全过程施工盯控,监督配合车站干部共同组织好施工,严控施工风险。各站站长根据本站特点,安排足够人员参与施工,明确人员分工及盯控重点,并准备足够的人员加岗。
2、确保应急准备到位。各车站对吸引区范围救援机械、吊装设备等资源进行联系、核实、备案。
3、确保协议、措施到位。⑴运输科严格施工安全协议的签订,并及时上网公布。对于施工用自轮运转特种设备,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安全协议必须有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内容,明确施工范围和安全防范措施,严禁安排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超出安全协议范围运行。⑵各站接到施工计划后,立即与施工安全协议核对,无安全协议的立即与运输科联系。
(二)、强化施工计划风险控制
1、严格按计划施工,杜绝无计划登记、无计划要点、无计划施工,加岗干部、车站领导对每日施工必须全面掌握、具体盯控。
2、各站站长对次日施工计划核对无误后,及时与路局施工调度核对次日施工计划。
3、当日施工遇特殊情况需临时要点,设备单位到车站登记,由车站向调度所申请,批准后实施。
(三)、强化非正常行车风险控制
1、施工计划内有非正常作业时,要根据施工时间、地点、项目、内容及影响范围等,提前审定非正常行车的作业办法。
2、施工前要充分预想,做好人员、设备、备品、凭证的准备工作,临时出现非正常行车时,要冷静果断处置。
3、施工中,重点卡死进路关、凭证(信号)关、接车线路(区间)空闲关和干部指导盯控关。
(四)、强化施工信息处置风险控制
1、集中修期间建立日报告制度,指定负责人、指定部门、指定电话负责收集每日施工信息和安全信息,并按规定及时向路局反馈。
2、集中修期间各种信息采取先速报后细报方式进行报告,杜绝隐瞒、消化、不报告的中间梗塞问题。
3、施工信息反馈实行“零”报告制度。
(五)、强化施工路材路料管理风险控制
施工负责人加强站场巡视,路材路料管理严格按太铁安监[2008]143号、太铁安监[2008]320號文件执行,每天施工结束后,安排专人记名对施工路料的摆放和清理情况进行一次覆盖检查。重点盯堆放,保证安全界限;盯码放,保证不发生倒塌侵限;盯移位,防止震动后引发窜动侵限;盯机械,停驻位置、转动部件不发生动态侵限;盯回收或看守,消除摆障隐患。 (六)、强化行车室施工秩序风险控制
1、上岗盯控干部严格按规定时间上岗,做到宁早勿晚。
2、驻站联络员实行定置管理,使用有耳机的电台,严禁大声喧哗。
(七)、强化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控制。
1、运行风险控制。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出入库、出入专用线、专用铁道和站内调车作业前,使用单位应派人到所在站(场)信号楼(行车室)的《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登记簿》内登记,车站值班员(应急值守人员)在《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登记簿》上签认,根据接发列车间隙合理安排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调车作业。
2、站内调车风险控制。①车站值班员(应急值守人员)提前20分钟通知站长(副站长、应急管理人员),车站站长(副站长、应急管理人员)不到岗不得进行作业。车站跟车盯控人员必须跟车作业,跟钩互控,动车前要认真确认信号显示状态,信号显示不明或不正确不得盲目动车。②自轮运转特种设备驻站人员须提前上岗,按规定登记《自轮运转特种设备登记簿》,车站值班员(应急值守人员)根据驻站人员登记情况和作业情况按规定编制书面调车计划:
3、排列调车进路风险控制。①涉及正线和到发线的调车作业,调车进路必须一次排出,不准分段排列调车进路。确因设备原因调车进路不能一次排出时,必须采取由远而近的原则分段排列。在集中区压信号机绝缘原路返回时,严格按《行规》规定办理。②排列调车进路时,应严格执行“一看、二排、三确认、四呼唤、五注销”制度。其中“注销”的要求是:在“调车通知单”上逐钩注销,即排出下一钩、注销上一钩;最后一钩在机车车辆全部进入该线后方可注销。③调车作业时,车站值班员一律不得排列“短进路”。
4、在站停驻风险控制。①参加施工作业的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到达停驻车站后,车站须及时与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负责人按运输科提供文本根据车站实际修订后签订停驻安全协议。②各站站长(副站长、应急管理人员)于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到达后,应会同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负责人对车辆进行检查,发现过期车辆时,及时与列车调度员联系,根据调度员指示办理。
参考文献
张兵、闫德龙、王银华 《车站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措施研究》,交通企业管理,2012年第9期
李江 《鐵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探索》,山西建筑,2013年7月 第39卷第19期